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元宵節多包「文化餡兒」_新聞中心_洛陽網

2020-12-11 洛陽網

為元宵節多包些傳統文化的「餡兒」,能「鬧」出興趣,「鬧」出新意,點亮祖先留下的那盞「花燈」,為我們照亮前行的路,讓心中擁有暖暖的傳統記憶。

  為元宵節多包些傳統文化的「餡兒」,能「鬧」出興趣,「鬧」出新意,點亮祖先留下的那盞「花燈」,為我們照亮前行的路,讓心中擁有暖暖的傳統記憶。

  昨天是元宵節,作為春節狂歡的續曲,人們對元宵節懷有很大的期許。

  正月十五鬧元宵,怎麼「鬧」,才能燃起人們過節的熱情?

  過年不放炮,不用健康換熱鬧,正成為大家的共識。從今年靜悄悄卻熱騰騰的春節來看,雖然放炮少,廟會的火爆卻傳出濃濃的年味兒,這說明,文化過年正成為人們的心理需求、精神渴望。

  「月半大似年」是句老話,傳統中,懷念離別親人、寄託美好願望的元宵節和辭舊迎新的春節同等重要,都是寓意團圓的美好節日。元宵節,無論是北方人吃「元宵」,還是南方人吃「湯圓」,都在吃出家庭的團圓和美。

  不可否認,如今若問起元宵節的起源、民俗,不少人可能說不清楚。當人們對元宵餡兒的關注大於對元宵節歷史文化內涵的了解,元宵節難免被庸俗化、邊緣化,寶貴的傳統節日難免處境尷尬。

  懂得過節,本質是文化自信的表現。讓元宵節「熱」起來,要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依託,要與時俱進地豐富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內涵。就像受歡迎的元宵餡兒分傳統口味和現代口味,節日文化傳承也要「守舊」與「納新」並重。

  把「社火」這把「火」燒得更旺。踩高蹺、跑旱船、舞龍獅、扭秧歌等古老的民間「雜戲」,含義深邃,味道綿長,滋養著一代代人的心靈;多組織居民動手學做傳統花燈,別讓紗燈、走馬燈等傳統花燈製作工藝在我們手裡失傳;利用高科技手段,多開發現代節慶文娛產品,通過新媒體傳播經典元宵節詩歌,創作內容高雅、易於傳誦的節慶作品,都能讓元宵節充滿更多文化味兒。

  為元宵節多包些傳統文化的「餡兒」,能「鬧」出興趣,「鬧」出新意,點亮祖先留下的那盞「花燈」,為我們照亮前行的路,讓心中擁有暖暖的傳統記憶。(新聞觀察員 洛譚)

相關焦點

  •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你能分清嗎?
    佛教文化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 2020洛陽網百萬粉絲節終極錦鯉揭曉
    老碼頭火鍋、鬼臉披薩、克麗司汀酒店日光閣餐廳、洛神島套票……承包2020洛陽網百萬粉絲節最「霸道」大獎的終極錦鯉揭曉了!  今日下午,王紅娟來到洛陽日報報業大廈22樓的洛陽網,領取專屬「錦鯉」大獎。
  • 「鬧元宵」需要更多「文化餡兒」
    活動精心設計100餘條蘊含黨風廉政建設、黨紀黨規等知識的謎語懸掛在花燈下供居民競猜,藏在花燈裡的廉政燈謎為元宵佳節增添了一份濃濃的「廉」意,帶著濃鬱的時代特點。 與我國其他節日強調合家團圓不同,元宵節突出的是普天同慶主題,所以也被喻為「全民狂歡節」。所謂「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盡了元宵節的特質。
  • 專家解析元宵湯圓區別:元宵靠"滾" 湯圓靠"包"
    元宵和湯圓從形狀和顏色看,非常相似,但實際上卻是兩樣食品。太原老漢元宵的負責人賈三成做傳統元宵有30餘年,他從「滾」元宵和「包」湯圓上,細緻分析了兩種食品的區別。  賈三成說,首先從皮兒的原料上,雖然都是糯米粉做皮,但元宵一般選用米粒細長,黏性強的優質長糯米,而湯圓一般選用形狀圓短,口感甜膩,黏度遜於長糯米的優質圓糯米。
  • 蕪湖包湯圓 做花燈 看大戲 歡歡喜喜鬧元宵
    2月17日,市金馬門社區開展「學包湯圓迎十五」慶元宵活動。社區組織老黨員和留守兒童歡聚一堂,大人手把手教孩子們和面、做餡兒、包湯圓,讓孩子們在快樂中了解元宵節的傳統習俗,歡度元宵節。2月17日,該鎮文化服務中心提前鬧元宵,為務工農民們送上了滾龍、獅子、花籃、腰鼓等民俗表演,讓他們感受濃濃鄉情、深深眷戀。
  • 包湯圓滾元宵,居民自己動手一起過節
    半島記者 劉笑笑正月十五鬧元宵,為營造節日氣氛,弘揚傳統文化,近日,市北區阜新路街道小村莊社區舉辦了一場「我們的節日▪元宵節——包元宵 慶元宵」活動。此次活動,小村莊社區邀請專業糕點老師,現場教授包元宵與滾元宵的方法步驟。
  • 帶餡兒的糯米糰子 老實交代你是湯圓還是元宵?
    元宵湯圓,傻傻分不清楚。傳統的元宵餡料大概有白糖芝麻和桂花什錦,核桃杏仁瓜子碎,主要以甜餡兒為主。但是小編吃了那麼多年的湯圓還是喜歡吃芝麻餡和花生餡的。元宵湯圓,傻傻分不清楚。元宵是北方的叫法,而湯圓是南方的叫法。雖然元宵和湯圓它倆長得差不多,但是這兩兄弟還是有區別的。
  • 寶寶吃元宵被噎?怎麼吃元宵,寶媽們心裡得有譜兒!
    這倆最大的不一樣就是: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卻是滾出來的!不管是「包」還是「滾」,它們的粘性都是很高的,而且也是不易消化的食物。元宵節最大的儀式就是吃元宵。可新聞上時有寶寶吃湯圓被噎,甚至窒息的事件被報導。
  • 2019年洛陽網「百姓呼聲」回復率為99.7%
    10家單位榮獲2019年度洛陽網「百姓呼聲」群眾訴求辦理工作先進單位:  洛陽市公安局、洛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洛陽市住房保障和房產服務中心、洛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洛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孟津縣、偃師市、新安縣、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洛陽供電公司、洛陽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 逛廟會 看花燈 渝中區元宵佳節耍事多
    此次元宵廟會打造了包括「粉系開運」「粉系爆款」「粉系國韻」及「粉系打卡」在內的七大粉系主題活動,為市民們帶來了別具一格的節日體驗。粉色藝術裝置、粉色市集……記者看到,活動現場隨處可見以粉色為主色調的主題裝扮,顯得格外溫馨。在人氣最旺的「粉色國韻」環節,川劇變臉、粉獅獻瑞、足尖雜技及皮筋滾燈等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表演引得現場觀眾鼓掌叫好。
  • 2017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黑臉包丞相,坐在大堂上(打一動物...
    2017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 2017年元宵節燈謎大全【附答案】  燈謎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族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下面是南方財富網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2017元宵節燈謎大全及答案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 不管是南方包湯圓,還是北方滾元宵!每一顆都代表「團圓」!
    市民:「正月十五就吃元宵,團團圓圓的意思吧!代表過完節的最後一天,對吧。」大部分市民對於這兩種東西,潛意識裡都認為湯圓就是元宵,元宵就是湯圓,只是南北方的叫法差異而已。而現在的人,到了元宵節,吃元宵也基本都是購買現成的。
  • 元宵節:為什麼說「北滾元宵,南包湯圓」?
    作為元宵節必備的傳統小吃,元宵和湯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真的只是南北方的叫法不同嗎?其實它倆兒還真不是一種東西。1,早在我國的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過元宵節的傳統。所以元宵作為元宵節的指定食物古來有之,有很深的群眾基礎;而湯圓則是出現於宋代,並且最早的湯圓也是在冬至吃的。有「冬至團」「冬至圓」的稱呼。2,此外他們的做法大有不同。湯圓是包出來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是滾出來的,表皮乾燥鬆軟。但元宵當從沒心深處透著一股放蕩不羈的搖滾範兒。
  • 這個餡兒20多年都吃不膩,北方的「滾元宵」皮薄餡足,軟糯Q彈!
    今日正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又稱「上元節」,南方「包湯圓」、北方「滾元宵」的風俗也在中國由來已久,相傳在宋代民間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物,最早叫「浮元子」,後來人稱「元宵」,生意人還習慣美其名曰「元寶」。
  • 正月十五鬧元宵:你吃的元宵還是湯圓?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 加快建設副中心 致力打造增長極_洛陽網專題報導_新聞中心_洛陽網
    晨光熹微,孟津縣小浪底鎮明達村貧困戶孫爪子就在大棚中穿梭,一個多月後就要上市的草莓還有採摘節走王城大道快速路有多「快」?昨日,記者從南山大道出發,乘車一路向北,行駛至連霍高速洛陽...,為大力傳承弘揚河洛優秀傳統文化,倡導「以文化城,以文育人」的文化新生活...
  • 元宵湯圓的區別
    實況神聖原創節日乾貨:元宵湯圓的區別以及注意事項​一:元宵湯圓的區別1:一般 南方包湯圓, 北方滾元宵2:製作工藝不同。簡單的來說,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和包餃子有點像, 先把糯米麵和好 用手揪一小團面壓扁 把餡兒包在裡面,揉成球兒。 元宵是先把餡兒做好,切成小塊兒 ,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 ,然後把餡兒放在盛有糯米麵的大笸籮裡來回搖 或者機器搖。 反覆幾次,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即可完成。
  • 這位粉絲成為洛陽網「百萬粉絲錦鯉」
    「百萬粉絲錦鯉」產生昨日16時,萬眾矚目的洛陽網「百萬粉絲錦鯉」抽獎活動啟動,電腦系統隨機抽取幸運網友。最終,網友「梔子花開」成為洛陽網「百萬粉絲錦鯉」!抽獎資格核查無誤後,洛陽網工作人員懷著激動的心情,撥通了網友「梔子花開」的電話。
  • 元宵節話元宵,元宵和湯圓的那些事
    根據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從記述看,元宵和湯圓本質上是很相似的,以至於劉氏認為是同一種食品,但實際上兩者是有差距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製作工藝不同: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以餡兒為主,先把餡兒做好,和勻後切成固體小塊兒放在盛有糯米麵的大笸籮裡,用手來回搖動(現在多用機器),邊搖邊灑水(也有搖了一圈糯米粉後蘸水
  • 包湯圓 滾元宵 哪個更得你的喜愛?
    說到湯圓,不免容易將它和元宵混到一起,但元宵和湯圓,說到底還是兩樣不同的美食。南方包湯圓,北方滾元宵,做法如其名,湯圓是用和好的糯米像包餃子一樣把準備好的餡兒包進去,團圓;元宵則是準備好餡兒,蘸上水,在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或者滾了一圈糯米粉後蘸水,再繼續在糯米麵中滾,使其自然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