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8日上午,朱涇司法所聯合朱涇法庭開展「傳承楓橋經驗 共建無訟社區」籤約儀式暨「南圩社區法律診所」成立十五周年座談會。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宮愛萍,朱涇鎮黨委副書記陸偉萍,區司法局副局長裴雄卿出席並講話。會議由南圩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偉萍主持。29個村居調解主任參加會議。
南圩社區法律診所,不僅是落實「楓橋經驗」在基層落地生根發展的具體體現,而且是朱涇構建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的有益嘗試。15年來,南圩社區法律診所共接待居民來訪3500多人次,法律諮詢服務651人次、調處糾紛665起,製作調解協議書238件。
宮愛萍就朱涇鎮推進「無訟社區」建設、加強訴調對接工作提出具體工作要求。
陸偉萍強調要以共建為策、共治為要、制度為基,全面推動「無訟社區」建設落實落地。
裴雄卿向奮鬥在一線的村居調解幹部為維護社會穩定所付出的艱辛努力表示感謝。
他提出,要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堅持人民調解為人民,在法治軌道和法律框架內把問題和矛盾解決好,努力做到基層問題基層辦、基層矛盾基層化解。要切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凸顯實效,學習借鑑南圩社區法律診所這個「參考樣板」,積極探尋和推廣「無訟社區」建設經驗,努力變「盆景」為「風景」,聚「風景」為「全景」。要做細做深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壓實鎮調委會主體責任、發揮村居調委會主體作用、激發村居調解幹部主體意識,積極統籌行政、司法、社會、公眾等多方力量,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協調整體推進。
▲共建單位領導向村居代表發放「和風細雨十五載—南圩社區法律診所案例選編」。
▲朱涇司法所、朱涇法庭、朱涇派出所、南圩居委會共同籤訂了「傳承楓橋經驗 共建無訟社區」合作協議。
▲朱涇司法所所長何偉作題為「三項聚焦 不斷提升調解品牌效應」的交流發言:
聚焦典型作用發揮,推動楓橋經驗「落地生根」。
聚焦示範帶動效應,推動調解品牌「枝繁葉茂」。
聚焦融入中心工作,推動無訟建設「全面開花」。
接下來,朱涇司法所將按照「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開花」的培樹模式,攜手法庭、派出所、南圩社區開展「無訟社區」共建工作,不斷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朱涇法庭庭長褚紅梅,朱涇派出所副所長龔宇翔,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朱涇鎮南圩居委會兼職委員、專職調解員徐國賢分別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各抒已見,暢談發言。
自2005年成立至今,在朱涇司法所的指導下,南圩社區法律診所始終秉承著「主動擔責、主動作為」的工作理念,堅持抓早抓小、應調盡調,綜合運用「六診工作法」,及時、依法、就地開展矛盾調解,使得大量的矛盾糾紛解決在訴訟之前,為各個村居共同推進「無訟村居」建設樹立了航標。
►提前掛號「約診」
►走家串戶「巡診」
►降溫祛火「坐診」
►綠色通道「急診」
►疑難案件「會診」
►案結回訪「複診」
長按二維碼
點擊關注
原標題:《傳承「楓橋經驗」,共建「無訟社區」!南圩社區法律診所風雨兼程十五載》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