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的「放生池」,上萬條「放生魚」擁擠不堪,行善積德?

2020-12-26 影像雜彈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寺廟裡,都有一個放生池。放生池一般是一個人工水池,信徒可以將魚、烏龜等動物放在放生池裡,從而體現「慈悲為懷」的佛教理念。圖:北京千年古剎臥佛寺,放生祈福的字眼十分引人注目。

許多人認為放生一次就積德一次,所以中國寺廟裡的放生池一般深受遊客青睞。而位於北京植物園的千年古寺臥佛寺的放生池更是密密麻麻擠滿了放生魚,看上去擁擠不堪。

小小的放生池,密密麻麻擠滿上萬條「放生魚」。放生池旁邊,還有不少遊客正在駐足欣賞這裡的金魚。

千年古剎的放生池,上萬條「放生魚」擁擠不堪,這是為何呢?北京臥佛寺是千年古寺,這裡遊人如織,自然放生的人就不少。但是看到這麼多密密麻麻的放生魚,簡直就像「水煮魚」一樣,還是有點意外。

放生本是一個「善舉」,但是隨著放生的人越來越多,而放生的頻率和數量也大幅度增加,這是否能引起大家不願看到的結果,最後「好心辦了壞事」?

有網友質疑現在許多景點的放生池,打著「放生」的名義,實則達到贏利的目的。

看到臥佛寺放生池裡擠滿了遊客放生的金魚,覺得有點尷尬。大家都能有善心做好事,這值得稱讚,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深思,不能一味效仿別人。

北京寺廟放生池變「水煮魚」,小水池密密麻麻擠滿上萬條「放生魚」這個畫面,你怎麼看待?

相關焦點

  • 又見奇葩放生!臭水中放生500斤活魚 魚入水即翻肚
    後來,為了加快放生速度,這些人站在河堤上,直接用力將魚潑到河裡,魚砸得水面「撲通」作響。整個放生活動持續了近十分鐘,全程有人在旁邊誦經祈福,還有專人在一旁錄視頻。還有個別放生者,對著鏡頭親吻活魚後才將魚放生。  據王先生統計,放生者共放生了十餘筐活魚,總量應有幾百斤。記者在現場觀察,放生水域的河水汙染嚴重,水面漂浮垃圾還冒著泡沫。
  • 雖然每天很多人往放生池裡放魚,為啥總裝不滿?
    因此,在很多旅遊的地方都能看到放生池,特別是這些年,隨著人們的質量變好了,有很多的人在追求精神層面上的享受。旅遊成了人們最受歡迎的放鬆方式之一,旅遊的途中可以使人們放慢腳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而旅遊景區的放生池自然而然成了人們感受生命的最好方式,而人們放生的動物要數魚兒最多了,有很多人覺得給魚兒放生是一件大事,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功德之事,所以,很多人會往放生池裡仍魚。估計有不少小夥伴發生了一種奇怪的現象,雖然每天都有很多人都往放生池裡放魚,為什麼一個小小的放生池的魚兒總是裝不滿?
  • 龜山魚海 青島湛山寺放生池過度飽和變「死亡池」
    烏龜疊羅漢,觀賞魚成群  日前,齊魯晚報記者來到湛山寺放生池,各色魚種密密麻麻分布在水中,在池內甚至能看到十幾斤重的鯰魚。在放生池的邊沿,爬滿了各種品種的烏龜,烏龜有大有小,最大的有幾斤重,最小的只有啤酒瓶蓋大小。有的烏龜因搶佔地盤,甚至出現了兩個烏龜疊起來的情況。
  • 行善一年,不如放生三月!
    再加上過年期間,殺業太重,放生便成了春天最有意義的事情!《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放生不僅可以培養和加固自己的善心,使自己在做善事後產生一種美妙的愉悅感覺;也能為自己和家人積累功德,減病消災。
  • 印光大師:放生有三大忌諱,一定要謹記!
    佛教六度萬行的第一條,就是修布施,布施分為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有什麼好處呢?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放生,就同時包含了這三種布施,花錢購買物命,屬於財布施;為物命誦經念佛回向,就是法布施;把物命放歸大自然,脫離危險,就是無畏布施。正因為放生有很多好處,所以現在各地的放生組織越來越多,參與放生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本來是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是培養我們慈悲心的善舉,值得讚嘆,應該鼓勵。
  • 臭水中「放生」500斤胖頭魚 圍觀者稱魚入水即翻肚
    後來,為了加快放生速度,這些人站在河堤上,直接用力將魚潑到河裡,魚砸得水面「撲通」作響。整個放生活動持續了近十分鐘,全程有人在旁邊誦經祈福,還有專人在一旁錄視頻。還有個別放生者,對著鏡頭親吻活魚後才將魚放生。  據王先生統計,放生者共放生了十餘筐活魚,總量應有幾百斤。記者在現場觀察,放生水域的河水汙染嚴重,水面漂浮垃圾還冒著泡沫。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福建廈門南普陀寺,放生池裡一塊木板上爬滿巴西龜(資料圖)  近日,一名女網友在市場上購買疑似毒蛇等動物放生,並拍照上傳微博。這條微博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大部分網友認為放生毒蛇不是在行善而是在作惡。雖然博主事後刪除了微博,但還是引來了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在廣東,很多人有購買動物放生的習慣。放生地點和物種選擇不當還是小問題,而亂放外來物種、超負荷放生等行為,已經危害了廣東生態安全。而在市場上,外來物種隨意買賣,缺乏監管,讓人們更容易「好心辦壞事」。
  • 浙江舟山市普陀區規範民間「放生」「放流」活動
    」「放流」,在眾生眼裡會是件行善積德之事,但也會好心辦壞事。如把美國紅魚、巴西龜等外來入侵物种放生,會對本地海域的海洋資源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近日,普陀區規範民間放流活動,並建議廣大市民不要盲目「放生」水生物種。  對春節期間朱家尖突現大批美國紅魚的另一種擔憂  今年春節期間,朱家尖老佃房村的村民在自家門口捕獲了大量的美國紅魚。「得知消息後,我們立即組織人員前去調查這一情況。
  • 什麼叫放生?這種幼稚的放生,和殺生有什麼區別
    每年在朋友圈或者網上,都會看到XX放生大會。放生的動物,無非是水產或者鳥類。放生這個習俗全世界各地都流傳了很久了,我們中國的放生,最轟動的那肯定要數慈禧太后大壽時候的放生大會了。所謂放生,狹義上的理解就是把小動物放掉。讓它們告別人類的牢籠或者宰殺,本意是希望弱小的生靈獲得新生。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件送福報的行為,希望讓自己積德行善是吧?就我個人而言,非常支持放生這件事。
  • 老爸去買魚,賣家多送了1條,看著不像能吃的,該放生還是養著?
    小李這兩天有點煩,他老爸去賣魚時,老闆熱情給送了一條魚當饒頭,色彩很是鮮豔,就是看著不像能吃的,比較遺憾的是這條魚看樣子已經很老了耶,更可憐的是魚鱗也掉了不少,還有魚翼,有一邊竟然是異型的,老人家帶回來說讓小李處理,無奈小李也只能拿個盤子養著,同時徵求大家的意見,是該放生呢,還是繼續養著?
  • 連本土惠州人都很少有人知道東江邊上還有一座千年古剎——大雲寺
    在惠州生活了好幾年了,如果不是上次寫了一篇東平蓮華庵的遊記,我還真的不知道在惠城區滾滾的東江邊上,還隱藏這一座千年古剎——大雲寺。為什麼說隱藏著呢,因為知道這個寺廟的人太少了,就連我打車說去大雲寺司機都不知道大雲寺在哪裡。
  • "撈魚客":100條放生的魚 能活下來一條就不錯了
    這種不同,體現在「魚放進去了,還能活下來」。  閒時喜歡在蘇州河夢清園轉悠的張志高,以前根本不相信這些放生的「飼料養大的魚」能活下來。為什麼?水臭。但是近幾年來,蘇州河越來越乾淨了,放魚的也多了,很多人驚訝:有時肉眼就能發現螺螄、鯽魚、白水魚等。張志高聽說,早前有環保部門來做了調查,說這條河裡有20多種魚。  水裡有魚,真好!
  • 放生儀軌 如理如法放生功德無量
    後來當了寶坻知縣,復起求中進士願,許行善事一萬條,其妻卻煩惱在衙中無事可行,什麼時候才能圓滿?可見為善可以改變命運,但是卻必須等待機緣才能有所作為,比如說勸人夫妻複合、協尋失蹤兒童、救助溺水之人等等,這些都不是常常可以碰到的事情,縱使碰上了也不一定有能力幫忙。惟有放生,最為殊勝,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
  • 【放生法訊】愛源積德護生會第65次大型放生法會功德錄
    新朋友請點擊大標題下的藍色字「愛源積德護生會」或查找公眾號:ayjdhs(不要從公眾號裡面查找)關注我們。放生物命:鯉魚5263斤,計27870元;鯽魚1627斤,計13341元;鯧魚354斤,計1770元;甲魚黃鱔泥鰍6000元;兩輛魚車1450元;共計物命50785元;大巴車鄭州4輛,計6515元;洛陽4輛,計4300元;新密4輛,計7600元;登封2輛,計2300元;尉氏1輛,計2580元;過路費及油費2612元;共計25907元。
  • 放生真的是在做善事嗎,大批烏龜被棄養,因飢餓相互撕咬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人是需要行善的,做善事積德是可以積福的。為了能獲得好運,近幾年來興起了大規模的放生行為。希望可以通過購買了大量的水產生物來放生,就當成是在做好事。然而整個放生真的是在做好事嗎?如果放生之後,反而導致這個可憐的生物們死於非命,那到底是做善事還是在做壞事呢?
  • 愛放生的你長點心,並不是什麼魚都適合放生,尤其是一些外來物種
    如果只是單純的放生一些鯽魚鯉魚草魚,或者泥鰍等常見淡水魚種也沒什麼,可是有的人卻是在盲目放生,因為有些水生物種並不屬於土生土長的,如果盲目的將它們放生,很有可能對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這顯然就違背了我們提倡發生的初衷。
  • 三亞「海龜」,放生還是殺生?談古論今,行善莫成偽善!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著名的段子:曾經某位放生者和同伴們一起買了很多烏龜,跑到附近的湖中放生,說是要積攢功德。然而,每次他把買來的烏龜扔進湖水中,過不多時,烏龜就會拼命地遊回岸邊。一連數次皆是如此,大家都以為是佛法無邊萬物有靈,烏龜戀戀不捨想要回來感謝放生者。
  • 市民花萬元買活魚,並將活魚全部放生,可惜的是魚剛下水就翻白肚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活學活用,根據相關消息得知,市民花萬元買活魚,並將活魚全部放生,可惜的是魚剛下水就翻白肚。此次事件發生在吉林市,冰天雪地中,有十幾名市民不顧嚴寒在松花江頭道碼頭放生買來的活魚,活甲魚等。某市民表示,他們花了1萬多元買了千餘斤活魚放入松花江中,最大的有十幾斤。他們想把這些魚都放生,好讓它們得到自由。
  • 民間故事:商人買下大魚放生,不到一年,大魚頂翻了他乘坐的船隻
    有了錢,他就開始行善積德,為自己和後代積攢福報。 這一天,戴旺家帶著銀子去採購貨物,船隻傍晚停泊在洞庭湖一處淺灣裡。恰好旁邊有個漁翁夜釣,戴旺家吃過晚飯後,坐在船頭觀看漁翁釣魚。 戴旺家發現漁翁長得尖嘴猴腮,眉毛倒豎,一副惡人的嘴臉。他和漁翁搭腔,漁翁說話怪聲怪氣的,他心中不喜,正準備轉身進船艙裡休息。
  • 籠養觀賞鳥放生後,在野外能生存嗎?鳥兒放生,注意這些避免悲劇
    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放生的?我們為什麼要放生籠鳥?觀賞鳥放生其實從古代就有記錄。最有名的記錄就是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在60歲壽辰大宴時,曾在頤和園萬壽山集體放生1萬隻鳥兒為自己祈福。在全世界最大的運動比賽奧運會開幕式上,也一直有放飛和平鴿的習慣,象徵和平、友誼、團結、聖潔。所以鳥兒的放生一直都被與行善積德這一類正面的意義劃等號。為什麼2000年之後我們就在持續放生籠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