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遊艇赴港IPO,造艇龍頭能否暢遊產業紅海?

2020-12-14 格隆匯

本月10日,遊艇建造商海星遊艇正式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而在它身後,是中國遊艇行業看不到邊的發展紅海。

按照世界遊艇協會提出的觀點,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其國內的遊艇經濟就會開始萌芽;而當人均GDP達到7000美元時,此時的遊艇經濟將會步入發展階段。而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GDP達90.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若按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為6.6174元人民幣兌1美元計算,去年中國全國的GDP約為13.6萬億美元,人均GDP則約為9780美元。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今年年初曾預測,2019年中國名義GDP將會接近100萬億人民幣。若以美元計值,則接近15萬億美元,人均GDP亦將超過一萬美元。而按照2017年的統計數據,1萬美元的人均GDP比中等偏上收入地區的GDP均值還要高。

也即是說,預計從今年開始,從人均GDP上看,中國將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這個時候,作為奢侈休閒消費品的遊艇將逐漸受到熱捧。而前日才遞交港交所創業板上市申請的海星遊艇自是有望受益於這波遊艇休閒產業的紅利。

遊艇建造業龍頭

海星遊艇作為中國境內遊艇建造商,已在行內以「海星」品牌經營超過十年。公司現時業務範圍包括研究、設計、開發、建造及銷售各種動力遊艇。海星遊艇曾獲中國(深圳)國際遊艇及設備展覽會選為2016年中國最佳遊艇品牌、遊艇協會評選的2017中國五大遊艇品牌及《Yacht Style Magazine》雜誌評選的2018年亞區最佳超級遊艇建造商。

按2018年收益計算,目前海星遊艇在中國遊艇建造商中排行第一。而按2018年在建或已訂船舶中全長80呎以上的遊艇的總長度計,海星在全球遊艇建造商中排名16。海星旗下產品除Asteria、Heysea、Zoom及Bayview四個系列的半定製動力遊艇外,還包括客船等其他類型船舶的全定製或半定製服務。客戶對象除來自中國大陸外,還有來自中國香港、美國、澳洲及馬來西亞的客戶。

(來源:海星遊艇招股書)

目前,海星在江門西江出海口擁有一造船廠,面積為43573平方米。另外,公司正計劃在珠海新建一總面積為29876平方米的新造船廠。

中國遊艇消費市場有多大?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遊艇」只是電影裡資產上千萬的富豪才會玩的高級消遣。但實際上,國內遊艇行業正加速向大眾化轉型。

2000年到2012年,國內遊艇產業快速發展,也令商業艇市場的發展陷入基本飽和。從2012年之後,遊艇產業開始進入轉型期,商務艇市場從高端定位向大眾化遊艇轉型。國家也出臺政策引導、支持遊艇產業的大眾化發展。

去年,海南省海防與口岸辦印發《推進遊艇特色小鎮建設建議》,計劃至2025年在全省沿海市縣建設大約8個遊艇特色小鎮,遊艇製造業規模較2018年增長300%以上,產業收入佔旅遊總收入10%以上。

除此之外,國務院早於2016年便已公布《旅遊發展十三五規劃》,當中載有有關海洋旅遊的發展規劃,如改善港口城市的郵輪及遊艇設施、促進遊艇租賃服務及遊艇專業培訓及發展等。粵港澳大灣區亦有提出開發國際免費遊艇港口及推出《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方案。

從政策面上看,得益於政府層面對行業的重視,中國遊艇建造行業未來將有望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

而從市場來看,目前與外國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擁有的船舶數量明顯偏低。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arine Industry Associations(ICOMIA)統計,2017年中國每11900人中才有一人擁有一艘船舶(包括帆船、動力船及充氣船)。而澳洲及美國均為每25人擁有一艘船舶,加拿大更是每四個便有一人擁有船舶。因此,在遊艇市場上,中國未來五年還有充量的增長空間。據預測,至2023年底,中國遊艇建造行業收益將達到11.29億元,2019年至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約為8.7%。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18年中國高淨值人士數量已超過160萬人,且2014年至201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7.3%。預期未來,高淨值人士數量仍將維持高速增長。而該部分高淨值人士亦是遊艇建造商的目標客戶群體,將會帶動中國遊艇市場的擴張。

(來源:海星遊艇招股書)

另外,隨著遊艇原材料成本下降及遊艇質量提高帶來產品性價比優勢,預期海外國家對中國遊艇的市場需求亦會上升。至2023年年底,動力遊艇總出口價值將累計達到8500萬美元,2019年至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2.3%。

(來源:海星遊艇招股書)

潛在負債風險

據公司披露的年度收益情況來看,2017年及2018年,海星遊艇兩年間分別取得收益7723.7萬元及1.33億元;年內溢利分別為1023.8萬元及1502.9萬元。兩年間毛利率均維持在約23.5%的水平。

(來源:海星遊艇招股書)

但值得留意的是,海星遊艇在2017年及2018年度的收益中分別有72.7%及89.5%來自前五大客戶,且公司造船合約主要通過個別訂單報價而訂立,故不會與主要客戶訂立長期合約。因此,海星遊艇在業務上存在失去主要客戶的風險。而一旦失去主要客戶,可預期將會對公司業績造成較大的影響。

另外,在以上兩個年度,海星遊艇亦分別錄得流動負債淨額3900萬元及3600萬元。該部分流動負債產生的原因是在兩個業績記錄期間發別撥付740萬元及820萬元用於購買物業及廠房設備。另外,2018年年內,公司還出資1040萬在珠海收購土地興建新船廠。該部分流動負債將對公司現金流造成負面影響。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海星的資產負債比率為3.1倍。

此外,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海星經營活動錄得現金淨流出890萬元。公司稱是由於該年度已大致完成四個造船訂單,並產生相應成本,但在業績記錄期間並未根據合約向客戶收取最後的階段付款,僅收取部分預付款導致。由於海星經營的業務性質,未來可能會生更多像此類已產生成本但未收取尾款的事件發生。若果需要通過融資滿足經營需要,則會對公司產生額外的融資成本,或造成有關的融資風險。

小結:

隨著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增加及普通百姓消費水平的提升,政府有關政策的引導,遊艇旅遊產業預期將引來又一波大眾化的普及。

而作為遊艇建造業的龍頭企業,海星遊艇固然將會受益於行業的發展。但是同樣需要留意到的是,從2018年營收1.33億元及年度16艘船的訂單規模來看,公司雖然已是行業的龍頭,但規模還是比較小。另外,由於新建船廠和購置設備的問題,公司目前有較高的負債。另外,由於造船分階段付款的業務性質,亦會對公司經營現金流造成一定的壓力,甚至可能會影響公司正常經營活動。

相關焦點

  • 海星遊艇與世界頂級遊艇銷售管理公司Worth Avenue強強聯合
    近日,海星遊艇集團與世界頂級遊艇銷售管理公司Worth Avenue Yachts正式籤署代理協議,代理海星Asteria 112超級遊艇全球銷售。自成立以來,Worth Avenue遊艇公司獲得全球眾多著名超級遊艇製造商200多艘超級遊艇的銷售代理,營業額突破10億美元。根據《超級遊艇報告》數據顯示,在100英尺以上全球遊艇銷量排行榜上,Worth Avenue遊艇公司位列第二。
  • SMC國際遊艇展|海星正式推出Seaview 56雙體帆船
    △10月15日晚,展會開幕式中大型遊艇專業製造商和國際著名品牌海星遊艇集團攜108英尺超艇參展,這也是本屆遊艇展中最大的一艘參展艇,被業界譽為「全球明星級超艇」,矚目全場。△海星Asteria 108 超級遊艇「山湖海1號」深圳灣遊艇會停泊多艘Asteria 108、Asteria 96、Heysea 82及Zoom 76經典船型,其他國內主流遊艇會俱樂部亦是如此,均停泊Heysea海星系列、Zoom寬景系列、Asteria 超艇系列的各種船型,迭代升級、歷久彌新。
  • 海星遊艇與三亞中央商務區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海星遊艇集團與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達成合作意向,將在遊艇服務設施、產業鏈升級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並於4月13日在三亞舉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簽約活動,海南省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三亞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市委政法委書記周廉芬等領導見證籤約儀式。
  • 海星Asteria 142 超級遊艇再奪金獎
    本屆大賽參賽作品設置三大組別:產品設計組、產業設計組以及概念設計組。自4月啟動以來,參加大賽的企業和機構(院校)超過450家,參賽作品達2098件,雲集國內外設計精英,湧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品。頒獎典禮現場以2020江門「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精彩歷程的小視頻拉開序幕,瞬間燃點了全場。
  • 新格局下,中國遊艇製造業面臨哪些問題?看大咖們的看法
    12月12日上午,在珠海上演的2020第七屆中國遊艇產業發展大會期間,遊艇製造業論壇圓滿舉辦。圖|2020第七屆中國遊艇產業發展大會遊艇製造業論壇圖|2020第七屆中國遊艇產業發展大會遊艇製造業論壇現場圖|深圳市海之藍遊艇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少榮
  • 2020海之藍中國遊艇年度評選各項大獎珠海揭曉
    12月11日晚,2020第七屆中國遊艇產業發展大會招待酒會暨海之藍中國遊艇年度評選頒獎盛典在珠海海泉灣海泉宮成功舉辦! 2020海之藍中國遊艇年度評選品牌大獎 年度最佳代理商 辛普森遊艇 年度最佳進口品牌 阿茲慕Azimut 年度最佳中國製造商 海星遊艇
  • 衛龍赴港能否「衛龍」?
    在美國市場,衛龍憑藉70多元一包的價格登上美國奢侈食品榜單,這樣一個叩開海外休閒食品大門的品牌為什麼會選擇赴港上市?疫情後,健康風潮正盛,被冠以重油、重鹽、"垃圾食品"帽子的衛龍又該走怎樣的路線才能守住辣條"一哥"的位置?
  • 中國海星成功交付140英尺雙體超級遊艇
    7月21日,中國海星(Heysea)成功交付一艘140英尺雙體超級遊艇「御風者1號」,這是國內自主研發設計、建造大型雙體超級遊艇的典範,是國內目前唯一最大的雙體超級遊艇,位居全球雙體超級遊艇排名第6位。
  • 以後去金門,可以坐遊艇自由行啦!乘風破浪太有feel
    艇!廈金遊艇自由行首航成功啦!包船遊:由遊客組團包船赴金門旅遊。、手續代辦、遊艇組織、艇上服務等具體工作。廈門市政府高度重視廈金遊艇產業交流合作,將廈金遊艇直航活動納入廈門自貿區遊艇產業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的2018年年度目標。
  • 廣深港高鐵開通能否「加熱」赴港遊
    9月10日早上8時,廣深港高鐵各次列車車票在內地和香港同步開售。從此,由北京到香港的陸地交通實現無縫銜接。旅遊業作為香港的支柱產業之一,新型交通方式的開通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因高鐵自身的局限性,對於是否能成為當前低迷經濟環境中的新寵,還是未知數。
  • 清科創業赴港IPO,小而美的綜合股權投資服務也有「資本春天」?
    近日來,作為提供全面線上及線下股權投資服務組合的清科創業開始流露出赴港融資的意向。12月13日,據港交所披露,中國最大的綜合股權投資服務平臺清科創業通過聆訊,富強金融資本為其獨家保薦人。清科創業創於2000年,定位為中國優質的創業與投資綜合服務平臺及投資機構,服務可分類為數據服務、營銷服務、諮詢服務及培訓服務。
  • 盤點世界十大頂級遊艇品牌,中國海星上榜!
    窮玩車,富玩表,超級富豪玩遊艇! 擁有一艘超級豪華的遊艇,絕對是巔峰人生的標誌! 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世界十大頂級遊艇品牌,看看它們到底有多奢華。 荷蘭Amels(遨慕世)
  • 辣條一哥赴港IPO 四面楚歌的衛龍能否「衛龍」?
    多元化能否助力「辣條一哥」走出舒適圈?  衛龍根深蒂固的「垃圾食品」標籤中體現出的另一大問題則是公司過於依賴其明星產品,人們提到衛龍,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辣條。對於尋求上市的公司而言,營收結構單一勢必會受到業內人士的詬病,為了分散風險、提高競爭優勢,因此近年來衛龍也開始布局多元化。
  • 繼140英尺雙體船後 海星又推出Seaview 56雙體帆船
    全球範圍內雙體船的設計概念一直在變化,充分證明雙體船的受歡迎程度在增長,鑑於市場需求,甚至連多船體帆船現在也不再僅僅代表一種運動型船型,而是變成豪華和最舒適的巡航艇。
  • 首艘「河南造」近海遊艇成功試航
    原標題:首艘「河南造」近海遊艇成功試航本報訊(文/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 通訊員 洪唱 圖/吳曉龍)12月17日,由淮濱縣製造的河南省第一艘自主建造的近海遊艇「雷莉號」,在淮河三號碼頭順利試航。據了解,首次下水試航的「雷莉號」遊艇長11.8米、寬3.63米,造價近200萬元,建造歷時6個月,共兩層,單次可連續行駛400海裡。此外,該遊艇還配有客房、廚衛、KTV、露天平臺等生活休閒設施。造船業是淮濱縣的傳統優勢產業,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國營造船廠。
  • 「穗港智造」,躍上數字經濟新高點
    隨著廣州卡斯馬熱成型、雪松金融中心、西門子智能變壓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智能製造強的項目在5月28日這一天同時破土動工,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全面建設的大幕拉開。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通過與香港的深度合作,讓廣州的智能製造對接香港「再工業化」,共同推動穗港智造。
  • 養豬上風口 「西南種豬王」天兆豬業赴港IPO:漲價拉動業績能否長久?
    原標題:養豬上風口,「西南種豬王」天兆豬業赴港IPO:漲價拉動業績能否長久?公司中,已經有溫氏股份和牧原股份兩家生豬養殖的龍頭企業
  • 銀城赴港備戰IPO,打響破局之戰?
    這也是繼弘陽地產後,今年第二家赴港IPO的南京本土房企。「與長期偏安橋北一隅的弘陽相比,銀城20多年一直深耕南京主城和江寧,其品牌力相對更受南京人認可」。有業內觀察人士分析稱,在老牌寧派房企紛紛「歸隱」的背景下,銀城出人意料地選擇主動擁抱香港資本市場,反映出其全面啟動「規模擴張之路」的野心。5年衝擊500億。
  • 赴港熱潮之下,「四川系」民辦教育集團為何扎堆赴港IPO?
    最近有一波民辦教育集團赴港上市,例如K12民辦學校天立教育、博駿教育等,此前還有已經赴港上市的成實外教育、新華文軒也在四川生根發芽。為何四川大省接二連三出現民辦教育集團赴港上市?為何像北京、上海等一線繁華之地卻很少誕生在香港上市的民辦教育集團?
  • 優然牧業赴港IPO,是「奶源大戰」再升級的前兆?
    若優然牧業能夠成功赴港上市,伊利所掌控的3家規模化牧場企業將全部完成上市流程。可以想見的是,頭部乳企之間的奶源爭奪戰也會變得愈加激烈。港股市場作為全球最開放的資本市場之一,匯聚全球資本資源的同時也匯聚了最嚴苛專業的投資者群體,被稱作企業價值試金石,優然牧業選擇港股市場的底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