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亞:"半鹹水"河道放淡水魚 盲目"放生"變"殺生"
這可能要追溯到22日的一次放生活動,第二天河裡就開始出現魚的屍體。 近日,環衛所的工作人員網上放出了河道中死魚的照片,呼籲市民不要再河道內放生魚,避免魚類不適應水質而死亡。有關專家稱,不科學的放生不僅會將「放生」變成「殺生」,還會破壞河道的生態。 居民 河邊飄來腐臭氣味 「這幾天跑步都聞到臭臭的味道,後來才知道是死魚。」
-
廈門多座公園存亂放生現象 淡水魚放進海水沒多久就死了
市民放生在中山公園的巴西龜。市民放生在中山公園的魚。中山公園內的水體中,有鯉魚、黑魚、巴西龜等生物。這些動物不是管理方投放的,也不是自行遊來的,而是來自市民――它們被放生,進入這裡。近日,記者走訪了中山公園、南湖公園、江頭公園等,發現公園內都存在著市民亂放生的現象。市民的這種行為,已成為公園管理方的難題。
-
這是放生還是殺生?臺灣某放生團體集體放生五花大綁的螃蟹
近日,一名臺灣網友在Facebook上發文,文中他感嘆道:「放生?我看這是殺生吧!」據該網友描述,一天,他正在和朋友在臺南市安平區的海邊垂釣,突然看到一群人正在岸邊放生。結果讓他們驚訝的是,這個所謂的「放生團體」竟然準備將五花大綁的螃蟹放生。他和朋友實在看不下去了,前去將這些螃蟹身上的尼龍紅繩摘掉,並放入海中。回家後他越想越生氣,就將此事分享到了網上,並附了圖。
-
遼寧大連:海裡抓到淡水龜 放生變為「殺生」
遼寧大連:海裡抓到淡水龜 放生變為「殺生」2013-06-23 14: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半島晨報淡水龜竟然往海裡放生海灘上的很多遊客都好奇地圍上來看,並紛紛與之合影留念,這隻龜儼然成了明星。「這是什麼龜,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所有上前圍觀的人都禁不住問道,一名男子表示,「看著挺像鱷龜的,但鱷龜是淡水龜,怎麼能出現在海裡。 」「該怎麼處理這隻龜,是把它放回海裡,還是送到什麼部門?
-
什麼叫放生?這種幼稚的放生,和殺生有什麼區別
每年在朋友圈或者網上,都會看到XX放生大會。放生的動物,無非是水產或者鳥類。放生這個習俗全世界各地都流傳了很久了,我們中國的放生,最轟動的那肯定要數慈禧太后大壽時候的放生大會了。但不知道為何,放生這種事本來是佛門弟子定期參與的活動,慢慢被廣大人民群眾就玩變了味。我不止一次見到過看似是放生,其實是殺生的放生活動了。就在昨天我還刷到了放生的視頻。視頻中的僧人又做了這件喜聞樂見的事:一桶黃鱔全都倒進了河邊。我不是反對放生,但這種無知的放生,我必須得說一說。
-
愛心人士往西太湖放生大量黑魚 「放生」成「殺生」
滆湖漁管會副主任孔優佳介紹,近年來,隨著放生活動逐漸增多,水生生物放生規模越來越大,對弘揚關愛生命、愛護自然、保護生態的理念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一些放生活動不科學、不規範,不僅沒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此前,有市民將福壽螺、牛蛙、巴西龜等外來危險物種及雜交種、轉基因種等水生生物投入水體。
-
山瑞鱉頻現洞庭湖 千萬別放生 否則等於「殺生」
山瑞鱉頻現洞庭湖 千萬別放生 否則等於「殺生」2019-06-13 10: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否則,你不是在放生,而是在殺生!」看到昨天記者轉發的消息,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長沙區域負責人蔣勇憂心地強調,市民在洞庭湖水域發現的巨型甲魚並放歸的事例突然增多,這並非好現象。因為這些被好心人放歸的甲魚並非普通中華鱉,很可能是被認定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瑞鱉。山瑞鱉並不適宜在洞庭湖水域生存,在洞庭湖放生就等於殺生。
-
洞庭湖發現被放生的「神」龜,生物學家說:這不是放生,是在殺生
近些年來,有很多慈善組織都會進行「放生」活動,為的就是保護自然生態資源,讓動物們重新回歸自然的懷抱。可是您卻不知道,放生並非我們想像的那般簡單,不合理的放生很可能變成殺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此時問題來了,既然亂捕行為被禁止,那麼放生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呢?小編可以告訴您,放生並不違法,但是不合理的放生卻會被勸誡制止。據近期新聞報導,稱有漁民在洞庭湖打漁時,曾經撈出了幾隻大型的鱉類生物,其體重都在三四十斤以上。經過專家們的網上圖片鑑定,確定該鱉類生物很可能就是山瑞鱉。
-
青海湖那麼大,鯊魚在青海湖裡放生嗎?
我們知道,青海湖是國內最大的鹹水湖,面積4543平方千米,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曾把青海叫「西海」,足見它的浩瀚無垠。 作為鹹水湖,青海湖的水質奇佳,甚至比我國東南沿海的渾濁近海還要湛藍。作為鹹水湖,青海湖裡的水跟海水一樣,無法被飲用。
-
三亞「海龜」,放生還是殺生?談古論今,行善莫成偽善!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著名的段子:曾經某位放生者和同伴們一起買了很多烏龜,跑到附近的湖中放生,說是要積攢功德。然而,每次他把買來的烏龜扔進湖水中,過不多時,烏龜就會拼命地遊回岸邊。一連數次皆是如此,大家都以為是佛法無邊萬物有靈,烏龜戀戀不捨想要回來感謝放生者。
-
深圳市民買海鮮放生方法不當 好心辦壞事如同殺生
本來放生是為了做善事,結果活蹦亂跳的海魚、海貝直到因缺氧窒息見了閻王才被放到海裡。日前在南山半島城邦附近碼頭幾位婦女和一位尼姑打扮的僧人如此放生,遭到市民質疑。 5日下午3時多,在南山區半島城邦濱海碼頭,一位身著僧服的尼姑手中拿著一瓶礦泉水對著兩箱海魚海貝誦唱經文,似在超度這些海鮮,並不時倒出少量水彈向海鮮。
-
還在放生清道夫、黑魚、巴西龜?小心反成「殺生」
尤其值得強調的是,增殖放流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然而近年來,隨著民間放流(「放生」)活動的逐漸增多,放生規模越來越大,其中一些不科學、不規範的放生行為,不僅沒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給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勿放生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警告:千萬不要去江河放生,它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危害家住江北區的侯先生是觀賞魚愛好者,前兩天來到望海花市附近的水族館買觀賞魚時,竟發現了稱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
-
印光法師的戒殺放生思想(下)
印光法師還普勸戒殺放生,警示弟子家中勿殺生,學會如法放生。雖未斷輩,宜買現肉,勿在家中殺生。以家中常願吉祥,若日日殺生,其家便成殺場。殺場,乃怨鬼聚會之處, 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殺生也。印光法師主張弟子居家生活,可通過持六齋、十齋,漸漸斷除殺生,吃長素。對於有的弟子無法馬上斷食肉食,也不可在家中殺生,可在市場上買肉食用。
-
遇到這螺就吃掉吧,放生等於殺生_跟著小編學科學_新聞頻道_央視網...
本期《跟著小編學科學》,小編就帶您通過一篇文章去認識幾種常見的螺,順便聊一聊與之相關的越來越受追捧的「放生」。很早以前就有類似的想法,想寫一篇關於我們常見的、常吃的螺到底是什麼的介紹,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拖延著。直到今天看到一則「放生人」將大量金蘋果螺投放到野外的報導,才覺得自己真的該動筆了。
-
太湖邊市民放生大量鱖魚、鱸魚,遭岸邊釣魚人阻止
中國人熱衷於放生,認為慈悲救濟。但很多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把好事辦成壞事,放生雖好,但得講究科學合理。在江河邊,釣魚人和放生者,是最常出現的兩類群體。市民放生反被釣魚人勸阻,放生有錯嗎?原來這些市民往太湖放生的全是鱖魚、鱸魚這些兇猛掠食魚。大家都知道,鱖魚和鱸魚都是淡水魚中較兇猛的魚類,成魚會大量掠食小魚、活蝦等生物……將這些魚大量放生在太湖裡,會不會造成對其它魚類的影響呢?
-
河南遊客趕來放生鯽魚和巴西龜 這對西湖是種傷害
其中一位遊客說。他們集體往西湖里「放生」。塑膠袋裡的鯽魚、鯿魚連水被倒進了西湖里。 接著就輪到網袋裡的巴西龜了,這些龜被放在岸沿,讓它們自己爬進了西湖。看著這些小傢伙在湖水裡歡快地遊動起來,遊客們喜笑顏開。 「可是往西湖里做這樣的『善事』,恰恰是對西湖的傷害。」金先生說,西湖是不能隨便放生的呀。
-
李木源:為什麼提倡以護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放生」行為本身也凸顯了一種積極的生態觀、自然觀。但是,隨著放生隊伍的不斷壯大,放生人數的大量增加、放生頻率的日益密集,量變引發了質變,堪稱「道德」行為的放生,卻產生了事與願違的「不道德」的「殺生」後果,「好心幹壞事」,著實是一件令人尷尬又值得深思的事。 近兩年來,大家「以護生代替放生」,「以素食代替放生」。
-
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原標題: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11日,自媒體《環球漁獵》爆料稱: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到怪魚,它通體烏黑,好像是鱘魚。但釣友分析,這應該不是中華鱘之類的野生魚,很可能是誰養殖的觀賞魚,或者是酒店的食用鱘魚,意外跑到滇池了。
-
放生變殺生 德州新湖驚現大批病魚身上長白毛
進入3月後,柳綠花紅,下班飯後,很多德州的市民喜歡到當地一個名為新湖的地方轉一轉。但近幾天,凡是來過這裡的市民,大都在談論著一件事:新湖東南角的淺水區怎麼聚集著那麼多魚?身上長著白毛,還有明顯的傷痕。3月14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竟然出自當地市民的一個善舉——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