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南通市政法委現場會,來自南通各(縣、市、區)政法、信訪系統的領導們前來我市高新區(城南街道)新莊社區參觀點指導工作,當他們一下車立即就被社區「黨群公共服務中心」前展示的30多塊展板吸引了。2018年5月,如皋市人民法院將新莊社區列入「無訟、無訪社區」共建點社區。社區黨總支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搶抓機遇、善作善為,致力以「一三五工程」,即「一張黨建網格、三大運行機制、五個快速引領」,打造黨建特色亮點、精心服務社區居民,確保「無訟、無訪社區」共建工作落到實處、建出水平、普惠於民。「無訟、無訪社區」雙創活動開展以來,新莊社區調解穩控矛盾糾紛18起,其中調處化解16起,有效穩控2起,未發生一起到省去京上訪事件,為社區加速「鄉村振興」步伐提供了和諧有序的法治環境。
——一張黨建網格,築牢「無訟、無訪社區」雙創基礎。
沐浴「鄉村振興」的和煦春風,如皋市高新區(城南街道)新莊社區依託「一湖(龍遊湖)一河(茅雉河)一道(丞相大道)」,新建了社區黨群公共服務中心。如何讓「小窗口」提供大服務?怎樣使社區最後「一米線」服務給百姓帶去最大的實惠?依託去年新建的公共服務中心,如皋市高新區(城南街道)新莊社區黨總支在裝修之初,就從基層黨建宣傳陣地建設做起,將社區定位為「黨群公共服務中心」,他們參照黨建標準化創建「9+X」標準,會同設計公司精心設計,讓社區黨建氛圍一次性全部布置到位。
躋身「無訟、無訪社區」共建點社區行列後,社區黨總支社區黨總支著力將社區黨建網格服務網、矛盾排查調解網絡、黨員幹部「走幫服」網絡融合統一到一張網格之中,這就是「社區黨建網格」:社會和諧治理,是社區黨建的最高目標;社區平安法治,是社區黨建重要途徑;「無訟、無訪社區」雙創,是社區黨建的可靠抓手。
在這樣的融合黨建理念指導下,新莊社區黨總支將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16名骨幹黨員隊伍、社區基層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網絡12名調解員隊伍和社區基層「走幫服」的24名幹部隊伍協調到一起,形成一張社區黨總支領導下的共建共進共享網格。
社區黨總支書記是總網格長;社區黨總支副書記、黨總支成員是區域網格長;社區基層調解信息員和「走幫服」村幹部是網格信息員。社區訟訪信息、社區矛盾糾紛信息、社區特困幫扶需求信息,通過社區精心培訓的網格員統籌輸送,相關交流、處置指令到點、到戶、到人,讓社區黨總支的服務宗旨第一時間踐行到位,讓社區可能發生的矛盾糾紛第一時間化解到位,讓最需要幫扶的居民第一時間得到溫暖。
——三大運行機制,激活「無訟、無訪社區」雙創動力。
一是「黨員中心戶」服務機制。按照「有利於村居科學發展、有利於陣地活動延伸、有利於黨員作用輻射、有利於服務黨員群眾」的原則,全社區現建立村級黨小組7個,16個黨員中心戶實現掛牌服務,健全完善「村(社區)黨委(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位一體」組織架構。把建立健全 「黨員中心戶聯繫服務群眾工作機制」作為加強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和重要內容,進一步突出重點、加強分類指導,使每個黨員中心戶成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學習貫徹上級精神的「宣傳站」;徵集群眾意見建議,了解村情民意的「收集站」;化解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穩定的「調解站」;傳授致富技術,帶領群眾致富的「加油站」;發揮自身特長優勢,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服務站」,把黨員聯繫服務群眾的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努力實現「一戶帶一片、一片帶一村、一村帶一鎮」的良好格局,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感召力,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二是訟訪信息排查、矛盾糾紛調處機制。社區黨總支依靠綜治平安村居的建設,進一步強化村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積極化解矛盾,防止規模性群體上訪事件的發生。按照「超前排查、及時化解」的基本工作思路,緊扣「排查得早、發現得了、控制得住、解決得好、問責有力、成效顯著」的工作目標,堅持社區網格「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和「邊排查、邊分析、邊化解、邊問責」的原則,強化工作責任,落實工作措施,改進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方法,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關注民生,疏導群眾情緒,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嚴格落實,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建立健全中心信息反饋網絡,提高中心排查化解突出矛盾糾紛的能力。目前社區做到了基本矛盾不出組,疑難矛盾不出村,無到省去京上訪及較大民事起訴案件的發生。
三是「走幫服」溝通機制。社區黨總支在推進「精準走幫服」活動中,堅持黨建引領,秉承「以人為本、以融為先」的發展理念,始終把「兩學一做」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設貫穿於大走訪全過程,落實到走幫服工作各方面,通過勤走勤訪,不斷拓展幫服寬度;多方聯動,逐步突出幫服深度,緊貼民需,全面提升幫服準度。社區黨員幹部均掛鈎1到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將扶貧濟困活動與黨員「走幫服」活動相融合,積極開展上門走訪活動,找準貧困原因,制定幫扶措施、脫貧規劃,確保精準扶貧工作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五個快速引領,優化「無訟、無訪社區」雙創生態。
一是黨建快速引領,讓老百姓得到看得見、摸得到的實惠。社區紮實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活動,創新黨員活動形式,一方面通過「請進來」授課,邀請我市黨校名師及園區黨政領導到社區進行黨課教育;另一方面不拘泥於課堂學,積極開展黨員「走出去」學習活動。去年以來,社區相繼組織黨員參觀了我市紅十四軍紀念館,參觀我市「中國最美鄉村」—城北街道平園池村。通過黨建引領、全民參與方式,大力開展環境整治工作,為村民營造一個環境優美,乾淨整潔、舒適有序的居住環境:完成了社區主幹道汪平路拓寬改造及北片農戶入戶道路水泥硬質化工程,汪平路改造新建6米寬,1.28公裡的水泥路面,同時27盞路燈全部安裝到位,北片農戶入戶道路改造新建水泥硬質化路面1800米,徹底改變了社區道路群眾車輛會車難,入戶難的問題;完成了社區界河的綜合整治工程,共整治黑臭汙染河道1000米;完成了集中居住小區的雨汙分流工程,解決了困擾小區居民多年的由於小區汙水直排,造成小區周邊河道黑臭的問題,極大的改善了社區群眾的居住環境。
二是服務快速引領,提升社區居民獲得感和滿意度。結合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工作,新莊社區進一步加強服務型社區建設。2017年,如皋市高新區(城南街道)新莊社區新建了社區黨群公共服務中心。中心室內面積800㎡,設有「一站式」服務大廳、警務室、調解室、24小時自助式農家書屋、棋牌室、健身室、大會議室等,設備一新、功能齊全。中心建立健全了各項工作準則和服務制度,「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接待制度」、「值班制度」、「辦事流程」等一目了然,讓前來諮詢、辦事的社區群眾都能切身體驗到:「小窗口」能提供大服務;社區服務最後一米線,百姓舒心得實惠。
三是排查快速引領,落實矛盾糾紛調處責任制。社區調委會對調處的矛盾,堅持一事一策、一人(穩控人員)一策,逐一建立工作檯帳,逐一制定調處方案,逐一明確包案人員,逐一明確化解時限,各成員對調處的矛盾糾紛,要認真負責,及時化解,不得把矛盾糾紛推向上級、推向社會。對群眾上門要求調處的矛盾糾紛,實行首問責任制,社區調解人員應做到熱情接待、主動受理,進門一杯水,用心、用情、用理、用法來解當事人訴求,化解當事人心中進門時的怨氣,切實防止矛盾進一步激化。
四是問題快速引領,攻堅克難促和諧。一直以來,市委書記陳曉東再三強調大力弘揚「治沙」精神,弘揚「遇到矛盾就興奮、碰到困難就迎上」的工作作風。對社區基層工作來說,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碰到問題不迴避,敢於直面問題,善於解決問題。
社區調委會在社區黨總支書記任繆根帶領下,以「遇到矛盾不迴避,碰到難題不繞道」的工作姿態,用實打實、心貼心的調解工作,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社區3組紀某數年前修的雞舍擠佔了原道路,致使道路路面寬度不足,不好澆築水泥路,周邊群眾意見較大。社區分片幹部和專職調解員經7、8次現場調解,最終紀某拆除了雞舍,3.5米寬的水泥路已澆築通車,順利化解了矛盾。社區3組佘某與鄰居丁某,因界址及進排水的問題將近20年的矛盾,社區幾次調解未果。在此次澆路時,正好途經兩戶中間,社區通過做路為切入點,分片幹部與調解員通過10多次耐心細緻的工作,終於說服了這兩戶,打開了兩戶的心結,解決了社區近20年來未能化解了極其複雜的矛盾,有力的促進了社區的安定和諧。
五是創文快速引領,增強社區向心力、凝聚力。社區黨總支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充分利用社區新建的的公共服務中心及24小時自助式農家書屋——東皋書屋,積極組織轄區居民開展道德講堂、市民學校、文藝表演、讀書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轄區居民搭建起了展示特長、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平臺。同時社區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以公共服務為重點,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志願者的獨特作用,圍繞群眾所需,廣泛開展敬老愛幼、扶弱助殘、衛生清潔等社區志願服務。(記者 包國平 佘莉 通訊員戴世燕 繆海波)
如皋市融媒體中心(如皋市廣播電視臺)、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