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我已經去過兩次了,每次去都會跟它用心靈溝通一下,總覺得它一定聽得到。
不得不說這90年的工程和上千年的留存,給我們後人所帶來的除了震撼,更多的是思考。時間的輪迴也好、人生的短暫也罷,珍惜與滿足、回首與展望都讓你回味、思索、探尋。
樂山市地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中下遊,北連眉山市,東鄰自貢市,南接宜賓市,西靠涼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市。
樂山是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經濟總量僅次於成都居全省第2位,峨眉市是全國首批旅遊綜合改革試點縣(市)之一。
今天帶你來看看樂山大佛——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彌勒坐佛。
前兩天在成都市區給大家介紹了寬窄巷子、錦裡、武侯祠、青羊宮和杜甫草堂,今天從成都站出發,高鐵1小時15分鐘抵達峨眉山站。計劃下午去看樂山大佛,晚上回峨眉山腳下休息,第二天一早奔赴峨眉山。
說實話,這樣的行程有些勞累,畢竟除了爬山就是爬山,體力不好的夥伴還要注意了。您可以選擇登峨眉山時在山上住一晚,緩解壓力的同時可以更好的欣賞峨眉的全部美景。
坐火車還是很舒適的,轉眼功夫到了峨眉山站,站臺旁古香古色的建築把我們帶到了蜀地旅遊城市——樂山。
都說峨眉的猴子是山中一景,初到峨眉山站,就被很多猴子玩偶包圍了。峨眉山留給下一篇說,坐上兩站公交車到達提前訂好的酒店整理,下午咱樂山走起。
峨眉山的酒店多以民宿形式為主,星級酒店不多,基本上都是自家改造的客棧。我選的這家看起來還是有點地中海風格的,小清新的裝修加上家人般的服務,也是很讓人溫暖呢!
老闆說,可以接送火車站,在房間放了水果、茶葉,體貼入微。樂山這座城市,「茶」也是它的主要產業哦。在此,說個小內幕,在網站訂的酒店,酒店方都會給網站一部分佣金,所以價格會貴一些,這個老闆真是好人,讓我把訂單退掉,直接店裡支付,給我省了不少錢。
專程來峨眉山旅遊的遊客真不少,看得出來,峨眉山附近的飯店也是給遊客開的。(坑)索性坐20分鐘動車到樂山站去吃好了。
峨眉山到樂山坐火車就很方便,畢竟樂山站是市區,從樂山火車站打車起步價5元就能到鬧市區,這裡的飯我給五星好評。在成都曾經吃過一次隨意選擇的火鍋後,我每到一處都要看看網絡評價才敢吃,不是宰客就是巨難吃,實在影響旅遊的好心情。
網上查了這家,實地品嘗一番,真是物美價廉,好吃到爆!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哈哈!聽說每一個地方都是自己家鄉的一款飲料,這裡的叫唯怡,你那裡呢?
吃飽喝足,打車到樂山也不過20塊,此地真是宜居的好地方,被景區宰客宰怕了的夥伴,不妨在看樂山大佛吧!
網上訂票,108帶講解,小芊怕自己去就只是看大佛,不了解故事,所以選擇了這款套票。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遠看一座山,近看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因為這座山的崖壁是紅砂原巖,所以風化嚴重,質地比較鬆軟。許多小佛像已經逐漸消失了。
蜀地處處是竹林小徑,是不是美得很?走過世間的處處景觀,大地的大、渺小的小,縱橫而觀,我們都是過客。
我問導遊,這牆壁上的洞是什麼?她說也許是遊客好奇而為。nnd,想起處處是「到此一遊」「XX我愛你」的破壞,只是咬牙切齒。記得泰國一行,水果攤上鮮明的中文「不要捏」,讓我抬不起頭!
風化是如此嚴重,原本彩色的佛像有些面目全非,有些只剩下輪廓了。走過這臺階,我們就可以看到大佛了。
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後,工程一度中斷。多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大佛,由於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修建樂山大佛。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完工。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導遊姑娘說,四個人可以在大佛的腳趾甲上打麻將,你帶著麻將,咱們來一桌?
佛旁邊的服務亭還有明星示範怎麼跟大佛合影,切記不要高過大佛,摸摸他的鼻子、眉毛、耳垂、髮髻,都有不同的祈福寓意哦~
沿大佛左側的稜雲棧道可直接到達大佛的底部。在此抬頭仰望大佛,會有仰之彌高的感覺。坐像右側有一條九曲古棧道。棧道沿著佛像的右側絕壁開鑿而成,奇陡無比,曲折九轉,方能登上棧道的頂端。
如果您是旺季出行,那可要排隊很久了,酷暑時節,小芊兒等到下午3點半,稍稍等人散去才走向佛祖腳下。
棧道旁,也有許多小佛像,風化嚴重到只能看到輪廓了。「樂山大佛」是後人對這座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大佛的通稱。建造於唐代的這座大佛,真實的官方名稱卻一直是迷。
事實上,根據後來諸多專家考察證實,這座被稱為「樂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實官方名稱應該是: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
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唐代崇拜彌勒佛。佛經說彌勒出世就會「天下太平」,武周時期,武則天曾下令編造了一部《大雲經書》,證明她是彌勒轉世,百姓對彌勒的崇拜幫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登上帝位。由於武則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國塑鑿彌勒之風大行。
樂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則天時代僅20餘年,所以當海通修造樂山大佛時,自然選擇了彌勒佛,而且彌勒佛既是能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這同平息水患的鎮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從樂山大佛的觀景處,可以清晰的看到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水的顏色有明顯的分界線。
樂山大佛除了爬山遊覽,還可以選擇乘船,如果有老人小孩可以坐船觀佛像。
彎彎曲曲的棧道,狹窄陡峭的臺階,九個彎過後,在大佛腳下,才真正感受到他的大、你的小。
在人生的路上,在尋找的路上,懵懵懂懂的理解生命存在的意義。不管我們是淺薄的知足常樂,還是從某種高深的學科角度去剖析,每個人的人生都那麼精彩而不同。
我想很多小夥伴跟我一樣有一個困惑,就是大佛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這些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溼和通風系統,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防止侵蝕性風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時的小芊兒,除了了解大佛、品味人生,還有大汗淋漓。你看到我鼻子上的汗珠了嗎?
晚上6點,是回城的時候了。買個樂山小吃涼糕,坐著空無一人的高鐵,今晚在峨眉山附近住下,明天咱們峨眉山走起!
這座美麗的小城再見,泡椒兔再見,大佛再見。留下我的微笑,留下你的留言給我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