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其一生,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那麼,什麼對於我們來說才是真正的幸福呢?
首先,我們先從字面上來理解一下幸福二字的含義:幸福是不痛苦,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一種能表現出愉悅與幸福心理狀態的主觀情緒。大部分人在談論"幸福"時,都是指這種"幸福"――個人愉悅的感覺,積極的情緒,它是短暫的,易逝的,獲得也相對簡單,有許多的捷徑,比如性、巧克力、藥物。幸福劃分為三個維度——快樂、投入、意義。每個維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為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這說明其實獲得幸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把這種幸福感永遠的保留下來卻是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去經營的。
我們來到世界上,感受到的第一份幸福就是來自於我們的父母。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我們的到來就是一件很幸福、很值得期待的大事。從備孕到寶寶平安降生,無不包含父母的擔心與喜悅。從我們嗷嗷待哺到現在開始陸續有自己的小家庭,父母對於我們的付出,讓我們感覺到被重視,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歡你,但是父母對我們的心永遠是不變的。
友情是我們感受到的第二份幸福。朋友對我們來說,是除了家人對我們很重要的人。友情是我們感受到的第二個幸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梅竹馬、死黨、閨蜜、哥們。從我們開始懂事起,大家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團體,在這個團體裡面,我們可以把自己不敢跟父母說的秘密都說出來,比如:在青春期,喜歡上哪個男孩了,又被哪個女生表白了,或者是又跟哪個臭小子打架了,所有的這些都有小夥伴來跟你一起分享,而且保證不會告密。在電影《七月與安生》裡面,雖然後來她們之間有了矛盾,但是在最後時刻,她們的心還是在一起的。朋友不在乎多少,也不在乎認識的時間長短,而在於她是否懂你,是否在你開心、難過的時候都能陪在身邊跟你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大家經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幾個知心好友,一起聊天、玩耍,也是人生一件樂事。
愛情屬於我們的第三份幸福。愛情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是充滿期待和幻想的。當我們還是一個懵懂期的少男少女時,異性對於我們來說是充滿神秘感的,不由自主想去探索那個自己不知道的領域,因而出現了一大批早戀的人。我們不能說早戀就完全是不對的,只要在適度範圍內,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排斥的越厲害反而會適得其反。都說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戀愛初期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好,感覺這輩子就認定她或他不娶不嫁了,每天煲電話、發視頻還感覺看不夠。一起上街絕對是手拉手,有的看電影還要牽手。所以,我們看到兩個人甜蜜的手牽手走在大街上的時候,他們一定是剛剛開始愛情的甜蜜。但是在美好的東西也會有不矛盾衝突,過了戀愛初期,各自的小毛病也開始暴漏出來了,隨之而來的爭吵也出現了,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愛情不僅只有甜蜜還有矛盾,需要互相磨合的,磨合好了就能走到一起,磨合不好隨時會分道揚鑣。就像《後來的我們》只能回憶當初的美好,再也回不去了。
與寵物間的相處算是我們的第四份幸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物,而寵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樂趣。它們可以盡它們所能帶給我們歡樂,下班回家時的等待,一開門,探出個小腦袋撲向你的懷抱,也可以跟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算一個人也不怕孤單,因為你的寵物會時刻陪在你的身邊。現在除了年輕人,很多老人也開始養寵物,把他們對兒女的思念轉移到它們身上,就上兒女承歡膝下一樣。所以寵物現在更多地是像家人一樣,給予我們無償的溫暖。
綜上,幸福的模樣是不同的,但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要在充滿愛的氛圍裡面,努力達到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