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的悽美情詩,從開篇美到結尾,不少網友感嘆:人不可貌相

2020-12-13 騰訊網

在餘秀華的粉絲裡,曾有人把她與千古才女李清照相提並論。這一說法,受到了很大爭議:一個現代詩人,想和李清照比,簡直不知天高地厚。

對於這種作比,筆者也無法贊同,畢竟兩人的文筆差了不只一星半點。但有一點,她們很像,那就是:一直在罵聲中成長。

大家可能無法想像,當不到20歲的李清照寫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時,承受了多少壓力。那時候多少人一面驚豔於她的文字之美,一面又口吐著類似這樣的話:啥?一個沒出閣的大家閨秀,居然跑到野外去划船,還有沒有家教!

而當她把唐代大詩人韓偓的《偶見》,改寫成《點絳唇》後,並不是所有人都誇她牛,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計較詞中的女主人公為何不穿鞋到處跑。這種指責從宋代開始就有,直到近現代,詞學家唐圭璋仍認為此詞:頗似市井婦女之行徑。

了解了這些,我們該覺得慶幸。幸虧易安居士是個有脾氣、有膽識、有魄力的詞人,不然隨便哪一次口水仗都足以將其淹沒,又哪來如今的《醉花陰》、《聲聲慢》?

在罵聲中成長,是一種能力,這一點李清照有,餘秀華也具備。這種堅強,體現在她的文字中,比如本期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悽美情詩《泥菩薩》:

這首詩餘秀華曾曬在個人社交帳號上,受到了網友的追捧。不少網友的評價是:「人不可貌相。」是的,論長相餘秀華應該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美女,但她的情詩確實寫得很美。這首詩,從開篇到結尾,都是極有藝術感染力的。

全詩可分為4小節。第一節由雨中的空山開始起筆。花朵因雨水而低垂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詩人用詩意化的語言,賦予其象徵意義。花朵孕育著雷霆,它對春天無比虔誠。說實話,這樣的比喻筆者首次看到,有點怪,卻很亮眼,也很直接地引出在空山裡行走的「我」。

第二節,自然就開始寫我在山中行走時的樣子。兩種疼痛、兩般不舍,是清醒和糊塗間的矛盾和糾葛。卻原來,這場愛情是一場不合時宜、不被世人接受的愛情。至此,也就解釋通了,為何美好的春天都是溼漉漉的。

第三節,繼續在山中行走,並引出「懸崖」這個意象。「鳥鳴山更幽」出自南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這一句很突兀。從後兩句的話來看,此時詩人心中如巨浪般洶湧,但最終這些都化在了山的幽靜中。幽靜的環境與對愛情如火的執著,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這是很有藝術張力的。

最後一節是全詩最厲害的部分。原來她背上背著的、心裡裝著的「泥菩薩」,就是那份讓她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愛情。至此,女主人公的形象被完整地塑造出來了:她在春雨後,背著「泥菩薩」行走,步步踉蹌,雨來時她用身體護著它。

至此,全詩戛然而止,接下來她會是怎麼樣的命運,雨會不會停、前方是否有懸崖、泥菩薩是否能安然無恙地躲過這場雨,都交給讀者去想像。這種藝術留白的意識,餘秀華的很多詩歌裡都有。一位成熟的詩人,就是該懂得什麼時候落筆。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極難具體化的愛情,全部都形象化了。這份愛有多深,有多徹骨,其實她並沒有用很直接的語言表達出來,而是通過對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讓讀者知曉。

為了配合這一形象,餘秀華引入了山花、春雨、空山、懸崖等多個意象。這些意象的引入很自然,因為它們都是隨著女主人公的行走,一路上看到的、經歷的。這條明線,清清楚楚,所以意象沒有一絲多餘和生硬感。

而作為暗線的雨和泥菩薩,也同樣是貫穿在整首詩裡。這二者之間其實是有一個極強的衝突的,雨水會打溼泥菩薩,所以才需要女主人公去保護,那這份愛情是怎樣的脆弱,我們就可想而知了。

張愛玲的戀愛觀是: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餘秀華這首詩裡的愛情觀是:喜歡一個人,就像捧著一尊泥菩薩,在山雨中行走

此詩的基調是略傷懷的,但字裡行間卻又是充滿了力量的,這是其最大的魅力。對於真正喜歡詩歌的人來說,餘秀華在生活裡的潑辣、任性等,其實真的不應該成為關注的重點。其詩作本身水平如何,才是最重要的。

當年罵李清照的人,並沒被多少人記住,甚至在900多年後的今天,多數並不知道千古才女曾被人質疑過。人們記住的,只有她的詞作本身,其它的是是非非都不重要,不是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餘秀華發悽美情詩,評論區直接「炸鍋」:是高水平還是無病呻吟?
    總有粉絲問我:「為何你最近老是會介紹一些餘秀華的詩?」其實原因很簡單:鑑賞了很多古典詩詞後,筆者發現還有不少喜歡新詩的朋友。但提到新詩,除了早期比較出名的席慕蓉、余光中、徐志摩等人的經典作品外,近幾年詩壇拿得出手的作品實在是太少了。
  • 餘秀華面朝大海寫的浪漫之作,通篇如夢如幻,網友:最後一句絕了
    很多粉絲把餘秀華,比作當年初出茅廬的郭德綱。因為風格與傳統相聲差距很大,當初老郭沒少被噴,而到了現在,所有人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郭德綱確實讓已經沒落多年的傳統相聲,被很多年輕人接受並喜歡。至於,它是雅還是俗,或許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 餘秀華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寫進痴情人心坎裡
    在近幾年的現代詩壇中,再也沒有比餘秀華更有爭議的詩人了。愛她的人,稱她拯救了早就沒落的現代詩,這話說得雖誇張卻不無道理,因為餘秀華的存在,確實掀起一股小範圍內的詩歌熱。而在討厭她的人眼裡,她就是一個「跳梁小丑」般的存在,大詩人食指就曾用十分犀利的言語公開指責她。
  • 林徽因很美的一首情詩,開篇9字就驚豔了,原來現代詩也能這麼美
    提起才女林徽因,不少人總是對她與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之間的愛情糾葛很感興趣。了解了他們的過往,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林徽因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得三位大才子青睞?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林徽因很美的一首情詩,詩的名字叫《情願》。此詩是寫給苦戀自己多年的徐志摩,全詩清麗雅致,開篇9字就驚豔了。不少人讀完都感嘆:原來現代詩也能這麼美。
  • 席慕蓉很美的一首情詩,一開篇就驚豔了,像盛開的夏荷一樣等著你
    一首首瑰麗的唐詩和理趣的宋詩,給我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美的享受。到了元、明、清,各類文學形式開始湧現,通俗小說等佔據了主流位置,詩歌便沒落了。唐詩的高度或許我們永遠達不到了,但現代詩的興起卻給了我們不小的驚喜。這些年出現了不少現代詩高手,其中才女席慕蓉是不容忽視的一位。
  • 讀完這首詩,董卿問了個有趣的問題,餘秀華的6字回答逗樂觀眾
    剛成名時,餘秀華就向全世界宣布:「我的身份順序是,女人、農民、詩人。」因為是一個女人,所以餘秀華的詩中總是不缺女性的柔美、敏銳、細膩和多愁善感,這是她的情詩能打動人心的原因之一。因為是農民,所以餘秀華的詩,不符合主流現代詩的格調,這是他被食指等大詩人批評的原因之一。因為是個詩人,所以她擁有了用文字和命運抗爭的勇氣,面對種種指責,餘秀華有罵必懟。她身上沒有殘疾人的怯懦,卻有著文人該有的傲氣。憑著這股傲氣和不凡的才華,餘秀華拿了不少詩壇大獎。
  • 宋詞中最美的一次踏雪尋梅,從開篇8字美到結尾,小才子一詞成名
    這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踏莎行》、這首「踏雪尋梅」詞,悽美哀怨,冠絕一時。開篇即先聲奪人,美不勝收,讀完說不上哪裡好讀後卻忘不了,卻滿口生香,回味無窮,不自覺進入久久難以忘懷的美的化境。讓我們來品一品。《踏莎行》宋.呂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 納蘭性德做了個夢醒來寫下這首詞,從開篇美到結尾,句句令人斷腸
    年少時或許會覺得這樣的話語很是悽美,但是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我們最終還是不得不認定,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生與死,尤其是是在愛情中更是如此。這也是文壇會有那麼多悼亡詩詞的原因。說起納蘭性德,很多人都會用8個字來形容他: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17歲就入了國子監,可謂是少年早慧。而在感情上他本有個青梅竹馬的女子,但是最終那女子卻被送進宮當了皇帝的妃子,這件事也讓納蘭性德始終耿耿於懷。好不容易19歲的時候和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女子盧氏成婚,未曾想兩人雖然伉儷情深,但是結婚三載盧氏便難產而亡。
  • 人不可貌相,快樂家族中原來他這麼有錢,網友:難怪這麼低調
    人不可貌相,快樂家族中原來他這麼有錢,網友:難怪這麼低調《快樂大本營》這檔綜藝節目,到現在播出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一句快樂的話要看快樂大本營不快樂的話更要看快樂大本營知道被多少人都聽膩了。人不可貌相,快樂家族中原來他這麼有錢何炅在娛樂圈當中混跡多年,情商高人緣好是出了名的。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道出愛情的最高境界
    唐代詩壇情詩寫得最好的,李商隱要是排第二,那定是沒人敢排第一的。一個堂堂男兒,能把愛情寫得如此悽美,令人不得不好奇,他經歷了哪樣的感情糾葛,才讓他能對愛情有如此深的見地?他認為愛情是世間最美的感情,追求詩句極致的美,他時而婉約動人,時而啼血直抒。他的愛情詞中寫得最好的就是《無題 》系列,對於為什麼要用無題為命,有人認為是因為他的愛情詩,寓意太深,不好取名;也有人認為他的詩多為即興所作,沒時間取名。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愛情詩是唐詩中獨特的存在,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 人不可貌相?小編:不對,人是可以貌相的
    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談吐舉止,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人品,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往往是內心世界的折射。「人不可貌相」說的是我們不能光看人的外表去判斷對方的內在,用片面的理解去作出結論。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的這種對一個人外貌體態,面部表情和精神狀態的觀察,得出對這個人的評價,往往是正確的。從你身旁走過一個衣衫襤褸的老漢,背上扛著垃圾袋,我們就知道這個人是撿破爛為生的,也許有人會說這個人或許是厭倦養尊處優生活的富豪來體驗生活,對不起,這種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 廣西網紅許華升,人低調,但車可一點不低調!網友 人不可貌相!
    廣西網紅許華升, 人低調, 但車可一點不低調! 網友: 人不可貌相!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人們明顯感覺自己的生活被網際網路所改變,這也可以說是貫穿了我們的衣食住行,現在則是部分網絡者個人的影響力,也可以說是已經不是部分一線的人氣明星,其中的一些典型的代表,比如來自於廣西的許華升,為人低調,但座駕不低調,網民也表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 餘秀華直面質疑:我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他們只盯著我那幾首詩
    面對質疑,每個人的回應方式是不一樣的。小美把這些回應分為三類:主動逃避型,當不存在型,直接回懟型,。在文壇,這3種人都存在。網友說他迎合西方也就罷了,陳丹青也說他得獎和作品無關。對此,莫言從沒有回懟過,從他微博的更新頻率來看,他是知道這些質疑的,但他都當沒看見。第三種類型的代表人物是餘秀華。或許有人說他沒有餘秋雨的智慧,沒有莫言的大度,但她面對質疑的膽量確實是令人佩服的。2020年4月25號,餘秀華再髮長文,直面質疑。
  • 蘇軾一首千古絕唱,開頭美到尾,開篇小序驚豔絕倫,結尾催人淚下
    蘇軾一首千古絕唱,開頭美到尾,開篇小序驚豔絕倫,結尾催人淚下蘇軾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全能天才。「大江東去,浪陶盡,千古風流人物」,他開了豪放詞先河,大手筆大寫意,一瀉千裡。「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婉約詞也直抵人心,閱後潸然淚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寫給小妾王朝雲的情詩,即便是耄耋之年的人讀了亦能怦然心動。
  • 「人不可貌相」說的是誰?
    人不可貌相,說的是不能只根據外貌來評估一個人的才能、品質和行為。亦即是不能以貌取人,那「人不可貌相」的原型說的是誰?與此相關的故事又有哪些?這個人與孔夫子有關,想不到孔聖人也會「以貌取人」吧。孔子聽到這些消息後,幡然悔悟,不勝感慨: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臺滅明字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憑長相判斷人,看錯了子羽;憑語言判斷人,看錯了宰予)。宰予是誰?宰予就是白天光明正大地在課堂上打瞌睡,被孔子形容為"朽木"和"糞土之牆"的哥們。
  • 都說,人不可貌相,其實很多時候,人是可以貌相的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當真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很多時候,人是可以貌相的。人的外表是表現內心的圖畫,相貌表達並揭示了人的整個性格特徵,其實一個人的性格,全寫在臉上。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一個有修養的人,都是注重自己的外表的。連自己的外表都疏於打理,還談何修養?修養刻在骨子裡,更寫在臉上。真正的高貴,是由內而外透出的修養。
  • 腦癱詩人餘秀華給李健寫信,遭遇謾罵,她就沒有喜歡偶像的權利嗎
    近日,因為公開「表白」李健,為李健寫情詩,餘秀華因為表達露骨,言語粗鄙登上微博熱搜,一夕之間,大量謾罵和嘲謔紛紛湧向她,說她公開表白有婦之夫等等。但她卻回應,這首詩其實不是寫給李健本人的,只因他是公眾人物,誰都可以表白,就借用了他的名字,情詩實際上是寫給自己生活裡真實愛著的男人。
  • 君子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君子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孔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以一器而自限,陰陽豈能被束縛?所以給聖賢君子排卦相面是要損壽的。《淮南子·泰族訓》曰:「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鬥斛也。」一般來說,人是可以貌相的,因為相由心生。《華嚴經》云:「凡所有相,皆是實相。」我們自身的面相與我們的內心,甚至是每一個念頭都有著緊密的關係。因為它是我們一個個念頭相續的外在呈現,所以相面為什麼會準?孟子曰:「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原理便是如此。
  • 每日諺語:人不可貌相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諺語:人不可貌相 2013-01-28 16:09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這個「人」到底指的是誰?你可能不知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相貌不是很好看但是他卻做了一件讓人很驚豔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來形容這個人。但是不知有沒有朋友知道這裡面的這個人是誰呢?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來看一下下面這個故事。俗話說:「人不可貌相」,這個「人」到底指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