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殺放生是佛教重要的思想與修行方式之一。印光法師在踐行戒殺放生思想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戒殺放生理念。印光法師認為,食肉即殺生、殺生即殺佛、吃素即放生。印光法師還普勸戒殺放生,警示弟子家中勿殺生,學會如法放生。
一、食肉即殺生
印光法師認為,一個人雖然沒有動手殺生,但如果食肉,就是殺生。法師在《勸愛惜物命說》中說: 「諸惡業中,唯殺最重。普天之下,殆無不造殺業之人。即畢生不曾殺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殺生。以非殺決無有肉故,以屠者、獵者、漁者,皆為供給食肉者之所需,而代為之殺。
世人很少有不造殺業之人,雖然有的人一生中沒有親自動手殺生,但由於他天天食肉,其實也是每天都在造殺業。因為,食肉者雖然不殺生,但那些屠夫、漁獵之人為滿足你的口腹之需,會代替你造作殺業。這種殺生的罪過除了殺生者承受之外,食肉者也應當承擔。由此可見,食肉即是殺生。
印光法師在《寧波功德林開辦廣告》一文中,勸誡世人戒殺吃素。法師說:「須知水陸飛潛諸物,同吾靈明覺知之心。但宿業深重,致使形體殊異,口不能言。...... 倘其不體天地好生之德,恣縱自己饕餮之念。以我之強,陵彼之弱。食彼之肉,充我之腹。必至旦宿福已盡,殺業現前,欲不改頭換面,受彼展轉殺食,其可得乎?況肉食有毒,以殺時恨心所結故。故凡瘟疫流行,蔬食者絕少傳染。又肉乃穢濁之物,食之則血濁而神昏,發速而衰早,最易肇疾病之端。蔬系清潔之品,食之則氣清而智朗,長健而難老,以富有滋補之力。」
水陸魚禽之物,只因宿業深重,墮落異類,但其靈明覺心與人類樣。我們不可以人之強,欺凌物類之弱。也不可為滿足口腹之需食用眾生之肉。不然,等到福報享盡,殺業現前,也會被異類宰殺。
奉行素食
印光法師認為,肉類常有毒性,遭致瘟疫流行,人食用肉類容易昏沉,遭致疾病。而蔬食是清潔之物,具有滋補效果,食後神智清爽,有益身心健康。因此,無論從免造殺業,還是從身心健康角度來看,都應當奉行素食。
通過食素,可以免造殺業,而且還能令惡業消除。在《法雲寺放生徵信錄序》中,印光法師說:「放生之舉,原為發起同人戒殺吃素之心。倘能戒殺吃素,則殺業不作,殺報自止。」
二、殺生即殺佛
從佛教因果看,一切眾生 都是我們過去世父母眷屬,若殺食眾生,即是殺我們無始以來的父母眷屬。又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若殺食眾生,就是殺害諸佛。從這種意義上來看,殺生的罪過無量無邊。
在《挽回劫運護國救民正本清源論》中,印光法師說:「 及佛教東來,闡明因果報應,令人戒殺放生,斷葷吃素。即蟲蟻蚤蝨,尚令護惜,勿行殺害,何況於人。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知貪生怕死,皆是過去父母眷屬,皆是未來諸佛世尊。固宜愍念憐恤,何敢妄行殺害,以充口腹乎。」
斷葷吃素,愛惜物命,可以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又因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諸佛,更不可殺生。應當憐憫眾生,不可為了充口腹,造下難以彌補的罪過。
在《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中,印光法師也說:「原夫水陸眾生, 一念心性,直下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但以宿惡業力,障蔽妙明,不能顯現,淪於異類。遂致知識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無所知。」
水陸眾生都有佛性,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它們雖然現世因業障深重,墮落異類,但也不可殺害。若隨意殺害水陸眾生,就與殺佛無異,將來會遭致無量苦報。
在《挽回劫運護國救民》中,印光法師說: 「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知貪生怕死,皆是過去父母眷屬,皆是未來諸佛世尊。固宜愍念憐恤,何敢妄行殺害,以充口腹乎。」
當我們一想到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世父母眷屬,想到一切眾生都是未來諸佛,就會生起憐憫之心,而為了滿足口腹欲望而殺生害命。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