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個引爆市場興奮點的具體政策是,廣東省政府近日剛剛印發了《廣東濱海旅遊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提出要建成廣州南沙、生物島、珠海平沙和深圳大鵬灣四個遊艇基地。
歐美很多富豪一到周末就會開啟遊艇,出海曬太陽。瀕臨南海的廣東未來也會出現這種景象嗎?一個引爆市場興奮點的具體政策是,廣東省政府近日剛剛印發了《廣東濱海旅遊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提出要建成廣州南沙、生物島、珠海平沙和深圳大鵬灣四個遊艇基地,將廣東省打造成為遊艇旅遊強省,並且在世界有一定知名度的濱海遊艇休閒度假旅遊勝地。
據國際慣例,當地區人均G D P達到3000美元時,遊艇經濟就開始萌芽。而廣東人均G D P在2011年已經突破7000美元大關,另據不完全統計,珠三角具備購買遊艇能力的富裕階層人士超過10萬人。
遊艇產業向來被譽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機」,據估算,中國遊艇業市場規模約2000億元,可提供120萬個工作崗位。除了廣東外,上海、三亞、青島、廈門等地也在給「遊艇經濟」制定了發展規劃。
資本總是逐利的,記者調查發現,儘管地方政府力推,目前仍鮮有遊資莊家涉足。這些潛伏的資本大鱷們出自什麼樣的考慮?
四大遊艇基地隱現
廣東計劃不斷開放遊艇市場。按照最新出爐的《廣東濱海旅遊發展規劃(2011~2020年)》,廣東要建成廣州南沙、生物島、珠海平沙和深圳大鵬灣四個遊艇基地,廣州、深圳按照國際一流標準,規劃建設國際郵輪母港,建設年限從2012-2015年,總投資9億元;珠海平沙則被寄望打造成國內第一個「遊艇城」。
打開這扇門是什麼概念?「相當於給一個城市地區定調定格,十幾年前是看有無麥當勞、肯德基;而後就比拼『高爾夫球場建設』;現在是升級到『玩遊艇』,看有多少富豪能在這個城市停留。」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酒店與俱樂部管理系系主任饒勇告訴南都記者,中國遊艇行業在未來幾年將保持甚至超過3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產值有可能達到2000億元。珠三角富豪以後跟國際客商洽談生意,不再局限於「在陽光下揮幾杆」,或會更熱衷於駕著遊艇,在碧海藍天間乘風破浪。
這絕非海市蜃樓似的預言。根據國際慣例,當地區人均G D P達到3000美元時,遊艇經濟就開始萌芽。而廣東人均G D P在2011年已經突破7000美元大關,另據不完全統計,珠三角具備購買遊艇能力的富裕階層人士超過10萬人。「以廣州為例,2011年新增遊艇泊位超過100個,仍是『一位難求,預計今年廣州的遊艇泊位將突破500個。」楚睿商業諮詢C E O黃文杰說,珠三角的富豪人群非常集中,在國內也是名列前茅,這是「廣式遊艇經濟」起航的原動力。
兄弟城市施壓
現在,在地方政府眼裡,中國的海洋漂滿了鈔票。
除了廣東之外,上海、三亞、青島、廈門等沿海城市也在給「遊艇經濟」寫下規劃綱領。據悉,上海規劃建設的遊艇碼頭將在10座以上,三亞市也預計到2020年,建造6000-8000個遊艇泊位。而廣東《重點濱海旅遊項目一覽表》顯示,2010~2012年,廣州南沙遊艇俱樂部二期及配套工程將在廣州南沙擬建遊艇碼頭289個,配套商業設施8萬平方米;2012年~2015年南沙郵輪母港建設規劃可靠泊國際豪華郵輪的碼頭與泊位,並發展與郵輪碼頭配套的大型購物中心和高端旅遊休閒設施。
高檔遊艇生產銷售公司德國聖汐公司斷言:五年後,中國沿海城市將都有中高檔遊艇和像樣的碼頭。
「目前,我國陸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已經飽和,景觀水系資源的發展必將成為一個新的旅遊亮點,遊艇業將會發展成為中國極具潛力的新興產業。」復旦大學旅遊系教授徐培華如是表示。
更直接地說,「遊艇項目從一開始就避開了『圈地色彩』,審批單位不是國土部門,而是交通、海事等單位,政策障礙相對較少。」饒勇說。
但在這一進程中,「資源平臺的打通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比如說上海的口岸願不願意跟廈門、南沙、三亞的口岸聯動。」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告訴南都記者,行政分割的結果是,遊艇投資變成一種民間自發行為,而民間各種遊艇俱樂部為了搶佔客戶資源,採用各種條件來限制會員,以免自身客戶的流失和轉移,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遊資為何難見涉足?
遊艇產業蛋糕確實誘人,如何下口,依然是各路資本的心頭之惑。
美國知名遊艇製造商賓士域集團的中國區域銷售負責人坦言,2003年前後,賓士域集團在珠三角賣了幾艘價格在100萬元到300萬元之間的遊艇,之後就進入了銷售停頓期。「辦證、停泊、出港等手續辦理繁瑣及服務的滯後,令潛在消費者保持觀望態度。」
據廣州萊茵遊艇會總經理高海航介紹,迄今,全廣州只有三四十艘私家遊艇,幾乎都停在萊茵遊艇會。上海松尼克遊艇銷售公司的周先生也指出,「個人休閒遊艇在上海的發展還不成熟。遊艇買家大都來自國有大型企業和房地產公司,作為企業實力的展示。」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包包、服裝等品類的奢侈品牌都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但諸如法拉第等奢華遊艇的在華銷售卻差強人意。」奢侈品專家歐陽坤對南都記者說。
自然,遊資莊家涉足遊艇產業,身影難現。
目前,在國內的上市公司中,和遊艇直接相關的有太陽鳥和上海佳豪,間接相關的有濰柴動力。這三家公司都屬於製造企業,而所謂的遊艇產業並不是簡單的遊艇製造,還包括遊艇及其周邊產品銷售、俱樂部休閒旅遊、遊艇維護保養等等。
民間資本助推乏力的結果是,珠海曾於2008年在海泉灣附近動工建設南國遊艇俱樂部,計劃投資6億元人民幣,但項目動工不久就停工;各地政府很多遊艇項目依然停留在規劃圖紙上。
那麼,廣東欲建四大遊艇基地,打造高端產業池,又有幾成勝算?業界拭目以待。
業界觀點
科羅娜亞太區總裁DavidFraser
雖然現在「富二代」玩遊艇只是小眾群體,但這其中也預示了一個產業正在興起。未來10—20米的中型遊艇將成為中國遊艇的主力,也更能被中國的中產階級群體所接受。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
遊艇產業的發展帶動的不僅是銷售產業的發展,更帶動了高端市場的發展,能夠推動高端的旅遊、休閒、商務活動,推動酒店業發展,形成高端產業池。這也意味著,廣東打造遊艇產業,是需要靠一個大環境來支撐的。首先要重塑一線城市奢侈品消費的市場地位,包括形成奢侈品品牌聚集的商圈,提高奢侈品配套服務等等;還要有一個適合落地的商業模式。
楚睿商業諮詢CEO黃文杰
80年代,廣州南方大廈憑藉西堤碼頭的客源支撐,成長為當時廣州首屈一指的商城。現在,遊艇基地的建設同樣也將推動廣州商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