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劍鋒
2月28日,長沙市開福區伍家嶺街道陡嶺社區開展「廉政文化入燈謎 紅紅火火鬧元宵」活動。活動精心設計100餘條蘊含黨風廉政建設、黨紀黨規等知識的謎語懸掛在花燈下供居民競猜,藏在花燈裡的廉政燈謎為元宵佳節增添了一份濃濃的「廉」意,帶著濃鬱的時代特點。
與我國其他節日強調合家團圓不同,元宵節突出的是普天同慶主題,所以也被喻為「全民狂歡節」。所謂「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盡了元宵節的特質。在快節奏、多興趣、廣交際的今天,人們的過節方式已不再局限於一碗湯圓,更應讓傳統文化活起來。猜燈謎、賞花燈、舞龍獅等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不僅讓年俗有了新的傳承,也使傳統文化得到發揚光大。
給元宵節添加「文化餡兒」,首要的是對傳統文化「溫故而知新」。古往今來有那麼多與元宵節相關的詩詞歌賦,在猜燈謎的過程中重溫這些詩詞,品味元宵文化的綿綿遠香,豈不是一件文化樂事?並且,每一個「鬧元宵」活動都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只有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共同體驗、共同分享,才會更有情趣、更有味道。因此,騰出點時間與家人一起動手搓湯圓、與鄰裡一同猜燈謎,為傳統文化活動捧場、喝彩,既是在打撈傳統文化的記憶,更能讓元宵節「鬧」出時尚、過出新意。
「鬧元宵」關鍵要通過全民參與,讓「文化唱戲」。要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手段、方式、平臺,堅守其「根」、突出其「神」、抓住其「形」,深入挖掘年俗的淵源和內涵,同時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湖南本土的紅色基因,打造更多符合現代人審美與志趣的多元文化產品,從而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言以蔽之,元宵節既要有湯圓味,更應有文化味。在強調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有責任過一個有文化品位的傳統節日,不僅要增添更多具有時代特徵、民族特色、區域特點的新習俗、新風尚,也應尊重傳統習俗,繼承傳統文化,讓博大精深的元宵文化得以豐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