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很多人想到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因為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鬧得非常僵硬,另外提到印度,有些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印度購買軍事裝備,非常瘋狂,即使印度那麼瘋狂購買軍事裝備,可是印度曾經打過的一場戰役,至今還是印度人的噩夢,這場戰役就是中印邊境戰爭,被印度稱為「瓦弄之戰」, 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中印戰爭最為人注意的是戰鬥大多發生在惡劣的環境下,尤其是在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規模的衝突都發生在超過四千多米以上的高度,中印雙方同時也存在著物流和補給不易的問題。
這場戰爭普遍聚焦在陸軍的戰鬥上,因為地形的關係,雙方的海空軍幾乎沒有參與這次戰爭衝突,這場戰爭還是印度引起的,在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麥克馬洪線」,而且要侵佔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當然,中國軍人肯定會誓死捍衛中國領土的,於是這場戰役就這樣打響了,剛開始,只是局部戰爭,印度政府借朗久、空喀山口兩次事件,掀起反華浪潮,配合當時聯合國在辯論「西藏問題」時對中國的誣衊。
但是中國政府和邊防部隊堅持和平談判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一貫立場,對印軍的不斷入侵挑釁和蠶食祖國領土的行徑,始終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和忍耐,採取了一系列避免武裝衝突的措施,當尼赫魯政府大肆反華,瘋狂挑釁,調兵遣將,集結部隊,完全堵塞了和平談判的一切渠道後,中共中央及時作出決定:為了打擊印度反動派的囂張氣焰,保衛祖國邊疆的安全,創造中印邊界問題談判解決的條件,決定對入侵印軍進行反擊,於是西藏、新疆邊防部隊接到中央軍委反擊作戰的命令後,迅速部署兵力,進行緊張的戰前準備,迎擊印軍大規模進攻。
這次反擊作戰,是在號稱「世界屋脊」的喀喇崑崙山上和喜馬拉雅山之脈南側地區進行的,該地區地勢險峻,氣候惡劣,人煙稀少,交通不便,這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對作戰行動有嚴重的影響,作戰的艱苦性是罕見的,但是中國軍隊還是堅持作戰,反而印度就沒有那麼大的毅力了,很快,中國解放軍就清除了印軍在中國境內設置的九十餘個據點,殲滅入侵的印軍一部,維護了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沉重地打擊了尼赫魯的霸權主義和擴張政策。
經過這次戰役,印度洋的損失慘重,而且這場戰役還成為了印度人的噩夢,可能是因為被中國解放軍戰士的氣勢給嚇住了,也可能是被惡劣的天氣留下了恐怖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