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美味豬頭肉的製作方法與吃豬頭肉的歷史

2020-12-06 小董哥美食大全

淮安人愛吃豬頭肉,好吃豬頭肉,賣豬頭肉的店鋪(攤點)之多也是十分驚人的。在淮安區民間,又素有「豬頭肉四大天王」之說。

  淮安民間有句俗語:「硬不過老蠶豆,香不過豬頭肉。」可見,豬頭肉雖是世俗之物,好吃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在淮安,賣豬頭肉的攤點成為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吃豬頭肉則成為淮安人心目中一種獨特的文化。

那麼,作為淮揚美食之鄉的淮安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吃豬頭肉的?又是怎樣吃豬頭肉的呢?

  翻開中華飲食文化史,發現豬頭肉屢屢出現在全國不同菜系的名菜譜上:川菜中有豆渣豬頭,晉菜中有豬頭肉糕、白豬頭肉,贛菜中有炒雙層肉(豬耳朵),滇黔菜系中有五彩豬頭肉,西北民族風味菜餚中有柳蒸豬頭,東北的松遼菜系中則有扒豬臉。那麼,淮安人是怎麼製作豬頭肉的呢?

豬頭肉的製作方法

菜餚關鍵在於變化,同樣的材料,不同的工藝、不同的調料,菜餚的口味、口感也不盡相同。大致說來,淮安豬頭肉製作的方法包括紅燒、醃臘、滷煮、燒烤等四種方法。

  紅燒是淮安出現最早,也是最常見的製作豬頭肉的方法。將整理乾淨的豬頭劈開,把豬頭切成大塊,放入清水鍋中,加入鹽、生抽醬油,有條件、講究生活品位的人家會加花椒、大料等調味,大火燉煮,文火燜熟,煮到七八分熟,能用筷子穿透即可,太過則影響爽脆的口感。出鍋晾乾後,拆去豬頭骨,再切小塊紅燒,或加其他食材紅燒。   臘豬頭肉建立在醃豬頭的基礎上,最適宜的時間是農曆臘月,淮安區季橋豬頭肉則是臘豬頭肉的代表性品牌。豬頭在整理乾淨後,把豬頭有肉的部位(尤其是肥肉部分)用刀劃開,將炒熟的香料(10多種配料)、椒鹽均勻地擦抹在豬頭上,放入缸中醃漬兩周左右,然後將豬頭起滷晾曬風乾,這樣臘豬頭就大功告成。吃時可水煮、燉煨,可拆骨紅燒,也可片成肉片清蒸,風味與紅燒大不相同。   滷豬頭肉是淮安最為普遍的製作豬頭肉的方法,街頭滷菜(熟菜)攤點上賣的豬頭肉都是滷豬頭肉。滷豬頭肉一般分為白滷和紅滷兩種,淮安80%以上攤點賣的豬頭肉都以白滷為主。先把買回的豬頭浸水約10分鐘左右,用鑷子拔除餘毛,或用爐炭燒去豬毛,清除豬頭厚皮溝槽裡的汙垢,削去耳根、淋巴等不能食用的部分,洗淨瀝去水後將豬頭劈開,用鹽遍擦內外面層,醃約30分鐘、50分鐘不等。用鐵鍋放入清水,煮至大開,把豬頭肉放入,蓋上鍋蓋,燒開約5分鐘後,取出放入清水漂淨,懸掛通風處晾乾。再將調料(主要是花椒、桂皮、丁香、八角)用紗布(疏孔布)縫袋盛入,紮緊袋口不使漏出,放入鍋中,注清水,煮半小時,再將砂糖、胡椒粉、白醋、生抽及料酒加入即成滷水。最後將豬頭肉放入滷水中加蓋煮約一個半小時,取出即可。   烤豬頭肉是這幾年淮安剛剛興起的製作豬頭肉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製作方法與烤羊肉串一樣,將弄淨後的豬頭肉片成小塊(或薄片),串起來在炭火上燒烤,熟後食用;另一種則是出現在飯店裡的「烤豬臉」。半邊豬頭整烤,烤熟後或切、或片上桌,佐以調料,別是一番風味。

淮安人吃豬頭肉的歷史

淮安人吃豬頭肉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這點考察淮安民俗就清晰可見。在流傳至今的淮安民俗中,大年三十祭圈神、祭祖要有豬頭,正月初五祭財神菩薩少不了豬頭,砌房子破土動工祭土地神和太歲離不開豬頭,老人過世六七「換飯」(俗謂「六七不吃自家飯」),少不了豬頭。豬頭肉是菩薩、神仙和祖先的喜愛之物,自是老百姓喜歡的食物。最終,祭祀神靈和祖宗的豬頭肉都到了人的嘴裡、肚中,成就了人的口腹之慾,所謂「心到神知,上供人吃」。

可以這麼說,淮安這些祭祀風俗開始之際,就是淮安人吃豬頭肉開始之時。唐代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豬頭肉的功效:「補虛乏氣力,去驚癇、寒熱、五癃」,豬頭肉登上豪門貴府的大雅之堂。南宋時期,豬頭肉出現在市井之中,普通老百姓吃上了豬頭肉。明清之際,豬頭肉的身影屢屢現身於以淮安為背景的小說、筆記中。

  在筆者的印象中,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淮安農村,吃得最多的肉食要算是豬頭肉。那個時代,豬肉富人不屑問價,窮人根本吃不起,只能低價買豬頭肉解饞。尤其是每當寒冬臘月時節,很多農村人家都要買一個豬頭回來,將其劈洗乾淨,掛在家裡晾曬,或者用粗鹽把洗淨的豬頭均勻地擦一遍,然後置於缸或盆(桶)內醃製一周左右,使其入味。等到過年時,待饅頭、年糕蒸好以後,利用鍋灶中的餘火剩炭,把豬頭放在大鍋裡烹煮。第二天早起時,豬頭已經煮爛,拆下豬頭骨留待賣錢,豬耳朵、豬舌頭、豬拱嘴等則切下盛盤,備親戚來吃年酒之用,豬頭肉則切塊與豇豆角(或扁豆角)乾子紅燒。這是大年三十中午餐桌上祭祖之時的大菜,也是親戚朋友吃年酒的大菜。

淮安人喝酒喝的是性情,而豬頭肉下酒大概也是絕配。好酒一定要配好菜的,但好菜的標準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往往是最普通的東西,只要烹製得好,有特色,均可作為佐酒的好菜。在淮安,有四樣極普通的家常菜可稱佐酒的佳餚:豬頭肉、油炸花生米、海帶絲、素雞幹,姑且稱之為佐酒「四絕」。春夏秋冬,豬頭肉總是離不了餐桌的。以致如今豬頭肉搖身一變成為高檔酒席上的美味佳餚,吸引著眾多食客。

相關焦點

  • 豬頭肉和豬頭膏的製作方法
    豬頭肉在水中加食鹽或醬油等調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製,出來的肉品叫叫做熟豬頭肉。用熟豬頭肉製作菜品才好吃。豬頭肉風味各異,但製作工藝大同小異,只是在具體操作方法和配料的數量上有所不同。豬頭肉的主要特點是色澤鮮豔、味美、肉嫩,具有獨特的風味。產品的色澤和風味主要取決於調味料和香辛料。豬頭肉主要吃法有紅燒,清水煮,燻制,滷製,油炸,豬頭膏等等。豬頭製作配方工藝。原料:新鮮豬頭100千克。配方(按原料100千克計):食鹽3000克,醬油4000克,生薑1500克,鮮姜200克,料酒200克,香辛藥料1580克。
  • 豬頭肉的製作方法,豬頭肉配方,最正宗的豬頭肉技術
    滷豬頭肉我想大家都愛吃吧!豬頭肉是豬身上很重要的一部分,豬頭肉用來做成炒菜很美味,但是做成滷製品更是好吃入味,並且豬頭肉中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須的脂肪酸,豬皮膠質還有利於愛美人士的美容需要。學會滷豬頭肉可以擺個攤位,趕個早市夜市,資金多的可以開個門頭,只要味道做好了,自然引來源源不斷的回頭客。滷製豬頭肉的做法有很多,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口味愛好,下面我就大家分享一下我用了20年左右的滷豬頭肉的配方及製作流程。
  • 豬頭肉好吃,但長期吃豬頭肉是好是壞?
    說起豬頭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生活當中很多人也都喜歡吃豬頭肉,這麼美味的豬頭肉不僅僅是很多人的心頭最愛在很多菜當中當然不讓的,還有扒燒整豬頭,更是一道美味的名菜,那這麼好吃的豬頭肉,如果經常吃是好是壞呢?
  • 豬頭肉可以這樣吃
    所以,儘管它還原封不動的擺在那裡,但已經不是從前那個豬頭、羊頭、牛頭了,而是帶上了特殊意義。那麼,撤下供桌以後,這種具有特殊意義的三牲會去哪裡呢?大概不會被倒掉或者放到臭爛吧,大多還是作為福肉進了人們的肚子。關於古代人如何吃豬頭的描述,典籍筆墨記載不了那麼多, 倒是現代人吃豬頭肉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盤點出來,供大家一饞。
  • 30年滷菜師傅分享豬頭肉的滷製方法(五)——豬頭肉滷製技巧
    前幾篇我分享了滷製前的一些基礎方法,今天繼續之前的分享,正好現在因為疫情,大家都宅家,可以試試自己製作滷菜,不但可以一飽口福,同時可以消磨時間。前幾篇已經分享了滷製豬頭肉前應該做好的幾個步驟,如果做好了前幾個步驟,豬頭肉的滷製過程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了。首先,將製作好的滷水燒開進行調味。因為豬頭肉的肉質較厚且肥肉佔比較重,肥肉是不容易進鹽的,所以滷製豬頭肉的滷水鹽味都偏鹹,這個鹹度用嘴巴嘗的時候,達到有點微微發苦的狀態。調製好鹽味以後,再加入少量的冰糖調味。
  • 豬頭肉的製作
    一是毛羽呈紅色的大公雞,寓意「大吉大利」;二是豬頭和豬尾,寓意做事要「有頭有尾」;一塊白色豆腐,寓意做人要「端端正正,清清白白」。供奉後這些食品不能浪費,做成菜食後,一定要吃盡肚裡,祖宗才會保佑後人順順利利。
  • 實拍長子豬頭肉的製作過程,看的口水直流
    焦小珠清湯豬頭肉,工藝精湛,口味醇厚獨特,具有養生保健功用,肉質滑脆爽口,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脆不夾生,熟不粘連,色澤鮮亮;刀工獨特,切片薄如蟬翼。是長子縣數百家製作豬頭肉者中唯一採用傳統工藝土法製作,歷史最悠久的百年老店。
  • 中國哪裡的豬頭肉出名?
    要說全國豬頭肉最出名的地方,想必非山西省長治市了,這裡有一種豬頭肉叫做「長子豬頭肉」,也叫白豬頭肉,長子豬頭肉最大的特點就是薄似蟬翼、香而不膩、清香乾爽、美味天成,正因為這些特別,長子豬頭肉受到了當地人以及周邊很多地區人們的喜愛。
  • 【桑墅美味】老井寬豬頭肉
    各個地區都有所謂的頭牌豬頭肉,周邊以邵伯,頭道橋為著稱,遠的有六合豬頭肉,最近又在抖音上看到了東臺富安吳奶奶豬頭肉,我不是個勤勞的吃貨,不喜歡去追尋那些需要燒油的美味。今天來推薦身邊最為上乘的「桑墅美味---『老井寬』豬頭肉」。
  • 愛吃豬頭肉的一定要收,教你做美味下飯的農家豬頭肉,好吃極了
    說到豬頭肉呢,相信有部分人不太愛吃,感覺噁心,但是吃過的人都知道,其實豬頭肉的組織更加的密實,所以吃起來比較Q彈,口感好!只有烹飪得到都是妥妥的下酒菜,豬頭肉的吃法有很多,蒸煮燜滷燉都可以,這期的美食教程呢,天健美食坊就準備給大家分享一道超級好吃的豬頭肉家常做法,喜歡吃豬頭肉的朋友們就趕緊圍觀吧,喜歡美食的朋友們也別忘了給我點個關注,我每天都會更新分享不一樣的美食教程,相信總有一道會是你想學的菜餚噠!
  •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吃豬頭肉?吃豬頭肉都有哪些好處?大家可以看看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吃豬頭肉?吃豬頭肉都有哪些好處?雖然就是我們現在中西文化交流非常密切,可是畢竟中西方的飲食文化還是不一樣,比如我們中國非常喜歡的一些美食,可是在外國人眼裡邊根本就接受不了的,這樣一款食材就是我們日常中國人都很喜歡的,可能外國人就感覺非常詫異的,這樣一款食材就是豬頭肉,因為在日常生活裡面很多人就會把豬頭肉作為下酒菜,還會買非常的多,還有些人真的很喜歡吃豬頭肉,所以就是豬頭肉在我們銷售市場真的是非常火爆
  • 那麼多人都喜歡吃豬頭肉,吃豬頭肉有什麼好處?怎麼做?
    豬頭肉,其美味,於民間早就聲譽鵲起,據說淮揚菜系中的「扒燒整豬頭」火工最講究、歷史最悠久,是道久負盛名的淮揚名菜。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多吃豬肉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頭肉色澤紅潤,香糯濃純,鹹甜適中,肥而不膩,滷豬頭肉技巧:1、將買來的豬頭肉拔去豬頭上毛,用刀劈成兩半。2、湯鍋中放入清水,也放入豬頭肉 ,放入蔥段 ,薑片,料酒大火煮開 ,撇去血沫後 ,開鍋煮3—5分鐘,撈出用冷水衝洗乾淨。3、湯鍋中重新倒入清水, 放入焯過水的豬頭肉。
  • 淺談脫脂豬頭肉技術
    常有從事熟食滷菜行業的的同行小夥伴問脫脂豬頭肉技術相關的問題。今天的文章重點分析一下豬頭肉脫脂技術,以幫助新同行了解相關知識。據本人所掌握的有限知識分析,豬頭肉脫脂技術主要是要三種方法,其中兩種方法是傳統手工方法,還一種是近代高科技方法。
  • 香糟豬頭肉,加工製作技術
    香糟豬頭肉原料配方(以20斤淨豬頭肉計)      香糟1000克,黃酒1000克,蔥結100克, 生薑100克,八角20克, 丁香20克,花椒15克,桂皮15克,食鹽150克,味精30克,白糖80克,加工製作工藝流程:1、原料處理 選用新鮮豬頭,先刮淨豬頭上的殘毛和浮皮,再用清水衝去血汙,清洗乾淨,然後將豬頭對半劈開,取出豬腦、豬舌,拆去頭骨,再次清洗乾淨,然後放入開水焯水
  • 吃豬頭肉有什麼樣的好處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吃豬頭肉?
    文/玉濁清吃豬頭肉有什麼樣的好處呢?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吃豬頭肉?不過要說到有很多中國喜歡吃的東西,也並非外國人就能夠喜歡,但是他們一開始拒絕,但嘗過味道之後卻紛紛的表示愛上了這種食物。而且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食物,就是我們經常吃的豬頭肉,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這種食物的出現,在市場上非常的常見,也深受很多吃貨的喜愛,也有很多人十分的疑惑,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喜歡吃豬頭肉呢?
  • 宿遷黃狗豬頭肉傳承百年的民間美味
    摘要:新年裡,走親訪友、宴請賓客離不了美食,而要提到宿遷的美食就不得不說我們耳熟能詳的黃狗豬頭肉了。前不久,在央視一城一味欄目裡還特地介紹了它,那麼爽滑美味的黃狗豬頭肉到底有什麼名堂呢,讓我們跟隨記者一起去探尋一下。
  • 教師節來盤豬頭肉美味可口,鴻運當頭。豬頭肉這樣做,好吃又下酒
    老王家熟食店滷的豬頭肉最最好吃,你看了準會口水流,他家的豬頭肉可以直接拿過來下酒,咬一口美味可口,還可以辣椒炒或黃瓜涼拌,下酒好菜美滋滋。味達美,醋豬頭肉拌黃瓜,自古以來就是絕配!家庭版青椒炒豬頭肉食材:豬頭肉,薄皮青椒,幹辣椒,蔥姜,花椒,植物油,鹽,水澱粉,醬油醋豬頭肉擱青椒炒炒味道很不錯,香辣可口,好吃又下酒。用水澱粉勾芡,孩子們最喜歡,黏糊著呢!
  • 白糖搭配豬頭肉,做出鮮香美味的燻豬頭肉,新手也能學會
    豬頭肉想必大家都吃過,味道好不油膩。但是價格很貴,有時候幾十塊錢才能買到一點。想多吃一點都心疼,而且這個豬頭肉外面賣的放置很久了有些添加的防腐劑吃起來對身體不好。我們就不能在家裡面自己製作豬頭肉嗎?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自己在家裡做豬頭肉,只要買一些生的豬頭肉就行。然後我們需要準備一些白糖,還有錫紙。白糖的作用就是燻制豬頭肉,這豬頭肉都是燻出來的。當然了燻制的方法還有鋸末燻制不過這個燻制過程複雜,我們就學習簡單一些的白糖燻制豬頭肉吧。
  • 為啥中國人對豬頭肉那麼「情有獨鍾」豬頭肉有啥好的?快告訴家人
    雖然說現在中西文化交流非常密切,但畢竟中西方的飲食文化從根本上來講還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說中國人非常喜歡吃的一些美食在外國人的眼中看來他們表示完全接受不了,而且還覺得中國人吃這些美食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就比如豬頭肉,相信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最常吃的應該就是這些豬肉了吧,而且豬頭肉當下酒菜絕對是非常爽的一道下酒菜,尤其是很多人基本上隔三差五都要來吃一點豬頭肉,所以說豬頭肉在中國的銷售市場還是非常火爆的
  • 你吃過豬頭肉嗎?吃豬頭肉有很多好處,這些你都知道嗎?
    說到豬肉,我們都很熟悉,基本上,我們已經吃了,你和豬肉有什麼區別?豬的哪一部分最貴?你知道什麼樣的肉適合烹調嗎?如何烹調?不知道有多少人專門去了解了,甚至連肉的不同部位的價值,這些問題。由於豬肉的價格越來越貴,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好好了解,努力做到最好的菜再花最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