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放生的你長點心,並不是什麼魚都適合放生,尤其是一些外來物種

2020-12-22 野釣

作為一名合格的釣魚人,留大放小是基本準則,不過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放生」的人越拉越多!如果只是單純的放生一些鯽魚鯉魚草魚,或者泥鰍等常見淡水魚種也沒什麼,可是有的人卻是在盲目放生,因為有些水生物種並不屬於土生土長的,如果盲目的將它們放生,很有可能對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這顯然就違背了我們提倡發生的初衷。

小編不是對那些喜歡發生的人有偏見,只是有的人實在是過於偏激了,連巴西龜、清道夫、鱷鬼等外來物種他們都在往著自然流域中放生,這樣做並不能幫助修復我們的水域生態,反而會對我們的水域生態造成破壞。也是因為這些人的盲目放生,以至於我們在垂釣的時候,經常會釣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物種上來。這不,前幾天去我們這兒的水庫釣魚,就釣到一條外型獨特的魚種,也不知道是條什麼魚,先給大家來一張照片。

不少釣魚人在看過圖片之後,都會認為這條魚是「龍魚」,還告訴我是一種價值不菲的觀賞類魚種,不過我在仔細對比觀察之後,發現這條魚雖然跟龍魚的外形很像,但是並不是真正的龍魚。先從魚鱗的色彩上來看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化,再者就是魚唇位置,龍魚有兩根淺淺的「鬍鬚」,而這條魚卻沒有。不過我在這個水庫都釣了十幾年的魚了,也從來沒有見過誰釣過這樣的魚,後來經過釣友的提醒,這或許是有的人放生到水庫裡面的吧。

這條魚的體型還是挺大的,有人還建議我放生掉,不過這種魚應該是屬於外來物種,如果貿然的放生下去,多半會對我們當地的水產生態造成破壞,說不定還會對某些魚類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既然這樣的外來魚種被我釣到了,我自然不會再將它放生掉,同時確認了並不是什麼保護類魚種後,直接給它下鍋烹之!最後小編希望的是,大家在放生的時候最好能考慮一下,放生的對象是否會對當地的水產生態造成破壞,尤其是那些外來物種切莫輕易放生,如果你是一名釣魚人,當你釣獲了一些外來魚種時,請你莫要手下留情將它發生,因為這樣對我們的水產生態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所以小編建議大家將它們直接終結,畢竟保護環境!

相關焦點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廣州市漁政支隊前支隊長鄒榮亞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此前由於人為丟棄和珠江水體汙染嚴重,其他魚類在珠江中無法生存,2005年清道夫魚在珠江流域已經大量存在。據稱最嚴重的時候一些清理珠江水面的環衛隊,隨便一撈就能撈到很多清道夫魚。由於是外來物種,清道夫魚沒有天敵,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威脅本地魚類的生存,破壞生態鏈。
  • 「佛教徒」放生外來物種破壞生態 含2千克臭蟲
    搜索記錄顯示,至少從2012年開始,這位看似極為「虔誠」的「佛教徒」,就開始在雲南當地參與各种放生活動。而從2014年開始,這位博主更是開始組織各種大規模的放生活動。而在她「放生」的物種中,除了有福壽螺、克氏原螯蝦、佛羅裡達鱉這些從來在雲南就沒有過的物種之外,還有過58公斤的蛇和2公斤的臭蟲....等等...放臭蟲是什麼鬼?!
  • 看似呆萌實則兇猛,有人在南川放生外來物種紅尾鯰
    陳先生發現,這條怪魚長10多釐米,大約半斤重,樣子很奇特,頭和背部呈淡黑色,並有黑斑,又大又扁的嘴巴旁留著3對長鬚,乳黃色的腹部滾圓滾圓的,給人以胖乎乎的感覺。魚身的側面,一條白色的帶子橫貫黑色和乳黃色之間,從唇部至尾柄。它的背鰭和尾鰭略呈紅色,但卻不豔麗,其餘的鰭呈黑色。「這是什麼魚?從來沒見過。」圍觀的市民爭論著,卻始終無法確定這怪魚的種類。
  • 夏之光因為把奶奶養的小烏龜放生被嘲了,以後長點心吧
    隨著何炅老師收嘉賓粉絲應援禮物的事情持續發酵,快樂家族乃至湖南衛視其他綜藝節目主持人收禮物的情況持續被扒出,就也挺震驚的……今天還有王櫟鑫新戀情爆出,和前一段婚姻過於無縫對接,難免讓人生疑……不過,今天不寫他們,寫寫另一位之前就因為戀情塌房子的愛豆,夏之光
  • 什麼叫放生?這種幼稚的放生,和殺生有什麼區別
    外來物种放生。接下來咱們好好說說這幾個看起來的好心事,實際上有多「腦殘」。自家生產的鳥兒,尤其是鸚鵡類放生,基本上是九死一生。因為在我們國內就沒有什麼地方是適合鸚鵡這種攀禽棲息的環境。鸚鵡的飛行能力本來就非常差,它們需要溫帶或者亞熱帶環境。想一想:你在東北放生一個鸚鵡,即使勉強熬過了秋天,你認為它能自己飛到南方過冬嗎?另外市場購買的鳥兒,如果本來就是野外捕捉還好。
  • 巴西龜被放生或危害閩江 市民放生可選本地物種
    5月26日,本報A2版報導了大量「生態殺手」巴西龜被放入閩江,專家認為盲目放生可能會導致本地龜滅亡。連日來有不少讀者撥打本報電話,想要知道除了巴西龜外,常見的外來物種還有哪些。因價格便宜適應力強,巴西龜比本地龜更受歡迎「其實我們此前還沒注意到有人在閩江內如此大規模地放生巴西龜。」
  • 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水庫清道夫魚泛濫 疑似放生惹的禍
    因此,我省已經將這種魚列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  除此之外,「清道夫」還嚴重威脅著水庫壩體的安全。「大壩底下有一個個小洞,都是這種魚的傑作,再不治理,後果就不堪設想了。」何所長說。  盲目放生釀苦果  如此多的清道夫魚,到底是從哪來的?何所長分析說,最初,應該是部分市民放生到水庫中的。
  • 一年放生鱘魚神龜十萬斤 破長江生態
    上午10時許,長江水產科學研究所專家鑑定確認,此魚不是中華鱘,是鱘鰉魚雜交品種。魚長2.12米,重約200斤。  鱘鰉魚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與恐龍同時代的兇猛食肉動物,屬於禁止在長江流域放生的外來物種,可能是市民在市場上買來放生到江裡的。  隨後,武漢市漁政部門將此魚移交給武漢市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暫養,用於科普。
  • 廈門多座公園存亂放生現象 淡水魚放進海水沒多久就死了
    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市民在中山公園放生的現象一直都存在,且大多是盲目放生,不考慮放生物種的自身生存環境,也不考慮放生地點的生態環境,最終會破壞湖內整體生態平衡。像黑魚,它們生性兇猛,會吞噬湖內其他魚類,並不適合放生進湖裡;外來入侵物種巴西龜被放生進水裡,因為整體繁殖能力強、存活率高,同樣會威脅到湖內其他物種的生存。
  • 浙江舟山市普陀區規範民間「放生」「放流」活動
    如把美國紅魚、巴西龜等外來入侵物种放生,會對本地海域的海洋資源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近日,普陀區規範民間放流活動,並建議廣大市民不要盲目「放生」水生物種。  對春節期間朱家尖突現大批美國紅魚的另一種擔憂  今年春節期間,朱家尖老佃房村的村民在自家門口捕獲了大量的美國紅魚。「得知消息後,我們立即組織人員前去調查這一情況。
  • 湘江最大的魚?兩米長湘江魚王被人釣起,是否放生引爭議
    長江君在湘江流域走訪調查時,經常聽到一些上了年紀的漁民、釣魚愛好者感嘆:湘江已無大魚。這種唏噓感長江君能理解,畢竟僅僅幾十年前,湘江裡還到處是一兩百斤的大魚翻波逐浪,漁民的船都要躲著走...這兩天也是在許多湖南網友的朋友圈熱傳,尤其是一些垂釣愛好者,更是「羨慕嫉妒恨」,畢竟釣起如此魚王,絕對是垂釣愛好者的生涯巔峰了。確實如此,將近兩米的大魚,即使是在人工養殖的大水庫裡,也非常少見了,難怪有人驚嘆:這可能是湘江裡最大的魚了...
  • 入侵物種巴西龜危害大 遇到千萬別放生
    發布:巴西龜上入侵物種「國榜」 此次發布的18種生物,其中有10種植物,分別是反枝莧、鑽形紫菀、三葉鬼針草、小蓬草、蘇門白酒草、一年蓬、假臭草、刺蒼耳、圓葉牽牛、長刺蒺藜草;8種動物,分別是巴西龜、豹紋脂身鯰、紅腹鋸鮭脂鯉、尼羅羅非魚、紅棕象甲、懸鈴木方翅網蝽、扶桑綿粉蚧、刺桐姬小蜂。
  • 市民買到只兩斤多重烏龜酷似外來物種 放生前求鑑定還好虛驚一場
    12月15日晚,她在揚州解放橋附近散步時,看到有人在售賣一隻兩斤多重的烏龜,當即買下準備放生,不過,回家上網查詢後,她有些遲疑了。記者見到洪女士時,她正用紙盒子裝著這隻「怪龜」。只見它的龜殼呈深褐色,腹部顏色稍淡,頭、尾和四爪都縮進龜殼,任憑盤弄,一動不動。洪女士說,當時看到有人在路邊售賣烏龜,於是花了100元買下,準備放生。
  • 愛心人士往西太湖放生大量黑魚 「放生」成「殺生」
    十多人往西太湖放生上千條黑魚 據了解,參加這次放生活動的有十多個人。他們放生的主要是黑魚。這些黑魚的個頭都不大,但是數量很多,大約有上千條。放生者用網兜、魚筐撈起黑魚,直接撒入西太湖裡。 放生者之所以要大量放生黑魚,主要是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放生黑魚可以招財、闢邪、盡孝等。
  • 這種魚都要放生?重慶釣魚人長江釣起怪魚,魚頭是三角形
    不僅許多釣法、漁具被禁用,現在長江裡的許多野生魚都陸續成為禁捕、禁食魚類,垂釣誤傷或是帶回家食用都可能違反禁漁規定。鱤魚是長江水系最大的掠食者,水產文獻記載的最大捕獲記錄是400斤,近3米長(武漢一位漁民80年代長江捕獲)。(湖南漁民湘江裡捕獲的一條鱤魚,重120斤——資料圖)鱤魚不僅兇猛,並且生長迅速體型巨大,因此食量驚人,一條二十多斤的成年鱤魚,一年就能吃到幾百斤魚。
  • 打著放生的旗號,做著缺德的事情
    至於其他的讓人瞠目結舌的放生新聞,相信你也一定不陌生。放生活動自古已有之,但真正在中國流行起來還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更多是一種宗教活動。然而在佛教和世俗生活的不斷融合中,不管是不是真的信仰佛教,一聽到某種行為能帶來好運,就如同撫摸雕像、景點撒幣一樣,總有人想放生點什麼,好蹭蹭神明的福祉。
  • 牛蛙,不能放生!
    日前,吳先生帶著小孩在吳中區小石湖一處荷塘遊玩意外發現有幾隻牛蛙在荷葉間遊弋「只在農貿市場和飯店見過牛蛙,從未在野外見過牛蛙,聽說牛蛙是外來入侵物種吳先生猜測它們可能就是某些人放生的據了解有些市民仍有著放生的習慣他們在農貿市場等處買來牛蛙之類的小動物將其放歸野外並以為這是行善之舉
  • 野釣遇到這些小魚,真心不建議放生
    雖然不能保證每個釣魚人,都能做到像口號中所說的那樣,但還是有不少釣友都能做到,這也是釣魚人在持續努力的方向。釣獲放流、放小留大是釣魚人的美德,但筆者今天相對釣友們說,在野外垂釣時,對於什麼樣的魚該放生,什麼的魚不該放生,還真的很講究。有些小魚看起來雖小,但實際上對水生態發展是百害無一利,不僅對生態修復起不到作用,甚至還會威脅到其它水生物種。
  • 又見奇葩放生!臭水中放生500斤活魚 魚入水即翻肚
    後來,為了加快放生速度,這些人站在河堤上,直接用力將魚潑到河裡,魚砸得水面「撲通」作響。整個放生活動持續了近十分鐘,全程有人在旁邊誦經祈福,還有專人在一旁錄視頻。還有個別放生者,對著鏡頭親吻活魚後才將魚放生。  據王先生統計,放生者共放生了十餘筐活魚,總量應有幾百斤。記者在現場觀察,放生水域的河水汙染嚴重,水面漂浮垃圾還冒著泡沫。
  • 這些觀賞魚絕對不能夠放生,千萬別讓魚友的「善心」變「噁心」!
    但是在我國的自然環境中並沒有什麼動物可以充當它們的天敵,這些品種的觀賞魚在我國一些自然水域中絕對屬於「水中霸王」,對其他自然魚類有著致命的影響。雀鱔繁衍能力強的觀賞魚「臭名遠揚」的清道夫、大肚魚之類被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的觀賞魚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類魚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它們不僅皮糙肉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