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又叫烏骨雞,相信大家都吃過,它的肉和骨頭都是黑色的,營養非常豐富,很多人喜歡用烏雞來煲湯,肉質鮮美,熬出的湯滋補效果好,適合補身體。所以市場上對於烏雞的需求越來越大,很多養殖戶開始養殖,大多數人覺得養雞很簡單啊,養殖烏雞的確不難,但是想要高產高質就要注意養殖技巧了,小編特地走訪養殖大戶養雞場,並向他們諮詢飼養烏雞的技巧,下面分享給大家。
一、搭建雞舍
飼養烏雞一定要搭建雞舍,如果有條件可以圍起一塊空地,最好是向陽的地方,作為烏雞活動的場所。雞舍的搭建可以用自己有的材料,比如木材、竹子、塑料板、帆布和草簾等等,搭建一間金字塔形狀的小屋子或者大棚型的雞舍,不需要太高2米左右即可,要注意搭建可以遮風擋雨,保溫性強、地面要平整的雞舍,雞舍的大小根據飼養數量來搭建,一般沒平方米不要容納超過10隻雞。
二、對環境進行消毒
搭建好雞舍後要對雞舍與周圍的環境進行消毒,可以進行燻蒸消毒,每平方米用福馬林和高錳酸鉀的混合物進行消毒,密封雞舍後再進行消毒,注意保證雞舍的雜物全部清除,消毒後一天才可打開門窗通風,通風一周後才可進行養殖。
三、選擇養殖品種
烏雞的品種有很多,比如金陽絲毛雞、泰和烏骨雞、雪峰烏骨雞和江山白羽烏骨雞,因為每個地方的氣候和環境都有所差異,所以小編不能給出精確的飼養品種,不過大家可以根據當地的市場情況來選擇比較好養的品種來飼養。一般要選擇擁有光滑絨毛、活潑好動、眼睛比較有神、身上沒有糞便黏住的烏雞苗來進行飼養,體型不宜太大或者太小。
四、飼養方式
飼養烏雞可以直接採用散養法,如果養殖數量過多可以分成幾個區域進行養殖。如果是4天齡的烏雞要把養殖溫度保持在37℃,5-8天齡的烏雞要在35℃左右養殖,之後每過一個星期可以把溫度下調2℃,直至五個星期後,就可以在25℃上下的溫度飼養了。飼養的雞舍要經常保持通風,因為烏雞容易感染呼吸道病。
以上就是飼養烏雞要注意的地方,了解了這些,可以為你省下不少成本,希望這些烏雞養殖技巧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