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報導新冠病毒新研究:傳貓易,傳狗難

2020-12-26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魚羊 三井

來源:量子位(ID:QbitAI)

新冠病毒傳染,又有新研究、新進展:相比之下,新冠病毒更容易感染貓,不容易感染狗。

這一結論,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和國家動物疾病防控中心。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明,病毒在狗、豬、雞、鴨中複製能力微弱,但在雪貂和貓中的複製效率較高。

作為首個關於家養寵物/動物是否會感染新冠病毒的研究,論文3月31日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發布之後,引發了關注與討論。

4月1日,Nature網站跟進該論文,援引多位科學家觀點,稱這是一項有趣的研究,但寵物主人現在不用恐慌,目前還不清楚貓科動物是否會將病毒傳染給人類。

實際上,此前3月4日,香港還出現過全球首例寵物狗確診新冠病毒。

所以這個研究到底講了什麼?疫情期間,到底該如何與寵物相處?

先看實驗方法和結果

研究人員選取了兩個病毒株:從華南海鮮市場採集的環境樣品中分離出的 F13-E,和從人類患者身上分離出的 CTan-H。

他們先在雪貂身上進行了實驗,雪貂是常用的人類呼吸道傳染病病毒感染動物模型。

在雪貂鼻內接種 10^5 pfu(空斑形成單位)的 F13-E 或 CTan-H,4天後實施安樂死。

研究人員在這4隻雪貂的鼻甲骨、軟顎和扁桃體中均檢測到了病毒RNA和具有傳染力的病毒,但在其他器官中未檢測到。

這一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可以在雪貂的上呼吸道中複製,但在其他器官中無法檢測到 SARS-CoV-2 的複製。

為了進一步研究新冠病毒是否在雪貂肺部複製,研究人員分別在第2、4、8、14天分別對8隻接種病毒的雪貂進行了安樂死。其中,第14天被安樂死的雪貂身上沒有檢測到病毒RNA。

也就是說,新冠病毒在雪貂的上呼吸道中的複製能長達8天。但沒有引起嚴重的疾病或死亡。

相比於雪貂,貓和狗與人類有更密切的接觸,因此研究人員進一步調查了新冠病毒在家貓、家狗身上的複製情況。

首先是貓。實驗方法與雪貂實驗相同。

在6天後安樂死的兩隻亞成年貓身上,其鼻甲骨、軟顎和扁桃體,其中一隻貓的氣管和另一隻貓的小腸中檢測到了病毒RNA。不過,在它們的肺部樣本中均未檢測到病毒RNA。

在病毒RNA呈陽性的鼻甲骨、軟顎、扁桃體和氣管中,均檢測到具有傳染性的病毒,但小腸中未檢出。

實驗還表明,幼年貓受新冠病毒感染更嚴重,鼻部、氣管黏膜上皮、肺部均有感染。

另外,為了監測飛沫傳播,研究人員在 3 只接種了病毒的貓附近,放上了沒有感染病毒的貓,它們都被分別關在各自的籠子裡。

由於實驗中的亞成年貓具有一定攻擊性,為了避免可能的傷害,研究人員只收集了貓的排洩物,並在安樂死後對其器官進行病毒RNA檢測。

實驗第 3 天,有一隻暴露的貓糞便中檢測到了病毒RNA。在第 11 天對其實施安樂死之後,在這隻貓的鼻甲骨、軟顎、扁桃體和氣管中均檢出病毒RNA。

這就表明了呼吸道飛沫傳播的存在。

不過,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病毒學家 Linda Saif 認為,在 3 只被暴露於被感染動物的貓中,只有一隻感染了病毒,這表明病毒可能並不會在貓之間高度傳播。

此外,由於論文沒有描述籠子是如何擺放的,因此是否是飛沫傳播仍需進一步研究,有可能是健康貓接觸了感染貓的糞便或尿液而感染了病毒。

接著,研究人員採用同樣的方法,在比格犬(常用實驗動物)身上進行了實驗。

在比格犬鼻內接種CTan-H,幾乎無感染。只有兩例直腸拭子病毒RNA呈現陽性。

其中一隻出現直腸拭子陽性的狗在第 4 天被安樂死,但在它的其他組織器官中,沒有發現感染。

所有試驗比格犬的血液中也未檢測到病毒。證明狗對SARS-nCoV-2病毒感染性微弱。

研究人員還對豬、雞、鴨進行了研究,發現它們不易感染新冠病毒。

研究作者團隊

這項動物對新冠病毒易感性研究,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和國家動物疾病防控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1948年建所,為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獸醫學院依託單位,擁有我國唯一的大動物生物安全四級設施——「國家動物疫病防控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

通訊作者有兩位,一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化蘭。

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步志高。

研究結果意味著什麼?

Nature在新聞報導中採訪了多位科學家,他們對這一研究給出了評論。

香港城市大學Dirk Pfeiffer說,在防控中應該考慮貓的因素,但貓並不是病毒傳播的主要因素。

此前,SARS病毒的相關研究也表明,貓可以被感染並傳播給其他的貓,但在SARS疫情期間,沒有跡象表明SARS病毒會在家貓中廣泛傳播、傳染給人類。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病毒學家Linda Saif更是指出,寵物貓的主人無需驚慌,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受感染的貓會把冠狀病毒傳染給人。

Saif說,需要進行更多測試,包括對貓進行不同劑量的病毒測試,觀察新冠病毒是否會在貓之間高度傳播。

不過,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是給出了建議,稱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應該限制與寵物的接觸。

嗯,這項研究裡裡外外,就是這樣。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目前研究至此,也沒有得出結論,證明受新冠感染的貓可以把病毒傳染給人。

傳送門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30.015347v1.full.pdf+htm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984-8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易感染貓和雪貂
    原標題: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易感染貓和雪貂   新華社華盛頓4月9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科學》雜誌8日發表的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容易感染貓和雪貂,而對狗、豬、雞、鴨等感染性微弱。
  • 貓比狗更易感新冠病毒,寵物是否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近日,據媒體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市的一隻貓在其主人確診新冠肺炎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首例已知的貓感染病例。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一些人對它是否在寵物和人之間傳播感到擔憂。3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發表在預印本平臺(未經同行評審)bioRxiv上的一項研究表示,新冠病毒在雪貂和貓中複製效率很高,而在狗、豬、雞和鴨中複製能力微弱,此外還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之間傳播。
  • 最新研究表明:貓可以無症狀傳染新冠病毒
    最新研究表明:貓可以無症狀傳染新冠病毒 2020-05-14 14:53:36  來源:封面新聞
  • 貓貓也會感染新冠病毒?病例持續增加的隱憂
    日宣布,兩隻生活在紐約州不同地區的寵物貓確認感染新冠病毒,其中一隻貓的主人此前病毒檢測呈陽性,這是美國首次發現家養寵物感染。貓的嘔吐物和糞便被送去了列日的獸醫中心,檢測屬於陽性,並且病毒基因含量超高。9天之後貓貓已經康復。其主人由於去過義大利北部地區而患病,據推測是主人在家把病毒傳給了貓。
  • 學術頭條:新冠病毒傳貓不傳狗,中等質量黑洞新證據,愛滋病專家因新...
    這項研究由德國柏林沙裡泰大學醫院、聯邦國防軍微生物研究所和慕尼黑施瓦貝醫院共同完成。研究人員對9名成年輕症患者在治療期間進行病毒學分析,從患者咽喉、肺部採樣,並檢測了痰液、血液、尿液和糞便。研究發現,患者出現輕症的第一周,新冠病毒在其上呼吸道組織大量複製並脫落。在出現症狀第8天後,患者的喉部、肺部還能分離出具備感染能力的病毒樣本。
  • 禿頂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大多數男性在2020年都有點難。過年宅家雞飛狗跳,血壓升高;病毒長期共存導致收入銳減,被家人數落;那些人到中年的男性,不是已經禿了,就是正在禿的路上……禿已經是原罪了,新冠病毒還要再補刀。近期美國皮膚病學會雜誌一項新研究表明,禿頂的男性易被新冠病毒感染,易轉為重症。
  • 日本團隊的新研究,紅茶 1 分鐘內能減少 99% 新冠病毒?
    12月1日,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宣布,市面上銷售的瓶裝茶和茶包等茶類產品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達到「滅活」新冠病毒的「神奇」效果。——環球網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日本的一個研究團隊經過細緻的研究後,發現市面上銷售的瓶裝茶和茶包等茶類產品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甚至達到「滅活」的神奇效果,這件事情聽起來非常的不可思議,以至於我覺得環球網報導了一個假新聞。
  • 貓狗得救了!專家教授頻頻發聲!不要將新冠病毒丟鍋貓狗!
    幾天前,媒體又曝出一篇將新冠病毒丟鍋貓狗的「新聞」——文章洋洋灑灑說,《病毒所石正麗等發現,14.7%的貓已感染新冠病毒!在這個關鍵時刻,4月4日,文中涉及的論文作者之一、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潛心研究動物傳染病與人獸共患傳染病近40年的金梅林出來為貓狗正名了!她發布了緊急澄清說明——那是媒體撰稿人斷章取意的題頭!她說,在沒有界定範圍的情況下,單獨摘出「14.7%的貓已感染新冠病毒」並不準確,會造成民眾的一個誤導和恐慌,這是不可取的!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話題。鍾南山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鍾南山稱,現在,新冠病毒研究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就是「環境傳人」。「什麼樣的情況會感染,環境裡病毒要達到多少濃度會出現感染,新冠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
  • 老年人和患基礎疾病人群為何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據西班牙《20分鐘報》網站12月8日報導,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指出,參與新冠病毒感染的蛋白質可能會使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傷害。新冠病毒能與不同動物的宿主細胞結合。
  • 鍾南山提出新課題: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自7月起,全國各地本土散發疫情「烽火四起」,形勢複雜。
  • 《科學》刊發哈獸研研究:評估雪貂、貓、犬等對新冠易感性
    他們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狗、豬、雞和鴨子身上複製能力很弱,但能在雪貂上呼吸道和貓的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高效複製。實驗感染貓能夠通過空氣傳播新冠病毒;部分貓感染後可導致嚴重發病甚至死亡,低齡貓發病明顯較大齡貓嚴重。
  • 研究:猩猩等狹鼻小目靈長類哺乳動物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
    近日,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探究了人類之外的其他動物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哺乳動物,尤其是靈長類感染並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27日報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小組研究了400多種動物,包括252種哺乳動物、72種鳥類、65種魚類、4種兩棲類和17種爬行類,觀察各類物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ACE2)受體結合能力,此前有多項研究認為ACE2是新冠病毒的細胞表面受體。
  • 為何貓狗易感染新冠病毒,但豬雞卻具天生免疫力?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何貓狗易感染新冠病毒,但豬雞卻具天生免疫力?新冠病毒不僅會攻擊人類,一些動物也無法逃脫此類命運。從貓、狗、雪貂、再到獅子,各種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然而有一些動物即使暴露於新冠病毒中,也不會被感染。這是什麼原因呢?
  • 新冠血型感染研究:新冠病毒A型血更易感 O型血風險較低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原標題:新冠病毒A型血更易感,O型血風險較低:首個新冠血型感染研究發布 | 8機構聯合攻關,雷神山院長參與文/十三 魚羊來源:量子位
  • 美調查報導網站: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報導系編造
    報導稱,「有關新冠病毒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的陰謀論」,已成為川普政府的『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從一月下旬開始,美國媒體上零星出現這種論調,最近一篇文章由《華盛頓郵報》刊發,作者喬希·羅金則扮演著當年朱迪思·米勒(《紐約時報》記者朱迪思·米勒,曾散播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虛假消息)的角色。
  • Nature:新冠病毒的動物來源,仍然迷霧重重
    研究的作者表示,實際上,這與一個稱為受體結合結構域(RBD)的特定位點有關。具體分析結果於2月20日在生物醫學預印本伺服器bioRxiv上發布[2]。全基因組比較發現,穿山甲病毒和人類冠狀病毒DNA的相似性為90.3%。RBD是冠狀病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病毒能夠鎖定並進入細胞。
  • 穿山甲會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寄主嗎?
    最近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媒體報導中表示,穿山甲可能是潛在的中間宿主,而近日也有來自其他實驗室的文章報導了相關的分析和實驗結果。為什麼一定要找到中間寄主?穿山甲會是中間宿主嗎?希望下面的內容可以告訴你答案。找到中間宿主為什麼這麼重要?
  • 歐美六國貂養殖場發現新冠病毒,丹麥12人感染新冠病毒變種
    丹麥政府4日宣布,在丹麥養殖貂身上發現的一個新冠病毒變種已傳給12人,政府將組織宰殺丹麥所有養殖貂。世衛組織6日宣布在全球範圍審視貂養殖場的生物安全。丹麥全國「殺貂」!禍起何時?10月13日丹麥水貂養殖場中共有150多名人員確診。
  • 日本一研究團隊:茶水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
    【環球時報記者 西山】日本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宣布,市面上銷售的瓶裝茶和茶包等茶類產品能大幅降低新冠病毒傳染力,達到「滅活」新冠病毒的「神奇」效果。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研究人員在實驗中使用了約10種產品,包括市面上銷售的瓶裝綠茶、紅茶茶包、還有奈良本地產的「大和茶」茶包等,然後將裝有新冠病毒的液體倒入這些茶中,並按時觀察病毒含量。研究結果發現,最能有效「消滅」新冠病毒的是衝泡出來的紅茶,茶水裡的病毒能在1分鐘內減少99%,10分鐘後減少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