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讀詩《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2020-12-19 白馬侃詩文

《賞牡丹》

唐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暮春時節,群芳搖謝。百花爭豔的陣容將要告一段落。杜工部有詩句叫「看花兒隨節序,不敢強為容。」意思就是賞花

需要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欣賞,不能以人的意志令花兒勉為其難地開放。

眼下的暮春三月底,又將是一年牡丹花盛開的季節。北宋著名儒理學家周敦實在《愛蓮說》裡寫道:「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至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由此可見許多人都是牡丹花的喜愛者和護花使者,而周濂溪是個例外。

牡丹花以洛陽牡丹為最有名,人們常說「洛陽牡丹甲天下」,因此牡丹花也叫洛陽花。又因為牡丹花花色豔麗無比,大氣堂皇,花期又較長,富態雍貴,因此也叫富貴花。

歷來吟詠牡丹的詩詞體例良多。中唐白樂天寫有著名樂府長詩《牡丹芳》,把牡丹的豔姿寫得令人一讀即對它如痴如醉:「……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照地初開錦繡段,當風不結蘭麝囊。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輕盈泛紫豔,朝陽照耀生紅光。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映葉多情隱羞面,臥叢無力含醉妝。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白樂天通過對比、襯託、比喻的手法把牡丹花開描繪得活靈活現。

晚唐詩人李義山也寫有著名《賞牡丹》:「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燻。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李義山通過對牡丹的栩栩如生描寫來寄託了自己對意中人的喜愛,令人一讀即知:小李原來是個情種!中唐和白樂天同時代的著名詩人劉禹錫也有七絕《賞牡丹》傳世,如本文開篇處詩。

劉禹錫這首欣賞牡丹花開的七言絕句裡寫了三種深受世人喜愛的名花:芍藥,荷花,牡丹。劉禹錫為什麼要在這首詩裡寫了這三種花呢?他的意義就在於詩題裡的「賞」字上。賞花是人通過看花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而在賞花的同時能夠做到鑑賞,指出花的美感與不足則更是難得。在芍藥也叫紅藥,也是我國傳統的觀賞花卉。紅藥以揚州最美。

北宋詞人姜夔在《揚州慢.淮左名都》裡寫道:二十四橋仍在 ,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二十四橋明月之夜,紅色的芍藥長滿了橋邊。可證揚州芍藥的空前盛開之狀。芍藥號稱花中宰相,自然生的奇麗無比,人們喜歡將它種在庭院中的花壇裡。

 庭前芍藥妖無格。詩人在這首七絕裡一發端就用前五個字寫芍藥之美,說門前的芍藥很妖豔。作為名花,芍藥也是多受人寵愛。韓愈有七絕《芍藥》: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籠。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

韓昌黎見到芍藥花開便覺得自己如在天上的仙宮中的一般。這恐怕是詠贊芍藥最著名的詩句了。然而劉禹錫在《賞牡丹》首句裡的後兩字指出了芍藥的缺憾,說芍藥「無格」。這兩個字本來是指人的儀態和風度,在這裡卻用在芍藥的美中不足的特點上。

其實芍藥花也很大,色澤則也很明豔,號稱「殿春」。只是與牡丹相比,芍藥就要少遜一籌了。說白了詩人寫這句是要襯託出牡丹花的落落大方,雍容華貴。想想這兩種花的外號,「花中宰相」怎能比得上「花中之王」呢?無怪乎李太白在《清平調》裡用它來襯託楊玉環的儀態: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然後劉禹錫又在這首詩的第二句裡寫道:池上芙蕖淨少情。芙蕖就是荷花,芙蓉,蓮花。在周敦實的《愛蓮說》裡芙蓉的被他讚美得仿若仙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作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它,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一個「淨」字。詩人同樣以第一句的寫法先讚美荷花的這種特點,然後又用了「無情」來讓人覺得它親近不得,正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焉」。鑑於芙蓉的這個缺點,詩人便引出了這首詩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令牡丹花閃亮登場: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白樂天在《牡丹芳》裡寫洛陽牡丹花開期間的盛況:「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洛陽曾經作為大唐的東都,劉禹錫說牡丹花開的時候「動京城」是一點也不誇張的,上面白樂天的詩句便可證明。因為洛陽那地方無論是氣候還是土壤都適宜於種植牡丹,而當今一年一度的洛陽牡丹花會更是遠近聞名,這花會的興盛就始於唐朝了。

咱們把話轉到劉禹錫這首《賞牡丹》上。詩人通過將牡丹花與荷花、芍藥這麼一對比,便得出了「唯有牡丹真國色」的結論。他用了「唯有」和「真」來作不二之選,並加強對牡丹之美的肯定。尾句「花開時節動京城」是從側面上烘託出牡丹花的超然出群之儀態美。東京洛陽城裡來來往往的人們都是為欣賞牡丹花而四處流動,誰不稱羨這天香花容呢?

其實,劉禹錫的這首詩裡寫的荷花、芍藥、牡丹各有特色之美,你最喜歡哪一種花呢?歡迎廣大詩友們討論。

相關焦點

  • 十首牡丹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最美人間四月天,又到了牡丹花開的時節。牡丹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牡丹花自古以來就受到無數文人墨客的喜愛,留下了很多詩詞和繪畫作品。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起走進古詩中的「花開時節」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四月的洛陽,花影搖曳,笑迎八方來客。每年的花開時節,也是我們洛陽人最為自豪和驕傲的時刻。公園裡,街心花園,小區樓下的花叢中,處處可見牡丹花的曼妙身姿。春日遲遲,帶孩子一邊賞花,一邊學習一些關於牡丹的詩句,一舉兩得,豈不美哉?下面是我整理出的25個有關牡丹的詩句,邀你一起走進古詩中的「花開時節」。1.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花信風:牡丹唯美詩詞131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誰是花王,邂逅方知國色香。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3牡丹[唐] 徐凝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牡丹唯美詩詞131句】整理:艾曉東2020年4月15日1.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盡顯「花王」霸氣的十首牡丹詩:唯有牡丹真國色
    盡顯「花王」霸氣的十首牡丹詩:唯有牡丹真國色牡丹花色澤豔麗,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簡評:這是寫牡丹最好的一首古詩,也確立了牡丹在文化意義上「真國色」地位。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簡評:此詩在「獨立東風」中,將「看牡丹」賦予了家國情仇和故園思念,迴腸盪氣。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北川!風光旖旎,奼紫嫣紅,快來北川賞花...
    牡丹花開融融春意染綠了風光旖旎的北川煦煦春風吹醒了沉睡的萬物此時,牡丹花兒也盡情綻放>裝點著北川大地在那牡丹盛開的地方01花開百花爭豔的時節,桃花梨花躍上枝頭,辛夷花浪漫開放……北川一片萬紫千紅02賞花賞牡丹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一年中景山最美的時節來了
    景山是小娘子最喜歡去的公園之一,這裡是京城唯一一處可以俯瞰到整個故宮的地方,那恢宏的氣勢絕對配得上一句話,「看,這是朕為你打下的江山!」而且門票只需2元。這個時節還正是景山內每年牡丹花盛開的時候,公園裡奼紫嫣紅,芳香撲鼻。景山並不是一座真正意義的山,它只是人工堆出來的。
  • 25首牡丹詩詞,來一場國色之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今天,湊巧讀到「元白」二人的唱和,以牡丹的花開花落寄喻彼此之間的「相思」(偷笑中……),遂整理了牡丹詩詞20首,在詩詞中,我們也來一場穿越時空的「牡丹之旅」吧!1《賞牡丹》(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談王雪濤筆下出神入化的牡丹
    ……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便是《詩經·鄭風·溱洧》中描寫牡丹的詩句,詩中雖然寫的是芍藥,但那時牡丹和芍藥是不分的,後來的人們便把木芍藥稱為牡丹,草芍藥稱為芍藥,一直流傳至今。《神農本草經》中寫道:「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 寫花朵最精彩唐詩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下一句是什麼?
    每當春天來臨,河南洛陽和山東菏澤的牡丹之城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那麼寫牡丹花最精彩的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下一句是什麼?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首唐詩就是劉禹錫的《賞牡丹》,是劉禹錫最為著名的詠物詩。
  • 唯有牡丹真國色,最美的牡丹花,正靜靜開放在詩中
    因武則天的一次「性情使然」,牡丹被移於洛陽,從此以後我國洛陽便成了牡丹之都。古來有不少詩人為牡丹傾心留墨,如唐代劉禹錫《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宋代邵雍《洛陽春吟》:桃李花開人不窺,花時須是牡丹時。牡丹花發酒增價,夜半遊人猶未歸;……還有很多詩句,都寫盡了牡丹別樣的動人風姿。
  • 唯有牡丹真國色:10首最經典的牡丹花詩詞
    牡丹開於暮春初夏時節,此時已百花開盡,使得牡丹更加突出。由於牡丹的崇高地位,關於牡丹的詩詞特別的豐富,也有很多非常經典的語句。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最為優美的10首。1.《賞牡丹》 唐 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牡丹花期至,風華動京城。欣賞古詩詞中的國色天香
    洛陽曾是唐朝的東京,交通方便,貿易興隆,城內園圃林立,有幾乎家家種植牡丹傳統,賞花之風盛極一時,唐代詩人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詩句正是東都洛陽牡丹品賞習俗的生動寫照。接著到了宋代,人們對牡丹的栽培技術有了革新,培育出了多種品種的牡丹以供觀賞。到了清代,牡丹除了觀賞,多用於薰香製作。至今除了深受國人喜愛,也流傳於多個國家。
  • 名花傾國兩相歡,五首寫牡丹的詩,來觀賞古詩中的牡丹
    牡丹美甲天下,雍容華貴,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古之今來,有無數的文人志士讚嘆過牡丹的美。又逢牡丹花開的季節,一起來欣賞古詩中的牡丹吧。***********賞牡丹 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真國色」三個字,力重千鈞,擲地有聲。
  • 花花世界這麼鬧 憑什麼唯有牡丹真國色
    讀起來很美的詩詞歌賦離不開一朵牡丹歷史上的文人騷客總是多情的,賞花賞月賞一切美好的看見。牡丹,如此真性情,又怎能躲得過歷代詩人的寵愛呢?劉禹錫筆下的牡丹是獨一無二的: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千黛詩畫欣賞:再讀劉禹錫《賞牡丹》
    千黛作品:國色少年時讀此詩,覺得真好,「唯有牡丹真國色」著實安慰了我私心裡特別喜歡牡丹,但又怕被人說富貴俗氣沒文化的小心理。「真國色」,也不知那時大家有沒有國花國色的評選,是劉禹錫的首創?還是他寫下了三五好友雅聚時的花談,還是楊玉環之後牡丹花的地位已經鞏固?反正這句明顯是完全自由的打心眼兒裡歌詠牡丹。接下來「動京城」,極為引人遐想。唐時的仕女畫裡,宮廷貴婦頭上的大朵牡丹,有著如今美國人大size汽車的舒暢霸氣,以及時代自然而然的富貴氣質。那時的京城,牡丹花的規模應該是不敢限量的。
  • 牡丹稱為國色在唐朝,洛陽牡丹名甲天下於北宋,看牡丹花趣事
    大和年間(827- 835 年),有一年春天快要過去的時候,文宗在宮中欣賞牡丹花,就問身邊人:「現在京城傳唱牡丹詩,誰寫的最佳?」侍臣告訴他中書舍人李正封的「國色朝酣露,天香夜染衣」這句極佳,文宗聽了也很讚賞,反覆品味了好長時間。當時文宗寵愛的妃子楊氏正好也在身旁,文宗就開玩笑地對她說:「你應該在梳妝檯前喝杯紫色的葡萄美酒,那么正封描寫的詩意就全都有了。」
  • 牡丹花開 豔動京城——北京延慶區媯州10餘萬株牡丹進入最佳賞花期
    來源:經濟日報春夏之交的5月,走進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的媯州牡丹園,只見園內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牡丹花競相吐豔,為您營造一個五彩繽紛的錦繡世界,正所謂「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2009年開始建園種植牡丹,現有牡丹花二百六十餘畝,一百多個品種,共10餘萬株。培育成熟的七十多個品種競相開放,其中不乏鳳丹、香玉、雪塔、冠世墨玉、烏金耀輝、烏龍捧盛等10餘種名貴的稀有品種。園區利用拱棚和遮陰等方法將花期延長至40至50天,五月中下旬進入最佳觀賞期。院內還建有仿古的亭臺樓閣、別致的小木屋、以及十餘畝的人工湖泊,可供乘涼小憩。
  • 國色天香醉牡丹,四月臥龍牡丹盛開公園
    牡丹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唐代以來,牡丹之盛,唯有洛陽,以「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於世。唐朝詩人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詩句正是描寫洛陽城的景象。
  • 在詩詞裡,共賞一場「甲天下」的牡丹美景
    還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雍容?亦或是那句「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的金貴?牡丹,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其花大色豔、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鬱,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
  • 故宮的花開了!春色滿園關不住,花開時節動京城
    每每讀來,口齒留香。—— 文徵明《玉蘭》「天下三春無正色,人間一味有真香。」每到清明時節,就是賞梨花的好時候,滿樹梨花,如雲似雪,在春雨的浸潤下,更顯水靈。「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杆?」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