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消費主張》)夏季,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為旺盛的季節。最近,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許多人會感到悶熱不堪、胃口下降,身體疲倦、乏力,等等,人們也通常把夏季出現的一些不適稱為「苦夏」。那麼,如何度過炎熱的夏季?在夏季,人們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怎樣更好地防暑降溫及養生?
6月中旬的一天,氣溫又在30度以上。在北京的一處居民小區,記者見到了已經退休的吉茂棟阿姨。吉阿姨是武漢人,5年前,隨著小外孫的出生,吉阿姨來到北京,幫忙給女兒帶孩子,料理家務。為了讓一家人吃得舒服、有營養,吉阿姨每天在做飯上都相當花心思。特別是最近天氣熱、氣溫高,吉阿姨說在飲食上也要注意防暑降溫!
吉阿姨說,炎熱的夏季,人體出汗多,水分流失大。因此,除了菜品要選擇一些能防暑降溫的,更要多喝湯。她今天準備多做幾道清熱消暑湯。
三豆湯
首先按基本一樣的分量取綠豆、紅小豆和黑豆混在一起,然後用水泡三小時左右,讓豆子容易煮爛。隨後,加入清水,先大火燒開,再改用小火燉,大概40分鐘左右後,豆香味濃鬱、軟綿可口的「三豆湯」就算煮好了。「三豆湯」加點糖,放涼了喝起來會感覺更加清爽。
吉阿姨告訴記者,三豆湯中綠豆、紅小豆都有清熱解暑的作用,加上黑豆的高營養,就可做成一道美味的清熱消暑湯。
銀耳菠菜湯
先將銀耳用水泡軟後,洗乾淨放入涼水中燒開。隨後,把菠菜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再放入銀耳湯中一起煮幾分鐘,撒點鹽,滴幾滴香油,一道清爽可口的「銀耳菠菜湯」就可出鍋啦!
銀耳和菠菜做成的菜湯,不光營養豐富,還可以生津止渴,具有一定的防暑降溫效果。
魚頭豆腐絲瓜湯
絲瓜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等功效。將魚頭、豆腐和絲瓜燉在一起,吉阿姨很快又做出了一道營養豐富、適合夏季防暑降溫的「魚頭豆腐絲瓜湯。」
同時,吉阿姨還做了蝦仁苦瓜、酸辣蓮藕、清炒竹葉菜,等等。這些菜品,夏季吃起來都比較清爽、可口,有利於防暑降溫。
吉阿姨說,對於怎樣養生,其實她還有許多問題弄不明白。比如,在炎熱的夏季,怎樣更好地防暑降溫?究竟怎麼吃更合理?
帶著這些疑惑,記者特意拜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趙霖教授。已經年過七旬的趙霖教授自幼受到良好的傳統醫學教育,在營養學方面頗有造詣。
趙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研究員:夏季這個節氣有兩個特點,一個就是熱,一個就是溼,這個熱和溼在一塊兒對人就有一些傷害。比如人一溼了,就溼熱下注,腿就發沉,這個溼熱排不出去人就(燥熱),所以夏季人容易鬧心病,就是煩躁,脾氣不好。所以古代有句話叫「心靜自然涼」,所以你到夏天要調整心態,你要把心靜下來,這樣你就不會覺得那麼燥熱。
除了調整心態,規律生活,趙教授說,在夏季,雖然天氣炎熱,但人們更應該注意避風保暖,切忌寒涼,少吃冷飲。在飲食上,要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葷素搭配,品種也要儘量地豐富。
趙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研究員:雜食者,美食也,廣食者,營養也,就我們食物來源(要)多樣性,如果你食物很單調你就出毛病了。再一個夏季養生呢,我覺得就是一個很明確(觀點)就是要多吃清淡的東西,少吃油膩的。因為夏季的油膩之物,它都是影響代謝的,就會造成好多消化道的問題。
趙教授說,在夏季,人們在飲食上,還要注意多食用一些能夠防暑降溫的菜品。那麼,在炎熱的夏季,食品應該具體怎麼搭配來吃?哪些菜品有助於人們防暑降溫?
為此,趙教授特意邀請了趙光有師傅製作幾道適合夏季食用的家常菜。趙師傅是中國著名的御膳面點大師、宮廷菜傳人王希富老先生的高徒,這桌菜就是趙師傅做的家常菜。
赤豆鯽魚湯
製作赤豆鯽魚湯的主要原材料有鯽魚、紅小豆、白胡椒粒以及蔥、姜等。首先將紅小豆放入高壓鍋中煲成湯,然後將鯽魚放到油鍋中,兩邊煎至金黃,再倒入燉好的紅小豆湯接著燉幾分鐘,隨後換到砂鍋中,再用小火燉15分鐘左右,一鍋豆香濃鬱、魚肉鮮美的「赤豆鯽魚湯」即可上桌啦!
趙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研究員:紅豆這個東西,赤小豆咱們都知道是利水的,是去溼的。而鯽魚,這個魚裡面含有非常高的支鏈胺基酸,對於肝臟有非常好的補益作用,所以它和紅豆在一起燉,就可以去體內存積的水,甚至可以作為
肝硬化病人的一道食材,日常吃了你就不治已病,治未病對吧,它是一個很好的食療方,是有記載的。
苦瓜芙蓉蛋
苦瓜是夏季比較常見的一種消暑解毒菜品。
首先取出蛋清,接下來就給蛋清中加入豆漿,而不是水,這是做這道菜的關鍵一步。隨後將豆漿和蛋清混合均勻後,在鍋中煎炒。將苦瓜切成片後,為防太苦,先焯水,隨後清炒,再加入青紅椒以及炒好的蛋清,混合炒1分鐘左右,很快,一份清爽可口的苦瓜芙蓉蛋就出鍋啦!
趙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研究員:苦瓜本身很寒涼,你加上蛋清以後就把寒涼稍微給校正了一下,不那麼過度,因為苦瓜這個東西原名叫賴瓜,它是來自於印度,那麼在印度醫學裡面這個苦瓜用來幹什麼呢?治糖尿病,所以印度當時報了一個專利,就苦瓜裡面有一個植物胰島素,所以我們臨床上用苦瓜來對血糖高的人進行血糖調整,都是挺有效果的,但是要用綠色的苦瓜。那麼這個菜,我覺得夏天(值得)提倡,就說現在我們糖尿病人這麼多,血糖高(的人)這麼多,大家不妨都吃一點苦瓜芙蓉蛋,當然也可以涼拌苦瓜,那麼裡面加點薑絲,因為苦瓜比較寒涼,這樣用薑絲平衡一下。
海米冬瓜
夏天多吃冬瓜也有利於祛溼降溫,冬瓜還有一定的減肥功效。
將海米用開水浸泡10多分鐘後,連湯汁和冬瓜混合在一起燒,這樣做出的「海米冬瓜」海鮮味濃鬱,軟嫩可口。
荷塘月色
將蝦仁用生粉上漿後,先在油中滑炒一下,再與藕帶、馬蹄、核桃仁、芥蘭等混合在一起清炒,這樣做出的「荷塘月色」不光看起來養眼,吃起來也是酸辣爽口,特別適合夏季食用。
趙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研究員:蝦仁是非常優秀的蛋白質,而且蝦仁是壯陽的,對老年人提昇陽氣非常有用。再一個藕帶是一個藕的尖,這個東西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毒的作用。核桃大家都知道,核桃的象形,它像人的腦,所以它補腦。這荸薺是水中蔬菜,它在夏天吃也是一個熱者寒治,也是為了去熱的。所以這個菜我覺得,設計在夏天用是非常好的一個事,這個葷素搭配得很好。
安南子百合燉紅棗
先把紅棗去核後蒸成紅棗汁,再將胖大海泡軟後,去掉核與纖維,放到紅棗汁中蒸成混合粘液,最後放入百合及冰糖再蒸一分鐘左右,這樣做成的飲品「安南子百合燉紅棗」,放入冰箱中再冰鎮一下後食用,喝起來真是甘甜爽口,特別過癮。
趙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研究員:胖大海叫安南子,安南就是古代越南的稱呼,也就是說產自越南。夏季,我覺得做這麼一道羹,對於保健確實有很好的作用,嗓子不好,一到夏天就難受,喝完之後就利咽,而且能夠把聲音(發)出來。
趙教授說,除了涼湯,在夏季吃一些涼拌菜也特別有利於防暑降溫。不過,各種蔬菜怎麼搭配,包括湯汁怎麼調配,裡面其實還是有許多門道,搭配好了,才能吃起來既美味,還有一定的防暑降溫的功效。
涼拌白蘆筍黃瓜
用刨刀把白蘆筍和黃瓜刨成薄片後,可以配上芝麻醬來食用,吃起來是又爽又脆、滿口生香。
桑葚冰草沙拉
將桑葚、冰草、山藥、蘿蔔、生菜等混合後,可以配成桑葚冰草沙拉,澆的湯汁則是油醋汁。這油醋汁是用橄欖油、桑葚醋、以及蜂蜜按3:1: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胡椒粉、檸檬配成的。
趙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研究員:橄欖油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油,裡面含有特別高的油酸,用橄欖油和這個桑葚醋,以及那個胡椒粉,為什麼要加點胡椒粉呢?你看涼菜都比較寒涼,胡椒是熱的,所以加一點胡椒粉進去把它平衡一下,不讓它偏(涼),走偏。
另外,在夏季,為了防暑降溫,其實還可以配點中藥來喝。李慧,是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的研究員,多年來一直從事中藥製劑研究以及新藥研發工作,主持或參加了多項國家重大新藥課題研究。
李慧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研究員:夏季氣溫比較高,灼傷了津液的話,實際上人渾身也會很不自在,會產生一些口渴、咽幹這樣一個症狀,那麼對於這樣一些症狀,我們怎麼去克服它呢?實際上我們會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去暑生津,津液是什麼呢?津液通俗來說,它實際上是人在生理條件下面一切水液的總稱,比如像血液、汗液、唾液等等。
那麼,在夏季,怎麼避免灼傷津液呢?李教授說,除了多喝水,吃一些清淡食物,避免高溫作業外,還可以煎一點中藥當涼茶來喝。她可以給大家來推薦一個藥方,即用烏梅、葛根,加上紫蘇葉、薄荷,按照2:1:1:2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去煎熬。
李慧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研究員:在這個涼茶配方當中呢,它比較簡單,實際上都是藥食兩用的中藥,所以它是比較安全的,烏梅呢,屬酸性;葛根呢,它是甘。那麼這兩種藥物呢,配起來呢,能夠酸甘化陰,能夠止渴、生津。另外在這個方子當中還有一味重要的藥就是紫蘇,它屬於辛。辛味呢,能夠理氣、宣散,它同樣可以使得我們生津而且不膩。薄荷在這裡面可能可以起一個比較好的清涼,調節口感這樣的一個作用。這四味中藥搭配在一起,可以清熱、解暑,還能夠生津、止渴。
李教授說,這四種中藥在市面上都比較便宜,比如說購買40克的烏梅和40剋薄荷,再加上20克葛根和20克紫蘇葉,總計花10元左右就可配成一副藥,這副藥煎熬後可以供一家三口當一天的涼茶來飲用,想喝時就喝點,沒有次數限制。
李慧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研究員:它跟目前市面上比較多的涼茶,我覺得有一個最顯著區別,在於它不僅僅是清熱解暑,關鍵它還能夠生津,尤其是對於這種夏季津液很容易灼傷的情況下,那麼它生津作用會特別好。
李教授告訴記者,可以消暑降溫的涼茶比較多,但每種方子都有側重點。比如,夏天出汗多,容易睏倦、不思飲食。針對這類情況,可以買點沙棘、玉竹、藿香,按3:3:2的比例煎著喝。
在溼度較大,悶熱不堪的桑拿天,人們容易感覺頭腦不清,昏昏沉沉,這時,可以買點香薷 、白扁豆花、陳皮以及金銀花,按3:3:2:3的比例煎好後當涼茶喝。
另外,在夏季,如果想防暑降溫及養生,還可以食用一些藥膳來滋補身體。不過,如果想在家製作藥膳,必須得弄清中藥的性能、用量以及是否適合自己,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製作或食用。
不過,一些專家也指出,是藥三分毒,食用藥膳時,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千萬不能因為覺得好吃或有功效,就過量食用,從而引起一些副作用。
關於夏季防暑降溫的消費主張:
夏季大家更應該注意避風保暖,切忌寒涼,少吃冷飲。睡覺時別吹空調,避免陰風入體。
在飲食上要清淡一些,多喝粥和湯,少吃油膩食品,同時注意品種豐富,講究搭配。
食用藥膳,一定要弄清滋補中藥的性能,同時注意要適量。
6月26日19:28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播出《夏季消暑防曬消費調查:怎麼吃更清涼?》,次日10:12重播,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