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風深處,處處禪,新中式風格的禪雅之韻

2020-12-14 中式設計

古人好山水,心中所雅,皆寄情於山水。這種灑脫之意,沿襲到今天,成為了中式風格設計上的曼妙之姿態。

伴禪風,邀禪意,如此淡然淡泊的禪意空間,可能正是現代人的生活所求。

本案業主,是一對極為幽默的中年夫婦,夫婦兩皆對傳統中式的優雅和樸實抱有推崇。工作之餘,喜好收藏文玩古玩。

所以,在裝修伊始,就將整套設計,定位為新中式禪意之風。禪風古樸,恰好契合業主所好。

整體設計呈現出濃鬱的水墨之風,在器具的運用上,設計師別出心裁,以原木色的新中式家具,來襯託客廳禪意之韻。

博古架式的隔斷,既讓業主的收藏愛好有了停歇之地,亦讓整個空間充滿古色生香的禪意之韻。

餐廳的設計更是將禪意之風,揮灑到了極致。

木色天然,器具有形,在形色之中,凸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實在是風雅。

原始平面圖

平面布置圖

相關焦點

  • 禪風深處,皆是禪,這處中式客廳設計,或許適合你
    禪式之風,向來風雅。極簡之中,見極韻,極韻之中,遇風雅。將客廳之風,與禪意之美相合,讓客廳碰撞出別樣的風華,可能這正是禪式之美所在。—水墨之畫,隨形之美—客廳牆面裝飾上, 別無其他,只是簡單羅闊的一幅水墨暈染之畫,隨意暈染,有隨形灑脫之美,為客廳增添絲絲格調。
  • 新中式|當別墅碰撞上禪風設計,這種美,如影隨形
    源於對中式的鐘情,越來越多人青睞於禪風別墅設計,這種簡約質樸又風雅的中式空間,堪稱雅之經典。■客廳在中式家具的配置上,簡約和舒適成了最為主要的前提。禪式風的沙發,簡潔明朗的線條感,搭配柔軟的棉麻,既有了日常生活中的舒適感,又兼具禪式國風般的美感。水墨畫牆紙,徒增一股風雅,與客廳布景相得益彰。
  • 禪韻·一隅茶室
    一間素淨的茶室 為生活平添了許多悠閒和禪意 再忙 也要有一個安放心靈的空間 閒暇處才是生活 閒情,常寄 有間茶室,足矣 禪韻
  • 極簡中式風,大雅禪式韻,中式別墅的禪意之美
    大道至簡,古代文人墨客,向來崇尚簡之情懷,捨去過多繁重的修飾之物,以禪式之風,來迎來更多的自由之韻。所謂禪風,大概就是自由自在,不被繁瑣所拘束,心之所向,則萬物皆往。設計師,在客廳設計上,無論是牆壁還是家具選用上,皆以木色為主,原木色的空間色澤,更能凸顯開闊的禪意之風。清歡之韻,是將所有的繁重,進行過濾,以達到簡約的境界,所謂返璞歸真,便是如此,無所求,但又有所求,純粹而自然之美。
  • 禪風墨韻-趙寅書法作品展在天津圖書大廈開幕
    「禪風墨韻-趙寅書法作品展」今天(10月10日)上午在天津圖書大廈書天藝苑美術館開幕。    天津美術網訊 今天(10月10日)上午,由致公黨天津市委員會主辦,致公黨天津畫院、天津圖書大廈書天藝苑美術館聯合承辦的「禪風墨韻-趙寅書法作品展」在天津圖書大廈書天藝苑美術館開幕。
  • 禪韻琴社西安培訓信譽第一
    禪韻琴社與其說是培訓學校,不如說是一個提高修養、淨化心靈、去浮去燥的幽靜之地。這裡環境優雅,布局古色古香,走進禪韻琴社,仿佛有種與外隔絕之感,人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禪韻琴社的授琴方式並不單一,也不枯燥,形式多樣。有時是室內指點,有時在室外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毫無拘束感,讓彈奏變得有趣有靈魂。為什麼到禪韻琴社學習古箏沒有壓力,沒有束縛感,反而學習效果非常突出呢?
  • 2016禪風論壇暨禪風文化新媒體發布會隆重舉行(1)
    2016首屆禪風論壇暨禪風文化新媒體發布會在廣州四季酒店舉行禪風正式亮相跨界啟動禪風文化新媒體發布會禪風文化出品全國首檔明星修心人文節目《心路》正式啟動
  • 文正清風禪韻札鈔
    文殊、普賢,觀音,尚有求生之偈。馬鳴、龍樹,地藏亦有發願之文。至於智者、永明、慧遠之輩,中峰、天如之流,悉是教祖、密顯淨禪等諸法門,古今聖德、莫不垂文著論,闡明至理,敦倫盡分,以知操守。正行斯遵,授之以工夫途路。非徒自善,尤宜利他,語貴隨機,事須逗巧,故分之以品第人倫。深彰一理。警示後人。 今集拙作七十九首,與佛示現同壽,盈編成冊。
  • 這才是最美禪風設計,處處皆禪,137㎡裡的雲水禪心
    本案設計,以禪風為主,融入許昌當地風土人文,在現代追尋歷史人文的足跡,將歲月「拓印」在生活之中。大千世界,日新月異,我們在追求摩登現代的同時,亦不可忘記文化的傳承和展現,本案設計師基於當代美學,推敲和重構漢魏之風,講究以禪式之美,來凸顯人文情懷。在歷史文脈和現代美學之間,尋找一絲平衡點,是件看似簡單又顯得極難的事情。
  • 山河盡染,草木生輝——無禪先生禪畫評析
    無禪寫蘭並其頌蘭云:「蘭之於我,每歲春日,微風輕拂,幽香暗遞,閒倚畫窗,賞新花數箭,勁葉幾撇,品高韻絕塵,俗累頓消。」這其實正是道出了他醉心於蘭的用意,他於畫蘭之中追尋道藝。宋代《宣和畫譜》有載:「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藝也者,雖志道之士所不能忘,畫亦藝也,進乎妙,則不知藝之為道,道之為藝。」無禪於蘭的情結,怎不在於這深遠的道藝?
  • 從禪淨等持到念佛禪
    因此,可以說,禪是聖教之源、萬法之本。也就是說,禪是本性,是法源。虛雲長老說:「參禪、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門,皆教眾生破除妄念,顯自本心。」二、破除「末法修禪不能成就」之謬誤觀念根據一般常見的說法,佛陀住世的時代,稱為正法;佛陀涅槃之後,稱為像法,只有佛的形像做為代表;再過一段時間之後,稱為末法。
  • 佛教的精靈——禪詩,禪是詩家切玉刀
    慧能的《示法偈》開了禪學之先,亦開了禪詩之先,繼慧能之後,佛教禪門中出現的「詩僧」,其中唐代的寒山、拾得、靈一、皎然、貫休,宋代的參寥、惠洪相繼出現,更是使禪詩寫作之範圍大大加寬。有兩類僧詩為詩壇注入了新風,一種是寫警世、諷世之作,如寒山之詩:我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裡何曾有?我見被人瞞,一似園中韭,日曰被刀傷,天生還自有。
  • 獲2000萬Pre-A輪融資,禪風文化要做「網際網路+禪文化」優質平臺
    禪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公司於2015年10月成立,致力於做佛教文化、網際網路新媒體、線下活動三位一體的綜合型文化O2O企業,從公司名稱,我們或許能對團隊的初心窺探一二。禪文化是佛文化入世的一種智慧,是一種生活方式。
  • 禪的庭院美學
    我相信一定是因為這幾座城市有他們獨特的魅力所在,京都作為日本的古都,天皇曾經居住過1000多年的城市,並有17處世界遺產,這份厚重的歷史感就足以讓人們在這座古都中找到昔日日本的風採,但對於我而言,我更願意在這裡體會日本的「禪」學。「禪」是由中國宋朝時期傳入日本,起初「禪」只是佛教中的一派,但後續發展成為日本獨有的「禪」學。
  • 禪的意境,心的旅程,春的味道。拈花灣,您的心靈度假目的地~
    住:拈花灣禪意村舍標準大床/雙床1間夜逛:拈花灣成人門票2張食:禪食館自助早餐2份惠:酒店免費停車場東方禪文化度假體驗區 棲居拈花灣,太湖清幽之地坐擁一方小憩天地宿進這一塊無人可擾的僻靜 枕上的柔軟,帶你進入酣暢的夢鄉 春風十裡,自帶花香 被春光浸染的小鎮是我們心中掛念的模樣
  • "禪林妙筆 丹青菩提—妙禪法師禪畫展"開幕
    2013年3月17日下午,「禪林妙筆 丹青菩提——妙禪法師禪畫展」在國藝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禪畫展由新教育基金會、光明日報書畫院聯合主辦,中華佛商網承辦,國藝美術館協辦。展出了被譽為「禪畫第一僧」的妙禪法師的禪畫作品55幅。
  • 宜春禪博園,梵音鐘鼓裡問禪靜心
    「禪」是宜春文化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禪宗一花開五葉,有三葉發源於宜春連綿逶迤的群山古寺之中,溈仰宗誕生於袁州仰山,曹洞宗發祥於宜豐洞山,臨濟宗的祖庭在宜豐黃檗山。穿過五葉空門,越過佛韻蓮池,再次走進禪博園,仰望觀禪天梯上的五葉壇,一拈花微笑雕塑形似佛手拈花,又似鳳凰展翅。禪博園之大,超過我們的想像。天街煙雨如酥,屋簷輕滴浪漫,花葉沾滿瑩潤的珠光,我們暫時拋別紅塵束縛,讓心在佛海翩然飛翔。和好友們雨中漫步,一路聆聽禪詩歌禪楹聯禪故事,攬閱禪勝園邀月潭崇聖寺。在古木薰香中體驗禪茶一味,在梵音鐘鼓裡問禪靜心。
  • 「一禪一世界,一茶一人生」——尋味新北京四合院
    ()、 在空間布局上強調社交禮序「處其所存,禮之序也「。(三)、私享主義。(四)、生活即禪修,強調禪意的靜態美。(五)、七雅為主題, 「含不露」。(六)、「以微宏」。本項目空間為新中式禪意風格,承襲禮御文化,將中式九禮精髓蘊藏其中,講究空間的層次感,用全新的方式融入東方之美,展現出一種現代的古韻。
  • 生活本是禪,沉浮一念間
    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融禪入詩,句句皆禪。詩以簡練的筆調,勾畫出一幅令人流連忘返的景色,將禪的空靈情趣融進了他的山水詩中,使詩達到了禪所具有的那種清逸的意境。行到水窮處,是逆生死煩惱之流而上,回到意識最初的地方,是「色即是空」,由色入空;坐看雲起時,是立足於空性的立場,看大千世界萬象森羅雲霞爛漫,是「空即是色」,由空入色。
  • 一茶一禪 天下至清本色
    圖片來源:資料圖中國在唐、宋時代禪風大盛,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相傳圓悟克勤禪師提出「禪茶一味」之後,禪與茶便形影相隨。幾乎寺必備茶,僧必飲茶。「風揚茶煙浮竹榻,水流花瓣落青池。」沒有茶禪一體,誰解得此種空闊、坦蕩又渾厚的禪的美麗呢。就像我們今天在緊張、繁忙的空隙裡,用心去泡一碗茶,用心去品一口茶,得到無法言喻的當下寧靜,茶的本性是冷靜的,而禪是思索的、理智的。相傳神農嘗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藥效。史傳記載,東晉僧人,已於廬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飲茶蘇(將茶與姜、桂、桔、棗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湯)助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