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金山工業區成為臺灣青年創業熱土

2020-12-16 上海新聞網

  在上海加快「五個中心」建設,推進科創中心建設大背景下,金山工業區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努力打造海內外創新企業、創新要素和創新人才的集聚地。

  長期以來,金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對臺工作。2015年10月,本市首個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授牌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在金山工業區正式運作。目前,註冊落戶園區的臺資企業有80餘家,其中這3年多成立的臺青創業企業佔八成,基地現已成為滬臺經濟合作、臺青創新創業的熱土。

  為更好促進對臺招商引資及兩岸青年攜手創業,自2016年起,金山工業區新金山發展公司策劃組織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迄今已成功舉辦三屆。日前,首屆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市集舉行,向社會展示兩岸青年創業成果。會上宣布,今年將舉行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歡迎海內外創客共同參與。

  有效提升工業區知名度

  2016年,首屆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吸引兩岸431個項目團隊、1500多位青年參與,活動被列為當年上海臺北雙城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臺北舉行。第二年大賽被列入國臺辦2017年兩岸交流重點項目,共徵集到創業項目475個,其中內地項目210個、臺灣項目192個、海外項目73個。

  2018年,大賽參賽人數繼續增加,創業項目領域明顯擴展,涉及到生命健康、「網際網路+」、物聯網IOT、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領域。在8月24日金山假日酒店舉行的總決賽上,金山區委書記趙衛星親切寄語兩岸青年創業者,希望他們在金山這片熱土上攜手共創美好明天。海內外50餘家媒體對大賽進行報導,有效提升工業區的知名度。

  這三年來為辦好大賽,金山工業區在參賽規模,比賽形式、項目落地等方面積極作為、有所創新。

  首先,適當擴大參與面。從去年第三屆起,參賽對象從海峽兩岸創客為主、設置上海與臺北兩個賽區,延展到設置上海、臺北、香港等三個賽區,邀請更多港澳地區以及海外創客參與,擴大覆蓋面與提高知名度,樹立大賽兩岸三地青創品牌。在去年進入總決賽的20強創業項目中,主創人員來自臺灣地區的項目有8個、內地項目4個、香港地區項目2個、兩岸三地或海內外合作項目6個。

  其次,創新比賽形式。一是使用多媒體互動手段。比賽設置「PK」環節,讓上海賽區創客和臺灣賽區創客就項目進行提問,進行複賽後引入網絡直播平臺。二是引入「真人秀」環節。除去常規創業大賽中商業計劃書展示與陳述環節,體驗式實戰環節有更強娛樂性與觀賞性。2017年在臺北舉行的大賽新聞發布會上,單臺灣地區有超過18萬人次觀看直播,在兩岸連線晉級表演賽時,觀看直播的兩岸觀眾更是超過48萬人次,點讚不計其數。

  最後,對接優秀項目。大賽結束後,金山工業區立即與一批優勝項目主動對接,積極爭取優秀兩岸創客和有潛力項目落戶基地。項目入駐初期,工業區做到最大限度降低創新創業成本。不僅提供「三零」服務,即開設公司幾乎「零成本」、工位「零租金」、全程手續代辦「零負擔」。入駐後,基地提供全方面「管家式」服務。通過創新育成中心平臺,給予「雙創」臺青法律顧問、會計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智慧財產權申報及保護、公共研發平臺、培訓輔導、投融資及市場拓展等便利化服務。

  目前,前三屆的創業項目一些已經接近「畢業」,還有一些正處於加速階段。截至2018年底,已有256個項目落戶,項目覆蓋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領域。

  打響了「金山服務」品牌

  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的成功舉辦,大大提升了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創基地的知名度、影響力與帶動效應。3年多來,基地先後接待58批2230多人次臺灣地區知名人士、創業青年、協會等參訪,促進一批臺資企業落戶金山,創新成果在園區轉化。

  創業大賽有效服務兩岸和平發展大局。青年是兩岸關係的未來,通過兩岸青年人同臺競技,搭建起一座兩岸青年人心心相連的橋梁,建立一個兩岸青年人頭腦風暴的平臺,打造一扇兩岸青年人聯手創造未來的窗口。當前,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於臺灣同胞在大陸生活、學習、發展是大好機遇,為他們的創新創業提供契機。通過金山基地,能讓更多企業和青年順利對接,給兩岸有志人士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快速成長、實現夢想。

  創業大賽打響了「金山服務」品牌。如今,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成為金山工業區一塊服務招牌。而金山工業區新金山發展公司以大賽為平臺載體,為臺灣地區創業項目提供獎金107萬元,工商註冊、住房辦公等補貼20多萬元,協助申請政府專項資助110萬元。同時,園區不斷完善商務、生活、教育等功能配套,精準服務創新創業。為創業者提供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在人才購房租房政策方面提供幫助。為幫助項目更快實現產業化,園區還提供標準廠房租賃服務。

  創業大賽提升金山工業區軟實力與影響力。眾多兩岸青年創業者通過大賽第一次來到金山,感受金山文化,並為金山良好的環境所吸引,改變了他們對金山的原有印象。大賽結束後,不少青年創業者已迫不及待地與金山工業區聯繫,並和創業小夥伴一起來金山考察。與此同時,由大賽為代表的一系列的「雙創」活動讓金山工業區生機盎然、人氣飆升。樂業空間、育成中心、全麗生技、望秦精釀、三姐第五季牛排、七彩花海、競衡88廣場、假日酒店、遠見人文空間、競衡藝術中心等眾多亮點,讓金水湖畔成為金山的「新天地」、文化新地標。

  「雖然金山工業區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很多事去做。」上海新金山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董極表示,未來將一步步努力把基地創業生態圈營造好,讓兩岸更多年輕人在這片熱土上創新創業、安居樂業。(解放日報綜合)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

相關焦點

  • 上海金山工業區
    特別是進入「十二五」以來,金山工業區以超常規的發展速度,創造出上海後起工業園區的發展奇蹟。「十三五」時期,金山工業區將以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目標,著力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培育吸引外資新優勢的排頭兵,成為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的示範區。
  • 上海金山工業區:打造海峽兩岸特色青創園區
    (中國臺灣網 發)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一批批有志的年輕人勇立潮頭,其中「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更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話題。今年10月,國務院臺辦集中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廣東等地的12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授牌,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並快速搭建了一批有特色、有發展潛力的兩岸青年創業就業平臺。  近日,中國臺灣網對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之一的上海金山工業區做了專訪。
  • 李宜學:麗水是臺灣青年大有可為的一方熱土
    「在麗水的8年,我見證和參與了麗水的發展,看著這座生態之城逐漸成為創業熱土。」日前,臺資企業江泰集團董事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負責人李宜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麗水的快速發展中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也共享了發展機遇,紮根麗水、深耕麗水是他今後擴張商業版圖的願景。
  • 臺灣創業青年的「擺渡人」:為登陸創業牽線搭橋
    【解說】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與臺灣隔海相望,地緣相近,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這裡已成為大陸臺資企業最為集聚的發展區域之一。這片創業的熱土也吸引了不少來自臺灣的新生代力量加入,在這裡施展才華、實踐夢想,盧介凡就是其中的一位。日前,記者在漳州臺商投資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約訪了盧介凡。【解說】見到盧介凡,他正在和同伴們分享著創業的經驗。
  • 金山工業區發展為啥這麼快?
    上周,金山區21個先進位造業項目在金山多地集中開工,其中包括金山工業區奧來德項目、百嶽特二期項目等4個項目,總投資額46億元  在金山工業區,僅僅租賃2500平方米廠房的升翕光電去年納稅500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已經籤訂了近3億元訂單。
  • 位於金山工業區的這座大型工廠,怎麼「兼職」成為了一座美食文化...
    原標題:位於金山工業區的這座大型工廠,怎麼「兼職」成為了一座美食文化展示館?  「哇,好香啊!」據透露,最近,南僑在上海的第二座大型工廠也在金山工業區投產,接下來將在廠區精心打造一座風格獨特的土樓,作為漢餅文化的專門展示場所。一家追求銷售額的食品工廠,為何如此醉心於文化挖掘和傳播?
  • 「湖畔新聞」金山工業區到金山新城方向將新增三條公交線路!
    昨天金山205路公交車線路圖及具體時間表信息剛剛發布,小夥伴們還在為第一條途徑金水湖住宅區的公交線路歡欣雀躍,今天小編又得到一條消息:據消息人士爆料,工業區近期還將增設3條至金山新城及濱海城區方向的公交線路! 一起來看看吧!
  • 臺灣青年陳怡廷:兩岸創業市場融合已成趨勢
    受訪者本人供圖中新網嘉興12月16日電(錢晨菲)「與其在父輩的庇佑下順順利利地接過交接棒,臺灣青年不如尋找一個機會,逐夢大陸,在自負盈虧的創業下真正成長起來。」901兩岸青創聯盟執行長陳怡廷說,兩岸的創業市場融合已經成趨勢。陳怡廷1977年出生於中國臺灣,自退伍後登「陸」求學至今已有20餘年。
  • 上海化學工業區金山分區
    上海化學工業區金山分區概況  金山分區位於杭州灣北岸金山區漕涇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設東、西部兩個工業開發區。東部工業區是上海化學工業區的配套區,位於化工區北側,規劃面積3平方公裡,重點發展物流、倉儲等現代服務業;西部工業區緊靠亭衛公路,是上海金山工業區的組成部分,規劃面積3平方公裡,重點發展醫藥化工、精細化工、汽車部件、高分子材料等產業,目前已有58家企業相繼落戶,總投資45億元人民幣。
  • 兩岸青年緣聚湖裡共創美好未來
    走進聯發華美文創園領略舊時光與新時尚碰撞出的獨特魅力;在臺胞創辦的咖啡廳聽臺灣青年講述創業故事,了解湖裡創新創業政策動態;在餐敘會上,兩岸同胞共同表演歌舞,共敘情誼……短短幾個小時的相聚,激發起臺灣青年的創業熱情,更讓他們親身感受「兩岸一家親」的同胞情。
  • 北京創業公社:打造臺灣青年大陸創業「驛站」
    (中國臺灣網 吳曉寒 攝)  此次交流活動中,國務院臺辦經濟局副局長於紅、北京鑫記偉業集團副總裁黃國書、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理事長吳衣菡和北京創業公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董玉風與到訪的臺灣青年朋友們進行了深度的交流座談。
  • 臺灣青年來創業可享優惠 思明區為七個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授牌
    這七個基地分別是:龍山文創園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兩岸青年創客空間、華僑大學閩臺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曾厝垵文創村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沙坡尾商圈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愛特眾創臺灣青年創業基地、鑫創業家/市臺聯臺灣青年創業基地。
  • 臺灣青年看大陸:廈門有臺北路 臺灣也有南京路
    新華網福州11月15日電(劉豐)「我們發現廈門有條臺北路,在臺灣,也有很多道路以大陸的地名來命名,像南京路等。」在14日下午舉行的「兩岸交流30年」臺灣高校社團幹部體驗營結營儀式上,臺灣青年李天賜分享了在福建幾天的感受。  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交往30周年。
  • 下月50臺灣青年團隊將到白雲創業
    南方日報訊 (記者/馬喜生通訊員/雲宣)白雲區首個舊廠房改造項目正在打造穗臺灣青年創業中心,今年5月份將有50個來自臺灣青年團隊到此「坐班」創業。19日,記者從位於白雲區的海峽兩岸(匯龍)信息產業科技園了解到,這些臺灣創業青年均為各級涉臺單位「保薦」,他們中有不少人還擁有「臺商二代」身份,「市場化程度高」、「千年商都底蘊」是他們選中廣州的原因。  玩具廠變身創意園區  今年春節過後,剛剛從臺灣大學畢業不久的林先生是「臺商二代」。因偶然的機會了解穗臺青年創業中心。並向中心提出入駐申請。
  • 臺灣青年福州開麵館:創業經都在牛肉麵裡了
    臺灣青年福州開麵館:創業經都在牛肉麵裡了 2016-02-26 10:01:44:創業經都在牛肉麵裡了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在大陸學習、工作近15年後,臺灣永和青年孫一華在福州擁有一家業內聞名的牛肉麵館。
  • 南京臺灣青年創業學院開學:「老臺商」當上導師
    張智榮 攝  中新網南京7月5日電 (記者 申冉)5日,南京臺灣青年創業學院(下文簡稱青創院)正式「開學」,五位「闖蕩大陸商海」數十年的「老臺商」當上首批導師,為有志在大陸開創一番事業的「新臺青」開壇授課。  當天學院開學「第一課」,就由「臺灣最美民宿」創辦人何培鈞和臺灣「燻衣草森林」執行長王村煌開講,吸引了60餘位兩岸青年創業者聆聽。
  • 範姜鋒:致力於協助臺灣青年創業,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2009年,28歲的範姜鋒被臺灣的公司派到廈門,從事汽車營銷。範姜鋒渴望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2013年,範姜鋒決定在廈門自主創業。然而,最初的創業並不順遂。2015年,由團省委主辦的第一屆「101臺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啟動。
  • 中芬設計園:臺灣青年深圳創業首選地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捷興 文/圖 「深圳以其獨有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越來越成為創客心中的創業天堂。」今年10月,一場以「兩岸聚焦·智創未來」為主題的海峽兩岸青年創客論壇在中芬設計園舉行。 近年來,許多臺灣青年選擇到深圳創業,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成為他們落地首選。
  • 臺灣青年大陸創業故事:京城巷子裡的臺灣味兒
    臺灣青年大陸創業故事:京城巷子裡的臺灣味兒 2015-06-18 09:12:33朝著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穩步邁進的大陸,正成為臺灣和港澳青年「創客」們茁壯成長的沃土。新華網臺灣頻道近日推出「臺港澳青年創客大陸成長系列報導」,通過一個個小人物、一幅幅小畫面……記錄這充滿激情、孕育希望的「創世紀」。、  臺灣夫妻北京開店  去過臺灣的人,不少曾有過把夜市搬回家的衝動。
  • 福建評出15名臺灣青年「創業之星」
    央廣網廈門6月15日消息(記者萬存靈)15日在廈門舉辦的第十七屆海峽青年論壇上,共青團福建省委對入選「101臺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的15名臺灣青年「創業之星」獲得者進行表彰,每位「創業之星」將獲得5萬元(人民幣,下同)創業資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