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欲家門清泰身心康寧,天下太平人民安樂者,需戒殺放生

2020-12-24 耀如樂園

【印光大師開示】

近來世道人心,陷溺已極。天災人禍,頻頻降作。憂世之士,以為此等業果,皆由殺起。倘能知物不可殺,則斷無殺人之理。由是各懷慈善,互相扶持。自可移風易俗,感召天和矣。

(摘自《印光大師全集》)

【耀如樂園略解】

西方人對因果律理解有限,深信因果者更是很少,導致剛剛過去的一百多年發生了兩次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死傷無數,進入21世紀,西方列強的霸權主義依然未改,或者發動強勢的戰爭,或者發動強勢的貿易戰,不信因果,不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因果通三世,未來的果報又能饒過誰呢?古往今來,有誰能逃過因果報應呢?

【印光大師開示】

須知放生原為戒殺,戒殺必從吃素始。倘人各戒殺,人各吃素。則家習慈善,人敦禮義。俗美風淳,時和年豐。何至有刀兵劫起,彼此相戕之事乎?此挽回天災人禍、正本清源之要務也。凡有欲家門清泰,身心康寧,天下太平,人民安樂者,請皆於戒殺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則求無不得矣。

(摘自《印光大師全集》)

【耀如樂園略解】

現代人的殺業比古時候嚴重的多,那時科技不發達,雖然人們依然有貪嗔痴,也貪戀美味兒,但是大多數人只能逢年過節才會殺雞宰羊,客觀上也就減少了很多殺業。現在不同了,科技高度發達,物質極大豐富,莫說逢年過節要殺雞宰羊,若是一日無肉很多人都會吃不下飯,我是十年前開始吃素食的,在此之前,我幾乎每頓飯都離不開肉食,記得最後一次吃肉食是十年前在一家乳鴿店,一次吃了好幾隻乳鴿,間接造下殺業,非常慚愧。好在從那時開始已經十年多完全吃素食了。

相關焦點

  • 印光大師:戒殺放生吃素念佛 普天人民同得解脫
    印光大師認為,天災人禍多從殺生食肉而起,戒殺吃素為挽回天災人禍之第一妙法,因此如果人人都能戒殺放生、吃素念佛,深明生死輪迴、因果報應之理,天下萬民自然可以同享安樂、同得解脫。 戒殺吃素為挽回天災人禍之第一妙法(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飲食於人關係甚大,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故曰食為民天。然天地既為人生種種穀、種種菜、種種果,養人之物亦良多矣。
  • 印光法師的戒殺放生思想(下)
    戒殺放生是佛教重要的思想與修行方式之一。印光法師在踐行戒殺放生思想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戒殺放生理念。印光法師認為,食肉即殺生、殺生即殺佛、吃素即放生。印光法師還普勸戒殺放生,警示弟子家中勿殺生,學會如法放生。
  • 素食護生:女子病危受僧人指點 堅持放生吃素奇蹟生還
    二是如能堅持放生,則可更加增吉添壽,後福無窮。 戒殺放生(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病癒後的馬青雲女士開始戒葷吃素,不久就皈依佛門,並堅持每天禮佛誦經,多行善事,街坊鄰居誰有難事她常常伸手相助,並喜歡給有緣人解字弘法。
  • 印光大師談素食推廣
    推廣素食的方法素食的好處諸多,學佛之人理應善巧方便令家人也獲得利益,印光大師開示:「當孝順父母,無違無逆。委曲宛轉,勸令入道。斷葷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脫生死。父母若信,善莫大焉。如決不依從,亦勿強逼,以失孝道。
  • 印光法師的戒殺放生思想(上)
    戒殺放生是佛教重要的思想與修行方式之一。印光法師在踐行戒殺放生思想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戒殺放生理念。印光法師認為,食肉即殺生、殺生即殺佛、吃素即放生。印光法師還普勸戒殺放生,警示弟子家中勿殺生,學會如法放生。
  • 祖師語錄:印光大師說戒殺放生吃素念佛更是大孝
    戒殺放生、吃素念佛,其慈悲救濟也大矣!(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印光法師文鈔》:「世間之孝,親在則服勞奉養,親沒則只於生沒之辰設食祭奠以盡人子之心。故佛教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者,其慈悲救濟也大矣!」註:「世間所謂孝行,父母在世之時,子女都懂得要侍奉贍養父母;父母過世之後,就只知道在父母生日和忌日設食祭奠,以盡為人子女一點孝心。如果父母罪業深重,死後竟墮入畜生道,又有誰能知道,為滿足口腹之慾而殺的動物中一定沒有前世曾是自己父母的存在!
  • 放生的意義、實施與注意事項---陳星橋
    蓮池大師為明末高僧,極力倡導淨土法門和戒殺放生,他說:「疾病之由,多從殺生中來,故偏重放生也。」「戒殺之眾,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綿長,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可具陳。若更隨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當隨願往生,永脫輪迴,入不退地。」「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放生非獨佛教,儒中君子無不奉行。」
  • 印光大師開示:動物太多了,你放得完嗎?
    邵慧圓居士對於放生一事,苦於沒有萬全之策,寫信給印光大師說:人們常常擔心,動物放生後又會被抓捕,就連佛弟子也多懷疑,曾有人問起此事。弟子說,仗佛慈力加被,放生的動物決不會再投羅網,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總覺得沒能把道理講透徹。
  • 印光大師:戒殺吃素是為挽回天災人禍第一妙法
    念佛菩薩轉移災禍接手書,不勝傷時之感,十餘年來,天災人禍,相繼降作,總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顧殺生害命,以及害人之所致也。欲挽劫運,非提倡三世因果、生死輪迴,與戒殺護生、吃素念佛不可。現今之世,常在患難中,唯有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可以倚靠,當常持聖號,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議轉移。
  • 印光大師:放生有三大忌諱,一定要謹記!
    但凡事有利有弊,如果放生不如法,就會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趁火打劫,渾水摸魚,最後好事變壞事,放生變殺生。印光大師曾經開示了放生的三大忌諱,不得不防,一定要謹記大師的教誨,如理如法的放生。《印光大師文鈔》中講:「買物放生,與布施同,須善設法。勿立定期,勿認定地,勿議定物,隨緣買放,生得實益。
  • 放生的本意及注意事項
    現在的杭州西湖,就是大師當年所創的古放生池。此後由唐至宋及明,無不盛行放生。如唐肅宗時,刺史顏真卿撰有《天下放生池碑銘並序》。宋朝的遵式及知禮兩位大師,也極力提倡放生。明末蓮池大師雲棲株宏是歷代高僧之中提倡放生最積極的一位。
  • 「星雲大師重要開示」放生與放人
    蓮池大師可說是中國佛教史上,提倡戒殺放生最積極的一位高僧。他不但在杭州城內外造了很多放生池,同時撰有〈放生儀〉、〈戒殺放生文〉等文章,並在雲棲寺設置放生場,寺裡的出家人則自減口糧,將剩餘的錢用來贖換鳥類,放入放生場中。由於歷來這許多佛教大德廣行放生,不但拯救無數生靈,也帶動社會善良的風氣。
  • 印光大師教你,春日最好的養生方法!
    慈悲心是學佛的根本,放生則是為了解除眾生的苦難,起慈悲予以救贖的一種行為。放生可以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在放生的過程中,慈悲心獲得最大的培養,常常放生,慈悲心常常滋長,與佛心更為相契。   誰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 印光大師欣慰:你們捨生忘死去抗日,勝過我這個只會念經的老和尚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將八十高齡,弟子們商議著給他祝壽。「好啊!師父弘揚佛法一輩子,收到成千上萬的功德,全都分文不留,也清苦了一輩子,如今年將八十,我們正該給師父祝壽祝賀祝賀!」眾弟子紛紛答應,深知師父不會允許,只好瞞著印光大師,悄悄籌備開來。
  • 印光大師的一件小事,為何令弘一法師敬服,說他是天下緇素之楷模
    印光師兄如此自律,無愧天下緇素楷模!」後來,他還邀請著名作家葉聖陶一起親近大師,葉聖陶深受感動,特別在他的《兩法師》中寫到弘一法師——因為弘一法師是過午不食的,十一點鐘就開始聚餐。我看他那曾經揮灑書畫彈奏鋼琴的手鄭重地夾起一莢豇豆來,歡喜滿足地送入口中去咀嚼的那種神情,真慚愧自己平時的亂吞胡咽。
  • 請聽印光大師談禪宗與淨土宗的區別
    請聽印光大師談禪宗與淨土宗的區別【印光大師開示】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長沙岑謂:「天下善知識,未證果上涅槃,以功未齊於諸聖故也。」所以五祖戒又作東坡,草堂清復為魯公。古今宗師,徹悟而未徹證者,類多如此。良由惟仗自力,不求佛加,絲毫惑業不盡,生死決不能出。淨土,則具信願行三,便可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永出生死。悟證者頓登補處,未悟者亦證阿鞞。所以華藏海眾,悉願往生。宗、教知識,同生淨土。良由全仗佛力,兼自懇心。故得感應道交,由是速成正覺。
  • 印光大師往生淨土,留言後事從簡,數十萬皈依弟子含淚祭拜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
  • 印光大師:持咒與念佛哪個應該是主行?哪個是助行?
    印光大師:持咒與念佛哪個應該是主行?哪個是助行?【印光大師開示】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為兼帶,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門,雖亦不可思議。倘此心固結,又復理路不清,戒力不堅,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熾,則著魔發狂,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須先得道,得道則神通自具。若不致力於道,而唯求乎通,且無論通不能得,即得則或反障道。故諸佛諸祖,皆嚴禁之,而不許人修學焉。以世每有此種見解人,故因覙縷及之。
  • 蘇州弘化社於國際素食日舉行放生討論會
    蘇州弘化社於國際素食日舉行放生討論會 2012-11-27 11:04  來源:佛教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