珠江,又叫粵江,年流水量位居中國第二。珠江是從廣州段至入海口的96公裡長的一段河流,得名於是因水流經過海珠島。
珠江也是西江、北江、東江的統稱,水資源充沛,裡面棲息了大量的魚群和水生動物,所以經常有人在岸邊垂釣。
(珠江廣州段)
一、珠江廣州段「放生佬」岸邊鬧笑話。
最近,一位廣州的釣魚愛好者在珠江岸邊垂釣時,看到一位大哥手裡還拎著一個大袋子。
出於好奇於是就走過去看看,原來這些袋子裡裝的全是魚籽,本以為大哥是想用魚籽打窩釣大魚。
(放生哥真在準備放生魚卵)
後來才知道,大哥買這些魚籽並不是打窩,而是準備放生到珠江裡,聽大哥這麼一說釣友笑著說:這能活嗎?
(魚卵放生恐怕活不了吧,而且還會汙染水質)
二、魚籽放生到水裡能活嗎?
魚籽,又叫魚卵,通常是生長在雌魚的肚子裡,小魚苗的誕生就是要從魚卵,而後經過孵化,才能變成幼苗。
根據魚的繁殖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魚都是以卵生方式繁殖,雌魚將魚卵排出體外,而後雄魚在魚卵上受精,只有少部分的是體內受精。
(剛產卵後的龍魚)
因此,這些直接從魚肚子裡取出來的魚卵,是不可能孵化出小魚苗的,所以有網友看到後說:這是在餵魚嗎?
因為,很多雜食性魚類都是非常喜歡吃魚卵的,尤其是外來的清道夫,一天就能吃掉幾千顆魚卵。
(魚卵孵化過程)
最後:我國的放生習俗悠久,但放生魚籽還真不多見,不僅孵化不出小魚苗,反而還會鬧笑話。
你有見過哪些奇葩的放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