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0日訊 (記者 盧偉霞) 記者從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市城管局制定的《煙臺市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由市政府常務會集體研究通過並付諸實施。
煙臺市城管局副局長、一級調研員王克山介紹,《辦法》共八章四十九條,主要從規劃和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促進措施、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方面對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明確規定。對煙臺市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全程分類管理、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進行規範,重點強化全程分類體系建設,為提升本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和實效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據悉,煙臺市市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標準參照國家標準,分為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類,煙臺市城管局市容環境科負責人周玉魁介紹,對在分類投放過程當中不正確的做法,前期將會以宣傳、指導、引導、勸導為主,對於惡意投放或者經過反覆勸導仍不按照規定投放的,也會處以適當、必要的行政處罰,以使居民都明確垃圾分類義務,提高垃圾分類意識,掌握垃圾分類知識,最終使全社會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
針對市民關注的分類投放後又被混裝混運等問題,《辦法》對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作了規定,明確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作業應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路線分類收集、運輸,並按照規定運輸至指定場所;嚴格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明確處置單位要分類接收並分類處置生活垃圾,不得擅自停止處置經營活動;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監督檢查制度,實行社會監督員制度,向社會公開選聘生活垃圾工作社會監督員,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全過程的監督工作。
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支持。為此,《辦法》提出了一系列促進措施,構建廣泛的社會動員體系。如:要求幼兒園、中小學校、高等學校等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和實踐活動,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教育內容,培養學生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習慣;鼓勵搭建公眾參與平臺,採用禮品兌換、物質獎勵和文明評比等方式,調動居民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積極性,同時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納入市、區兩級文明單位和文明社區等創建活動中。
此外,《辦法》在落實資金保障,推進分類工作做了要求。市、區兩級政府(管委)將把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建立健全財政補貼、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和社會資本相結合的生活垃圾分類經費保障機制。完善生活垃圾分類經費監管措施,強化經費使用審計和績效評價。
附:四類生活垃圾區分
有害垃圾,是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廢電池(鎳鎘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螢光燈管(日常燈管、節能燈管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礦物油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廚餘垃圾,是指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棄蔬菜瓜果、腐肉、肉碎骨、蛋殼、畜禽動物內臟、水產品廢棄物等食物殘餘。
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中產生的未汙染的適宜回收的可資源化利用的廢棄物,包括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
其他垃圾,是指除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外的生活垃圾,包括碎紙屑、汙染的廢紙、廢棄塑膠袋、菸蒂、塵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