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蝦後未拆包裝直接過秤的結果
倒出水,換了普通塑膠袋後過秤的結果
今日是端午節,除了傳統的粽子,很多人也會選擇到青石橋海鮮市場買蝦和螃蟹來做節日大餐。經常到青石橋海鮮市場買蝦的人可能會發現,絕大多數商家都是用一種厚厚的大黑袋子裝蝦和螃蟹,如果有人提出異議,有一些商家還會直接拒絕銷售。他們的說法,一般都是「為你著想」:這種袋子不容易被刺穿,還可以充入氧氣,讓蝦活得更久。
真的如此麼?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對青石橋海鮮市場進行了暗訪,結果發現這種黑袋子裡的貓膩還真不少。
三刀宰你
千萬小心
第一刀
「黑袋裝水」
「裡面有很多水,一上秤,剛好0.23公斤,近半斤水。」
第二刀
「偷梁換柱」
「預先裝了死蝦,就放在秤邊邊,趁顧客不注意調包。」
第三刀
「橫刀奪蟹」
「咦,剛才我明明買的是3隻,現在怎麼變成4隻了?」
記者調查/
不用黑袋子就不賣
青石橋海鮮市場地處市中心,交通便利,每天都吸引著數以千計的顧客前去購買海鮮。在這個市場裡,賣活蝦的商家有60家左右。
「一斤50元」「活蝦便宜賣了」……昨日中午,青石橋海鮮市場內人聲鼎沸,賣蝦的商家們不停吆喝著,每有顧客到蝦攤前,他們都熱情地推銷活蝦。
一斤活基圍蝦價格從45元到55元不等。了解了行情後,成都商報記者在門牌為「北1-10」的攤位前站了下來——這家的活基圍蝦價格最便宜,一斤40元。
「稱多少?」老闆熱情地問。「一斤多吧」。「都是活的」,老闆右手用網熟練地在蝦格裡摟了一下,左手從牆上扯下一個大大的黑袋子,就想往裡倒。
「等下,瀝下水。」記者制止了她。她笑笑,沒有反對。瀝完水後,記者提出用自己攜帶的普通塑膠袋裝,這次她表示反對。「那個不結實,蝦很容易扎破,再說,不充氧氣,蝦一會兒就死了。大家買蝦都是用的這個袋子。」成都商報記者只好無奈地接受了,因為此前記者在詢問其他兩家商家時,得到的也是這個回答——如果不用黑袋子就「不賣了」。
裝袋、充氧氣、過秤,整個過程,記者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60元,給你刨了兩塊四的皮哦。」老闆將蝦遞給記者。
記者接過蝦,在二樓找到了市場設立的公平秤,一稱,0.76公斤,金額顯示為60.80元,似乎沒啥問題。
隨後,記者打開了黑袋子,將蝦撈到自己攜帶的塑膠袋裡,又放上了公平秤。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一次顯示的重量只有0.53公斤,金額為42.40元。記者查看黑色袋子才發現,裡面有很多水,一上秤,剛好0.23公斤,近半斤水。
更讓人吃驚的是,兩分鐘前記者才挑選的活蹦亂跳的蝦,已經全死了。「你肯定是被調包了。」一旁的兩位市場清潔工幾乎異口同聲地對記者說,她們建議記者馬上找市場管理人員。
顧客遭遇/
235元海鮮54元是水
買到「注水」蝦的,並非只有成都商報記者,市民馬先生昨日也有著同樣的遭遇。
馬先生的家就在青石橋海鮮市場附近,想著臨近端午,想買些海鮮回去過個「美食節」,就到市場上選購了基圍蝦、爬爬蝦和花蟹。
他先在門牌號為「A-123」的攤位買了75元的爬爬蝦,「談的是55元一斤。」然後又到了門牌號為「A-106」的兩個攤位分別買了95元的花蟹和65元的基圍蝦。「花蟹是68元一斤,稱了3隻,基圍蝦是45元一斤」。
在市場一樓設立的公平秤前,他分別將三個袋子打開,並倒出了一些水,然後連同黑袋子一起再上秤。
馬先生也被驚到了。基圍蝦顯示的金額是55元,花蟹顯示的金額是70元,爬爬蝦顯示的金額是56元——分別少了10元、25元和19元。
「咋少這麼多呢?」馬先生說,「就是說我買了200多塊錢的東西,有54塊錢買的都是水呀!」
馬先生表示,他和家人平時就經常到青石橋海鮮市場買蝦和螃蟹,家裡人也知道商家會加一些水。「雖然覺得吃虧,但也就算了。今天一試,沒想到差這麼多」。
很多購買了蝦的顧客紛紛到公平秤前來過秤。一些人在倒出水後,選擇自己去找商家理論,也有一些被商家搶過手中的蝦,商家承諾「再加一些」,這些顧客就與商家一起離開了。
12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