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偶爾會農村摘野果子吃的時候,腦子裡總會想起小時候爺爺再出門的時候叮囑,那些野果子有毒,可不要吃哦。現在想起來有時候覺得非常好笑,因為當時爺爺說不能吃的野果子,那時候就有膽大的小夥伴偷偷吃了,當時還一直擔心這吃野果子的小夥伴會不會突然死掉呢。後來慢慢長大,自己也就不再相信那好吃的果子是有毒的了。爺爺叮囑我有毒的野果子,很多農民也都說它們有毒,但實際卻是非常美味的野果子。那麼一起來認識吧。
這野果子學名叫做「刺莓果」,一種長得像刺泡的野果子,筆者其實在兩者之間看不出個區別來的。刺莓果又被叫做是刺菠蘿,九頭鳥,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南方比較少見。刺莓果一般生長在茂密的草叢當中,夏天採摘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小心,可能會有蛇出沒呢。筆者有幸在去年又品嘗了一次刺梅果,也就是那時才開始對刺梅果的深入認識。
這不查不知道啊,一查真是嚇一跳,這刺梅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其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例超高,其維C含量可是素有維C之王之稱的獼猴桃的10倍,這樣看來,刺梅果才算的上是「維C之王」。中醫認為刺梅果味甘、酸,性涼,歸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胃消食、清熱解暑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
在農村,農民有拿刺梅果泡酒的做法,其刺梅果泡酒之後,度數非常低,口感非常好。鮮果可以直接吃,而農民說有毒,其實是嚇唬小孩子吧,可能是害怕孩子摘野果的時候發生意外吧。
可惜的是以前不敢吃,現在卻沒得吃了。曾經山上有很多的這種刺梅果,真後悔當時沒有多吃點,現在下農村,連這刺梅果的野草都見不到了,吃刺梅果就不要再想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吃過這刺梅果呢?吃過的都是幸運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