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落子海南自貿港 加快產業布局釋放產業勢能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近日,全球玻尿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688363.SH)與海口國家高新區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海南自貿港將建立"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

位於海南自貿港的"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項目使用面積約72 畝,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供地36畝,將建立法國Revitacare (絲麗)中國區總部和國際業務中心,並引進生產線進行Revitacare產品的本土化生產和銷售。

深耕產業 打造新增長極

Revitacare是2017年華熙生物全資收購的企業,創立於2003年,公司總部在法國巴黎,是一家專業從事皮膚抗衰、塑形減脂、頭皮養護等方面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的皮膚健康管理公司,旨在為現代女性、男士提供精準有效的年輕化美學方案。產品銷往歐洲,東南亞,美國等數十個國家。

2013年Revitacare由華熙生物全資收購推向中國市場。目前Revitacare已有6款的產品在中國上市,抗衰護膚效果受到醫生和求美人士的推崇。

"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一期將設立Revitacare中國區總部和國際業務中心,並創建研發中心,研發和註冊Revitacare的創新產品,引進生產線進行Revitacare產品的本土化生產和銷售。

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美容市場,透明質酸填充注射處於高增速階段。Frost&Sullivan報告預測,中國醫療美容類透明質酸終端產品市場規模將以12.8%的複合增長率在2024年達到76億元,且2019年中國內地醫美項目滲透率僅3.6%,相較於同期美國、日本、韓國 16.6%/11.0%/20.5%的滲透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

華熙生物是較早進入國內醫美領域的企業,2012年打破國外品牌壟斷,推出了國內第一款國產交聯透明質酸真皮填充劑——潤百顏 注射用修飾透明質酸鈉凝膠。依託技術加持,華熙生物不斷推出多款醫美終端產品進行市場布局。如旗下品牌潤致是目前市場上首個同時擁有單相和雙相交聯含麻產品的醫美品牌。2020年,潤致還推出國內首款擁有三類醫療器械資質的水光產品。

Revitacare在皮膚管理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產品,進一步了豐富華熙生物的產品線。而"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的建設將加快Revitacare產品從研發、生產到銷售的本土化,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更好連接全球貿易,形成業務新增長極,提升華熙生物在國際、國內的競爭力。

全產業鏈布局形成"特色"企業

華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聚焦於有助於人類健康的功能糖類和胺基酸類物質。作為全球透明質酸(玻尿酸)龍頭企業, 據2019年第三方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的報告(下稱"報告"),全球市場39%的透明質酸出自華熙生物,加上2020年完成對東營佛思特的併購,華熙生物佔據了透明質酸原料市場的半壁江山。

華熙生物依託研發平臺,除了透明質酸,還在源源不斷開發出如γ-氨基丁酸、聚穀氨酸、依克多因、麥角硫因、小核菌膠水凝膠等應用廣泛的其他生物活性物產品,其中或將誕生第二個、第三個……"透明質酸",賽道不斷增加。

在原料B2B及醫藥終端B2B2C的業務基礎上,近年來華熙生物發力C端,進軍功能性護膚品業務,並取得不俗業績。

根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從2017至2019年累計增長了31%,增速居全球之首。國貨品牌近年來不斷崛起,勢頭已超越國際大牌,佔據國內美妝市場的56%,國貨化妝品迎來最佳發展機遇。

不同於傳統大日化以化學配方的思路,華熙生物以醫藥標準打造功能性護膚品的"降維"策略,殺入化妝品紅海市場。

興業證券研報指出,今年前三季度,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營收預計7億元左右,佔據其總營收的45%左右。天貓數據顯示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Q3增長近5倍。今年雙11首日未結束,華熙生物旗下的功能性護膚品品牌潤百顏銷售額就達到7600萬,登頂天貓面部精華國貨第一,其明星產品潤百顏玻尿酸次拋原液60分鐘銷量突破500萬支。而旗下誇迪、米蓓爾、BM肌活等品牌也分別取得亮眼戰績。

目前,原料、醫療終端、功能性護膚品形成了華熙生物業務高速發展的三駕馬車。與此同時,中國另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即將向透明質酸企業敞開大門。日前國家對於透明質酸作為普通食品原料的新政已經完成公開意見徵求。這一政策的開放將大大打開食品級透明質酸原料及透明質酸食品終端市場。

其實在國際市場上,玻尿酸食品已經非常普及,且品類豐富。據英敏特全球新產品資料庫(GNPD)查詢,2020年日本有161種食品中都含有透明質酸,在日本的商超中,也可以很方便的購買到含有透明質酸的糕點、飲料等。在美國及歐洲國家,Movefree等以玻尿酸為核心成分的保健食品也備受青睞,是中國消費者常常到海外購買的熱銷產品。

而在透明質酸食品產業鏈兩頭均已布局,且具備領先優勢的華熙生物將是這一新政的首要受益者。

大健康風口下釋放生命健康產業勢能

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已將"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寫入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列為國家戰略。業內專家表示,中國大健康產業已駛入快車道,2020年有望突破10萬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16萬億元。

但據資料顯示,我國大健康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與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成熟產業相比,中國健康產業存在整體規模小,產業結構單一,中國醫療仍然是基於"疾病治療"等問題。中國健康產業需要進一步改善和改進市場細分和結構合理化。因此,在健康風險管理,疾病預防等領域,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而透明質酸如今在骨科、眼科、腸胃、口腔、組織工程、耳鼻喉、美容、計生、消殺等領域廣泛應用,已然成為是大健康產業中的重要材料。尤其在骨關節養護、面部年輕化等需求高速增加的領域,更加突顯其地位。

作為行業龍頭,華熙生物致力於以生物科技持續帶給人們"健康、美麗、快樂"。此次"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的建設,勢必將抓住國家打造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進一步整合自身在技術研發、應用拓展、渠道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釋放產業勢能,打開更大的市場增長空間,進而搶佔大健康市場的份額,謀求更大範圍的增長和爆發。

相關焦點

  • 「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落戶海南 助推國家自貿港科技創新
    12月13日,全球玻尿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688363.SH)與海口國家高新區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海南自貿港建立「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     根據規劃,位於海南自貿港的「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項目使用面積約72 畝,分兩期進行建設。
  • 「科技日報」海南:建設自貿港 高新技術產業將做足文章
    高新技術產業是築牢高質量發展基石,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三大重點產業之一。強弱項,夯基礎,利長遠。基礎薄弱的海南在「十四五」如何對高新技術產業進行布局謀篇?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海南省委七屆九次全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時期,海南抓牢抓實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建設自貿區(港)的基礎工作,積極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
  • 自貿港建設釋放越來越多政策紅利,海南農旅融合迎來新風口
    海南「三農」建設在自貿港建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農村的發展直接關係到自貿港建設的成效與成色。《2020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重點培育油氣、旅遊、網際網路、熱帶高效農業4個千億級產業。」圍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做好旅遊業、熱帶高效農業的融合發展,將釋放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將對自貿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聚力自貿港,共創新未來」 全聯書業商會布局海南新開端
    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黃榮表示,海南建設自貿港,政策紅利接踵而至,發展潛能不斷迸發,為企業釋放創新創造活力提供了廣闊舞臺。廣大民營企業家要搶抓海南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歷史機遇,與海南同頻共振,努力成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生力軍。
  • 「免稅」政策產生「蝴蝶效應」 海南電影產業迎新機遇
    「免稅」政策產生「蝴蝶效應」  今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正式公布,自貿港在稅收政策和吸引人才方面優勢明顯,隨著「零關稅」、低稅率等政策紅利逐漸釋放,給海南電影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 三亞9大集團: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扛起國企擔當
    下一步,三亞旅文集團將繼續緊抓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歷史機遇,緊扣「海南旅遊文化產業整合運營商」戰略定位,以2020年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2021年打造三亞市第一家國有上市公司為抓手,充分依託集團現有資源,圍繞「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六要素進行產業布局和市場化運作,全面推進旅遊、文化、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5A級景區,促進三亞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 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儋州這半年:在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中再...
    從本期起,本報推出《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儋州這半年》專欄,全面展示自貿港早期安排在儋州取得的成果,進一步把全市力量和行動匯聚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上來,以超常規舉措和行動、「一天當三天用」的幹勁,加快推進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建設,為高質量建設海南自貿港貢獻儋州力量,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蓄力。敬請關注!
  • 臺灣知名遊艇企業加速布局海南自貿港
    中新社海口12月12日電 (記者 張茜翼)「嘉信遊艇希望先從遊艇銷售入手,逐步在海南建立完整的遊艇產業鏈。」臺灣嘉信遊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信遊艇」)董事兼亞太市場總監龔芸廣告訴記者,海南自貿港政策利好多,該企業作為臺灣遊艇產業的龍頭企業,期盼帶動更多臺灣遊艇企業進入海南。
  • 海南省旅文廳廳長孫穎一行考察阿拉丁集團,深入探討海南自貿港創新...
    近日,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簡稱海南省旅文廳)廳長孫穎一行受邀來到阿拉丁控股集團考察,並與集團董事長陽仁強等進行座談,雙方圍繞海南自貿港以及旅遊文化體育產業的創新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她指出,海南擁有國內不可替代的地理自然資源優勢,在國內整體加快推動"內循環"的大背景下,具有很強的發展動力。《方案》的發布為海南旅遊、文化、體育等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心針"。當前,航空、酒店業正在快速恢復,包括旅遊文體行業在內的許多行業龍頭和領軍企業紛紛加碼布局海南,海南旅遊文體產業將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能。《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的頒布,正在積極促進海南免稅購物消費的快速發展。
  • 重點產業加速跑 釋放發展新活力
    海口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重點產業加速跑 釋放發展新活力12月的海口,陽光明媚,天朗風清,處處洋溢著蓬勃活力:海口「跨年狂歡季」各項文旅活動精彩上演,免稅店內遊人如織,重點項目工地熱火朝天,車間廠房機器轟鳴……無論走到哪,都不缺少喜悅的臉龐、火熱的激情與拼搏的幹勁。
  • 招商局集團大廈展示區盛大開放 總部基地助力海南自貿港發展
    雙層Low-E 超白玻璃幕牆大氣亮相,16米震撼層高大堂融匯現代美學與海南文化元素,彰顯匠心與氣度。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招商局大廈作為招商局集團海南區域總部與集團旗下產業發展集聚基地,不僅以實力重構海口寫字樓航標,更將以產業助力自貿港發展。」隨後,與會嘉賓參觀了位於招商局大廈6層的濱海總部商務體驗區。
  • 昌江加快昌化漁港升級改造 助力自貿港建設發展需求
    25日下午,昌江縣委書記黃金城在縣機關辦公樓五樓縣委常委會議室主持召開會議,聽取海南昌化漁港—國際漁業生態產業項目推進情況匯報。會上,海南海鋼集團有限公司、海南河道綜合整治工程有限公司,以及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就項目政策研究、產業布局、市場需求等方面匯報了海南昌化漁港-國際漁業生態產業項目推進情況。
  • 2020首屆海南(國際)遊艇產業博覽會開幕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11日電(王子謙 陶劍武 項邦靜) 2020首屆海南(國際)遊艇產業博覽會開幕式在海口市國家帆船帆板基地公共碼頭舉行,業內看好海南遊艇產業,期待在自貿港利好政策下有更大發展。圖為籤約儀式。
  • 全國人大代表廖虹宇:打造國際飛機租賃中心 促進海南產業優化升級
    「項目主體工程計劃於6月30日完工,距離旅客從新航站樓出發登機出島的日子不遠了,屆時,海南航空業又將迎來一次轉型升級。」走在機器轟鳴、焊花四溢的工地上,廖虹宇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履行好一名代表的職責,平時既要準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也要多走訪自貿港建設的一線,了解自貿港建設的最新情況,努力為自貿港建設、百姓福祉發聲。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而依託海南的資源優勢以及海南自貿港建設釋放的政策紅利,光是種苗繁育這一環就「錢景」無限。  11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會上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nbsp海南是全國名副其實的海水魚早繁基地,直接影響著國內海水魚產業發展。
  • 充分發揮省會中心城市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引領示範作用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自貿港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瞄準海口在自貿港中的定位,落實早期安排,爭取早期收穫,充分發揮省會中心城市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引領示範作用,為自貿港建設作出貢獻。沈曉明一行考察了哈羅學校、江東新區起步區路網、邁雅河生態修復、海口灣暢通工程、西海岸南片區公園、海秀快速路二期等項目進展和海口灣演藝中心運營建設情況。
  • 打造海南自貿港農產品交易平臺 冬交會「駛入」對外合作快車道
    冬交會的成功,是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加快發展的縮影。在海南火熱建設自貿港的新機遇下,今年越來越多的參展商認為,冬交會開啟了對外合作新通道,海南農民種有市場、賣有對象、銷有市場。「好的種子種苗是農業發展核心晶片,海南制種產業前景廣闊,南繁產業發展未來可期。我們在不斷實現制種農業科技創新的同時,也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多次向海南海口、樂東、五指山等市縣貧困戶捐贈冬季瓜菜種子並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助力產業扶貧。」
  • 中信報告:對標全球頂級自貿港,海南需要「三步走」
    同時,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香港暴徒一系列活動,海南自貿港也可承接部分香港自貿港職責,與粵港澳大灣區加強協同。再次,由於當前中美摩擦的長期性和複雜性,201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世界單邊主義盛行,自由貿易港將成為極佳的載體,同時,自由貿易港還可倒逼政府體制改革,推動經濟更快發展。
  • 聚焦海南自貿港:中國特色自貿港緣何落地最南端的海南島?
    他稱,海南背靠中國華南地區,面向東南亞大市場,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作為中國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海南自貿港建設將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提升地區內的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化水平,優化區域內產業結構並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截至目前,中國已有18個自貿試驗區,但只對海南提出從自貿試驗區過渡到自貿港的要求。
  • 海南自貿港建設方案公布逾半年 新增市場主體達19.1萬戶
    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組數據釋放的最大信號就是海南發展的前景具有吸引力。在各類政策支持下,海南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經濟增長速度位居全國前列,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年均增長10%以上。這將吸引更多希望得到快速發展的企業前往海南,分享海南經濟快速增長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