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位於金山工業區的這座大型工廠,怎麼「兼職」成為了一座美食文化展示館?
「哇,好香啊!」在金山工業區,一走進上海南僑食品有限公司廠區一樓,人們就情不自禁發出感嘆。尋味而去,只見一個個攤位前,剛出爐的原味系列日鬆餅、起酥紅豆鯛魚燒、金鑲玉、蘿蔔酥等烘焙美食正等待品嘗,讓人食指大動。再往深處走,還有咖啡茶飲、餡料、冷凍麵團、伴手禮等多個主題展示區,整個廠區儼然就是一座美食文化展示館。
「這是我們的第四代工廠,也是全國首座全程溯源的烘焙油脂和食品加工廠,融合了第一產業的農業、第二產業的現代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的觀光休閒服務業。」南僑集團副總裁陳正文介紹。據透露,最近,南僑在上海的第二座大型工廠也在金山工業區投產,接下來將在廠區精心打造一座風格獨特的土樓,作為漢餅文化的專門展示場所。一家追求銷售額的食品工廠,為何如此醉心於文化挖掘和傳播?
引領消費潮流的現代工廠
南僑集團於1952年在我國臺灣創立,是烘焙食品市場的原料大廠,主要生產烘焙油脂、冷凍麵團、冰淇淋等,還涉足高端餐飲、酒店等領域。1996年開始進軍大陸,成為國內烘焙食品市場的引領品牌。其中,位於上海金山工業區的上海南僑食品有限公司於2016年啟用,2018年產品銷售總量接近4萬噸,營收達到6億元。
這座全程溯源的現代化工廠有哪些先進「武器」?記者了解到,不同於傳統油脂工廠設計,新工廠原料油必須依不同批次獨立存放在油槽裡,避免了生產過程中不同批次的原料油混雜,方便隨時進行追溯,優於國際現行操作模式,精製油進入生產車間後,整個生產過程無縫接軌,確保原材料在生產過程中不受任何汙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據技術負責人介紹,第四代工廠採用了南僑自主研發的生產工藝,生產過程更加綠色環保。如生產過程中的脂化環節原來需要水洗(用離心機實現水油分離),通過運用新工藝,不必水洗就可達到水油分離的效果,在相同產能情況下,第四代工廠比傳統的工廠的水電能耗、汙水排量降低了50%。 除此之外,工廠外牆和屋頂都安裝了太陽能板,年發電量可達110萬度,進一步節能減碳。另外,針對消費者對麵包油脂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擔憂,第四代工廠通過採用新技術,確保油脂中沒有反式脂肪酸。
在烘焙市場,南僑開發的不少產品都引領了消費潮流。比如,多年前的麵包或蛋糕裡,添加的奶油一般是常溫的,消費者吃到嘴裡的感覺黏黏膩膩的,像蠟燭一樣,但後來,南僑公司的研發人員首創了將冷藏奶油添加到烘焙食品中,品嘗起來入口即化,舒爽而美味,現在已經成了行業裡的一種普及工藝。類似的首創工藝,還有不少。
南僑在金山工業區投產的第二座工廠,投資金額約1億,佔地1.2萬平方米,生產公司旗下寶萊納餐廳專用的啤酒、肉製品、調理包等,融入觀光工廠、市集、啤酒餐廳等元素,打造一個多元化經營的示範點。
攜手金山演繹土味「傳奇」
「這個蛋糕裡的南瓜,採購的是金山當地農產品」、「這個網紅冰淇淋裡的蜜瓜,也來自金山當地」……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僑公司的許多口碑產品中都能找到金山土特產的影子。當田間地頭最尋常不過的土味,「遇見」先進的食品生產製作工藝,再輔以時尚的包裝設計,就能演繹出一段美味「奇緣」。
陳正文說:「來到金山後,我們發現當地農產品資源非常豐富,品質也有保障,所以,我們將在臺灣的經驗運用到金山,與金山區農業部門籤訂合作協議,選用當地優質農產品,運用自身在食品研發領域的專業能力、工業化手段和商業平臺,共同探索延伸金山農業產業鏈,提高金山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應。」其實,很早以前,南僑集團就利用臺灣當地的時令水果、蔬菜、魚等農產品,設計開發出豐富的食品、菜品,不僅將美食推向餐廳,還生產了芒果冰淇淋、荔枝冰淇淋等美食,在臺灣引起了很好的反響。這兩年,在金山農業部門支持下,南僑相關人員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尋找優質食材,豐富了自身產品種類的同時,也拓展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幫助農民實現增收。
南僑公司還以金山的農畜產品入菜,如使用金山廊下冰草的色拉,金山衛鎮散養的土雞和金山產的香菇熬湯,金山錢圩鎮的茄子鑲肉等,在公司旗下的上海寶萊納餐廳主辦了為期一周的「金山盛宴」,在外界引起了不小反響。同時,還將金山的農產品運用到冰淇淋和甜點上,推出了包括東方蜜冰淇淋、薑汁奇異果冰淇淋、巨峰葡萄冰淇淋、呂巷藍莓冰心餅乾、呂巷紅心火龍果歐包、黃金南瓜吐司等——巧妙的設計,豐富的種類,色香味俱全,令人連連稱奇。在公司的冷凍麵團產品中,金山特色食材也隨處可見,比如南瓜意面、火龍果面、菠菜意面等,種類有六七種。
更令人驚喜的是,南僑公司結合金山旅遊發展,發揮自身優勢,為金山量身定製了金山特色烘焙伴手禮。比如,「花開海上」系列金花餅的餡料,就取自花開海上生態園;百裡果園系列,則包括山陽鎮金瓜磅蛋糕、呂巷鎮奶酪葡萄酥、廊下鎮草莓酥、楓涇鎮黃桃酥等,從食材選取到包裝設計無一不凸顯金山特色,為金山旅遊業的發展貢獻出了一份智慧和力量。
「一城一餅」推動漢餅復興
讓人感到驚喜的是,在這座大型工廠裡,還藏著一個「僑餅家工匠文化館」。在那裡,人們可以了解到漢餅由來,古代餅模,我國各地的漢餅形態,現代漢餅文創產品……在這裡,人們可以與博大精深的中華漢餅文化來一次親密接觸。
據介紹,漢餅泛指中國傳統的糕餅,承載著中國人源遠流長的文化意涵,表達了人們感念天地、祈福賜祥的心願。月餅、喜餅、狀元餅、長生糕,這些耳熟能詳的漢餅是中華民族禮尚往來的文化象徵。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烘焙產業的飛速發展,西式烘焙產品佔據市場成為主導,年輕人都喜歡吃麵包,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漢餅文化誰還知曉?
作為烘焙行業從業者,南僑倡導烘焙產品與地方文化、歷史相結合,積極引領「漢餅復興潮」,並提出「一城一餅」的漢餅復興版圖,探索屬於漢餅的過去與未來,以實際行動傳承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記者看到,展館中的漢餅地圖上,標示出不同區域的特色漢餅,讓人大開眼界。透過漢餅文化牆,人們還可以了解到漢餅與民俗、節氣及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漢餅文化其實就在我們身邊。館中還特設了漢餅製作體驗區,打造傳播漢餅文化的「種子教室」。
今後,這裡還將實施「漢餅種子灌溉計劃」,讓金山當地的中小學生們可以走進來了解漢餅文化,體驗漢餅製作過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中華漢餅文化、美食文化的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