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歷經千年滄桑,依然絕代風華

2020-12-21 遠方視像

敦煌莫高窟,在經歷千餘年的風雲歲月之後,依然向世人展現出中華文化的絕代風華。

莫高窟九層塔,塔內藏有莫高窟最大的一尊佛像,這尊佛像高達三十幾米,當日參觀時,沒能一睹佛像的尊容,只能從照片上看其介紹了。

從敦煌市區驅車向東南行駛約25公裡,便可看到茫茫的戈壁和起伏的沙漠中一片茂盛的綠洲。在高大的樹林和陡峭的懸崖之間,有一條已乾涸了的寬闊河床。這條流淌了千年、歷經世事滄桑的河流,唐代稱為「宕泉」,後來叫「大泉河」。在大泉河的西岸,陡峭的鳴沙山東麓斷崖與三危山相望相守,它高約30米,南北長1600餘米,崖壁上像蜂窩般密密麻麻地排列五層大小不一、高低錯落有致的洞窟,這就是聞名中外的佛教藝術和歷史文化瑰寶莫高窟。

莫高窟雖地處戈壁,但園區管理非常完善,綠樹成蔭,夏日的地表溫度很高,但在樹蔭下並不感覺灼熱。莫高窟介紹。

旅遊旺季的莫高窟,中外遊人如織,人們對這廣袤大漠中的精美石窟讚嘆不已,深深感受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旅遊旺季的莫高窟,中外遊人如織,人們對這廣袤大漠中的精美石窟讚嘆不已,深深感受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莫高窟是一座集石窟建築、雕塑、壁畫和遺書為一體的大型石窟寺。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和包羅萬象的古代遺書,創造了世界現存最偉大的佛教藝術博物館。

國務院頒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一座距今2000餘年、內容豐富、規模宏偉的石窟群,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歷史最長久、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藝術寶庫。

這些石窟最早建於公元366年,最晚建於公元14世紀,總計735個。其中有壁畫和雕塑的石窟492個,保存了各種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415尊和5萬多件古代文物,美國《時代周刊》感嘆它「是世界佛教題材的藝術聚集地」。

莫高窟外景。它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現存歷代營建的735個洞窟分布於高15~30多米高的斷崖上,上下分布1~4層不等。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是禮佛活動的場所,現存有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回鶻、西夏、元各個朝代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彩塑2400多身,壁畫4.5萬多平方米,唐宋時代木構窟簷五座,還有民國初重修的作為莫高窟標誌的九層樓。

遊歷過很多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感覺莫高窟的管理、導遊都是一流的,現場不僅有解說員的詳盡解說、語音導覽,還在重點石窟掛有介紹該石窟及其藏品的二維碼,讓你拍下後「將石窟帶回家」,細品其中的奧秘。

前來朝拜的歪果仁,似乎不比國內的遊人少。

園區內的綠化也十分美觀,猶如江南園林。

第130石窟的介紹。

石窟內的通道,通往各個洞穴。

石窟內面積不是太大,牆壁兩邊都用玻璃隔斷,以保護精美的壁畫。

牆壁兩邊都用玻璃隔斷,以保護精美的壁畫。

古代壁畫的保護技術介紹。

考古、畫師正在對壁畫進行修復。

石窟內不能拍照,這是石窟外廊上的壁畫,飛天藝術皆源於這些精美之作。雖歷經歲月滄桑,但畫的細節仍清晰可辯。

敦煌藏經洞陳列館。藏有大量珍貴的佛學經文。

敦煌紀事詩。

藏經洞文物的流失介紹。

敦煌藏經洞陳列館內的壁畫。

陳列館內的介紹。

國外探險、考察隊在敦煌的活動介紹。

國外探險、考察隊在敦煌的活動介紹。

藏經洞出土的佛教繪畫介紹。

藏經洞封閉之秘。

壁畫介紹。

莫高窟文物的保護介紹。

釋迦牟尼佛的巨大的涅槃像,長達14.7米。

莫高窟的重點石窟130號窟的價值介紹。

藏經洞陳列館外景。

藏經洞陳列展示。

世界各地收藏藏經洞文物概覽。

藏經洞文物介紹。

藏經洞的發現者介紹。

莫高窟建築一角。

莫高窟建築一角。

莫高窟建築一角。

外廊上的壁畫。

外廊上的壁畫。

外廊上的壁畫。

莫高窟北區的243個洞窟(另有5個洞窟已編入北區492個號中),是僧侶修行、居住、瘞埋的場所,內有修行和生活設施土炕、灶坑、煙道、壁龕、燈臺等,但多無彩塑和壁畫。 敦煌石窟和敦煌文獻的豐富內涵和珍貴价值,不僅受到中國學者的極大重視,而且吸引了世界許多國家的眾多學者競相致力於對它的研究,遂在本世紀形成了一門國際顯學——敦煌學,在20世紀國際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大放異彩。

相關焦點

  • 敦煌除了莫高窟和月牙泉還有啥
    原標題:尋•景 |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一直以來,敦煌留給世人的印象,無外乎神秘的莫高窟、蒼茫的戈壁灘、金色的胡楊林以及深居大漠的月牙泉。然而,作為河西走廊的軍事要塞、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敦煌歷經千年歷史變遷,積蓄了堪稱世界之最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記憶遺產。
  • 敦煌莫高窟出土唐代壁畫,畫中發現女性時尚挎包!網友:LV同款
    敦煌莫高窟是中華文明瑰寶,也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提起敦煌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都享有盛譽,敦煌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歷經千年滄桑,到了元朝時期已經形成了巨大規模,敦煌莫高窟規模龐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與佛教文化有關,其中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佛教藝術地
  • 「九層高閣沙漠間,精雕細刻存千年。」行走在敦煌莫高窟
    《五絕/莫高窟》夢幻莫高窟,飛天壁畫牆。 重逢今世界,又見古敦煌。如果評選中國15個最著名的景區,一定少不了敦煌莫高窟。我10歲那年父親帶我去遊覽過一次莫高窟,幾十年過去了,對於莫高窟的美好回憶停留在父親保存的黑白照片中。莫高窟風採依舊,可是父親卻無法再次來看看它,因為去年父親白內障加青光眼手術後,視力恢復到僅能生活自理。雖然景區對七十歲的老人免票,可是父親卻已經無法欣賞最美的風景了!
  • 敦煌莫高窟,國人的驕傲與傷痛
    要說敦煌,最有名的可不是鳴沙山月牙泉,也不是神秘的雷音寺和敦煌古城,更不是陽關和玉門關,而是大名鼎鼎的敦煌莫高窟,這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同時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首,這可是我國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集佛教藝術、建築、彩塑、壁畫之大成的曠世奇葩
  • 滬劇電影《敦煌女兒》敦煌莫高窟開機
    歷經多年打磨的最新滬劇電影《敦煌女兒》,日前在敦煌莫高窟九層塔前正式開機。這部以改革先鋒、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為原型的電影開拍,引起多方熱切關注。
  • 時政新聞眼|習近平赴甘肅考察調研,首站來到敦煌莫高窟
    △這座飄然臥於沙漠之中的建築是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央視記者石偉明拍攝)  每一位到莫高窟的遊客在前往洞窟之前,都會先在這裡觀賞高清數字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了解莫高窟自然、歷史、文化背景和數位化洞窟景觀。  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從2014年8月1日起對遊客開放。讓人們在遊覽實體洞窟之前,先通過數字媒體與莫高窟近距離「接觸」。
  • 莫高窟記得,「飛天」記得……?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素描
    這是千年前無數敦煌畫工,聽到的最美「歷史回音」,響亮悅耳;這是國內外無數敦煌朝聖者,看到的最好「時代答卷」,精彩滿分。莫高窟不會忘記,「飛天」不會忘記,我們也不會忘記。莫高窟158窟涅?佛。,勾勒出一個個佛國世界,璀璨了千年。
  • 莫高窟記得,「飛天」記得……——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素描
    這是千年前無數敦煌畫工,聽到的最美「歷史回音」,響亮悅耳;這是國內外無數敦煌朝聖者,看到的最好「時代答卷」,精彩滿分。莫高窟不會忘記,「飛天」不會忘記,我們也不會忘記。莫高窟158窟涅槃佛。,勾勒出一個個佛國世界,璀璨了千年。
  • 旅行攝影|穿越河西走廊之敦煌莫高窟、鳴沙山、影視城古裝攝影
    攝影2019/08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千百年來都在被世界聚焦和眺望,無論興盛還是沉寂。莫高窟的幸與不幸鑄就了敦煌的幸與不幸。敦煌古城從青海穿越柴達木盆地,駛過茫茫戈壁,路過敦煌古城已是下午兩點。由於同行的小夥伴急著要買莫高窟門票,我們便匆匆租了套古裝,開始了敦煌的拍攝之旅。大漠古城女俠客到此一遊,哈哈。
  • 方文山作詞,刀郎作曲演唱的《大敦煌》喚醒千年滄桑,氣勢如虹
    方文山作詞,刀郎作曲演唱的《大敦煌》喚醒千年滄桑,氣勢如虹 2020-12-11
  • 蘭州各界人士參觀敦煌莫高窟壁畫復原唐卡長卷項目
    12月12日,蘭州各界代表人士受邀前往天祝藏族自治縣甘肅扎西多傑唐卡藝術研究院,參觀敦煌莫高窟壁畫巨幅唐卡長卷復原項目。受前輩們復原並臨摹莫高窟壁畫的啟發,扎西多傑決定組成專業團隊,完成與莫高窟數相等的735米敦煌莫高窟壁畫巨幅唐卡長卷。
  • 「一路書香」行讀小組穿越千年絲路 撫憶往昔話敦煌
    在本集節目中,《一路書香2》行讀小組與嘉賓李光潔一路輾轉到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敦煌。在大漠之上、莫高窟前、月牙泉畔,他們沿著往昔歲月的痕跡,共話敦煌的別樣魅力。(《一路書香2》敦煌站,駝隊行走在大漠中)行讀小組首先要追尋的,正是中國西部甘肅群山中的一座萬年鍾。
  • 敦煌壁畫揭秘河西走廊千年酒文化
    原標題:敦煌壁畫揭秘河西走廊千年酒文化    莫高窟第146窟中描繪的五代時期的露天酒肆   「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酒碗一叩,信步天涯。」5月5日迎來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敦煌研究院當日從敦煌壁畫和文獻裡梳理了古人立夏釀酒、開設酒肆、飲美酒消夏的千年河西走廊酒文化。   河西走廊素有「河西酒廊」之稱,從古至今酒文化盛行。敦煌在河西最西端,作為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絲路重鎮,早在魏晉時期,敦煌釀酒業已頗負盛名。
  • 在敦煌莫高窟「面壁」的,是什麼人?
    從窟內到窟外,臨摹「打動人的壁畫」 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從事敦煌壁畫臨摹工作30多年的牛玉生,由莫高窟窟內到窟外,致力於臨摹出「打動人的壁畫」。 臨摹,是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初始搶救性保護的「應急之需」,如今發展為「莫高窟人」紮根大漠的「必修課」。
  • 九色鹿 80後的記憶 國寶「鹿王本生圖」敦煌莫高窟 中國的瑰寶
    該片採用敦煌壁畫的形式,用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的風格講述了九色鹿經常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在幫助過弄蛇人後,弄蛇人向國王告密出賣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險,弄蛇人受到應有報應的故事。一幅什麼樣的敦煌壁畫呢?一幅叫《鹿王本生圖》的壁畫。它恢弘大氣,色彩豔麗,引得很多畫家模仿。但是這只是莫高窟中的一幅。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 敦煌莫高窟今年暫停傳統禮佛活動「浴佛節」
    每逢農曆的四月初八,甘肅敦煌民眾從四面八方湧向莫高窟等傳統佛教聖地,燒香拜佛,祈福納吉。(資料圖) 王斌銀 攝(抗擊新冠肺炎)敦煌莫高窟今年暫停傳統禮佛活動「浴佛節」中新網蘭州4月28日電 (記者 徐雪)敦煌研究院28日發布公告稱,根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莫高窟暫不開放,2020年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期間(2020年4月30日),莫高窟不舉行面向廣大市民的傳統禮佛活動。
  • 敦煌莫高窟推出文創雪糕,一個15被人質疑太貴,有點創意就這麼值錢?
    敦煌莫高窟推出文創雪糕,一個15被人質疑太貴,有點創意就這麼值錢? 敦煌莫高窟,可能一部分人沒有真正的目睹過它的真容,但是無論從課本上還是電視上多多少少都有聽說過。
  • 「行遊酒泉,穿越千年」線下主題採編活動精彩紛呈!
    「行遊酒泉,穿越千年」線下主題採編活動精彩紛呈!T0P1探尋世界文化遺產之旅敦煌,因文化而璀璨。歷史遺蹟和景點眾多,石窟壁畫藝術造詣極高。相遇莫高窟,穿梭於洞窟之間,一眼便是萬年,親身體會世界頂級藝術殿堂帶來的震撼。
  • 敦煌莫高窟解說:大漠風沙中的神仙伉儷 史葦湘和歐陽琳夫婦
    史葦湘回憶過「在我三災八難的一生中,還沒有一次可以與初到莫高窟時,心靈受到的震撼與衝擊可以比擬。「他被稱為「活資料」「活字典」,對敦煌的資料熟知到無以復加。
  • 隨專家大咖靜享敦煌莫高窟,製作泥版畫,探秘月牙泉,品烤全羊
    特色美食、特色住宿,跨越千年,體味沉澱的敦煌當地風俗文化!第一站:敦煌市博物館敦煌,歷來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敦煌東峙峰巖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是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及陽關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