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與寄生蟲的問題,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隨著一波海鮮市場三文魚檢測出新冠病毒,三文魚這個詞彙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裡非常有必要再給大家普及一下
究竟什麼是三文魚?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三文魚只是一個商業詞彙,是一種泛指鮭科魚。
在現實的生活中,如果沒有特殊說明,三文魚就指大西洋鮭。
如果分大類來說,可以分成太平洋的和大西洋的。
大西洋鮭魚為鮭形目鮭科鮭屬,而太平洋鮭魚為鮭形目鮭科大馬哈魚屬。
太平洋鮭屬常見的是如下6類:
大鱗大馬哈魚,又稱王鮭大馬哈魚,又稱狗鮭紅大馬哈魚,又稱紅鮭駝背大馬哈魚,又稱粉鮭銀大馬哈魚,又稱銀鮭麥奇鉤吻鱒,又稱虹鱒
大西洋鮭屬基本就一種:
大西洋鮭
生吃三文魚是否安全?
很多人擔心的問題是,生吃三文魚會不會感染寄生蟲。
你可以看到上邊的分類,這些都是鮭魚,但並不是都能生吃的。
首先,除了大西洋鮭、虹鱒、王鮭之外,其他都是沒有大規模科學養殖的,野生的鮭魚體內,因為回遊淡水水域,體內含有寄生蟲,不能生吃。
再次,虹鱒在淡水中養殖,嚴格說這貨根本不能算三文魚,但仍有不法商法用虹鱒來代替三文魚,所以此貨也不能生吃。(你去懷柔看看就知道虹鱒是啥了,就從坑裡撈出來烤的那玩意)
最後,王鮭雖然生活在太平洋北部海域,但是養殖王鮭的成本遠遠要高於大西洋鮭,且中國黑龍江流域也有此魚,所以也不能生吃。
大西洋鮭對海水的生活環境極其苛刻,成魚養殖階段完全在海水中進行。同時挪威政府對三文魚養殖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著非常嚴格的監管,每個漁場的建立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和考核,考察海洋指標,包括洋流的情況、海浪高度,評估養殖場會否對環境造成影響,所以不存在被寄生蟲感染的可能。出口的每一條魚,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出生地。
誤區1 :很多人會問日本那邊天天吃為啥沒事,因為人家主要吃的是金槍魚,他們吃的三文魚也是挪威進口的。誤區2:很多人以為芥末能殺死寄生蟲,所以沾著芥末吃,然而並沒有什麼用,真的也許就是為了好吃。
所以真正能生吃的就只有大西洋鮭這一種,也就是挪威三文魚。
三文魚身上什麼部位肉最好?
三文魚不像金槍魚一樣可以分出那麼多種類的肉質。基本上就是分為魚腹和魚肉兩種。
魚腹,因為魚腹是整個三文魚肉質最肥嫩香潤,營養價值最高,口感最好的部位。魚腹部油脂最多的地方為最上等,稱為「大脂」。腹部靠近脊椎骨部位,叫「中脂」。魚的腰部和背部,一般都做三文魚刺身的,在做高檔的刺身拼盤的時候,最好用魚的腰部,因為這裡靠近腹部,其口感肥而不膩,可以滿足那些覺得魚腹很肥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