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和患基礎疾病人群為何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2020-12-2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據西班牙《20分鐘報》網站12月8日報導,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指出,參與新冠病毒感染的蛋白質可能會使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傷害。新冠病毒能與不同動物的宿主細胞結合。隨著身體衰老和罹患疾病,其細胞氧化程度增加,而這很可能就是為什麼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感染概率更高、病情更嚴重的原因。

研究指出,了解為什麼有些動物會被感染,而有些動物可能不會被感染,這是尋找新的治療方法的關鍵。研究人員分析了不同物種的病毒和宿主細胞受體的蛋白序列,以期找出真正原因。

研究作者之一的賈斯溫德·辛格表示,目前可知這種病毒可以感染人類、貓、狗和貂,但不能感染牛和豬。此外,新冠病毒對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的危害比年輕人、健康人更嚴重。然而,直到現在其中的原因還不甚清楚。

新冠病毒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內,就會劫持細胞的新陳代謝機制,進行自我複製和傳播。病毒的蛋白刺突附著在宿主細胞表面的蛋白受體ACE2上,使細胞和病毒包膜相融合。這個過程讓病毒得以進入細胞,並與細胞的蛋白質製造機制合作,製造新的自身拷貝,隨後這些副本會繼續感染其他健康細胞。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蛋白質及其胺基酸構件發現,對病毒敏感的動物存在一些共同之處。人、貓、狗等動物有兩個半胱氨酸,能夠形成特殊的二硫鍵,並通過細胞的氧化環境結合在一起。研究表明,老年人或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的細胞氧化程度增加可能會導致他們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並罹患疾病。

報導稱,在豬、牛等抗病毒性較強的動物體內,這兩個半胱氨酸當中缺少一個,因此二硫鍵就無法形成。最終結果就是病毒無法留存在其細胞內。

研究人員稱,防止二硫鍵的形成可能是尋找新療法的關鍵。他們認為,破壞保持二硫鍵完整的氧化環境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策略。而抗氧化劑可能通過幹擾病毒進入宿主細胞來降低感染病毒的嚴重性。(編譯/劉麗菲)

相關焦點

  • 禿頂更易感染新冠病毒
    過年宅家雞飛狗跳,血壓升高;病毒長期共存導致收入銳減,被家人數落;那些人到中年的男性,不是已經禿了,就是正在禿的路上……禿已經是原罪了,新冠病毒還要再補刀。近期美國皮膚病學會雜誌一項新研究表明,禿頂的男性易被新冠病毒感染,易轉為重症。新冠病毒對男性的「偏愛」,讓男性本就不好過的生活,雪上加霜。
  • 接種了流感疫苗就不會得流感嗎 流感和新冠感染如何區別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氣溫降低有利於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傳播,存在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為此,季節性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雖然我國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但全球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加上秋冬季的低溫可能使新冠病毒更易生存和傳播,存在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共同傳播的風險。
  • 新冠血型感染研究:新冠病毒A型血更易感 O型血風險較低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原標題:新冠病毒A型血更易感,O型血風險較低:首個新冠血型感染研究發布 | 8機構聯合攻關,雷神山院長參與文/十三 魚羊來源:量子位
  • 為何貓狗易感染新冠病毒,但豬雞卻具天生免疫力?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何貓狗易感染新冠病毒,但豬雞卻具天生免疫力?新冠病毒不僅會攻擊人類,一些動物也無法逃脫此類命運。從貓、狗、雪貂、再到獅子,各種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然而有一些動物即使暴露於新冠病毒中,也不會被感染。這是什麼原因呢?
  • 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易感染貓和雪貂
    原標題: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易感染貓和雪貂   新華社華盛頓4月9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科學》雜誌8日發表的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容易感染貓和雪貂,而對狗、豬、雞、鴨等感染性微弱。
  • 最新研究:O型血不易感新冠病毒!有一種血型更易感,要特別防護
    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新冠肺炎的易感性與血型存在一定的關聯。具體來說,相對於其它血型,O型血的人最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風險最低。就算是感染了,死亡率也是最低的。其實,在以前的研究中也發現,O型血的人感染其它冠狀病毒如SARS的機率也更低。那麼,O型血的人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 對寶寶來說,這個病毒比新冠病毒更嚴重,家長更需了解
    現在每個人都在擔心新冠病毒感染,但是兒童的感染導致危重症和死亡率極低,但是孩子因為手足口病,尤其EV71病毒感染,死亡率還不低,危重症的手足口病例還歷歷在目,所以在這個時候,隨著氣溫升高,這個病毒已經悄悄到了我們孩子身邊,接下來也是幼兒園復學時間,大家還是要警惕手足口病。
  • 新冠病毒在常見物品上能活多久?如何防範?
    與之相比,雖然有些新冠肺炎病例可在症狀出現前24至48小時傳播病毒,但目前來看這不是主要的。第三,傳染力不同。根據對基本傳染數的評估,新冠肺炎傳染力強於流感。第四,重症比例不同。迄今數據表明,8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為輕症或無症狀,15%為嚴重感染,5%為極嚴重感染。嚴重和極嚴重感染比例高於流感。第五,易感人群有一定區別。
  • 新冠病毒為何比SARS病毒傳染性更強?這個展覽帶你揭秘病毒
    如果把人體比作足球場,細菌就是球場上的足球,病毒則是足球上的五邊形。」病毒有多大?新冠病毒為何比SARS病毒傳染性更強?因為病毒是一種介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的中間狀態,自身無法進行新陳代謝、自主生長和繁殖。
  • 三文魚會感染和攜帶新冠病毒嗎?吃了三文魚的人會感染新冠病毒嗎?
    今天,山貓和我的朋友們,通過查閱現有的基礎研究成果,來說明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新冠病毒的結構。 從上面這個新冠病毒感染動物細胞的大致過程,我們可以明白以下兩個方面。 1、新冠病毒只能感染活的動物細胞,不能感染死的細胞,也就是說不能感染動物屍體。也就不能在動物屍體上長期存活。這和細菌完全不一樣。 2、新冠病毒必須通過S蛋白和動物細胞黏膜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才能感染動物。
  • 眼耳鼻喉科醫生更易感染新冠?國內外專家都說話了
    她援引《美國醫學會雜誌》於22日發布研究稱,短暫失去味覺或嗅覺,或是感染新冠病毒的表現。此前1周,《柳葉刀》也發表過關於新冠肺炎患者嗅覺和味覺異常的文章。其中指出,越來越多耳鼻喉科醫生等報告,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伴有「嗅覺缺失」和「味覺障礙」。「從症狀看,耳鼻喉科或是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尤其是症狀不典型者的『哨兵』。
  • 貓比狗更易感新冠病毒,寵物是否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近日,據媒體報導,來自比利時列日市的一隻貓在其主人確診新冠肺炎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是首例已知的貓感染病例。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一些人對它是否在寵物和人之間傳播感到擔憂。3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團隊發表在預印本平臺(未經同行評審)bioRxiv上的一項研究表示,新冠病毒在雪貂和貓中複製效率很高,而在狗、豬、雞和鴨中複製能力微弱,此外還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在貓之間傳播。
  • 平靜的義大利,為何被新冠病毒擊穿?
    如果能把所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嚴格隔離,就可以完全控制新冠疫情。上面兩點也解釋了為什麼歐美國家和亞洲國家兩種不同的防疫策略所帶來的區別。在歐美,一般接受病毒檢測的人需要符合兩條標準:有症狀和有流行病學依據。所以,當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症狀時就很難被檢測到,他們因此也就成為了人群中的傳染源。而在亞洲,檢測對象的範圍卻要大得多。
  • 新冠病毒感染康復期中醫藥治療建議
    本周由「中英文化交流學會」邀請了英國中醫師學會現任會長陳贊育,介紹《新冠病毒感染康復期中醫藥治療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陳贊育從業以來,矢志岐黃、精心懸壺,深受患者和同行的敬重。《建議》一文專為復工後的疫情應對所撰,於醫於患,都可謂字字真知、句句仁心。 圖為陳贊育。
  • 新冠病毒會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會引起兩種心臟問題!
    新冠病毒會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會引起兩種心臟問題!梅奧診所(Mayo Clinic)心臟病學部主任萊斯利·庫珀(Leslie Cooper)博士說:「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患上呼吸道病毒疾病(包括流感和新冠肺炎)的時候,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要更高。」「我們知道,在新冠病毒病重期間,病人的心臟功能可能會下降。有時這種功能下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造成的,但有時候對一些人來說,這種功能下降是由心臟內的直接病毒感染引起的。」
  • 韓國首爾出現多例死後被確診新冠病例 均為老年人
    來源:海外網新冠病毒檢測篩查(韓聯社)海外網12月14日電據韓聯社14日報導,韓國首爾市13日新增死亡病例3例,其中2例為死亡後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均為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截至目前,當地已出現多例死後確診病例。
  • 俄專家警告:素食主義者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更大
    素食主義者不吃肉食,自然免疫力低下,那麼他或她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就更高。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日報導稱,涅納斯季娜指出:「飲食多樣化、全面和有規律是感覺良好和身體健康的保證,但是有些人自己非要把多種食物從食譜中剔除,從而導致體內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這就導致免疫力低下,進而導致百病叢生,感染新冠病毒自然也不例外。」
  • 緊跟新冠病毒的毛黴菌是什麼?吃腐乳會吃進毛黴嗎?
    央廣網北京1月1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近日,據外媒報導,一種致病性真菌感染疾病——毛黴菌病在印度多地蔓延,並且,多數病患是處於恢復期的新冠患者。目前,已經有多名患者死亡。
  • 馬來西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D614G突變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危險
    【據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該國最近從分屬兩起聚集性感染的4名患者體內分離到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並稱發生這一突變的毒株「具有10倍的傳染性」。
  • Nature報導新冠病毒新研究:傳貓易,傳狗難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文/魚羊 三井來源:量子位(ID:QbitAI)新冠病毒傳染,又有新研究、新進展:相比之下,新冠病毒更容易感染貓,不容易感染狗。為了進一步研究新冠病毒是否在雪貂肺部複製,研究人員分別在第2、4、8、14天分別對8隻接種病毒的雪貂進行了安樂死。其中,第14天被安樂死的雪貂身上沒有檢測到病毒RNA。也就是說,新冠病毒在雪貂的上呼吸道中的複製能長達8天。但沒有引起嚴重的疾病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