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開示:動物太多了,你放得完嗎?

2020-12-17 沙門釋通覺

邵慧圓居士對於放生一事,苦於沒有萬全之策,寫信給印光大師說:人們常常擔心,動物放生後又會被抓捕,就連佛弟子也多懷疑,曾有人問起此事。

弟子說,仗佛慈力加被,放生的動物決不會再投羅網,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總覺得沒能把道理講透徹。

印光大師開示說:

雖然說大魚吃小魚,確有其事;動物放生後又遭捕獵,這樣的情況也不能完全避免。可要是說小魚都被大魚吃得一條不剩,絕沒有這種道理;放生的動物又全都被抓回去,也沒有這種事情,何必多慮。

說小魚被大魚吃掉,就算放到長江,也難免不遭網捕,這種擔心,似乎有理,實際上是阻礙人行善,反助人殺業。

他自己幸運地做了人,又不被殺,才敢說出這種無理的話,來炫耀自己的智慧,想以此說服放生的人。

倘若他自己做魚做豬,將被殺時,無論如何都不肯這樣想。心裡除了希望有人救自己的性命,再不會有別的想法。

他難道會說,我擔心自己將來還要被別的動物吃掉,被別的人抓去,寧願現在就被殺掉,免得以後再遭殃?

怎麼可以無關痛癢地說出這種阻礙人善念,啟發人殺心的話。這種人來生,倘若不自食其果,只怕天地日月都要挪移換位了。

譬如救濟難民,施捨他一件衣服一頓飯,也只能保他不至於馬上就死,總不能說:這一點點反正也救不了一輩子,給他有什麼用,不如讓他凍死餓死算了,免得日後繼續挨餓受凍。

又好比強盜搶劫,被搶的人總要反抗,難道會說:有本事抵抗一生,才算幸運;抵擋一時,有什麼用,索性讓強盜搶光算了,省得以後再被別人搶。

父母對子女,用心撫育,而慈母一旦去世,也不能再養育子女,她是不是也要說:既然我死後養不了孩子,乾脆現在就殺掉拉倒?

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難道一定要萬無一失,才肯放生?如果這樣,全世界的人永遠都不能做戒殺放生的事了。說這種話的人,必將落得自己要死了沒人救的下場,可悲可嘆。

還有人說:動物太多了,你放得完嗎?

印光大師開示:

放生這件事,原本是為了使人受到感動,體會到放生的意義,心生惻隱,不忍心吃肉;只要不吃,抓捕者就沒有市場了。水陸空一切生靈,都能在自己的天地上自由生活,這就是不放之普放。縱然不能人人做到,但哪怕只有一個人不忍心吃肉,這個人一生,就少殺許多生命,就有無量的生命倖免於難,何況還不止一個人。

人和動物雖然不同,佛性卻本來不二。動物因為惡業,淪落得披毛帶角,我們因善業幸得人身。

倘若對動物不加憐恤,只顧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總有一天,人的福報享盡,動物的罪報受完,免不了從頭償還,反過來淪為他的盤中餐。

刀兵大劫,都是宿世殺業所感。所以,提倡戒殺放生,不僅僅救了那些將要被殺的動物,也為現在未來一切同人,斷了鰥寡孤獨、貧窮患難的因;

種下長壽無病、安樂團圓、夫妻偕老之緣,使人們生生世世,永不遭受骨肉分離之苦,常享福壽安樂。

因此要隨分隨力放生,然而,注重戒殺吃素,才是究竟解決的辦法;否則,所能放生的畢竟有限,所殺的仍是無窮。

放生原本是為了戒殺,而戒殺必須從吃素做起。戒殺放生是避免天災人禍,挽救世道的關鍵。

印光大師進一步提示:念佛人更要將自己與一切同倫,通通放生到蓮池法海中,永離生死之苦,享真常妙樂,這才是放生最大的收穫。

放生十大功德

(一)無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殺所致。人人戒殺放生,則人人全其慈悲愛物之心,而刀兵劫運,亦自消滅於無形,此轉移世運之絕大運動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農工家,注意於此,力為提倡,必有絕大效果。

(二)集諸吉祥。吾人一發慈悲之心,則喜氣集於其身,此感應必然之理。

(三)長壽健康。佛經云:戒殺放生之人,得二種福報。一者長壽。二者多福多壽無病。

(四)多子宜男。放生者善體天地好生之心,故獲宜男之慶。

(五)諸佛歡喜。一切生物,佛皆視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諸佛皆大歡喜。

(六)物類感恩。所救生物臨死得活,皆大歡喜,感恩思德,永為萬劫圖報之緣。

(七)無諸災難。慈悲之人,福德日增,一切患難,皆無形消滅。

(八)得生天上。戒殺放生者,來世得生於四王天,享無邊之福。若兼修淨土者,直可往生於西方極樂國土,其功德實無涯矣。

(九)現在為人生極危險時代。蓋菸酒之癖,戀愛之魔,纏繞眾人。如眾生報恩,則諸惡消滅,四季安寧。

(十)動物由下級進於高階之狀態,與人類由野蠻進於文明之階級相符合。據生物學家之言曰:凡生物皆應於外界之狀態而生變化。如人人戒殺放生,則生生不息,善心相感,正似子孫代代相傳,永遠福壽。

淺釋放生

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將被宰殺,命在垂危的眾生的命,而眾生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救他們的命,他們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

二、放生就是還債

我們今生累劫以來所造的殺業早已無量無邊,放生就是出錢出力來救贖眾生的性命,以償還以你我們所積欠無數的殺債。

三、放生就是救急

放生與其他的功德不一樣,是救命在旦夕,隨時將被宰殺的生命,是千鈞一髮,刻不容緩的行動,就好像是醫院的急診急救一般,一個剎那,一個行動便可挽救成千上萬無數的生命,所以功德至深!

四、放生就是慈悲

佛心就是大慈悲心,慈悲心是學佛的根本,而放生則是為了解除眾生的苦難,起慈悲心予以救贖的一種行為。

放生可以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在放生的過程中,慈悲心獲得最大的培養,常常放生,慈悲心常常滋長,與佛心更相契,與佛更容易感應道交,學佛道業更容易成就。

五、放生就是覺悟

任何一個眾生的佛性與我相比毫無或缺,或貳無別,因而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珍貴的。在放生中讓我們覺悟到眾生皆知貪生怕死,皆知趨吉避兇,皆有喜怒哀樂,與我相比,完全相同;眾生更皆具備真如佛性,一旦業盡情空,未來皆能成佛,所以救一眾生如同救一佛子,更等於救一未來佛。

六、放生就是實踐

與其空口說得萬言,不如老實行得一字。學佛最重要的就是實踐。在放生真實的行動中,真正去培養慈悲,真正去解救生命。

真正去為眾生皈依念佛懺悔回向,真正去體會眾生平等一如,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道理,真正做到自利利他,這樣的修行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七、放生就是積極

吃素與放生是學佛人行持上最重要的二件事。但吃素只是止惡,是消極地不再造殺業,不再積欠新的殺債;

而放生卻是揚善,是積極地救贖生命,償還以前所欠的殺債。吃素而不放生,以前欠的殺債還是有果報的;

放生而不吃素,所賺得的功德又因為吃肉殺生都賠光了。所以吃素放生是一體的二面,須要相輔相成,同時並行,效果才會顯著。

八、放生就是方便

我們當天放生,當天無數身陷牢籠的眾生馬上獲得了自由,當天無數瀕臨死亡的生命馬上重拾了生機,無限的功德當天馬上可以獲得。

並且不管一人多人,錢少錢多,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發慈悲心,任何人都可以進行放生。放生不像其他功德,不須要等待機緣,自己可以主動進行;不須要依賴別人,自己可以獨立完成;

千千萬萬人一生中做不到的功德,我們可以經由放生在短短的時間內獨自一人完全成就,若更能以此廣為提倡,功德更加不可思議,所以放生功德最為第一,非其他小善所能比!

九、放生就是改命

我們今生的命運遭遇是因為多生以來所造無數的善惡因緣所呈現的一個結果,造善因就得善果,造惡因就得惡果。

但未來的命運卻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透過積福行善,誠心懺悔,我們的命運可以完全改變過來。而放生的功德最大,既直接又快速,改變命運的力量最為顯著。

十、放生就是解冤

每一個眾生在多生累劫以來,都曾經與我們結過冤讎,冤讎既結,懷恨在心,必當伺機報復。而放生正可以解冤釋結,化敵為友,避免彼此的冤冤相報!

十一、放生就是消災

災難不幸之所以發生,都是源於我們以前所結的冤業,所造的殺業而來。放生解救眾生的命,免除了眾生的死難,也同時消除了我們的宿業,免除了未來源本應該償受不幸的業報,這是因果必然的道理。

十二、放生就是治病

其實疾病絕症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以前我們殺生所感召的殺業而來。既造殺因必結殺果,既造殺業必受殺報,解決之道就是放生,償還殺債,消除了疾病根本的殺因,病苦自然好轉。

十三、放生就是救親

每一個眾生在無始的輪迴中,都曾與我們互為父母、子女、手足、親眷,只因彼此業緣不同,今朝我幸而為人,彼不幸淪為畜生,放生就是救拔我們累圠以來的親友眷屬,使其重拾生機,安享天年!

十四、放生就是延壽

每個人都希望長壽,放生救贖生命,延長了無數眾生的生命,也必然同時延長了自己的壽命,這是因果必然不變的真理。

十五、放生就是福善

救人一命勝造七層浮屠,而每一條生命都是平等珍貴的,所以救一眾生,功德已無量無邊,更何況救眾多生命!放生就是積最大的福!放生就是行最大的善,積福行善,所有功德,莫過放生!

十六、放生能助生西

放生三施俱全,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放生一舉盡得,修行人以念佛為正行,以放生為助行,念佛為主,放生為從。

如此修行,如順風之帆,順水之舟,用力少而成效多,以此無上殊勝的功德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大業必能穩操勝卷,高登西方九品蓮臺必是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中國乃至全球爆發的疫情還讓你貪戀娑婆世界嗎?聽印光大師開示
    中國乃至全球爆發的疫情還讓你貪戀娑婆世界嗎?聽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開示】夫人宿世果種善根,且無論為學求道,可為出世大事之前茅。即貪瞋痴等煩惱惑業,疾病顛連種種惡報,皆可以作出生死入佛法之因緣。(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入道之難,難於登天,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都被貪嗔痴三毒所害,莫說入道,連人生福報都極難。眼下先中國後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鐵錚錚的證明全人類的貪嗔痴。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略解】這是多麼應該令人覺醒的一段開示啊!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第二祖,是唐朝人距今一千多年,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祖,是民國時期的四大高僧之一。二位祖師相隔一千多年在勸我們要發心修淨土念佛法門,其慈心切切!悲心切切!
  • 知道嗎?無始以來我們都處在四顛倒中,若想醒來,聽印光大師開示
    你知道嗎?無始劫以來我們都處在四顛倒中,若想醒來,聽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開示】市井習氣,出家若不真修,更甚於俗。若欲遠離,先須了知世間一切諸法,悉皆是苦,是空,是無常,是無我,是不淨。(摘自《印光大師全集》) 【耀如樂園略解】我們若能對四種顛倒有所認識,就有可能產生出離心,出離苦海心,出離煩惱心,出離輪迴心。四種顛倒是苦樂顛倒、無常常倒、無我我倒及不淨淨倒。
  • 一句佛號成佛有餘,念佛方法很多哪種方法最適合,印光大師開示
    一句佛號成佛有餘,念佛方法很多哪種方法最適合,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說「一句佛號成佛有餘」,「一句佛號念得熟,成佛有餘」:什麼叫成佛有餘呢?不僅保你成佛,還能保與你有緣的人都能成佛。為什麼?因為你念佛能到西方淨土成佛,你成了佛可以度眾生,能度很多的眾生,不是一個兩個。一句佛號不僅保你成佛,還保你回來度眾生。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者,久而久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者,久而久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印光大師開示】事理、性相、空有、因果,混而不分。但可學愚夫愚婦,顓蒙念佛,須致恭致敬,唯誠唯懇。久而久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此種疑心,徹底脫落。【印光大師開示】世間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現所住之天地),皆由眾生生滅心中同業(世界)、別業(根身)所感。皆有成壞,皆不久長。身則有生、老、病、死,界則有成、住、壞、空。所謂物極必反,樂極生悲者,此也。以因既是生滅,果亦不能不生滅也。
  • 印光大師開示:這四句話,一定要牢記!
    印光大師,是近代佛門大德,被後人尊為淨宗第十三代祖師。他的《印光大師文鈔》,以文字般若,弘揚淨土,廣度眾生,是大師為我們留下的無上法寶,是修習佛法尤其是修習淨土法門者的最佳指南。文鈔內容豐富,共一百萬餘字,涉及佛法修學、為人處世、安身立命、治家育人等等諸多方面。
  • 佛教:念佛也是有講究的,如何念佛才是最穩當的,印光大師開示
    佛教:念佛也是有講究的,如何念佛才是最穩當的,印光大師開示。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開示,並勸我們要念佛「阿彌陀佛」的。念阿彌陀佛,具足信願,可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你不能口念著佛,還去罵人去;你不能意裡想佛,你又去胡思亂想,想一些個邪念。你身還犯殺、盜、淫;口還犯綺語、妄言、惡口、兩舌,這四惡;你意念裡頭又有貪、瞋、痴,這都叫三業不清淨。三業若清淨呢?身,你不能有殺、盜、淫這個業;口,你不能有綺語、妄言、惡口、兩舌,這四惡;意念裡頭不能有貪、瞋、痴,這三毒,這叫身口意三業清淨。就是古德說的「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樂,唯真念佛者自知
    到了極樂世界沒有不開悟的,極樂世界的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印光大師開示】1、念佛之樂,唯真念佛者自知。然必須志誠懇切,攝心而念,不可著外境相。否則心地不通,觀道不熟,魔境現前,亦不了知,則殆矣。(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念佛念到充滿法喜亦需要若干年月。我們的心識從無始以來就被妄念填滿,現在用一句佛號對治像瀑流一樣多的妄念,沒有老實念佛的力量是很難戰勝的。
  • 印光大師開示:欲求美好姻緣,極力念觀世音菩薩,當能滿汝所願
    」選自印光大師文鈔《與周福淵女士書》。這是印光大師關於求姻緣的一段開示,正如他說求菩薩加持可獲得圓滿姻緣。這個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法門可以說人人皆知,而且獲得感應者也頗,當然沒有獲得感應的也不在少數。無論你信佛或者不信佛,只要用至誠之心、懺悔之意、如法的方法都可獲得菩薩加持。至誠之心、懺悔之意只有持念名號者自己知道,那麼方法是人人可以掌握地。
  • 印光大師談素食推廣
    推廣素食的方法素食的好處諸多,學佛之人理應善巧方便令家人也獲得利益,印光大師開示:「當孝順父母,無違無逆。委曲宛轉,勸令入道。斷葷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脫生死。父母若信,善莫大焉。如決不依從,亦勿強逼,以失孝道。
  • 印光大師開示:如何念佛,才能淨念相繼,一心不亂?
    印光大師對此曾有專門開示。其一,四種念佛法門。我們平日念佛,用到最多的是持名念佛,即單持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其實,除此之外,另有三種念佛法門,也即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所謂觀想念佛,即依照《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種觀想方法。
  • 弘一法師仰慕印光大師德行高超,為了拜入門下,不惜燃臂香發願
    上一節說到張一留有念佛之心,但是俗事纏身,求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沉吟之間,腦子裡浮想聯翩,自己少年時在田間地頭的往事歷歷閃現,無數為溫飽奔波的信徒霎時出現眼前,這是天下蒼生同樣面臨的大問題,每個人都難免因此困惑。大師懇切地說:「居士休得疑惑。
  • 淨土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嗎,看諸位大師開示
    淨土念佛法門是大乘佛法嗎,看諸位大師開示。我們知道念佛法門屬於淨土宗,而淨土宗以五經一論為依據,五經分別是:《佛說無量壽經》——簡稱《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佛說阿彌陀經》——簡稱《阿彌陀經》。
  • 印光大師:放生有三大忌諱,一定要謹記!
    印光大師曾經開示了放生的三大忌諱,不得不防,一定要謹記大師的教誨,如理如法的放生。《印光大師文鈔》中講:「買物放生,與布施同,須善設法。勿立定期,勿認定地,勿議定物,隨緣買放,生得實益。若定期、定地、定物,則是促人多捕矣。」
  • 念佛的秘訣是什麼,看藕益大師開示
    念佛的秘訣是什麼,看藕益大師開示。念佛法門可謂是難信之法,因為念佛往生到西方淨土,就可一生圓成佛道。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過,一個凡夫成佛,從初發心到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而且成佛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來修相好。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就是中間有退轉。
  • 印光大師開示:往生助念之事 利益甚大
    原標題:印光大師開示:往生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臨終欲不昏沉,必須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臨終何能清白。朱榮鑫事,若非虛說,決定可以往生。一因其宿有善根。二因全家助念。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為助念,便成破壞正念。勿道無功夫之人不能往生。即有功夫之人,由家人破壞,亦不能往生。
  • 印光大師的一件小事,為何令弘一法師敬服,說他是天下緇素之楷模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覺得徒弟明空浪費糧食,是對佛祖的不敬,出言訓斥了一番。弘一法師看到明空眼裡的淚水直打轉,趕忙過去以客人的身份勸解。定眼一看,明空的碗裡果然還殘留著幾顆飯粒,只得委婉勸說:「師侄,你跟隨我師兄的日子不短了,須知道我師兄最是惜福的,容不得糟蹋半粒糧食,還是聽我師兄的話吧!」
  • 印光大師:欲家門清泰身心康寧,天下太平人民安樂者,需戒殺放生
    【印光大師開示】近來世道人心,陷溺已極。天災人禍,頻頻降作。憂世之士,以為此等業果,皆由殺起。倘能知物不可殺,則斷無殺人之理。由是各懷慈善,互相扶持。自可移風易俗,感召天和矣。(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西方人對因果律理解有限,深信因果者更是很少,導致剛剛過去的一百多年發生了兩次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死傷無數,進入21世紀,西方列強的霸權主義依然未改,或者發動強勢的戰爭,或者發動強勢的貿易戰,不信因果,不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因果通三世,未來的果報又能饒過誰呢
  • 印光大師:字為世間珍寶。最神奇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印光大師開示】人生世間,所資以成德達才,建功立業,以及一才一藝養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為世間至寶,能使凡者聖,愚者智,貧賤者富貴,疾病者康寧。聖賢道脈,得之於千古。身家經營,遺之於子孫。莫不仗字之力。
  • 印光大師:念念對治自身習氣毛病的才是真念佛人
    核心提示:印光大師,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生於1861年。幼時讀程朱儒書,對佛法持批判態度,後因病閱佛經,方知佛法廣博精深。21歲時前往終南山南五臺蓮花洞,禮道純和尚出家,專修淨土。22歲依印海定公律師受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