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各界人士參觀敦煌莫高窟壁畫復原唐卡長卷項目

2020-12-23 蘭州新聞網

12月12日,蘭州各界代表人士受邀前往天祝藏族自治縣甘肅扎西多傑唐卡藝術研究院,參觀敦煌莫高窟壁畫巨幅唐卡長卷復原項目。

受前輩們復原並臨摹莫高窟壁畫的啟發,扎西多傑決定組成專業團隊,完成與莫高窟數相等的735米敦煌莫高窟壁畫巨幅唐卡長卷。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歷經歲月,仍然色澤豔麗明亮。唐卡被譽為中華民族繪畫藝術珍品、藏民族的「百科全書」和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扎西多傑介紹:「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我們走出國門或者與國際友人合作,已經基本搜集和整理到遭到破壞、流失國外的壁畫資料。」

國家一級作家、炎黃子孫文獻社社長郭健在接受天祝電視臺記者採訪時說:「很震撼!一個藏族青年,有這種情懷和擔當實屬難得,我們期待成品。」

敦煌莫高窟壁畫巨幅唐卡長卷推介和發布活動負責人吳海萍介紹:「扎西多傑團隊將採用獨創的繪畫技法,按宗依規,與工筆畫技法相融合,採用獨特工藝和手法,儘可能逼真地再現敦煌莫高窟壁畫。」

扎西多傑1997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受聘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繪畫顧問,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藝術傳承人。在敦煌藏經洞發現120周年之際,扎西多傑已經啟動過敦煌莫高窟壁畫唐卡長卷復原工程《敦煌盛境》。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程珊珊 特約記者 郭 健

相關焦點

  • 武威非遺紅色唐卡引起國內文化界高度關注
    中國甘肅網12月20日訊(本網記者 張振國 文/圖)武威市天祝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扎西多傑,心懷紅色文化情懷,八年如一日,創作的49.1米長卷唐卡《世界偉人毛澤東》於日前完成,該作品被世界紀錄協會認證為「世界最長的毛澤東唐卡長卷」,作品引起國內文化界高度關注
  • 敦煌莫高窟,國人的驕傲與傷痛
    要說敦煌,最有名的可不是鳴沙山月牙泉,也不是神秘的雷音寺和敦煌古城,更不是陽關和玉門關,而是大名鼎鼎的敦煌莫高窟,這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同時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首,這可是我國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集佛教藝術、建築、彩塑、壁畫之大成的曠世奇葩
  • 在敦煌莫高窟「面壁」的,是什麼人?
    從窟內到窟外,臨摹「打動人的壁畫」 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從事敦煌壁畫臨摹工作30多年的牛玉生,由莫高窟窟內到窟外,致力於臨摹出「打動人的壁畫」。 臨摹,是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初始搶救性保護的「應急之需」,如今發展為「莫高窟人」紮根大漠的「必修課」。
  • 敦煌除了莫高窟和月牙泉還有啥
    原標題:尋•景 |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一直以來,敦煌留給世人的印象,無外乎神秘的莫高窟、蒼茫的戈壁灘、金色的胡楊林以及深居大漠的月牙泉。然而,作為河西走廊的軍事要塞、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敦煌歷經千年歷史變遷,積蓄了堪稱世界之最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記憶遺產。
  • 八旬彩塑藝人原汁原味呈敦煌神韻:老師就是莫高窟
    閆姣 攝中新網蘭州9月2日電 (閆姣 馮志軍 高瑩)八旬敦煌彩塑藝人魯勤學,耗時四十餘載摸索敦煌彩塑的製作工藝,他還創新「立體」壁畫,將壁畫中的佛像形象都製作成了便於遊客攜帶的彩塑。「我特別想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把家鄉推介出去,想讓大家都知道敦煌彩塑的魅力。」他說。
  • 敦煌莫高窟出土唐代壁畫,畫中發現女性時尚挎包!網友:LV同款
    敦煌莫高窟是中華文明瑰寶,也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提起敦煌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都享有盛譽,敦煌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歷經千年滄桑,到了元朝時期已經形成了巨大規模,敦煌莫高窟規模龐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與佛教文化有關,其中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佛教藝術地
  • 敦煌莫高窟今年暫停傳統禮佛活動「浴佛節」
    每逢農曆的四月初八,甘肅敦煌民眾從四面八方湧向莫高窟等傳統佛教聖地,燒香拜佛,祈福納吉。(資料圖) 王斌銀 攝(抗擊新冠肺炎)敦煌莫高窟今年暫停傳統禮佛活動「浴佛節」中新網蘭州4月28日電 (記者 徐雪)敦煌研究院28日發布公告稱,根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莫高窟暫不開放,2020年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期間(2020年4月30日),莫高窟不舉行面向廣大市民的傳統禮佛活動。
  • 敦煌莫高窟,歷經千年滄桑,依然絕代風華
    敦煌莫高窟,在經歷千餘年的風雲歲月之後,依然向世人展現出中華文化的絕代風華。莫高窟九層塔,塔內藏有莫高窟最大的一尊佛像,這尊佛像高達三十幾米,當日參觀時,沒能一睹佛像的尊容,只能從照片上看其介紹了。石窟內面積不是太大,牆壁兩邊都用玻璃隔斷,以保護精美的壁畫。牆壁兩邊都用玻璃隔斷,以保護精美的壁畫。古代壁畫的保護技術介紹。考古、畫師正在對壁畫進行修復。石窟內不能拍照,這是石窟外廊上的壁畫,飛天藝術皆源於這些精美之作。雖歷經歲月滄桑,但畫的細節仍清晰可辯。敦煌藏經洞陳列館。藏有大量珍貴的佛學經文。
  • 甘肅成功再現敦煌壁畫中的古代美食
    新華社蘭州7月30日專電(記者屠國璽)出現在敦煌莫高窟257窟西壁上的「九色鹿」的故事,被甘肅省的廚師以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    7月30日,第二屆「味覺敦煌藝術周」在甘肅省蘭州市開幕,取材於敦煌壁畫內容、曾經在莫高窟壁畫中出現的古代美食得到成功再現,「敦煌菜」「敦煌宴」的珍饈佳餚集中亮相。
  • 敦煌文博會驚豔開幕 今日C位給絕色敦煌
    常書鴻、常沙娜父女藝術作品展:走向莫高窟(油畫) 常書鴻(1951年) 甘肅日報圖片常書鴻、常沙娜父女藝術作品展:敦煌莫高窟西魏249窟說法圖(水粉設色)常沙娜臨摹(1947年) 甘肅日報圖片「敦煌壁畫古樂器復原展」展出了敦煌壁畫仿製樂器117件,琵琶、箜篌、篳篥、胡琴、鼓、箏、琴
  • 敦煌莫高窟內精美的魏晉時期的壁畫,凝聚中國畫家智慧的藝術創新
    現存於世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敦煌莫高窟有三十九個,開鑿時間跨越了北涼、北魏、西魏和北周。石窟壁畫,同樣是這一時期莫高窟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三十九個莫高窟中的壁畫,內容十分豐富。有佛像畫、經變故事畫、民族傳統神話,有裝飾圖案、供養人像,在豐富精彩中蘊含智慧。
  • 敦煌壁畫藝術精品亮相維也納聯合國大廳
    (原標題:敦煌壁畫藝術精品亮相維也納聯合國大廳) 新華社維也納5月
  • 從壁畫走向餐桌 「敦煌菜」原來是這個味道
    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是中華歷史文化瑰寶。壯麗的莫高窟壁畫,令不少遊客大飽眼福,終身難忘。而讓吃貨們感到興奮不已的是,越來越多古老的「敦煌菜」,已逐漸從壁畫中復活,逐步搬上現代餐桌。古老敦煌菜走出壁畫歷經十多年時間,由敦煌遺書和敦煌壁畫中挖掘整理而出的古老「敦煌菜」,漸成「香餑餑」。
  • ...將奮鬥的青春鐫刻在敦煌文物保護事業上——在莫高窟雕刻時光的...
    孫德強攝圖④:俗稱「九層樓」的莫高窟第96窟窟外木構建築。資料圖片在敦煌,時間是一種特別的存在。時間是靜止的,上千年的文明仿佛凝固在一尊尊雕像、一幅幅壁畫上;時間又是流動的,一代代莫高窟人在這裡孜孜以求,奉獻青春。據敦煌文獻《莫高窟記》所載,十六國前秦建元年間,禪師樂僔途經敦煌三危山,在此地開窟修行。
  • 「活」了的敦煌壁畫,美得栩栩如生
    ——《洛陽伽藍記》敦煌壁畫一直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大寶庫,據統計,敦煌數個石窟群共有歷代壁畫作品五萬多平方米,規模之大令人驚嘆。而這些壁畫作品數量之豐富,技藝之精湛,藝術水平之高則更加為世人所稱道。▲莫高窟45窟—《觀無量壽經變》敦煌壁畫不僅有聖潔安詳的菩薩,婀娜多姿的飛天,還描繪了大量的世俗生活,向我們展示了千年前古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壁畫中有大量的人物,他們或是飲宴出行,或是踢球尋樂,農耕狩獵,為敦煌壁畫增添了許多人情味和煙火氣。
  • 隨專家大咖靜享敦煌莫高窟,製作泥版畫,探秘月牙泉,品烤全羊
    1.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12個普窟參觀,深入探索莫高窟歷史文化。其一直植根於敦煌本土文化,以莫高窟雕塑壁畫研究為背景,創新文化藝術作品為補充,不斷向外傳播和輸送最為真實和自信的敦煌藝術文化。除了藝術展外,敦煌畫院還特別開設了面向廣大遊客的體驗活動,讓人們能夠短時間、近距離、多動手感知觸摸到敦煌文化。如開設敦煌文化的專題講座、敦煌壁畫古法臨摹體驗、寫經體驗和清蓮素食體驗等。
  • 喚醒絲路傳奇:敦煌浦江喜相逢
    敦煌的藝術之美令人動容,但隨著洞窟開放、遊人增多,敦煌的文物保護問題也越來越嚴峻。  在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內,記者見到了幾幅洞窟壁畫的對比圖,其中一幅展示了現今莫高窟第061窟內的供養人壁畫照片,與多年前的黑白照片形成比照。
  • 三天兩夜敦煌遊:聆聽莫高窟的遠古之音,欣賞月牙泉的波光粼粼
    提到敦煌,腦海中便浮現出神秘莫測的莫高窟,蒼涼的戈壁灘,濃濃的異域風情撲面而來。似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敦煌夢,或是帶上相機靜坐戈壁中,等待霞光,或是一襲紅裙與風同舞,踏上絲綢之路。敦煌的美,五彩斑斕,秘而不宣。
  • 一周後分享西北莫高窟,張掖遊記及攝影心得
    這次我們的旅行線路比較牛X,飛機到蘭州再換旅遊臥鋪開15個小時到敦煌。其實上海有直飛敦煌的飛機,為啥非要這麼搞這麼傻X的拆分?因為便宜。 這並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接下來要花3天時間,再從敦煌回到蘭州,全程都大巴,有1200多公裡,經過嘉峪關,酒泉,張掖,最後到蘭州。為什麼又要坐大巴回來?
  • 趙長安:從敦煌遺書尋找「一碗粥」到一席敦煌菜
    18日,這位國家特一級烹調師、中國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在蘭州接受記者專訪時回憶,當初只是為了去尋找一碗傳說中的「敦煌神仙粥」,但被當地神秘的飲食文化吸引而無數次輾轉敦煌。記者隨趙長安來到蘭州城區一家主打「敦煌盛宴」的餐廳裡看到,莫高窟257窟西壁上的「九色鹿」、聞名於世的「月牙泉」、飽含濃厚敦煌元素的「絲路駝鈴」和「敦煌舞袖湯」等古代佳餚,悉數上了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