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文魚概念誤導的消費者,生吃便宜的虹鱒真的不安全

2020-12-11 大獅子與維尼

三文魚與寄生蟲的問題,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隨著一波海鮮市場三文魚檢測出新冠病毒,三文魚這個詞彙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裡非常有必要再給大家普及一下

究竟什麼是三文魚?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三文魚只是一個商業詞彙,是一種泛指鮭科魚。

在現實的生活中,如果沒有特殊說明,三文魚就指大西洋鮭。

如果分大類來說,可以分成太平洋的和大西洋的。

大西洋鮭魚為鮭形目鮭科鮭屬,而太平洋鮭魚為鮭形目鮭科大馬哈魚屬。

太平洋鮭屬常見的是如下6類:

大鱗大馬哈魚,又稱王鮭大馬哈魚,又稱狗鮭紅大馬哈魚,又稱紅鮭駝背大馬哈魚,又稱粉鮭銀大馬哈魚,又稱銀鮭麥奇鉤吻鱒,又稱虹鱒

大西洋鮭屬基本就一種:

大西洋鮭

生吃三文魚是否安全?

很多人擔心的問題是,生吃三文魚會不會感染寄生蟲。

你可以看到上邊的分類,這些都是鮭魚,但並不是都能生吃的。

首先,除了大西洋鮭、虹鱒、王鮭之外,其他都是沒有大規模科學養殖的,野生的鮭魚體內,因為回遊淡水水域,體內含有寄生蟲,不能生吃。

再次,虹鱒在淡水中養殖,嚴格說這貨根本不能算三文魚,但仍有不法商法用虹鱒來代替三文魚,所以此貨也不能生吃。(你去懷柔看看就知道虹鱒是啥了,就從坑裡撈出來烤的那玩意)

最後,王鮭雖然生活在太平洋北部海域,但是養殖王鮭的成本遠遠要高於大西洋鮭,且中國黑龍江流域也有此魚,所以也不能生吃。

大西洋鮭對海水的生活環境極其苛刻,成魚養殖階段完全在海水中進行。同時挪威政府對三文魚養殖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著非常嚴格的監管,每個漁場的建立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和考核,考察海洋指標,包括洋流的情況、海浪高度,評估養殖場會否對環境造成影響,所以不存在被寄生蟲感染的可能。出口的每一條魚,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出生地。

誤區1 :很多人會問日本那邊天天吃為啥沒事,因為人家主要吃的是金槍魚,他們吃的三文魚也是挪威進口的。誤區2:很多人以為芥末能殺死寄生蟲,所以沾著芥末吃,然而並沒有什麼用,真的也許就是為了好吃。

所以真正能生吃的就只有大西洋鮭這一種,也就是挪威三文魚。

三文魚身上什麼部位肉最好?

三文魚不像金槍魚一樣可以分出那麼多種類的肉質。基本上就是分為魚腹和魚肉兩種。

魚腹,因為魚腹是整個三文魚肉質最肥嫩香潤,營養價值最高,口感最好的部位。魚腹部油脂最多的地方為最上等,稱為「大脂」。腹部靠近脊椎骨部位,叫「中脂」。魚的腰部和背部,一般都做三文魚刺身的,在做高檔的刺身拼盤的時候,最好用魚的腰部,因為這裡靠近腹部,其口感肥而不膩,可以滿足那些覺得魚腹很肥膩的人。

相關焦點

  • 虹鱒是不是三文魚,能不能生吃?
    原標題:虹鱒是不是三文魚,能不能生吃   2018年5月中旬,在一則水產養殖虹鱒魚的科技新聞報導播發後,各種聲音湧現,有科普知識的,有質疑的——「虹鱒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市面上虹鱒魚假冒三文魚」以及「生吃淡水生長的虹鱒魚存在感染寄生蟲的風險」……一時間,「虹鱒」成爭議焦點。   國內很多三文魚養殖企業,養殖的種類都不是或不只是大西洋鮭魚,還包括虹鱒魚等品種。
  • 虹鱒不是三文魚,生吃可能要人命
    太長不看版:1.青藏高原養殖的「三文魚」為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2.我們常說的生食三文魚是大西洋鮭。3.虹鱒不能直接生吃!淡水魚不適合生吃。4.一般經過低溫急凍的海水魚,生食相對安全。5.現在的三倍體虹鱒魚從切片上已經很難和三文魚區分開了,只能通過看整條魚,或者從正規可信渠道購買。
  • "淡水三文魚"天貓在售:隻字不提"虹鱒" 仍推薦生吃
    一家名為「龍羊峽旗艦店」的天貓店裡出售產自龍羊峽水庫的虹鱒魚,但所有產品都標註「三文魚」字樣,隻字不提「虹鱒」,食用方法上寫著「生熟皆宜」。虹鱒魚蹭著三文魚的熱度賣,生吃虹鱒魚究竟安不安全?澎湃新聞從電商平臺開始,探訪虹鱒魚的下遊故事。
  • 虹鱒列入三文魚遭質疑 生食「三文魚」還安全嗎?
    然而,對於養殖的虹鱒,很多人都擔心寄生蟲問題,生吃不安全。羊城晚報記者隨機採訪了20多名廣州市民,8成市民表示擔心虹鱒有寄生蟲。廣州市民肖女士說:「擔心不安全,所以今後少吃或不吃生三文魚了。」對此,崔和稱,相較於陸生動物,水生動物中能夠與人感染的寄生蟲很少,但目前我國水產品中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的寄生蟲——線蟲、吸蟲和絛蟲,上市前都必須經過檢驗,都要求不得檢出。
  • 真假三文魚:虹鱒不能叫做三文魚?淡水魚不能生吃(圖)
    鱒魚和三文魚都屬於鮭科,通常是定居在淡水中。但也有例外。例如虹鱒有的是終生生活在淡水中,也有的是洄遊的,洄遊的虹鱒改叫硬頭鱒,形態發生了變化,其實還是同一種。與太平洋三文魚不同的是,硬頭鱒可以多次產卵。  據報導,國內是大約在十年前開始大規模養殖虹鱒,但是銷路不佳。後來有人想到了一個主意,把虹鱒當作三文魚來賣,切成生魚片吃,於是銷路好了起來。但是要拿虹鱒冒充三文魚,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 虹鱒當成三文魚:八成消費者認為「指鹿為馬」
    但鄭維中也強調,把虹鱒魚當做大西洋鮭來賣,肯定是不對的,「考慮到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我們在團體標準中已經有對標籤和標誌的規定,要求標註原料與產地以及種名,比如,三文魚(大西洋鮭魚),三文魚(虹鱒)。」「不同的生長環境對於魚的影響很大,從這個角度來看,三文魚和虹鱒是兩種魚,不能混淆。」陳舜勝認為,應該尊重消費者的理解,不應該擴大三文魚的範圍。
  • 將淡水虹鱒列入三文魚類 引發爭議不斷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一直被指涉嫌「假冒三文魚」的淡水虹鱒,也被列入三文魚類別,這一認定結果飽受質疑。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有關三文魚「擴編」爭議,主要涉及團體標準參考依據、制定流程等方面,而對消費者來說,虹鱒到底算不算三文魚並不重要,焦點在於虹鱒是否能夠生吃,生吃是否安全?也就是對產品的知情權、選擇權以及食品安全問題。
  • 「淡水三文魚」電商在售:隻字不提「虹鱒」,仍推薦生吃
    生活在淡水中的魚蝦通常不適合生吃,它們體內可能攜帶多種寄生蟲,例如闊節裂頭絛蟲、肺吸蟲、華支睪吸蟲(俗稱肝吸蟲)、顎口線蟲等,這些寄生蟲會對人類產生安全隱患。陳舜勝說,「所有海水魚和淡水魚都有寄生蟲的可能,生吃三文魚時也要防止寄生蟲,但海水魚的寄生蟲種類少,海水的滲透壓高,到人類體內往往因環境不合適,不會長成成蟲,淡水魚的寄生蟲與人體的生長環境接近。」因此虹鱒魚不適合生吃。如何消滅魚體內的寄生蟲?
  • 假冒三文魚的虹鱒,生吃可能要人命
    2.真正的能生吃的三文魚是海魚,而不是什麼「淡水三文魚」。3.虹鱒等淡水魚類沒有經過專門的冷凍處理,用於生食有極大寄生蟲感染的風險。雖然是鮭的近親,但虹鱒和三文魚差別不小,而且做成刺身生吃,還可能導致寄生蟲問題。
  • 三文魚的假冒者「虹鱒」到底能不能生吃!
    換句話說,在生物學概念上,「三文魚」並不是某一個品種魚的名稱,而是一個在流通中逐漸約定俗成的商品名稱,主要有「大西洋鮭」和「太平洋鮭」。中國最早接觸三文魚的吃貨來自廣東一帶,所以,如果你請一位廣東朋友用粵語念一下「三文」,就會明白這是salmon的音譯。
  • 中國版三文魚標準出爐!但虹鱒能否生吃還是說不清
    《青海日報》報導,《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發布填補了行業標準空白,「對於規範行業操作,保障產品質量,保護消費者知情權,促進三文魚產業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報導稱,該標準也對中國水產品中,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的寄生蟲進行了嚴格規定。《生食三文魚》標準的消息一出,「虹鱒是不是三文魚?」
  • 虹鱒被列三文魚 寄生蟲滅殺法和海水產品一樣?
    包括團體標準的起草方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內,上海市人大代表、消保委委員、消費者代表、專家、行業代表性企業都參加了討論會。上海市消保委還發布調研數據,對於團體標準將淡水養殖的虹鱒魚歸入三文魚類別,83.6%的消費者認為這是「指鹿為馬,誤導消費者」。73.43%的消費者認為,將虹鱒魚列入三文魚類別之後,企業會藉此誤導消費者。
  • 品研社論|三文魚「跪了」,虹鱒何時能夠「翻身農奴把歌唱」?
    雖是一個鬧劇般的插曲,卻點起了國內網友的發散討論:「現在國外疫情如此嚴重,依靠冷鏈物流進口的三文魚已經不安全,還不如吃咱們國家的虹鱒魚。」 「商家的求生欲也是蠻強了,為了生存終於說了實話。」 如此,小夥伴們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 老闆,來一盤三文魚,不要虹鱒!你分得清楚嗎?
    陳啟宏透露,現在市面上法羅海域的三文魚肉質和口感,比挪威、大西洋海域的都要好。他還保證自家三文魚是正宗的,並非虹鱒魚。他還強調,一般的壽司店三文魚都可放心食用,但自助餐店的三文魚就不好說了,大部分都會用便宜的虹鱒魚代替,況且切片後更難辨別,只有行家才能分辨真偽,建議消費者不要生食。
  • 「虹鱒混入三文魚」遭專家組團質疑 「團標」恐被不良商家利用
    八成消費者認為「指鹿為馬」  近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牽頭制定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出臺(以下簡稱「團體標準」)之後,團體標準第3.1條明確給出了「三文魚」的定義,即三文魚是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粉鮭等。  此前,由於消費者普遍認為「虹鱒」就是「三文魚」,在制定標準之後,反而會形成認知偏差。
  • 虹鱒究竟是不是三文魚
    「每次去酒店自助餐廳,最喜歡吃的就是三文魚。」長沙市民郝女士說。近年來,三文魚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一道美味。然而,5月23日由微信公眾號「新聞哥」發出的一則關於「假冒三文魚大行其道,這是謀財害命呦」的消息引起關注。    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虹鱒能不能生吃?市民購買、食用三文魚時該注意些什麼?
  • 虹鱒被定義為三文魚?山寨高仿也不是正品,網友:以後再也不吃了
    虹鱒被定義為三文魚?山寨高仿也不是正品,網友:以後再也不吃了!有網友稱,最近再也不敢吃三文魚了!原來是最近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十三家公司起草的《生食三文魚》標準,並且已經正式發布了,現在虹鱒被正式定義為三文魚。很多消費者表示不服,這簡直就是指鹿為馬,誤導消費者。
  • 《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出臺 虹鱒位列其中
    能否解答消費者所擔心的生食淡水魚安全問題?《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公布,可被視為對今年5月「三文魚之爭」的回應。《生食三文魚》編制說明(報批稿)中提到:目前生食三文魚產品在進出口以及國內流通時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規範、管理、約束和引導……尤其是今年5月底的國產三文魚事件,引起了廣大消費者對國內三文魚寄生蟲問題的擔憂,不僅對產業和市場造成巨大衝擊,對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也產生了不良影響。虹鱒究竟是不是三文魚表面上是名分之爭,但爭論的背後則是消費者關注的生食淡水魚安全問題。
  • 九號碼頭 | 淡水虹鱒被定義為「深海三文魚」,它可以生吃嗎?
    ,究竟是不是三文魚」這個話題,引起了專家和網友強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不能把虹鱒當作三文魚售賣。甚至有媒體提出虹鱒是假冒三文魚,吃了會有寄生蟲的風險。在市場交易中,商品包裝上不得標註「 三文魚 」(Salmon)、「銀紅點鮭」(Silver Trout)、「美國紅點鮭」(Brook Trout),因為這將對公眾產生「誤導」。並且虹鱒是不洄遊的,它的一輩子都是待在淡水裡,三文魚卻有很長一段時間生活在海裡。如果非要說虹鱒是三文魚,跟指鹿為馬有什麼區別?
  • 你吃的「三文魚」可能是淡水虹鱒
    (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5月3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三文魚被淡水虹鱒「強攀親戚」背後「水產造假嚴重程度,超出很多人想像」》)經銷商眼饞比進口三文魚便宜近1/3的價格,以「三文魚」的名義將淡水虹鱒賣到小餐館。一些商家甚至打著「冰鮮」的賣點,賣出了比真三文魚還貴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