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重修挖出大量銀元 工人哄搶僅剩下19枚(圖)

2020-12-15 搜狐網

祖厝的地底下挖出了大量銀元,被哄搶後,族人手上只剩下19枚。

出土的銀元中,樣式很多,其中有一枚是「袁大頭」

  臺海網3月29日訊 據東南早報報導 記者陳彥琳 王盼琛實習生 許雅玲 文/圖 一座翻建的祖厝,在挖地基的時候,卻意外發現了大量銀元。原本施工的工人一下紅了眼,扔了手中的活開始哄搶銀元。

  前日,這一幕意外地「搶銀記」發生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後埔村的下館祖厝。待到祖厝的後人趕到,僅僅只收回19枚銀元。

  現場

  銀元被哄搶 後人只剩19枚

  下館祖厝佔地有260多平方米,空地上,1米多高的地基都已經打好了。紅土堆錯落排列,泥土中鑲嵌著幾個不知年代的杯碗。在空地後的土堆上,一群人將白髮蒼蒼的老人張昌海團團圍住,他的手裡捧著一排銀元。

  「我也不知道地底下怎麼會突然冒出銀元,工人一下子全搶光了。」張昌海是下館祖厝籌建組的組長,也是祖厝後人,他手裡的一排銀元是目前僅剩的,一共有19個。「我自己撿到1個,另外那些是今天早上8點多,村裡的兩名工人送回來的。」

  19個銀元沾著泥土和油漆,但依稀可辨認銀元上的字樣,大多是民國三年和十年所造的「壹圓」銀元,還有標著「大日本明治二十四年」和三十八年的銀元。另外,這些銀元中還有幾塊刻著外文圖案和字母,其中一塊的製造日期刻著1900年。

  每次銀元經別人的手,張昌海拿回之後都要重新再數一遍數,生怕銀元又少了。「畢竟這是祖上留下來的東西,不管怎麼樣不能在後人的手上丟失了。」

  講述

  工人挖地基 搶走出土銀元

  老人告訴記者,下館祖厝歷經風吹雨打,破敗得只剩下一間中廳。族人們商量後,集資了五六十萬元,準備重修祖厝,這才請來了承包商,有十幾個工人在工地上幹活。

  「以前我都要來監工,進展得很順利。」組長張昌海說,3月15日,下館祖厝的重修工程開始後,一直很順利。但是3月27日下午3點多,當地基挖到1米多深時,一枚銀元從黃土裡冒了出來。

  一個工人眼前一亮,隨手把銀元撿起來,還拿來鋤頭,銀元越掘越多。正在幹活的工人瞥見,都紛紛扔下手頭的活,圍了上來。

  眾人開始哄搶,鋤土、挖土,越來越多的銀元,和瓦罐的碎片從黃土裡冒了出來。包工頭曾某大喊阻止,但沒人聽得下去了,連搬石頭的小工也不幹活了,衝入「撿錢隊伍」。

  到晚上6點多,天黑了,工人們塞得盆滿缽滿才各自散了。「他們把撿的銀元藏在口袋就回家了。」在現場,張昌海只撿到了一枚銀幣。

  下館祖厝的工地裡挖到銀元的事隨即在後埔村傳開了。昨天早上7點多,又有幾個村民拿著鋤頭來翻找銀元。

  「到底被搶走了多少銀元,一下子也算不過來了。」張昌海說,第一個發現銀元的人是拿得最多的,可能揣了好幾十個。「最上面的一排看上去就有50多個銀元,這只是第一排,他們從下面還挖了好多。可能有兩三百個。」

  張昌海介紹,承包商是他去找的,宗親已經交了52萬款項。施工的工人有的是村裡人,但大部分是包工頭外面找來的。「第一個就是我們村裡的人,今天一天都找不到他人了。」昨天上午8點多,其中兩位村民,將帶走的18枚銀元,歸還給了張昌海。為了表示感謝,籌建組給兩人各30元。

  昨天傍晚,張昌海等祖厝的後人向洛陽派出所報案。目前,洛陽派出所已受理此事,並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相關焦點

  • 老許家隔壁又有人挖出200枚銀元
    《80年前海寧地主許阿六埋下大量銀元 這幾天引發盜寶狂潮》後續  見習記者 陳佳 攝影 朱丹陽     我家以前也是大戶人家,老祖宗會不會也藏了寶貝?前天,海寧市海昌街道雙喜村的拆遷工地四戶人家動用挖掘機「挖寶」。
  • 兄弟倆拆老屋牆內發現20餘斤銀元(圖)
    東北新聞網圖為挖出的銀元。南國早報記者蔣曉梅、趙敏攝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武鳴訊(記者蔣曉梅趙敏)都說「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但總有例外的時候:1月27日中午,武鳴縣馬頭鎮敬三村某自然村的小運、小幸(化名)兄弟倆在拆家中的老房子時,從土牆內意外發現一大堆民國時期的銀元。兩兄弟拆房挖出寶的消息傳開後,每天都有人登門「看寶」,還有陌生人前來收購。
  • 80年代,青海女子將撿到的67891枚銀元上交國家,後來咋樣了?
    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青海女民兵陶金蘭便主動將撿到的67891枚銀元上交給了國家。那她是在何處發現的銀元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生產隊當時生產隊要求他們挖出一條八十公分寬,深一米五的巷道。由於地質的原因,陶金蘭兄妹的工作進展很慢。眼看就要太陽下山,陶金蘭的堂兄便讓她先回家休息,自己再幹一會兒也回。
  • 土豪家埋有海量祖傳銀元 認親的找上門鬧上庭
    圖為墨西哥鷹洋(資料圖)。祖上蒙蔭。去年8月,嘉興海寧雙喜村許家祖宅的地底下,前前後後挖出1475枚銀元。實際上,許家老宅下有寶貝,在雙喜村流傳已久。許家孫輩的四兄弟平分了其中的876枚銀元,誰料,挖出銀元,也挖出了麻煩:隔壁村的老崔說,自己的母親也是許家子孫,也有權分銀元,還把許家孫輩的幾人告上了法庭……起因——傳說許家的老宅下埋著寶貝啊許阿六家地底下有「寶貝」,在海寧市海昌街道雙喜村裡上了點歲數的人都知道
  • 福建百年古厝地板下挖出"八卦陣"(組圖)
    12月26日,福建廈門翔安馬巷鎮一百年古厝在翻修時,意外發現大廳地板下暗藏玄機,驚現「八卦陣」機關,更有用毛筆字書寫的「磚契」。有文史專家直指,一般古厝會在牆上、門楣刻上八卦,主要用於避邪、鎮邪,但是在地底下挖出「八卦陣」機關,屬首次聽說。來源:廈門日報
  • 古厝地下竟然挖出八卦陣!專家稱也是第一次見到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八卦陣是按照文王八卦方位圖設計的。八卦陣包括群英、長蛇、臥龍、十面埋伏等,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按照九宮八卦方位和五行生剋原理布成的作戰陣圖。經過歷史演變,現已成為人們娛樂健身的一種形式。而居民在自家挖出八卦陣,是不是聽起來挺匪夷所思的?
  • 廈門一百年古厝翻修 大廳裡挖出八卦陣
    廈門一百年古厝翻修大廳裡挖出八卦陣 (2/3) "← →"翻頁
  • 英駐港領事館旁挖出戰前大炮 200人被疏散(圖)
    英駐港領事館旁挖出戰前大炮 200人被疏散(圖) 2008年09月19日 09: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對面地盤挖出4枚共3噸重的戰前大炮,已被送交海防博物館專家處理。
  • 工人在鋪設管道時挖出一口烹飪鍋,鍋內藏著15世紀金銀幣
    近日,兩名自來水公司的管道工人在鋪設管道時發現一口烹飪鍋,而鍋內藏著12枚金幣和462枚銀幣,這些硬幣屬於15世紀的產物。這兩名工人在荷蘭烏得勒支省的赫夫鎮(Hoef)和海格鎮(Haag)鋪設管道時挖出一口烹飪鍋,鍋子中有大量的硬幣,然後他倆就把這件事情上報給了公司領導,領導又將這一發現上報給了烏得勒支省的考古部門。之後,專家及時趕到並用金屬探測器找到了剩下的所有硬幣。這些硬幣全部黏連在一起,有些甚至都變成了綠色。
  • 老宅子挖出的金元寶,算不算祖上留下遺產,到底該歸誰所有?
    也有人對老宅子挖出的金元寶、銀元等貴金屬歸誰好奇,這些東西挖出來後倒地該歸誰所有?今天,就結合曾經出現的案例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老宅子埋藏的金元寶歸屬問題。在網絡上,我們時常看到一些挖出寶貝的消息,其中不乏金元寶、銀元、銅錢,甚至文物古董等。引來不少網友羨慕的同時,挖出來的寶貝歸屬往往也出現爭議,甚至對簿公堂。
  • 銀元二十大「奇珍」,枚枚都是天價,可惜真品難尋!
    相傳該幣存世僅數枚,在1999年4月份舉辦的』99春上海市第五屆錢幣拍賣會上,該幣被浙江一位收藏家以30.8萬元的高價買入。 15 新疆省造光緒銀元七錢二分
  • 廈門一百年古厝翻修,大廳裡挖出八卦陣
    福建廈門翔安馬巷鎮友民社區的一幢百年古厝在翻修時,古厝的主人意外地從大廳裡挖出一個八卦形的機關,還有兩塊上面用毛筆字書寫的磚契。這個圓形的八卦陣直徑大約有3米,正好鑲嵌在大廳的正中央,中間有太極的圖形,兩級的圓點位置還有兩個青銅片。八卦陣的八個方位上還鑲嵌了地磚,代表了八卦的卦象。
  • 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元現在值多少錢?-袁大頭銀元
    最近的銀幣收藏市場中,袁大頭銀元行情逐年上行,有人分析袁大頭行情還未到頂,一枚枚的高價袁大頭接連引爆收藏市場。目前市場價值在320萬以上。最近的收藏市場中,袁大頭銀元行情逐年上行,有人分析袁大頭行情還未到頂,一枚枚的高價袁大頭接連引爆收藏市場。一股收藏袁大頭的熱潮欣然而起。那麼,袁大頭為什麼那麼火爆呢?
  • 民國十年袁大頭嘉禾銀元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重要角色。藏品名稱:民國十年袁大頭嘉禾銀元規格: 重 26.6g 直徑 3.8cm類別:雜項此枚民國十年袁大頭嘉禾銀元 ,包漿圓潤,紋飾深淺合適,線條細膩流暢,邊緣線條粗細均勻,工藝精湛,極具藝術價值。
  • 河南一老宅挖出6斤重金元寶 多方爭奪(圖)
    陳家追回的一個銀坨子  新野縣歪子鎮一村民在建房施工時挖出兩枚「金元寶」,由於該地基過去曾是該鎮一陳姓家族的祖宅,解放後曾被國家徵收,後又幾易主人。面對突然從地下冒出的可能價值百萬的財產,引發了一場爭奪大戰。一年過去了,法院以無法確權不予立案。
  • 莆田古宅最多的一個小村莊,19張照片真實記錄古厝現狀!
    本期臻探帶您探訪莆田古宅最多的一個小村莊,幾乎每戶都有院子,有年久失修近乎荒廢的古厝,也有保護的當有人居住的古宅,18張照片真實記錄了九峰村古厝的現狀。接下來大家集中精神跟隨臻科的鏡頭來神遊一番吧。莆田九峰村古厝,攝影:龐珍科古厝院裡種有精心修剪過的盆栽。
  • 廈門最大的衛星島嶼,有一處紅磚古厝建築群,始建於明朝年間
    三年前,我來過大嶝島一次,但是並沒有到這個紅磚古厝建築群遊覽,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去了臺灣免稅公園,很好奇,就在裡面看了來自寶島的商品,有很多小東西,還品嘗了一些臺灣的小吃美食。對於大嶝島的這一處閩南古建築群並沒有十分的關注,直到這次來重新做了一些攻略,才只知道這個紅磚古厝建築群的歷史由來。
  • 光緒元寶銀元介紹
    計有:1戶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廣東;9山東;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廣西;18新疆;19黑龍江。主要流通面值為庫平七錢二分。還有珍稀的庫平一兩。輔助的三錢六分,一一錢四分四釐等。 目前光緒元寶價值最高的為雙龍壽字幣,為慈禧太后過生日而特意鑄造。位列銀元十珍。
  • 海南周刊 | 銀元百年史話
    但早在明朝末年,西班牙雙柱銀元就已流入中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殖民者迅速佔領了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其中就有墨西哥。墨西哥盛產白銀,西班牙人開採墨西哥的銀礦製造了大量銀幣。伴著西班牙的殖民擴張,其銀元也行銷全世界,中國市場自然也不例外。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在世界貿易中一直處於出超(出口額大於進口額)地位,大量的白銀主要以銀元形式流入國內,其中以西班牙雙柱銀元最多。
  • 閩南第一古厝-中憲第
    國務院文物保護單位:中憲第(石井大厝內),又名99間,位於民族英雄鄭成功祖地——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延平街道,與金門僅距離6海,系南安石井人鄭運錦前往臺灣經商致富後,於清代雍正六年(1728年)回鄉建造成為一整座規模宏大、號稱「閩南第一古厝」的府第式閩南古建築。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7780平方米,現存的珍貴古厝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