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提到「工業明膠」,可能還有不少朋友還記得,2012年多家知名製藥企業被曝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膠囊,導致重金屬鉻嚴重超標;同樣在這一年,某知名主持人一條「不要吃老酸奶和果凍,內幕很可怕」的微博,也曾經一度被誤讀為「老酸奶廣泛添加工業明膠」,引起了軒然大波。
昨天(9日),工業明膠再次成為眾矢之的。因為有媒體報導說,知名乳製品企業三元涉嫌使用製革廠工業下腳料製造的明膠生產酸奶。這個一情況是否屬實?
昨天下午,三元食品向中國之聲獨家回應說,三元使用的所有明膠均為食用明膠,三元公司已經向做出這一報導的媒體發出律師函。
今年「3·15」,一家名為嘉利達蒼南明膠有限公司的企業被曝涉嫌使用製革廠的工業下腳料來製造食用和藥用明膠。而在《21世紀經濟報導》這篇被大量轉發的文章中,三元股份的乳製品被指使用來自這家問題企業「嘉利達」的工業明膠。
報導稱,有證據顯示,三元股份在2013年至2014年初向嘉利達採購大量明膠,將其添加至三元酸奶的多個系列產品中。對此,三元食品副總經理呂淑琴回應,公司所有原輔材料及其供應商都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要求,其使用的食用明膠產品,都來自世界最大的外商獨資或合資企業,而且公司一直對供應商實施嚴格的管理審查機制。
呂淑琴:我們所有使用的都是食用明膠,而且所有的明膠產品都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標準的要求,公司所有生產的產品均符合國家標準,經檢測合格後,方上市銷售。
使用有毒、有害工業原料製造食用明膠被視作制膠業降低成本的非法潛規則。在製革廠已經被工業鹽、硫化鹼、石灰、純鹼、脫脂劑等多種工業原料汙染的垃圾皮料,每噸售價僅一兩千元,賣到明膠廠後,經過強酸或強鹼漂白清洗,加工成金燦燦的所謂食用明膠和藥用明膠,然後以每噸三四萬元到五六萬元不等的價格賣給一些食品廠和膠囊廠,這是「嘉利達」們的盈利模式。
《21世紀經濟報導》文中提及,在其2014年4月的採訪中,三元股份的研發部負責人沒有承認曾經使用過嘉利達生產的明膠,但《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稱,記者掌握的多份材料顯示,嘉利達在2013年至2014年初發貨給三元股份總量達到2萬多公斤。例如,其中兩份單據顯示,嘉利達在2014年1月和2月發貨給山東三元共計2850公斤;2013年3月5日,北京三元乳業有限公司從嘉利達四次購進食用明膠6000公斤。對此,三元食品副總經理呂淑琴表示,不清楚數據來源,從未對這些信息作出核實。
呂淑琴:很嚴肅地說明一下,我們三元公司從來沒有正式接受過21世紀媒體的採訪,對他所刊登的內容的來源我們也不確切,所有刊登的內容從沒經三元核實和確認。
儘管通篇報導的語態都是「可能」、「不排除」、「嫌疑」等,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暫時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三元股份生產的酸奶中添加的明膠來自製革廠工業下腳料,但也無法排除這種可能性」,但三元股份的股價仍然在一天內應聲下跌2.47%。呂淑琴表示,三元已向報導所屬媒體發出律師函。
呂淑琴:我們公司將保留對不實報導的追究法律責任和權利,我們也向21世紀報導發出了我們的鄭重的律師函。
截至發稿,《21世紀經濟報導》沒有對此作出回應。(記者沈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