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導,索馬利亞警方6月11日宣布,1998年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爆炸事件主謀、蓋達組織東非地區頭目法祖爾?阿卜杜拉?穆罕默德已經在索馬利亞境內被擊斃。
挖出屍體才知身份
事實上,法祖爾在7日就已死亡,但因為當時他攜帶了南非護照,因此索馬利亞官員並沒有立刻意識到他的真實身份。結果相關人員不得不把屍體挖出來,進行拍照並提取DNA。
「我們將屍體與他的老照片進行了比較,」索馬利亞信息部一名發言人介紹說,「結果發現是同一個人。我們證實死者就是法祖爾。」
一名安全人員稱,法祖爾和另一名武裝分子駕駛豪華轎車經過政府軍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的檢查點,當安全人員發現其中一人持槍時,雙方開始交火。
索馬利亞信息部長賈馬還表示,法祖爾攜帶了大量精良武器、地圖等物資和數萬美元。安全人員還發現了他的家庭照片和與其它武裝分子之間的書信。現金、裝備和個人物品讓人產生了懷疑。
法祖爾攜帶的南非護照顯示,他3月19日離開南非並在第二天進入坦尚尼亞,而護照上沒有其他信息,表明他是偷渡到索馬利亞的。
使館爆炸案劃上句號
現年38歲的法祖爾生於葛摩,自1990年起追隨奧薩馬?本?拉登,後成為蓋達組織東非地區行動負責人。除策劃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爆炸襲擊外,他還被指涉嫌策劃2002年肯亞蒙巴薩天堂飯店爆炸襲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一直把他列為通緝要犯,並開出了500萬美元的懸賞金額。
1998年8月7日,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幾乎同時遭到汽車炸彈襲擊,造成224人死亡、4500餘人受傷。美國政府表示,這兩起襲擊經查均為蓋達組織所為。另一名嫌犯納布漢已於2009年在索馬利亞境內死於美軍空襲。
伊迪絲?巴特萊的父親和哥哥都是美國駐肯亞使館爆炸案的遇難者。她表示,聽到法祖爾喪生的消息後全家人都「非常、非常高興」。「使館爆炸案的13周年紀念日都快到了,我們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
基地近六周連連受挫
正在坦尚尼亞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稱,法祖爾的死是「對蓋達組織及其同盟還有他們在東非的恐怖行動的致命打擊」。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一名高級助手也表示,法祖爾被擊斃是「全球反恐努力的又一大勝利」。「我們對索馬利亞政府軍的出色行動予以讚揚,法祖爾的死意味著這個恐怖網絡失去了東非地區最富經驗的幕後總策劃。」
蓋達組織近六周以來連連遭受重挫。5月2日,全球頭號恐怖分子、蓋達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軍擊斃。一個月後,有報導稱被廣泛認為是本?拉登「替代者」的巴基斯坦前突擊隊員伊利亞斯?卡什米裡很可能已經在巴基斯坦南瓦濟裡斯坦部落地區被美軍無人機炸死。卡什米裡因涉嫌參與策劃包括2008年印度孟買襲擊案在內的一系列恐怖事件,而被英美情報部門稱作蓋達組織的「軍事大腦」。(來源:中國日報網 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