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貴雍容無冷傲,天香國色有清嘉。牡丹,是中國的國花,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關於「牡丹」一詞的來源,據說是因為牡丹花可以採用分株、嫁接的無性繁殖方式栽培,故稱「牡」;因其花色紅豔而稱「丹」。牡丹花色澤豔麗,富麗堂皇,歷來深受國人的喜愛。有句俗語說:「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雖有戲謔之嫌,但可見人們對牡丹是多麼的喜愛。
未與群芳爭一品,只將重色報三春。古典君分享詠牡丹詩詞八首,歡迎詩友們留下佳作,交流切磋!——皛玊題記

《七絕·牡丹》(平水韻 下平七陽)
武媚施威貶洛陽,玄宗復引玉宮旁。
何如只在民間種,無束無拘自在香。

《七絕·牡丹花開》(平水韻 上平十灰)
牡丹偶有幾時栽,細雨東風花見開。
四處遊人皆駐足,只因國色勝桃腮。

《七律·牡丹》(平水韻 上平四支)
不解風情不適時,無妨焦骨貶瑤池。
既聞洛語揚高韻,更賞曹芳了舊痴。
富貴固然能浪漫,逍遙自是有欣怡。
古今多少興亡恨,花下行杯且笑之!

《七律·牡丹》(平水韻 下平六麻)
卿卿本是玉池花,何故紮根百姓家?
華貴雍容無冷傲,天香國色有清嘉。
瑤臺湮落情一縷,滄海曾飛夢幾些。
為報君心知遇意,雲宵降下且尋他。

《七律·牡丹》(平水韻 上平十一真)
富貴從來別有因,其間苦辣向誰陳?
尊時不合周皇意,抗旨須焦玉骨身。
未與群芳爭一品,只將重色報三春。
移根應許天涯去,要予榮華給庶人。

《七律·白牡丹》(仄韻 去聲十三問)
志堅不懼武周慍,天道循從真聖訓。
烈膽偏多一節操,素顏自有千般韻。
清心祛暑發幽香,知雨識晴無謬紊。
漫道忠貞枉屈多,人間冤苦誰相問?

《調笑令·牡丹》(詞林正韻)
花豔,花豔,大度天生風範。
花中富貴之王,入畫尤為見常。
常見,常見,嫵媚無爭自冕。

《滿庭芳·牡丹》(詞林正韻第二部 晏幾道體)
未具諛心,豈生媚態?
細根唯自深藏。便遭天怒,焦骨又何妨!
非止東都宜適,更敢讓、遍地飄香。
清遐處、與民富貴,於世顯端莊。
思量,辛味重,能祛邪疾,好致歡康。
況華貴雍容、足壯韶光。
且種一盆在戶,任紅紫、慰我詩腸。
憑和日、瀟瀟灑灑,不語自成王。

珍惜一段相識,珍惜一份遇見。古典君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用一闋闋詩篇,營造我們靈魂棲息的精神家園!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