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許家隔壁又有人挖出200枚銀元

2020-12-19 杭州日報

  《80年前海寧地主許阿六埋下大量銀元 這幾天引發盜寶狂潮》後續

  見習記者 陳佳 攝影 朱丹陽

  

  我家以前也是大戶人家,老祖宗會不會也藏了寶貝?前天,海寧市海昌街道雙喜村的拆遷工地四戶人家動用挖掘機「挖寶」。

  自從8月23日,老許家的宅基地遭盜寶者「光顧」,隨後老許家又在同一地點挖出877枚銀元後,挖寶隊伍便擴大了。他們因為祖上也是大戶人家,擔心不早點挖一挖宅基地,會被盜賊搶了先。(詳見本報8月25日、26日報導)

  在前一天挖掘一無所獲後,昨天上午,雙喜村再次傳出一個撥動神經的消息:又挖出200枚銀元,這是老許家鄰居在老房子的天井裡挖到的。

  大戶人家靠勤儉致富

  鄰居也姓許,家裡四兄妹按個數平分了這200枚銀元。他們沒有公開曬出銀元種類,只是說大概有四種——袁大頭、小頭、鷹洋、光緒元寶。銀元年份、造幣廠信息,他們並沒有注意。

  之所以決定在自家宅基地挖一挖是因為「文革」時期,紅衛兵在家搜出過不少銀元。許家媳婦說,這都是聽長輩講的,現在老人都過世了,具體有多少,還有沒有遺留,這些都不清楚。

  說起丈夫家祖上的富足,許家媳婦說,也就是農民,種種地、養養蠶,比不上許阿六家。

  許阿六的孫子許良松說:「我爺爺大概是村子裡最大的大戶人家了,從小就聽村裡的老人這麼跟我說,最鼎盛的時候光是田地就有360畝。爺爺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子把分到的土地都各自賣了一部分,不過到土地改革的時候,大兒子還是被劃分為地主、二兒子是上中農、小兒子是富農。」

  不過聽老人說,爺爺許阿六是靠勤勞、節儉致富。僱別人種地、自己也種地,穿得和普通農民沒什麼區別。許良松說,從小父親就說我們家就是種地的,不過爺爺估計是希望兒子當官吧,三個兒子的名字裡都帶「官」字。

  

  雙喜村挖出的銀元第一次見「小頭」

  這幾天在雙喜村挖出的銀元中「小頭」是頭一回出現。

  浙江省收藏協會錢幣委員會主任王玉解釋,「小頭」和「袁大頭」一樣是民國時期發行的銀元,是老百姓對兩種銀元的通俗叫法——「袁大頭」上有袁世凱頭像,而且頭像很大,發行於民國3年、8年、9年、10年;「小頭」是在北伐戰爭前後發行的,銀元上有孫中山頭像,不過頭像比袁世凱的小。

  「袁大頭」目前市面上的價格700元左右,「小頭」比「大頭」便宜50元,這只是說普通「袁大頭」、「小頭」。

  普通「小頭」即銀元側面有兩個6角星符號。不普通的為5角星,價格是6角星的三倍。這兩種符號的區別,一般認為是年份或造幣廠的區別。而民國8年的「袁大頭」目前的市面價格要比其它年份的貴出50%左右。另外,普通鷹洋為400元一枚。

  新挖出的光緒元寶值多少錢,還要具體看年份、造幣廠省份。如廣東省造、湖北省造的光緒元寶為2000元一枚,而江南省造戊戌年份的市價六七千,甚至上萬。

  什麼時候埋下的銀元?王玉判斷,如果能夠確認挖出的銀元中沒有"船洋",那應該是1934年以前埋下的。因為民國在1934年發行了最後一批銀元——船洋。

  

  為什麼浙江省造、湖南省造、陝西省造的光緒元寶至少100萬

  前天,王玉主任曾提醒,浙江省造、湖南省造、陝西省造的光緒元寶,價格各自都在100萬元以上一枚。

  昨天,不少快報讀者來電詢問:為什麼這三個省份的光緒元寶市價這麼高?

  王玉說,道理很簡單——物以稀為貴。

  湖南省造、陝西省造的光緒銀元,都是樣幣,不曾正式流通過。至於不發行的原因,在目前國內的錢幣研究資料中尚未找到答案。湖南省造的樣幣,相關文獻中出現過,陝西省造的,王玉只見過一回。

  浙江省造的光緒元寶是進入過流通市場的,不過,流出幾十枚以後,就銷毀剩餘的,不再製造。關於原因,這依然是錢幣學界的一個謎,傳說是因為分量不足。

  最早發行的光緒元寶是廣東省造的,後來各省相繼仿效。尤其是在工業基礎較好的地方。湖北、廣東的之所以價格相對低,就是因為發行量多,這和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的領導有關係,他曾任兩廣總督,後調任湖廣總督。

  「任何銀元都是以一塊錢為標準,這裡說的都是面值為一圓的光緒元寶。」王玉補充,一圓錢的光緒元寶重量為7錢2分,也有一部分是「半圓」(好比現在說的五毛錢)的,重量是3錢6分。但是數量比「一圓」少。

  價格方面,廣東省造、湖北省造的「半圓」是「一圓」的3倍,浙江省造的「半圓」儘管沒有銷毀,但是流通數量不多,價格為5萬元左右。

  

  一塊銀元

  當時可以買100斤大米

  銀元的購買力怎麼樣?自從19世紀中後期中國也開始有了國家發行的正規銀元以來,直至抗日戰爭以前,國內物價基本穩定,一塊銀元可以買100斤大米。當然前提是沒有戰亂、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的好年份。

  「過去的老百姓不相信紙幣,喜歡銀元。所以清政府垮臺後,清朝的銀元依然很好用。因為貿易還帶來了外國銀元。」新中國成立以後,銀元才停止使用。

  不過,總體上看,外國銀元在收藏品市場上的價格相對國內的要低很多。王玉說,這和國際收藏界的習慣有關,大部分國家的收藏家都喜歡自己國家的東西,中國很多收藏家是堅決排斥外國物品的,大概和愛國心有關。不過,日本是個例外,他們喜歡收藏中國的文物。

相關焦點

  • 古厝重修挖出大量銀元 工人哄搶僅剩下19枚(圖)
    第1頁:銀元被哄搶 後人只剩19枚 第2頁:工人哄搶文物構成犯罪祖厝的地底下挖出了大量銀元,被哄搶後,族人手上只剩下19枚。待到祖厝的後人趕到,僅僅只收回19枚銀元。  現場  銀元被哄搶 後人只剩19枚  下館祖厝佔地有260多平方米,空地上,1米多高的地基都已經打好了。紅土堆錯落排列,泥土中鑲嵌著幾個不知年代的杯碗。在空地後的土堆上,一群人將白髮蒼蒼的老人張昌海團團圍住,他的手裡捧著一排銀元。
  • 80年代,青海女子將撿到的67891枚銀元上交國家,後來咋樣了?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各地的百姓更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很少會有人再幹貪墨別人財物的事。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青海女民兵陶金蘭便主動將撿到的67891枚銀元上交給了國家。那她是在何處發現的銀元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 土豪家埋有海量祖傳銀元 認親的找上門鬧上庭
    去年8月,嘉興海寧雙喜村許家祖宅的地底下,前前後後挖出1475枚銀元。實際上,許家老宅下有寶貝,在雙喜村流傳已久。但總共埋了多少,埋在哪裡,村民都搖頭,只有許家後人心裡大概清楚。老宅拆遷,一些眼紅之人來盜寶,最終讓這些銀元重見天日。
  • 兄弟倆拆老屋牆內發現20餘斤銀元(圖)
    東北新聞網圖為挖出的銀元。南國早報記者蔣曉梅、趙敏攝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武鳴訊(記者蔣曉梅趙敏)都說「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但總有例外的時候:1月27日中午,武鳴縣馬頭鎮敬三村某自然村的小運、小幸(化名)兄弟倆在拆家中的老房子時,從土牆內意外發現一大堆民國時期的銀元。兩兄弟拆房挖出寶的消息傳開後,每天都有人登門「看寶」,還有陌生人前來收購。
  • 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元現在值多少錢?-袁大頭銀元
    最近的銀幣收藏市場中,袁大頭銀元行情逐年上行,有人分析袁大頭行情還未到頂,一枚枚的高價袁大頭接連引爆收藏市場。目前市場價值在320萬以上。最近的收藏市場中,袁大頭銀元行情逐年上行,有人分析袁大頭行情還未到頂,一枚枚的高價袁大頭接連引爆收藏市場。一股收藏袁大頭的熱潮欣然而起。那麼,袁大頭為什麼那麼火爆呢?
  • 老宅子挖出的金元寶,算不算祖上留下遺產,到底該歸誰所有?
    也有人對老宅子挖出的金元寶、銀元等貴金屬歸誰好奇,這些東西挖出來後倒地該歸誰所有?今天,就結合曾經出現的案例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老宅子埋藏的金元寶歸屬問題。在網絡上,我們時常看到一些挖出寶貝的消息,其中不乏金元寶、銀元、銅錢,甚至文物古董等。引來不少網友羨慕的同時,挖出來的寶貝歸屬往往也出現爭議,甚至對簿公堂。
  • 民國時期銀元對銅錢是怎麼置換的?
    對於各徵收局所收銀兩,先折合臺伏,再折合銀元,其互相兌換之市價,通用銀元一元得換銅錢一千零二十二文,臺伏一元得換銅錢一千文,小洋每毫得換銅錢九十六文,銅元每枚得換銅錢八文
  • 銀元二十大「奇珍」,枚枚都是天價,可惜真品難尋!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6月21日,湖南巡撫陳寶箴奏請試鑄銀元。相傳該幣存世僅數枚,在1999年4月份舉辦的』99春上海市第五屆錢幣拍賣會上,該幣被浙江一位收藏家以30.8萬元的高價買入。
  • 71年前,一架運鈔機攜10萬銀元墜毀湘西,撿錢的民眾全都悔不當初
    這可是10萬枚大洋,豈非十幾個人能夠搶完?那些機靈的立刻就差人回家喊人一起來尋銀元,就這樣你喊我我喊你,整個村子都沸騰了,種田的不種了,做飯的不做了,連玩耍的小孩子都不玩了,全家老小齊上陣,一起搶銀元。
  • 英駐港領事館旁挖出戰前大炮 200人被疏散(圖)
    英駐港領事館旁挖出戰前大炮 200人被疏散(圖) 2008年09月19日 09: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對面地盤挖出4枚共3噸重的戰前大炮,已被送交海防博物館專家處理。
  • 1982年,青海女兵陶金蘭撿到近7萬枚銀元,上交後得了什麼獎勵?
    陶金蘭連忙把鐵鍬收回來,結果一大片白花花的銀元就有如發了大水一般流了出來,陶金蘭連忙退後,趕緊叫堂哥過來看看。陶金蘭出生於1964年,到1982年時也才18歲,她的堂哥也不過二十出頭,兩人哪裡見過這銀元。雖然心裡犯嘀咕,但是兩人轉念一想,既然埋進了土裡這麼深,肯定是些寶貝。
  • 施工現場挖出2枚大型炸彈!重達800斤,長約1米多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南寧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上個月,在廣西南寧的大板一區危房改造項目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挖出了一枚長約1.2米的大型炸彈,而就在前幾天的凌晨,在之前發現工地附近,又挖出了兩枚炸彈,重量達到800斤。
  • 光緒元寶銀元介紹
    位列銀元十珍。 往後所鑄銀元,其幣上端均書「福建官局造」,與他省截然不同。閩省習用銀角,庫平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及三分六釐流通極廣,其主幣七錢二分鑄額不多,留存至今絕少。」
  • 民國18年銀元價格行情 民國18年銀元值多少錢附圖片
    中華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壹圓銀幣發行於民國十八年,,民國18年銀元正面設計仍採用孫中山先生肖像,上鎸「中華民國十八年」,背面為三桅帆船,「壹元」分列兩旁。這一枚銀元是具有一定市場價值和收藏意義的。那你知道現在這一枚民國18年銀元價值多少人民幣嗎?
  • 1萬銀元購買力嚇死人?
    民國時期所用的貨幣叫做「銀元」,也稱為「大洋」。雖然現在使用的貨幣是人民幣,但是中國曆朝歷代的貨幣都十分有收藏價值,而且也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其實銀元最早不是民國時期才出現,而是在宣統元年,當時的清政府成立了鑄幣廠,隨後開始發行銀元。民間因為銀元上面有龍的圖案,又稱其「龍洋」。
  • 銀幣銀元價格-銀幣銀元值錢嗎 有哪些值得收藏? - 郵幣 - 至誠財經網
    這枚在120年之前發行的戊戌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已經成為了藏家追捧的「熱門貨」。前期一枚好品相的戊戌銀元以43.7萬元高價成交,相當於一輛寶馬車的價格。  對比1898年前後發行的光緒銀元,戊戌銀幣在形態方面特徵十分明顯,打上了那個時代沉重的歷史烙印:  一方面,江南南京造幣廠首次在所造的銀元和銀輔幣中加鑄幹支紀年,這在中國銀幣鑄造史上屬於創新行為,之後被安徽等省的造幣局紛紛效仿。
  • 袁世凱銀元民國三年籤字版120萬 袁大頭最新價格(圖)
    因為袁大頭這枚銀幣可以說是影響了整個世紀了。  在我國鑄造的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存世最多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俗稱「袁大頭」或「大頭洋」,它是在中華民國成立後由北京政府鑄造發行的。
  • 兩男子「演雙簧」,用假銀元騙了常德大爺22萬多元
    家住穿紫河轄區60多歲的鄭大爺平時喜歡收藏古董字畫銀元,在常德某古玩市場結識了自稱「古董鑑定專家」的黃某,黃某見鄭大爺喜歡收藏,便預謀對其實施詐騙。黃某安排同夥劉某主動給鄭大爺打電話,稱從益陽鄉下村民手中可以收到大量他們祖傳的古董銀元,問鄭大爺想不想買,鄭大爺聽後滿心歡喜,當即表示願意購買。
  • 海南周刊 | 銀元百年史話
    我家的銀元在上世紀80年代被父親10塊錢賣給了收破爛的,當時他的工資也不過幾十塊錢,據母親說,父親用賣銀元的錢給全家人買了新秋褲。這事現在說起來有些好笑,秋褲自然是不在了,銀元的價格卻漲了近百倍。墨西哥「鷹洋」銀元。   「雙柱」銀元與「鷹洋」  說起中國自製的銀元,流通也不過百餘年歷史。
  • 明清時期,哪些外國銀元流入了中國
    銀元,輸往菲律賓等處,流入中國。西班牙國王雙柱銀元西班牙國王頭像雙柱銀元,查理三世鑄於1772-1789年;查理四世鑄於1791-1808年,被形象地稱為「大髻」銀元;費迪南七世( FERDIN·Ⅶ)鑄於1811年,被形象地稱為「小髻」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