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寫進痴情人心坎裡

2020-12-14 美詩美文

在近幾年的現代詩壇中,再也沒有比餘秀華更有爭議的詩人了。愛她的人,稱她拯救了早就沒落的現代詩,這話說得雖誇張卻不無道理,因為餘秀華的存在,確實掀起一股小範圍內的詩歌熱。而在討厭她的人眼裡,她就是一個「跳梁小丑」般的存在,大詩人食指就曾用十分犀利的言語公開指責她。

這讓筆者想到上一個像她這樣,充滿爭議的女詩人:趙麗華。當年趙麗華的梨花體詩歌,也曾在文壇引起軒然大波,但最後梨花體還是沒有成什麼大氣候,而趙麗華如今也極少寫詩,據說改行畫畫去了。但餘秀華和趙麗華不一樣,被爭議了好幾年,她依然「屹立」於詩壇,仍然每月都有新詩,這種高產說實話很多詩壇名家們做不到。

「紅了就拋棄農村的丈夫」、「詩作又俗又露骨」,這是一些人對她的評價,但不管這些人有多看不順眼餘秀華,也不管大詩人們有多看不慣她的生活作風,但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肉麻情詩,確實夠有水平。此詩名叫《我愛你》,是餘秀華水平很高的一首情詩,全詩雋永唯美,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寫進了痴情人心坎裡,讓我們來品一品:

這首詩是餘秀華最經典的詩作之一,曾被網友大量轉發, 不少人因為這首詩開始關注這位農村女詩人。全詩最大的特點,就是詩名明明是「我愛你」,但通篇卻不用一個「愛」字,只用一系列內心的獨白,詮釋詩人對愛的定義。

詩一開篇,就令人眼前一亮。「巴巴地活著」是怎樣一種活法?詩人塑造了一個農村痴情女子的形象,她眼巴巴地守著,等待著某人的出現。但這份痴情並沒有摧毀她的生活,打水、煮飯,將自己像陳皮一樣放進陽光,換著花樣喝茶,這份陽光是愛情帶來的,這是第一節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文字既溫暖又不失調皮,充滿了詩性。

第二節從「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起句,詩人筆鋒一轉,很顯然這是一段並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愛情。詩人引入內心的雪和人間的春天兩個比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極具張力。而白天飛過的麻雀,夜裡皎潔的月光,則充滿了畫面感,恍惚間我們似乎看到了在一個農村大院裡,捧著詩集,想著心上人的女子。

第三節從「如果給你寄一本書」到結尾,詩人用稗子對春天的愛,形容自己對愛的執著。稗子是田間的雜草,因為嚮往春天,它生根、發芽,不合時宜地長在了稻田間,隨時都會被農民連根拔起,所以它的愛是一份提心弔膽的愛。餘秀華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民詩人,善於觀察的她懂得如何用最接地氣的事物,寫出最動人的詩句,這就是她的詩不飄、不虛、不浮的原因。

說實話,筆者讀了不少現代詩,但能達到這樣水準的確實不多。全詩句句在抒寫著一份動人的愛情,但卻不挑破這個「愛」字。從意境上來看,它雋永而唯美,這得益於餘秀華對幾個重點意象的引入,放入陽光的陳皮、突然飛過的麻雀兒、提心弔膽的春天等都令全詩耳目一新;從遣詞來看,它精準而又頗具特色,在收與放之間輕鬆自如,這在現代詩中是很少見的。這首詩,大家覺得寫得如何?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魚玄機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全文無一「柳」字,卻句句有柳!
    魚玄機,初名魚幼微,字蕙蘭,是我國唐代著名的女詩人。與李冶、薛濤、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其詩現存五十首,收於《全唐詩》。除了是一位詩人外,她還是一位女道士。據《唐才子傳》記載,魚幼微為補闕李億為妾,為李妻不能容,出家於長安鹹宜觀為女道士,改名魚玄機。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喜字卻句句是喜,其中10字千古名句
    詩詞的世界,有過各種各樣的雨,一場場絕美的雨,滴滴答答滴進了世人心裡。有人喜歡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相思之雨,有人喜歡孟浩然「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喜雨,更有人喜歡志南和尚「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杏花雨。
  • 李煜一首深藏不露的詞,全文無一怨字,卻寫出了痴情人最深的怨念
    愛他的人迷戀他的敏感、痴情和憂鬱,畢竟作為詞人,他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至今仍是多少人心中的經典。瞧不上他的人,覺得他是無能的,一代帝王淪為階下囚,卻只能醉心詩詞,發發牢騷了此殘生。但無論世人如何爭議,不可否認的是自秦以來,我國有過408位皇帝,能被世人記住的或許不過幾十人,而李煜因為他的詞作名垂史冊,誰又能說這不是另一種成功呢?
  • 和尚月下寫首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寫靜,蘇軾仿一首,水平高下立判
    周先生對蘇軾的作品十分推崇,對他的很多詩作都是一頓吹。當然,蘇軾的作品絕大多數都擔得起他的讚譽。但有一次,周先生逛西湖時,無意發現一位和尚寫的詩,卻不得不感嘆:蘇軾不如他。這是為何?原來是蘇軾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名字叫《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
  • 王安石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寫臨水杏花,卻無一花字、水字!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杏花》,便是宋代著名文學家王安石很經典的一首歌詠杏花的詩。所不同的是,王安石在這首詩中著重描繪了臨水杏花,然而詩中全文卻無一花字、水字。似乎王安石是有意要別出心裁,避開那些明顯的刻鏤描摹,而是純粹以空靈之筆展現出臨水杏花的風姿神韻,給人一種含蓄而深邃的美感。
  • 讀餘秀華《遠方的你》:我的愛藏在我的詩裡,愛你卻與你無關
    她自由了,可以幹自己喜歡的事情了,比如寫詩,尋覓自己的情侶——餘秀華對感情抱有很多幻想的,她把這些都寫入了她的作品裡。今天白馬君向大家分享的是餘秀華寫給歌手李健的一首詩《遠方的你》。詩人在業餘時間應該是比較喜歡聽流行歌曲的,因為這首詩的名字也是幾位歌手唱過的一首歌的名字。很明顯,餘秀華是李健的粉絲。
  • 羅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鑄意新奇,句句珠璣
    清代的詩評家洪亮吉曾說,「詩奇而入理,乃謂之奇。若奇而不入理,非奇也。」詩人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開掘出不尋常的主題,寫出令人難忘的形象,因而富有藝術魅力。比如,羅隱的作品《雪》中的兩句,「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 張先半路與才女一見鍾情,回家後失魂落魄寫下這首詞,句句有水平
    明明是個才氣縱橫的文人,卻偏偏因多情而出名,蘇軾的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讓張先為許多人所熟知,卻總是忽略了他在詞壇的地位。《石林詩話》用這9個字概括了張先的文筆:「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張先的婉約詞在當時影響很大,人稱「張三影」。
  • 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
    下面介紹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竹唐代:李賀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李賀,字長吉,雖然只活了短短27歲,卻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極富才華的著名詩人。詩人的父親曾做過邊塞上的小吏,後來雖轉任縣令,卻去世較早,家裡的事情全靠母親一人操持。這首詩就是作者借竹自比,寫竹子的文光勁節和瀟灑清幽,實際上是寫人的氣質與修養。
  •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20多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作為雪域最大的王,倉央嘉措是個失敗者。14歲被帶入布達拉宮,他身不由己,不能拒絕。而後他成了一個傀儡,最後死於押解途中,年僅23歲。作為一個男人,倉央嘉措也是個失敗者,因為他無法保護好自己心愛的女人。
  • 餘秀華面朝大海寫的浪漫之作,通篇如夢如幻,網友:最後一句絕了
    餘秀華的成名,和郭德綱其實很像。她挑戰了一些東西,也給了當代詩壇一些新東西,雖然備受爭議,但不可否認她讓現代詩被很多年輕人關注。或許有一天,她會暗淡下去,但她確實在詩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餘秀華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確實很能寫。先不說質量如何,只說出詩的速度和數量,確實是令多數詩人望塵莫及的。
  • 袁枚的一首詩,清新可喜,全文只有一個雨字,卻句句寫雨
    唯有在傍晚時分,當夕陽的餘暉漸漸消散,西風陣陣、荷葉田田,終於可以聞到一股清涼的味道。人們在暑熱中心情煩躁,急切地等著一場秋雨,更期待著遍野金黃、豐收在望。 但有時又是秋雨綿綿,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心情愁悶時,倚樓聽雨,那種撩人心炫的聲音,縹緲而又空幻,令人倍感傷感。
  • 不知名小詩人寫了首詠梅詩,無一梅字卻句句寫梅,成一首千古名作
    只得一生布衣,擇一清幽之地,終老於家中。那一日他看著梅花有感,突然靈光乍現,寫出了一篇讚頌梅花的上乘作品。他雖然不是很出名,但多年沉澱,心靈剔透,文採也不輸當世之人。這也證明了。哪個朝代都有隱士,或是壯志未酬,或是看透世事,但他們真的都有真才實學。只是功利之心極為淡薄,一心只想歸隱,嚮往自由。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位傳奇詩人筆下的梅花究竟好在哪裡。
  • 王勃寫下一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扣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山中》,便是與愁緒有關的一首經典詩作。它出自於初唐詩人王勃之手,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於唐高宗鹹亨二年(672),當時王勃正客居蜀地。所以王勃這首詩,顯然是為了抒發自己身為一個天涯遊子久居他鄉的思鄉之愁。不過要想將理解透徹王勃這首詩中的愁緒,還需要知道他此次客居蜀地的真實原因。
  • 一首經典唐詩,無一雪字,句句寫雪,短短20字唯美動人
    冬日裡雪花飛舞的時節,給世人太多的浪漫與詩意。「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窗外的雪花飄飄,本來是青綠色的翠竹,一點點地在白雪的覆蓋下變成了潔白的瓊枝,晶瑩剔透,惹人憐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漫天飛舞的雪花恍若春日裡的梨花,快樂地歌舞春天。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因為直接寫靜,則落了俗套;而所謂以靜寫靜,以動寫靜,也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夠。所以詩壇高手那麼多,能將此意象寫出經典的卻並不多,我們可以來數一數。除了以上高手外,唐代還有一位高手,堪稱寫靜專業戶,他就是王維。在《鳥鳴澗》中,他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盡了山中之靜;在《鹿柴》中,他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給我們帶來了一片幽靜的山。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王維的一首高水平之作,名叫《過香積寺》。
  • 陸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
    從寫作手法來看,陸遊以物喻人,託物言志,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盡顯高超的表達技藝。從創作背景來看,陸遊出生於北宋被金人虎視眈眈的時候,自小就開始了動蕩不安的逃亡生涯,愛國之心也就此埋下。後來仕途上幾起幾落,更是兩次被罷官。因此《卜算子·詠梅》正是陸遊以梅寄志的代表作。
  • 李白登山太白山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登太白峰》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它寫於李白在京供奉翰林時。由於「醜正同列,害能成謗,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的政治抱負始終無法實現,感到十分惆悵與苦悶。這首《登太白峰》便是李白在這樣的心情下創作出來。至於這首詩的藝術特色,除了想像奇特,含有豐富的想像力外。還運用了化實為虛,以虛寫實的手法。
  • 《全唐詩》中的一首另類情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讀完卻令人叫絕
    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是一首《全唐詩》中的非典型情詩,來自孟郊的另類情詩。孟郊其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因喜詩愛詩被稱為「詩囚」的人物,平生存詩500餘首,經典作品是《遊子吟》和《登科後》。在世人眼中,他並不是一個擅長寫情詩的詩人,這首名為《怨詩》的作品是其平生最經典的情詩,僅20字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讀完令人回味無窮。
  • 一首寫雪的古詩,通篇不見雪字,但句句都在寫雪
    於是李白出了一個主意,讓大家每人聯詩一句,最後組成一首七律。只是有個要求,今天大雪,就以雪為題,句句寫雪,但是不能出現「白雪」二字,有違者罰酒三盅。緊接著他們就行起酒令來,像我們現在的擊鼓傳花的方式差不多,按次序每人聯一句,先是孟浩然開場,最後輪到李白收尾,一首詩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