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能順利品嘗到這非(排)常(隊)美(很)味(長)的時令小食。】
文/ 韓璐 趙雋楊
今年的農曆新年來得晚,元宵節剛吃完湯糰,清明的時令美食,青團就開始上市了。3月1日,距離清明還有一個多月,江南地區各式青團就爭先亮相了,上海尤勝。火了三年依舊一團難求的鹹蛋黃肉鬆青團,馬蘭頭青團,變了色的紫薯團,貓山榴槤餡的青團……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青團口味。
吃貨小編也在清明節為大家奉上青團攻略!對號入座,祝大家能順利品嘗到這非(排)常(隊)美(很)味(長)的時令小食。
1.有閒沒錢型:老老實實排長隊
圖片自杏花樓淘寶旗艦店
從2016年上市開始,上海杏花樓的蛋黃肉鬆青團,就是當令青團的熱門擔當,由於在淘寶官方旗艦店沒有售賣,大部分吃貨還是選擇去福州路上,杏花樓的實體門店排隊購買。(是的,這就是被很多人誤會上海人「喜歡排隊」的原因之一。)
小編實地探訪了下,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口感,一樣的人山人海。
「喜歡的呀,我排了2個小時了,我自己就只要一個,但是排都排了,總歸用足限額的咯,親戚阿姨都要的。」排在前面的90後吃貨告訴小編,七大姑八大姨一聽說自己來排隊網紅青團了,都紛紛微信她,要她順帶捎一盒。畢竟隨便一站,都是3-4個小時,誰能忍住只買一個或者一盒呢!
要是打算去排隊的吃貨們,也要注意,鹹蛋黃肉鬆青團可是限購的,50元一盒,每個人只能購買4盒。
2.有錢沒閒型:找黃牛直接買
從鮑師傅肉鬆蛋糕,到喜茶再到Lady M,只要有好吃的,似乎都要排隊的,只要有隊伍,黃牛總是少不了。於是,杏花樓的青團黃牛就成了清明假期的一道風景。
圖片自杏花樓淘寶旗艦店
「外地客戶來公司拜訪,老闆要送上海特產,就想到了青團,但是隊伍也太長了,排3-4個小時才能買4盒,根本不夠送。」許玲(化名)是公司的一名行政,一早被領導安排來買青團招待客人,又要快,又要超額購買的她,選擇了黃牛。
杏花樓的黃牛,還比喜茶之類的黃牛更成「體系」,分為兩派,單打獨鬥和有組織的。前者就是每天早上5點來排隊,但因為限購加上排隊時間久,其實一天也就排上2次,買上8盒。後者,就是團隊作戰了,大家輪流排隊,帶著小板凳,還有囤貨,先到的消費者可以直接購買。
許玲選擇的是後者,付錢、拿貨、走人。「討價還價,580元,買了10盒,這下總算高效地完成任務了。」其實對很多大批量購買的人來說,每盒加價8-10元都屬於可以接受的。
事不過三,這火了三個年頭的青團熱,今年總算是降了點溫度。「去年一盒還能120元,淘寶200也能賣,今年一般也就加價10-15元了。」青團生意不好做了。一位黃牛大媽忍不住吐槽這個恢復了理性的消費市場。
當然,也有樂開了花的黃牛,比如遇到了土豪級大客戶。
張雲(化名)是四大的經理,工作地點距離杏花樓不遠,網紅青團一上市,她就與同伴下單了。「我們三個人買了1萬元的青團。」是的,沒看錯,3個人組團訂購了1萬元,將近200盒,因為購滿500元以上,黃牛就可以親自配送了,不用排隊也不用負重。黃牛們遇到這樣的大財主,也是合不攏嘴,這一單就能賺上幾千了。
圖片自杏花樓淘寶旗艦店
3. 沒錢沒閒一定要吃型:只能換地了!
「我們年紀大了,還是喜歡傳統的口味。」在長長的網紅青團隊伍邊上,還有著幾個窗口,陸陸續續有顧客前去購買,那裡就是傳統的豆沙餡青團以及類似紫薯青團這樣的非網紅款新品。對於傳統的老吃客以及懶得排隊、不願掏錢又想嘗鮮的人來說,杏花樓的這個「隔壁窗口」不妨一試。價格更便宜,購買也更容易。(網友說了:自備肉鬆鹹蛋黃,配上傳統青團,那滋味不比網紅青團差)
除了杏花樓外,2公裡開外的南京西路上,還有一家王家沙,48元一盒的蛋黃肉鬆青團、馬蘭頭青團隨便選。還有各種牌子的蟹粉青團、醃篤鮮青團,口味多多。
這個清明如果來上海遊玩,各大食品店裡,都能發現青團的蹤影,基本每一條排隊的隊伍,都是因為在賣青團。
圖片自眾信旅遊悠哉網
小編帶你看了一圈滬上知名青團,那麼你的家鄉,清明節吃什麼呢?快來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