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範仲淹這三句話,你就讀懂了人生

2020-12-11 騰訊網

作者:洞見Neo

少年拼命,中年拼德,晚年拼運。

梁啓超曾說:「五千年來歷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兩個人:範仲淹和曾國藩。」

而範仲淹更被歷代讀書人奉為精神領袖,稱其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範氏一族,更是傳承800年綿延不絕。

縱觀範仲淹的一生,可以得出一個深刻的道理:

人生在世,離不開一個「拼」字。而在不同的年紀,所「拼」者不同,決定了一個人的福運。

01

少年拼命,立一生之基。

宋代的風流人物,大多是書香門第,但是範仲淹家境貧寒,兩歲喪父。

母親帶著他改嫁於長山朱氏,因為「拖油瓶」的身份,經常被朱氏子弟譏諷。

於是,很小的時候範仲淹便決心自立門戶,而改變他命運的唯一途徑就是讀書。

古語有云:「知恥近乎勇。」

範仲淹先是苦讀於醴泉寺,每天煮兩升小米粥,待粥凝結後,劃分成4塊,早晚各2塊,拌點醃菜充飢。

在讀書疲倦犯困的時候,就用冷水洗臉。

每天三更眠五更起,頭懸梁錐刺股。

這樣的日子,幾乎貫穿了他整個青少年的求學生涯。

後來為學業更進一步,他考入了當時著名的應天學院。

史書記載:「公處南都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

凌晨舞劍,白日讀經。雖然此時書院的條件不錯,但是範仲淹仍然延續著以粥度日的習慣。

有同窗見其求學刻苦,生活困難,特地給他送來美食,但範仲淹卻婉言謝絕:

「我已安於劃粥割齏的生活,擔心一享受佳餚,日後就咽不下粥和鹹菜了。」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孔子當年稱讚顏回的這句話,也許用在範仲淹身上更加合適。

他來學院的目的是讀書,不是享樂。

一次,真宗皇帝途徑應天府,眾學子呼朋引伴,歡呼雀躍著去看龍顏。

有一個同學叫範仲淹,他卻不為所動,笑著說了一句:「將來再見也不晚。」

然後繼續埋頭苦讀。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當範仲淹成為天子門生的時候,那些千方百計見了真宗一面的同學,大多沒能再次出現在皇帝面前。

吉鴻昌曾說:「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年少氣盛,無所畏懼,正是拼命的年紀。

這個時候,我們天資差不多,閱歷也相仿,誰努力得更多,堅持得更久,誰就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02

中年拼德,做人之上品。

長白一寒儒,名登二紀餘。

人到中年,範仲淹終於熬過了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光,金榜題名,身居廟堂。

但是一個人站得越高,越要看遠。

範仲淹在給兒子的家書中寫道:「當見大節,不必竊論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人到中年,範仲淹更講究為人處世的德行,告誡兒子,其實也是在時刻警示自己: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品行和節操。

仁宗少年登基,劉太后長久把持朝政,朝野上下怨聲載道,但在劉太后面前卻噤若寒蟬,唯獨範仲淹直言上諫,陳述利弊。

然後,範仲淹被貶。

劉太后去世後,範仲淹被仁宗召回。

可剛回來沒多久,範仲淹又和把持公器,結黨營私的宰相呂夷簡槓上了。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範仲淹再次諫言,再次被貶。

後來範仲淹因為沙場建功,大敗西夏,重回京城。

皇帝啟用他主持「慶曆新政」,革除積弊。

明知道這不是一件好差事,但他又不顧一切地將其扛在了自己的肩頭。

結果我們也知道,範仲淹再次成了「背鍋俠」。

歷史學者丁傳靖在《宋人軼事彙編》中寫道:

範仲淹三次被貶,每貶一次,都被時人稱「光」(光耀)一次。

第一次稱為「極光」,第二次稱為「愈光」,第三次稱為「尤光」。

三起三落,每落一次,他的聲望就高一次;每起一回,他的地位就上一個臺階,直至成為讀書人的標杆,宰執天下。

徐世昌有一句名言:「凡建立功業,以立品德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

從一位寒門子弟,走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宰之位,其間比他有背景有才華有能力者不知凡幾,但像他一樣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高貴靈魂的人,就太少了。

中年是建功立業的時候,但一個人攀得越高,越需要德行的支撐,才不會跌得越慘。

03

晚年拼運,養子孫之福。

從慶曆新政中解脫出來的範仲淹,不再有扭轉乾坤的權勢,卻在晚年迎來了人生最大的福運。

因為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從宋朝初期起,鄧州就是宋朝老幹部的養老聖地。

當時朝廷有明文規定,對國家有恩或者是年過70退休的官員, 都可以去鄧州養老,一面繼續發揮餘熱,一面頤養天年。

開國元勳趙普、狀元宰相蘇易簡、鐵腕強相寇準……都曾在鄧州安度晚年。

人生暮年,範仲淹也來到了這裡。

這麼多年,範仲淹一直為國為民勞心勞力,和家人聚少離多。

從這一刻開始,他終於可以享受天倫之樂,每天除了養花種草、含飴弄孫,最大的樂趣就是教育子嗣。

在他的悉心教導下,四個兒子全部學以成才。

長子範純祐歷任監主簿、司竹監;

次子範純仁,官至北宋宰相;

三字範純禮,擔任過禮部侍郎;

四子範純粹,成為了戶部侍郎。

而且四個兒子忠孝仁義盡皆「入傳」,加上《範仲淹傳》,一門父子,「五傳」傳世,光耀門楣,千古流芳。

範仲淹寫過一篇《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雖是遊戲之作,卻將人這一生說得通透: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

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

少痴騃、老成玌悴。

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

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期限的,年輕時,血氣重,精力旺盛,理應努力拼搏。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氣漸衰,此時無需千方百計地耗費心力折騰了。

人們常說,晚年是享受福運的時候,而這福運也是曾經努力掙來的。

範仲淹晚年,遠離了朝堂的紛紛擾擾,回歸家庭。

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不僅培養出了合格的繼承人,也為國家輸送了優秀的人才。

此後800年,範氏一族謹遵範仲淹的教誨,名人輩出,綿延不絕。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範仲淹祠前有這樣一副對聯:

「甲兵富於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憂樂觀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蘇臺。」

少年拼命,中年拼德,晚年拼運。

範仲淹身體力行的三句話,不僅自己一生精彩,也為一個家族開創了百世基業。

如果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到些許迷茫,不妨讀一讀範仲淹。

相關焦點

  • 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外行人讀易經,總是用易經來佔卜預測,而真正讀懂易經的人,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物的發展做進一步的準備,這才是學習易經的最終目標。易經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功效,其實就是「心易」,心中有易,並且做事情隨著自己的心,用心來運營一切情感,使它們趨於合理化,這便是心易最高的境界。
  • 殘荷似一面鏡子,你讀懂了它就讀懂了人生
    殘荷就像一面鏡子,如果你讀懂了她,也許就讀懂了人生。」壹粉說。
  • 《周易》最高明的智慧:人生若讀懂這兩句話,必將無往而不利
    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周易》乾卦中有這樣兩句話:讀懂這兩句話,受益匪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人生於世,需當奮發圖強,努力向前,與天地之道融合,勇猛精進,堅忍剛毅,力求進步!它告訴人們,你只要想有所作為,想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都應該勤勞勇敢地發奮圖強,而且這樣的努力應該遵循天道,與時俱進,蓬勃向前。
  • 讀懂了歐陽修,才明白什麼是人生的滋味
    南懷瑾先生曾說:「順境修德,逆境修心,只有當一個人身處逆境的無窮壓力之中時,才會在苦痛之中明白,什麼是人生的滋味。」走過順境,也扛過逆境的歐陽修,比常人更懂人生的滋味。讀懂歐陽修,也就讀懂了人生。當時北宋面臨「三冗兩積」的政治困境,宋仁宗任用範仲淹改革弊政,其卻因觸動保守派利益被貶黜。諫官高司諫不僅不履職,而且落井下石,歐陽修義憤填膺,寫下著名的《與高司諫書》。即便懸隔千年,也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其怒不可遏。
  •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說起「紅頂商人」,由於他的特殊性,可以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也就是可以同時擁有二個身份:官員與商人,一邊朝廷上做官,一邊市場上經商,二不誤。能獲得如此特殊待遇的之人,在歷史上是屈指可數的,畢竟對人被封之人來說,本事本領絕非一般之人可比的。
  • 《易經》中最精髓的三句話,讀懂其中一句,人生將從此蛻變
    另外易經的精髓有這仨句話,讀懂了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第一句"履霜,堅冰至"其意思就是,踩著霜就意味著結冰的日子就要到來。就好比《論語》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活著不能隨心所欲,要心存畏懼。
  • 人活著,無論多大年紀,讀懂了這三句話,往往能順風順水
    人生在世,要經歷很多的事情,磕磕巴巴之後,會悟出很多的道理,有些道理只有你自己親身經歷了,才等體會其中的真諦。無論多大年紀,讀懂了這三句話,人生便會往往能順風順水。當你把脾氣發出來以後,自己覺得舒心了,但卻給別人添堵了,還會引起爭端,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我們要學會理解和包容,每個人都不容易,設身處地地多為別人考慮一下,當你想發脾氣的時候,想想他們也不容易,多一些理解,對方就會多體會一份關懷。你包容別人的同時,也自然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包容。
  • 仙翁洩天機:讀懂了易經中的這句話,你就讀懂了人生,太深刻了
    司馬光用這句話作為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註腳。他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說,不論是國家大事,還是平民小事,凡事皆有徵兆與因果,它們都是在一個軸線上,向某一個方向發展,起點、路徑與終點是一個整體,種下了怎樣的種子,就必然會收穫怎樣的果實。那麼,這句話的出處在哪裡呢?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皮囊》最扎心的10句話,被4萬人稱作「引路者」,你讀懂多少?
    書中這句話成為了2014年冬天的流行語:" 別讓肉體再折磨它的魂靈。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渾濁給拖住。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每個人都扛著一副皮囊,匍匐前進。劉德華讀完這本書說:看崇達敞開皮囊,感性分陳血肉人生,會不自覺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為當中,都有著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或感悟,所以共鳴。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
  • 《周易》中的這5句話,讀懂之後人的福氣就會越來越多,好運常伴
    對於想要功成名就的人來說,這是讓自己成為「將帥」的書籍,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典籍。當你讀懂這《周易》中的5句話,你的人生會越來有福氣,好運能夠常常伴隨。就是說做人一定要知恩,記住別人的好,人生的路才會越走越好。二、覺人之詐,不憤於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察覺到別人的狡詐,不要用言語表現你的憤怒。
  •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當你讀懂這4句話,活出別人羨慕的一生
    《人性的弱點》就是卡耐基其中一本著作,書中涵蓋了多方面的溝通技巧,被譽為:「際與社交聖經」、「能引導你走向成功的書」。書中有許多經典,讓處在迷茫時期的人如照見燈塔一般,看清楚自己的人生之路。尤其是這最經典的4句話,把現實說得太透了:第一句:少炫耀一個人炫耀什麼,說明內心缺少什麼。有的時候,一個人炫耀什麼,往往暴露了他的內心。
  • 讀懂《易經》,這10句話的解析基本搞定,值得收藏品鑑
    第四句話:易經為何又區分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是按其數字排列運行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就是先天八卦數。後天八卦傳說為周文王所制,又稱文王八卦。第六句話:易經有何作用?《易經》是解開宇宙人生幸福密碼的一部寶典。易經是中國儒家千年總結的哲理和經驗,它包羅萬象涉及的範圍很廣,幾乎所有的知識都包括在內的一部百科全書。易經給人類帶來三把金鑰匙。
  • 大灣區研討會|徐偉新:「讀懂中國」要下沉,「讀懂廣州」要上升
    在研討會現場,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黨校原副校長徐偉新提到,「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已經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平臺,「讀懂中國」這個品牌日益建立起來。從去年開始,「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連續兩屆在廣州舉辦,將眾多國際目光吸引到了廣州,通過論壇、美食交流、影像、文藝展等形式向世界讀懂中國提供了一個廣州樣本。
  • 青年如何讀懂馬克思主義的「三美」
    新時代中國青年擔負著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需要讀懂馬克思的深邃理論、革命實踐和人生追求,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走近馬克思,讀謹馬克思,練就過硬素質,不負使命重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在滄海桑田中讀懂歷史必然,感悟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之美19世紀上半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矛盾日趨激化。
  • To lease:你「讀懂原版英語」的標誌是什麼?
    你「讀懂原版英語」的標誌是什麼(To lease)?「讀懂」(原版)英語的標誌,不是你能夠「見到英語說中文」(英譯漢),而是「見到英語說英語」(英譯英)。換言之,「讀懂」(原版)英語的過程,就是你把學過的英語「用起來」的過程。
  • 如何讀懂《金剛經》(九)
    佛問須菩提:你認為佛得了無上菩提嗎?認為佛有所說法嗎?一般佛弟子都是這樣認為的:佛證得無上菩提,佛說了許多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譯無上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至高無上、正確無誤的覺悟。 中國佛教諸宗多說小乘僅修證人我空而不觀法空,這用來指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或許正確,而小乘所宗依的《阿含經》中,實際上也觀人法二空。宗喀巴大師認為大小乘只是發心有大小之別,觀人法二無我的見地其實一致。
  • 打開「讓現代讀懂過去,讓城市讀懂鄉村」 讀懂縫紉機裡的故事
    近日,由小白楊在成長(北京)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讀懂」朗讀音樂會在北京野鴨部落成功舉行。來自北京園科院和北京科學院的15組博士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據主辦方介紹,活動現場的一架架縫紉機,有七八十年代的工農牌、青島牌、蝴蝶牌等縫紉機,最古老的有100多年前的聖家牌。
  • 寫景作文:我讀懂了身邊的美
    我從各種各樣的文言文中讀懂了自然的美。有範仲淹《嶽陽樓記》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日星隱曜,山嶽潛行的壯麗美好景色;有《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世外桃源;有《小石潭記》青樹翠蔓,蒙絡搖曳,參差披拂;似於遊者相樂的遊魚;有《湖心亭看雪》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湖心亭美景……我開始讀陶弘景為回復謝中書而所寫的美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 心理學:讀懂手勢,讀懂自己和別人
    如果你能準確地接收到這些信息,並給予適當的回應,這將對你讀懂自己和別人有很大的幫助。 觀察對方的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觀察:一是手的外部形態,如顏色、結構、皮膚粗細、柔韌性、手指形狀,甚至指甲;二是觀察手勢,很多手勢都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個性和心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