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著名的段子:曾經某位放生者和同伴們一起買了很多烏龜,跑到附近的湖中放生,說是要積攢功德。然而,每次他把買來的烏龜扔進湖水中,過不多時,烏龜就會拼命地遊回岸邊。一連數次皆是如此,大家都以為是佛法無邊萬物有靈,烏龜戀戀不捨想要回來感謝放生者。
正在眾人一片阿彌陀佛之時,旁邊的大哥實在看不下去了,無語道:你把陸龜扔進水裡,它又不會水,當然拼命往回跑了。把你扔水裡,你要不會遊泳,不也一樣啊。
哈哈,空氣中頓時一片寂靜,充滿了尷尬的味道……
近年來,無序的放生屢屢引起熱議,有蛇有狐狸有烏龜,還有不少外來物種,不僅沒有起到保護動物的本意,反而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甚至於放生引起了殺生,這到底是行善還是偽善,值得慎思之!
回顧歷史,在各類古籍中也有不少關於行善積德的奇聞異事,今天就摘錄一二,聊做分享,望慎思之。
更多古今異聞,盡在《山海異語》!
《閱微草堂筆記上·卷三·菩薩意》:滄州的插花廟中有位尼姑,本姓董氏。這天遇上了觀音大士的誕辰,董氏就在廟中花費巨資整治了許多豐厚的供品,打算來給觀音娘娘慶祝一下。由於從早上一直忙碌個不停,董氏覺得很疲倦,就靠在佛前的案几上小憩了一會兒。
正在恍惚之間,董氏突然夢到了觀音大士對自己說道:「今天你不獻供品,我也不會因此忍飢挨餓,你獻上供品,我也不會因此腦滿腸肥。然而,現在寺廟門外有外地來的逃荒百姓數人,他們連日來都在乞食度日,卻是食不果腹,奄奄一息,眼見就要餓死了。與其用這些供品來做無用之事,不如施捨給他們,功德更十倍於上供。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也!」
聽完菩薩的話,董氏頓時驚醒過來,打開廟門一看,果然見到了那些奄奄一息的逃荒百姓,她連忙取來供品分享給眾人,救活了他們。
後來,每年給菩薩上完供品之後,董氏都會將它們分享給附近的乞丐,說是菩薩的意思。
嘆曰:正是「山川爾能語,葬師食無所」!如果廟中的菩薩都能說話,相信它們肯定不會屑於什麼頭香或者金身了。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最大的功德並不是所謂的放生和上供,能夠扶危濟困,救人於危急之時,這才是真正的善舉。與其花錢在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還不如用在希望工程上,為下一代的教育做點貢獻。
《閱微草堂筆記下·卷二十一》:橫街上有座老宅院,一直傳說有鬼物作祟,因此住在裡面的人時常家宅不寧。宅院的主人覺得很不安,就請來了僧人做法事來化解。
到了晚上放焰口的時候,燈下突然出現了兩個鬼物,她們向僧人們行了一禮,然後哂笑道:「大師們都是酒肉和尚,平日裡沾滿了葷腥,因此誦經念佛一點用處都沒有。就算是擺焰口施捨飯食,也不過是浪費米谷而已,沒有佛法點化,泉下之人也是能看不能享用。希望大師們有自知之明,替主人傳個話,讓他再去請真正有功德有修持的和尚來做法事,那才可以替我們解脫。」
僧人們聽完之後,既恐懼又羞愧,連忙一鬨而散,連法事都沒做完就跑了,這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
後來,紀曉嵐的先師程文恭先生遷居到此,聽說了這事兒,便請來了真正有德行的和尚過來誦經念佛,果然再也沒有怪事發生了。
嘆曰: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自從濟公之後,酒肉僧人常見,而活佛再沒有。還是那句話,真正的功德不是華麗的表面功夫,而是能扶危濟世,幫助到他人的。不要讓所謂的放生變成殺生,那樣的話,行善也不過是偽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