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趙一葦
武漢熱乾麵、雲南過橋米線
四川擔擔麵、湖南米粉
誰能成功複製螺螄粉之路?
如今,柳州螺螄粉已經超越口罩,成了最難買到的「硬通貨」。
4月3日,柳州市副市長侯剛在柳州螺螄粉電子商務產業園裡開了一場直播帶貨,推介柳州名優特產,1200包現貨螺螄粉上架即被「秒空」。
「一袋難求」已成為螺螄粉圈內常態。4月18日,多家螺螄粉網店仍處於無現貨狀態,幾家頭部品牌店鋪均顯示預售30天以上。「現在我們工廠的訂單已經排到了7月之後。」螺霸王公司電子商務經理黃如標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比較知名的螺螄粉廠家基本都出現了排期生產的情況」。
需求刺激下,柳州本地的螺螄粉企業紛紛開足馬力生產,日產量不斷創下新高。「今年是螺螄粉需求爆發最猛的一年。」柳州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現在柳州螺螄粉的產能已從去年的150萬包/天,增長到了超200萬包/天,但還是供不應求」。
螺螄粉產業已迎來爆發式增長。2015年時,柳州的螺螄粉產業產值僅有5億元,到了2019年底,產值已突破60億元。現在,這個數字還在迅猛增長中。
「柳州的螺螄粉全產業已創造了超過25萬個就業崗位。」該市商務局商貿與流通業發展科副科長趙嬉林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今年柳州還將新增螺螄養殖2萬畝,也會擴大其他螺螄粉上遊原材料的酸筍種植、米粉加工等企業生產規模。
螺螄粉正在成為柳州市的新支柱產業。柳州市政府表示,2022年要將螺螄粉產業打造至「雙百億」級別: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實現100億元,配套及衍生產業銷售收入實現100億。
「我們老是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豬飛沒飛我不知道,但是我們柳州螺螄粉產業已經在這幾年網際網路的經濟春風吹動下,乘風破浪,一路起飛。」柳州市副市長侯剛如是說。
「網紅爆款」的誕生
「口罩已經囤夠了,可預售下單的螺螄粉還要等到五月份。」類似討論在微博上頻頻出現。
今年以來,螺螄粉一度成為比口罩還難買的大眾焦點。它因缺貨而遭到全民呼喚,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榜,「螺螄粉怎麼還不發貨」「螺螄粉自由」「為了吃螺螄粉有多拼」等相關話題累計超過16億次閱讀、110萬次討論。
從地方街邊小吃到全民網紅爆款,回溯螺螄粉的爆紅之路,堪稱一場電商+網紅的教科書級營銷案例。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1》開播,螺螄粉作為廣西柳州名小吃的代表,在第一集裡就「C位出道」。螺螄粉獨特的螺螄、酸筍、腐竹等配料和酸臭辣的湯底口味迅速吸引了外地食客的注意力。
接下來,《走遍中國》《食在八方》《康熙來了》等知名美食和娛樂節目紛紛策劃「螺螄粉專場」,螺螄粉的曝光程度激增,也刺激著更多消費者加入嘗鮮隊伍,進一步轉化為更大的真實購買力。
2014年10月,柳州第一家預包裝螺螄粉企業註冊,螺螄粉以新速食品的形式,正式走進線下商場和線上電商。
「從2014年末開始,柳州的袋裝螺螄粉企業才真正初成規模。」倪銚陽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在袋裝螺螄粉企業成規模出現之前,柳州螺螄粉仍然還停留在只有街邊小店的階段,「袋裝企業的規模化生產和出色的品牌營銷,是螺螄粉在全國範圍內爆紅的大前提」。
憑藉酸臭辣的獨特口味,柳州螺螄粉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網絡熱潮。「一個想跳樓的人在跳之前點了一份螺螄粉外賣,吃完後不想跳樓了」「留學生在國外吃螺螄粉被鄰居報警稱家中有生化武器」,這類令人啼笑皆非的獵奇新聞進一步助推了螺螄粉的好奇心消費。
2015年,柳州螺螄粉的線上銷量達6萬袋,銷售額達5億元。到了2018年,日銷量已猛增至120萬袋,淘寶平臺上合計賣出2840萬件,銷售額突破45億元,一躍成為阿里巴巴銷售排名第一的米粉類產品。
自此,螺螄粉已是風靡全網的「爆款」。一切和螺螄粉相關的消息都自帶流量和話題熱度,各路明星、網紅達人也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螺螄粉,各種「吃播」視頻接踵而至,進一步激發更多網友的好奇心消費和感官體驗訴求,嘗新式購買力加速爆發。
從2015年到2019年,柳州螺螄粉保持著年均100%以上的市場增長率。2019年底,預包裝柳州螺螄粉註冊企業已達81家、200多個品牌,淘寶的預包裝螺螄粉日銷量已突破170萬袋,銷售額突破60億元。而在2020年疫情期間,柳州螺螄粉更是多次榮登淘寶熱搜榜第一,位列宅家食物排名榜第一名。
「2020年疫情期間迎來了螺螄粉需求的一次最大爆發。」倪銚陽表示,一方面是「宅家經濟」的拉動,一方面是春季提供的時節機遇點,「春天人們大多食欲不振,螺螄粉的酸辣鹹鮮很開胃,恰好能激發食慾」。
「雙百億」產業
螺螄粉爆紅背後,離不開柳州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步走向規模化的螺螄粉產業,也為柳州當地帶來了新百億產業的希望。
從2015年柳州螺螄粉產業初成規模時起,柳州市政府就成了當地螺螄粉產業發展的最大助力器。2015年,柳州市政府為螺螄粉申請了地理標誌保護。如今,柳州螺螄粉已正式成為了「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意味著,今後「柳州螺螄粉」只能在柳州轄區生產,對維護柳州螺螄粉產品的品質、聲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6年,柳州市開始建設一個功能完善、上下遊產業齊全螺螄粉產業園,並從工業旅遊角度將其打造成為4A級景區。同時,柳州市政府還開始加強螺螄粉的對外宣傳:定期舉辦螺螄粉比賽,發起螺螄粉保護協會,把約定俗成的螺螄粉配方在紙面上定了型。
為控制螺螄粉產業中投機取巧和假冒偽劣的情況,柳州市還出臺了專門的地方標準文件來規範螺螄粉的生產。
「自2016年1月發布了《柳州螺螄粉地方標準》後,柳州市就開始對螺螄粉企業進行持續監管和整頓,不達標的全部關停整改。」柳州市商務局商貿與流通業發展科副科長趙嬉林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柳州螺螄粉已經是柳州市的一張城市名片,必須要保證食品標準和質量安全,「不允許個別企業影響產業口碑的情況發生」。
強有力的監管和支持下,很多袋裝螺螄粉工廠的產能力開始爆炸式增長。圍繞這一碗粉,柳州還布局了一條螺螄粉產業鏈,螺螄粉的原材料供應也變成新的熱門增長點。
2019年,作為產值佔據柳州市螺螄粉產業半壁江山的轄區,魚峰區開啟自治區級柳州螺螄粉產業核心示範區建設。趙嬉林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示範區已完成退桉改竹1300畝,建成螺螄基地、毛木耳基地等3000畝,輻射帶動裡雍鎮、白沙鎮的豆角、螺螄等種養3萬畝,帶動貧困戶450多戶,戶均增收2000元左右。
「螺螄粉對柳州的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都有重要作用。」趙嬉林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螺螄粉加工業的發展帶動了柳州市種養業、電子商務、物流、包裝等一三產業發展,形成了上下遊供應配套全產業鏈。其中,配套建設的大米、豆角、竹筍、木耳等螺螄粉原材料基地規模達50萬畝,超過25萬個就業崗位遍布螺螄養殖、酸筍種植與加工、腐竹加工、豆角加工、米粉加工等種養產銷上下遊產業的各個環節,帶動原料基地農戶20萬人、貧困戶4500多戶(約2.3萬人)人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
全產業的發展也給柳州螺螄粉企業的加速發展添了一把火,不少品牌已經在幾年的時間內實現了幾十倍的擴張。在柳州螺螄粉的品牌競爭中,李子柒、好歡螺、螺霸王、嘻螺會等品牌長期名列前茅,如今的訂單已排到了5月底甚至7月份,滿載生產之餘,趁著熱度進一步擴大生產也成為不少品牌的共識。
「成立之初,我們的廠房只有700多平米,現在已經升級到了7000多平米的標準化工廠。」螺霸王公司電子商務經理黃如標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我們的生產還在進一步擴大。預計在今年底,新的生產廠區就能投產,規模是現在的3~4倍」。
「從2014年的6個人手,到如今的400人工,我們的員工數已經翻了50倍。」好歡螺市場部經理顏晶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我們仍然十分看好整個螺螄粉市場的需求,我們工廠的日產量已經達到了20萬包左右,今年還會考慮進一步的擴大生產」。
曾在嘻螺會工作過的韋威在看到螺螄粉的風口後,選擇自主創業。考慮到今年一季度柳州螺螄粉市場30個億的銷售額,他果斷給自己的雲堂食螺螄粉品牌定下了1000萬元的年目標銷售額。
「從2018年開始,就有非常多的外地大IP到柳州尋求貼牌生產螺螄粉了。」韋威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有的螺螄粉代工廠能夠同時代工生產幾個品牌,「這類貼牌生產的口味基本沒有更改,只需要聯繫工廠做好外袋設計就行」。
按照《柳州螺螄粉地方標準》規定,以幹米粉(或調製幹米粉)和螺螄肉湯料為主要原料,加入辣椒油配料包、酸筍配料包、腐竹配料包、花生配料包等,經包裝製成的才能稱柳州螺螄粉。
「螺螄粉的基礎配料大同小異,主要差別在口味和品牌效應上。」倪銚陽表示,「目前名列前茅的螺螄粉品牌都是同時做好了質量口味和品牌營銷才得以成功的」。
對柳州本地而言,螺螄粉的產業地位正在迅速提升。3月26日,在柳州市商務局與阿里巴巴聚划算共同舉辦的「淘寶吃貨匯聚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戰略發布會」上,柳州市政府宣布,到2022年,要將螺螄粉產業打造至「雙百億」級別: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實現100億元,配套及衍生產業銷售收入實現100億。
「目前看來,今年柳州螺螄粉的全年銷售額就能達到90億元至100億元。」倪銚陽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我對螺螄粉的產業前景非常有信心,市場熱度至少還會持續3-5年」。
誰能成為下一個「螺螄粉」?
螺螄粉的教科書式「出圈」,正在速食界掀起一波新學習浪潮。武漢熱乾麵、雲南過橋米線、四川擔擔麵、湖南米粉等地方小吃,誰能找準機會,成功複製螺螄粉之路?
「一碗好的螺螄粉,關鍵在於食材和口味。」倪銚陽認為,螺螄粉火爆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在於,非油炸的米粉和真正螺螄熬製的濃湯,再輔以酸豆角、酸筍、木耳、花生米、油炸腐竹、蘿蔔乾、黃花菜、鮮嫩青菜、香蔥等十幾種優質配料,食材豐富,口味酸辣鮮爽,「既滿足了口感,又營養豐富,加上方便快捷的特點,才令人一吃難忘」。
除了螺螄粉本身的特點,柳州地方政府和本地行業所給予的政策和各種幫助,則是支撐螺螄粉產業做強的關鍵支柱。
「柳州螺螄粉加工園區已經具備較大規模,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上下遊產業鏈。」趙嬉林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接下來,柳州還將進一步實施螺螄粉產業升級發展的「六個一」工程,著力加強全產業鏈建設」。
柳州市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則表示,協會正在申請用於實體門店的柳州螺螄粉集體商標,探索類似中國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麵的發展路徑,計劃將柳州螺螄粉開遍中國各地,「在2022年實現5萬家的目標」。
此外,地方到位的金融支持也是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順利發展的重要一環。「柳州本地的螺螄粉相關企業有較好的融資環境。」柳州銀行普惠金融部、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總經理羅中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方面,柳州市政府對螺螄粉相關企業不斷給予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另一方面,由於多家螺螄粉企業的市場表現優秀,地方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樂於為螺螄粉相關企業提供各種金融貸款產品。
「考慮到螺螄粉產業的發展需求,我們銀行還推出了專門的『螺螄粉貸』產品。」羅中文表示,柳州銀行的「螺螄粉產業貸」向柳州螺螄粉產業全鏈條企業開放,目前已累計支持相關企業40餘家,累計放款金額1.5億餘元。「預計今年年底,累計放款金額將達到3億餘元」。
「產品優勢、規模化生產、網際網路+的融合程度,都是柳州螺螄粉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倪銚陽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柳州螺螄粉的市場潛力仍然很大,並有希望在風潮之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備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