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米恩,鬥米仇,遇到不懂感恩的人,你該怎麼辦?

2020-12-21 無錫媽媽育兒幫

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你的好,對別人來說就像一杯水,喝了就沒了,而你的不好,就像一粒種子,會生根發芽。

這就是人性!

生活給了我們許多考驗,我們學會了去接受和寬容,如果有那麼一個人,因為你的一點好,就原諒你所有的不好,那就好好珍惜吧!

因為大多數人,只會因為你的一點不好,而忘記你所有的好! 以愛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感恩之心,而是能夠學會感恩的人太少。

有些人,即使你對他再好,只要一步達不到他的要求,就會忘記你對他的所有好,而反目成仇。

母親常說,做人要記得別人對你的好,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別人對你好是情份,不對你好是本份。

碰到總是責怪他人,索取無度的人,還是遠離的好。

現實生活裡有一些這樣的人,當他們遇到了事情,千方百計的向你尋求幫助。而你一旦幫助了他一次、兩次,他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向你求助,你一旦有所猶豫思考,他就會指責你的為人。

他會理所當然的對你說:「這點小事,都不幫我呀!」甚至會四處污衊毀謗你的人品,說你的壞話。

這種在現實生活中是不知道感恩的人,遇見這樣的人最好的方法是遠離。

為什麼要遠離這樣的人?

因為這樣的人是典型的心窮的人,母親從小教育,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

心窮的人,即使擁有萬貫家財,也會生出獐頭鼠目的猥瑣樣,即相由心生。

而一個不懂的感恩的人,對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事都會怨恨,而這種怨恨是沒有道理可言的。

因為他們只希望別人一味的付出,又不想回饋,他們的路只會越走越窄,最終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這種人即使天賦再高,人再聰明,即使成功了,也如敗絮飄飛。

所以遇到這樣的人,要趁早遠離,這不是你善不善良的問題,而是對方人品有問題。

現實生活中,人品有問題的人,雖然短期內看上去風光無限好,但是內在的靈魂缺乏了穿透力,好比一盤棋,下到最後就成了死棋。

所以無論你擁有多少財富地位,都要有一顆能夠寬容世事的大度和智慧,這樣才能匹配德位。

不過,「感恩」不是不講原則,不是一味軟弱可欺,不是無原則向惡勢力低頭,而是要獨立、自立,有思想、有原則,有底線。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在於,有些人可以承擔自己應該承擔、能夠承擔的一切;擇善固執,堅持善良,堅持原則。

而有些人,為了丁點的利益,就會推諉扯皮,沒有擔當,毫無底線和原則。

行走半生,紅塵滾滾,歷經半生磨難,也經歷太多的誘惑,而唯一支撐我的是「感恩的信念」

學會放下,學會沉默,也學會原諒。

放下那些原本就不屬於你的東西,沉默那些原本與你無關的人和事,原諒那些你看透的萬事萬物。

你會發現,與其去抱怨,不如面對。很多事情無法解釋的時候,冷靜下來沉默對待,時間久了,就像一杯酒,味兒就出來了。

因為你本身是一杯酒,又何懼時間來檢驗你,是不是一杯白開水呢?

人的一生,無論成敗,都會得到身邊太多人的幫助。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有人指點;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幫助。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記住,曾經幫助過我們的所有人。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種內在的品質,是從容淡定的一種生活態度。

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

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穫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樂,才能擯棄沒有意義的怨天尤人。

心存感恩的人,豁達睿智,去掉凡塵裡的繁雜,化繁為簡,成為快樂的人。

後記:在某種程度上,感恩等同於新生,只有感恩的人,才能低調謙卑的活在當下,真實的面對自己。

才能不帶功利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愛自己喜歡的人,純粹簡單。

中庸之道就是大道至簡。

越是往上走,越是簡單。

比如魯迅先生,之所以棄刀從文,不過是在看清自己,看清一個時代,希望可以通過文字,去拯救大部分人的靈魂罷了。

誠如楊絳先生,歷經人世,生離死別,最後安靜的,帶著文人特有的清高,延續所謂的「說教」。

說出: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所以常懷感恩之心,不是要去燒香拜佛,而是心中有佛,有自己,有天地。

心中有佛,才能見眾生,見自己,見天地。

相關焦點

  •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看後長見識了
    比如在眾多的俗語當中,就有「升米恩,鬥米仇」這樣一句話,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種人,他們富有憐憫心、同情心,經常發善心幫助別人,對於別人提出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俗語「升米恩,鬥米仇」指的就是人在為難的時候,如果你能給予他很小的幫助,他都會感激你,但如果你給的幫助太多,讓對方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了幫助,就會讓對方忌恨,甚至還會產生出仇恨。這句俗語的原話其實是「鬥米養恩,石(dàn)米養仇」。
  • 升米恩鬥米仇,不要因為一小撮「白眼狼」而湮沒了你的善意
    結果這個被資助人反告老闆大言不慚的說:你居然拿我的錢去養女人! 看到這則新聞我不厚道的笑了,單純是因為他說出的這句話。老輩人都說升米恩、鬥米仇,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想起了若干年前那個狀告孫儷的大學生,當時那件事吵得沸沸揚揚的,也讓我們再一次正視了人性的惡劣,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鬥米恩升米仇——做好人or做壞人?
    俗話說:「鬥米恩,升米仇。」不是沒有道理的。放在現實生活意思就是,偶爾的小恩小惠會讓人銘記於心,但一直以來的奉獻給予在別人眼裡這就是該做的!一旦違背,那就是深仇大恨!自古以來,對於這種大道理,大家都懂,但從來都是雙標的——別人不懂感恩就得批判,但自己就嘴上講講這道理罷了。
  • 「升米恩,鬥米仇」,記住古人三句話,從此不當「濫好人」!
    生活中有一種人,他們富有同情心,對人有求必應,為別人想得太多,以至於忽視了自己的利益或感受,並經常因費力不討好而陷入痛苦、失望之中。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濫好人」。做人,當然應該做好人,但應該是有原則、有主見的好人。記住下面三句話,做個精明的好人:一、「升米恩,鬥米仇」——民間俗語在描繪人性方面,沒有比這六個字更深刻的了。
  • 《安家》上海老洋房真實故事,鬥米恩升米仇的窮親戚,你見過嗎?
    《安家》上海老洋房真實故事,鬥米恩升米仇的窮親戚,你見過嗎?最近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中,女主角房似錦是總部派來偷師徐文昌並且要代替他的人,雖然徐文昌已經察覺到有不妥了,也沒有因為房似錦要跟他學習就不給人家學,反而很大方的傾囊相授,這樣的老好人不多見了,這不剛好,龔先生家有一處上海老洋房,因為最近自己家公司資金運轉不周所以想賣掉自己家這套房子,就來找到了徐文昌,沒想到二人還是小時候就認識的舊相識,由於龔家三代單傳,房子產權清晰
  • 農村老話常說的「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句話,其實深究起來,與「救急不救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農村老話常說的「鬥米養恩,擔米養仇」,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插圖【一種聲音】送人一鬥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一個人快餓死了,你給他一鬥米,他會當你是恩人。
  • 升米恩,鬥米仇!
    看著向某人的信,想起當年孫儷資助他直到上大學,他卻成為反咬恩人一口的「白眼狼」,這讓我情不自禁想起這麼一句話,那就是:「升米恩,鬥米仇」。而是多年前的500塊錢是什麼概念,我想老一輩的人比我更清楚。人家明星可能是有錢的主,但人家的錢不是院子裡的牛拉出來的,也不是颱風刮過來的。當看到向海清如此以怨報德,孫儷很難受,其實換做任何一個人遇到這種恩將仇報之人,都不會有什麼好心情。
  • 人性冷知識;責任分擔效應、鬥米恩,擔米仇效應等
    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就是責任分擔效應的體現。比如若你在電梯中突發疾病,電梯中有兩個人,那個人基本上會幫助你;若電梯裡有六,七個人,則得到的救助的機率大大減少;因而,若你求救,最好指定某個人,比如叫:哪位穿紅上衣的朋友,幫幫我」這樣得到救助的成功率就高的多。二,鬥米恩,擔米仇效應。
  • 人性裡有一種「惡」叫做:不懂感恩,不懂感恩的人俗稱「白眼狼」
    南懷瑾曾經說過:「感恩之心」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基本道德素質,是為人處事最起碼的修養。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人作為萬物之靈活在這個世界上,可以不優秀,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沒有良知和品德。一個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只知道貪得無厭的索取,從來不會滿足,更不知道回報別人,就算奉獻的再多,他也覺得你虧欠他的。
  • 農村老話:「擔米養仇、鬥米養恩」,這句話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擔米養仇、鬥米養恩」,這句話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老人在雨天不能在田裡幹活或喝酒的時候,常常聚在一起聊聊家常,有的時候就會說一些俗語,有的俗語會讓人受益終生,而小編也比較喜歡聽老人說這些俗語,總覺得這些俗語有很強的「感染力」。下面小編就要給大夥說句農村俗語,大夥來看看有沒有聽過這句俗語呢?
  • 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什麼意思?許多人深有體會!
    從小我們被教育,做人要善良,對人要真誠。可是長大後,當我以真誠待人時,換來的卻是無盡的傷害!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的事,老人摔倒,好心人去扶,卻反被老人家屬要求賠償,這樣的事不在少數,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總有人利用我們的善良將我們傷的遍體鱗傷。民間有一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句話道盡了人性,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
  • 老祖宗10句話,說透人性: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你的圈子是什麼樣的,你就是什麼樣的。朋友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如果你的朋友勤快,你也會變得勤快,如果你的朋友邋遢,你也會受他影響發生改變。選擇自己的圈子很重要,跟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優秀。  交友要謹慎,遠離負能量的人。
  • 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一起夜聽,ID:yuedu58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做人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不善良,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感恩,你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良知。
  • 不知感恩的人,不能幫
    不知感恩的人,習慣理所當然 俗話說:「鬥米恩,擔米仇。」 生活中,其實有太多這樣的情形,有些人就是不知感恩,習慣了別人的好,就忘記了別人的好並不是別人的義務而是情分。 當遇到這樣的人,一定不能幫,因為你對他們越好,他們越會感覺你是應該的,越會不把你當回事。
  • 為什麼「一碗飯養恩,一鬥米結怨」?
    大家都很熟悉那句話:鬥米結怨,或者「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都是一個意思。在別人需要時一碗飯就能讓別人很感激。可是給的多了,反而要結怨,這是為什麼呢?大家可能會說這是別人的問題,不是自己的問題。我幫助了別人,無論給多給少,別人都應該心存感恩,而不應該有抱怨的想法。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在你困難的時候伸手幫助你。既然幫助了,怎麼會嫌棄別人幫得不夠,幫的不對呢?一定是被幫助的人心理出了問題,這樣的人活該落魄困頓!其實,施恩不圖報才能積福。
  •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待你父母十二兩,兒孫還你一整斤,句句在理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在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一點支援,他會感恩你一輩子,但是給了太多了,持續幫助他,有一天你沒能力幫了,他會記仇,把別人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有一部分人就是這樣的心態。當然更多的人還是不忘記別人雪中送炭,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應當始終記著別人的幫助,有能力時報答他們。
  • 一碗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
    古語常說:「一碗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這句話看似不可思議,但細看生活中真還就是這樣。 農夫與蛇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農夫因為好心救了蛇,最後卻因為自己的好心喪命。有時,自己並未上心的小恩小惠,卻可以被人記在心裡一輩子。
  • 餘生,學有恩必還的鳳九,做有仇必報的白淺
    她們有著對愛情相同的執拗,卻有著不同的為人處世之方法:一個有仇必報,生生世世都有著一番傲骨;一個有恩必還,生生世世都只願意以德報德。世俗亦如劇集,終究在恩怨情仇之間糾纏不清。而生命又不同於劇集,短暫而又多險。在有限的生命裡,每個人都想活得精彩。
  • 人越慣越混蛋,情越盼越心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一起夜聽,ID:yuedu58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如果遇事總選擇饒恕,那就總會遇到背叛;如果總選擇理解,那就總會有人誤解你;人,不能慣,情,不能盼。
  • 「忘恩負義,一看便知」:有三種表現的人,往往不懂感恩,要小心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幫助過你,有些人則得到過你的幫助。老話說,與人為善,助人為樂,我們要的確多幫助人,結善緣,交朋友。但不是任何人都值得你幫助,有些人,你即便再幫他,他也不懂感恩,甚至還會忘恩負義,讓你遭受極大的心靈傷害!這種人其實並不難識別,很多時候,是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