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9月30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之「談兵論戰」我們將一起關注:【馬拉巴爾2019軍演開始,這個美日印三國永久性海上軍演為何三年來規模大幅縮水?】【英國為何不跟風學美國、法國搞太空軍,而只是研究應對太空威脅的防禦能力?】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兩位軍事評論員分別是——軍事專家成漢平教授和軍事專家袁周副教授。他們將為您就以上問題進行詳細解讀。以下是內容概要,全部內容請戳頂部音頻收聽!
馬拉巴爾演習2014年開始規模逐漸擴大,2017年達到一個頂峰,美日印三國都派出了自己的航母戰鬥群,但是去年美軍和印度的航母都沒來,今年更是戰艦數量都相比較過去少了很多,這是什麼原因呢?怎麼看美日印這個重要的永久性演習縮水的情況呢?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7月17日,美國和印度海軍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印度洋海域舉行馬拉巴爾軍事演習(視覺中國)
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在2018年的時候,美國在宣布軍演的時候,所採用的圖片被人發現是此前的。也就是說2018年軍艦不夠用舊照片來湊數,這就表明了從去年開始到今年逐步出現一個收縮。為什麼這種永久性的軍演會出現這樣的一種趨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就是在參演各方看來,軍演的實質意義並不大,所以大家都不願意過多的投入。
第二個原因就是印度始終認為印度洋是印度自己的大洋,它是這裡的主人,而不是其他各方。它非常擔心美日這些軍艦來多了以後,在這個地方有可能使印度洋變得更加複雜,因此它不主張進一步擴大規模,僅僅把它變成一種儀式性的,一種機制性的永久軍演,而不是一場大規模的演練。
第三個原因就是,既然是印度主導的,它不願意過多的讓人解讀為是針對第三方的。這裡頭所謂的第三方很明顯是針對咱們中國,軍演會過多的去解讀為針對中國,未來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所以這也是印度方面,包括日本方面主動減少自己參與艦隻的主要的考量,因為在川普政府越來越顯得不靠譜的背景之下,像日本這樣的國家,它更主張提升對話關係。
英國現在其實完全意識到未來十幾年太空軍事威脅的嚴重性,但是英國國防部的投資項目卻都是和太空防禦有關的項目而非進攻性手段,怎麼看英國國防部的這個選擇呢?
資料圖:英國國防部總部(百度百科)
英國國防部將太空戰能力建設投資的重點放到了防禦性的項目上,而並非進攻性的項目上,在我看來這是英國的明智的選擇。
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它這樣做不會遭到太大的國際壓力。當前的確不少大國都在發展太空戰能力,但是如果發展進攻性的太空戰能力,往往會在國際社會上遇到阻力,受到指責。特別像英國肯定會受到來自俄羅斯等國的指責和壓力,會讓英國感到壓力山大。而發展防禦性的太空戰能力,顯然可以說是不針對任何第三方的,那麼對於正面臨著脫歐壓力的英國來說,至少不會讓自己已經不堪重壓的身軀再承受更多的壓力了。
其次就是從技術上講也更容易實現突破。英國是有一定的太空技術開發能力的,但是並不是特別的強。而從技術難度上講,預警技術和衛星防禦技術,難度上要比定向能武器這種進攻性技術要容易一些。英國也有基礎,更容易實現它的突破。
第三還是缺錢。英國其實也想攻防兼備,技術全面全球領先,但是空虛的國庫並不支持英國,這樣做,也只能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選擇性的發展一些太空戰的能力!而太空防禦項目顯然技術上相對成熟,耗費的資金也相對較少,對英國而言發展起來更為現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