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蓮燈》20年:中國學派動畫電影的餘暉

2020-12-14 澎湃新聞

今年夏天的7月,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了。20年前的7月30日,同樣有一部國產動畫口碑爆棚,這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根據中國傳統神話故事改編的動畫電影《寶蓮燈》。作為我國第一部商業電影動畫,《寶蓮燈》在當年取得了相當大的票房成就,也給美影廠吸引了新一代忠實粉絲。

《寶蓮燈》海報

舅甥同命

我國神話故事中有兩則著名的劈山救母故事,核心都是封建長輩暴力打壓小輩自由戀愛的行為。其一是二郎神楊戩劈桃山救瑤姬,其二是沉香劈華山救楊嬋。兩則故事不但劇情相似,兩個主人公楊戩和沉香還是親戚關係。他們是舅甥倆,楊戩是沉香的舅舅。兩則故事流傳至今,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相對比較流行。唐人戴君孚《廣異記》華嶽神女篇是兩則故事共同的起源,說華嶽第三女與士子同居,生下兒女。

華山沉香劈山救母處。

《寶蓮燈》最初的版本相傳載於已佚的元雜劇《沉香太子劈華山》。故事說漢代劉向進京趕考,路經華山神廟,題詩戲謔廟神華嶽三娘。三娘見詩後惱羞成怒,意欲殺之。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來勸阻三娘,告知兩人姻緣註定。於是,三娘當晚便以情相誘。三日後,兩人分別,三娘始對劉向說明身份。劉向贈給三娘一塊沉香,並囑其日後如生下一男半女,就以「沉香」命名。「沉香」一名其實就與男女性愛有關。它是一味中藥的名字,傳說可益精壯陽,並治男子精冷。之後,就是三娘被抓,沉香救母的熟悉劇情。

沉香

可見,在起初的版本中,玉皇大帝、太白金星都是好人,唯一一個不好的是兄長楊戩。我們所熟悉的《寶蓮燈》劇情和人物姓名,其實是到了明代才變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玉皇大帝成了華山三聖母楊嬋的舅舅,並以封建保守家長的身份出現,外甥楊戩只不過是執行命令的打手而已。後世的戲劇、彈詞、評書《寶蓮燈》的劇情都是明代中後期才開始確立的劇情。

現今流傳的《寶蓮燈》故事劇情大致如下:三聖母楊嬋(又稱華山聖母)愛上了人間書生劉彥昌,帶著寶蓮燈下凡,並生下了兒子沉香。楊嬋數次通過寶蓮燈擺脫了維護天規的哥哥二郎神楊戩。寶蓮燈是女媧補天后,集日精月華而成的寶物。寶蓮燈高有九寸,通體潔白,宛如冰雪。寶蓮盛開之時,擁有震撼天地、逆轉乾坤的神力。不敵寶蓮燈的楊戩,只能通過抓小沉香的手段,要挾楊嬋交出寶蓮燈。失去寶蓮燈的楊嬋不敵哥哥,被壓在華山底下。沉香成年後,與寶蓮燈合二為一,打敗楊戩,救出母親。

不過,我們熟悉的吳承恩版《西遊記》裡可不是沉香劈山救母,而是楊戩劈山救母。第六回中,孫悟空挖苦楊戩:「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可見直到明代中後期,劈山救母流傳的版本還是楊戩版為主。有意思的是,《西遊記》之前有本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的《清源妙道顯聖真君——丁真人護國佑民忠孝二郎寶卷》。寶卷講述臨凡金童楊天佑與仙女雲華私下結親,生下楊二郎。事情被發現後,奉王母之名命將雲華壓在太行山的正是孫悟空。楊二郎長大後,劈山救母,反而並將孫悟空壓在山下;直到唐僧取經,孫悟空才被放出來。可見,楊戩也是救母的孝子。正因為如此,央視版的《寶蓮燈》和《寶蓮燈前傳》,楊戩被塑造成一個極具正義、忍辱負重的善良大仙。

劈山救母的本是舅舅楊戩

商業巨製

上世紀80年代起,隨著經營體制的轉型和外國動畫的衝擊,我國動畫片迎來了困難時期。動畫片產量日益下降,整個行業信心不足,差不多到了瀕臨危機的邊緣。1990年代起,《獅子王》《花木蘭》等迪士尼商業動畫電影給我國觀眾帶來極大震撼感的同時,也賺去了海量票房,並給我國動畫界帶來了極大的危機感。《寶蓮燈》就是這種空前危機感的產物,是我國第一部嘗試商業化的動畫電影,也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史上投資最大的動畫電影。

《寶蓮燈》全片約80分鐘,由《哪吒鬧海》的動畫師常光希擔任導演,電影導演吳貽弓擔任藝術指導,作曲家金復載任音樂總監。這部動畫是1984年《金猴降妖》後的第一部動畫電影。全片有50個人物,2000幅背景,拍攝2000多個鏡頭,制逾150000幅動畫畫面。前後歷時4年,共有300多位工作人員參與,總投資1200萬元。放在20年前,光以投資規模而言,就可以以鴻篇巨製來形容。

《寶蓮燈》片頭

《寶蓮燈》首先給觀眾帶來的震撼感,就是強大的配音演員陣容。觀眾在收看電影之時,聽到人物說話聲,就有似曾相識之感。女主角成年嗄妹是寧靜;三聖母是徐帆;反一號冷酷無情的二郎神是姜文;沉香的師父鬥戰勝佛孫悟空則由陳佩斯配音。崔傑、梁天分、馬精武、雷恪生、丁嘉麗、朱時茂等知名演員也加入配音劇組,為眾多配角配音。

配音演員表上,眾星雲集

《寶蓮燈》的人物造型從整體而言,還是中國動畫學派的傳統國畫風。電影起始部分,沉香和媽媽泛舟的片段,有著強烈的國畫韻味。人物造型也是非常精美,最為經典的則是楊戩的臉,幾乎是照著姜文畫的。孫悟空的形象沿用了《大鬧天宮》《金猴降妖》中的孫悟空。劇中還出現了一個石柱變的小猴子,致敬的是孫悟空是石猴的老梗。

二郎神楊戩

鬥戰勝佛孫悟空

不過,當時的動畫從業者開始認為,中國動畫要重新走向世界,不能堅持民族風格,要引入其他文化元素。於是,《寶蓮燈》開始吸收迪士尼動畫的風格,光線、陰影對比十分強烈,使2D畫面有立體感。人物臉部還會隨著光線亮度的變化而變化。電影也是帶著濃濃的迪斯尼風味。海報正中的三聖母、沉香母子線條對比明顯,立體感突出;而海報上方的二郎神披風與海報齊寬,近乎一隻撲天而來的兇惡黑鷹。這些都不是傳統的中國學派動畫風格。

人物都有了陰影

電影還借鑑了迪士尼動畫和日本動畫的另一大特點,就是精心打造動畫歌曲。好的動畫歌曲不但可以為動畫本身增添不少色彩,更能帶來極大的商業利潤。電影三首主題曲和插曲是《

想你的365天

》《

天地在我心

》《

愛就一個字

》;主題曲的演唱陣容可以以豪華來形容,三首歌的演唱者都是當紅歌手,分別是李玟、劉歡和張信哲。一部電影集中了華語樂壇的重量級歌手,別說在我國動畫片史上絕無僅有,即使放在我國電影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寶蓮燈》原聲音樂光碟封面

單薄劇情

相比豪華的演員陣容和歌手陣容,《寶蓮燈》的缺點同樣明顯。首先是一堆低級錯誤。既然是愛情故事,男女雙方之間的稱呼應該是暱稱;而劉彥昌居然稱呼妻子的仙號「三聖母」,這不是產生仙凡之間的隔閡了麼。楊嬋的姓名從頭到尾都沒出現過,只有仙號「三聖母」;楊戩也是如此,連老對手孫悟空都稱呼「二郎神」,而不叫姓名。

三聖母夫婦

《寶蓮燈》最大的缺點,就是故事劇情單薄,個別橋段甚至非常不合常理。二郎神的第三隻眼毀掉三聖母和劉彥昌的住所後,劇情緊接著直接跳到7歲的沉香同媽媽一起划船的場面。劉彥昌的下落如何,究竟是死是活都沒交代。接著三聖母母子被發現,三聖母被壓在華山,沉香在噶妹的幫助下逃出天庭。之後一個多鐘頭的劇情都是講述沉香尋母路上的平淡故事,片尾大戰十分鐘都不到。

國畫風的母子泛舟畫面

《寶蓮燈》的第二個大缺點,就是太過於模仿外國動畫。美國、日本動畫片總喜歡主人公帶著個小動物跟班或吉祥物跟班,如《非凡的公主希瑞》中的順風馬和小鳥考爾、《花仙子》中的小狗努波和小貓凱託。受其影響,沉香也帶著一隻小石猴。小石猴貫穿著影片全劇,但對於推動情節毫無用處。另外一個人物安排更過於突兀,女主角嗄妹居然是個黑皮膚的非洲人,是非洲酋長的女兒。這個設定也與劇情無關,純粹是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還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嗄妹所在的非洲部落,跳的居然是東方的望月節舞蹈。

小沉香和小石猴

女主角嘎妹

總之,《寶蓮燈》是一部優缺點都非常明顯的動畫電影。以商業成就來說,它是非常成功的。1999年,300萬人走進電影院觀看《寶蓮燈》,取得了2900萬元票房,而當年全年的票房總額不過8.1億元。以影響力來說,它也是非常成功的。中國觀眾終於明白,動畫片的受眾群體不單單是少年兒童,而是屬於全年齡段。電影當年最吸引人的,就是其中的諸多原聲音樂和主題歌曲了,三首主題曲傳遍街頭巷尾。

然而,《寶蓮燈》之後,中國動畫電影卻再次沉寂。我們曾經都以為《寶蓮燈》會是中國動畫電影再次崛起的開端,卻沒想到它是中國學派動畫的餘暉。在此之後,中國動畫學派風格的動畫電影再未出現。作為一個傳統的動畫迷,希望借著近幾年國產動畫電影的成功,能夠讓更多的人來關注中國動畫,讓傳統中國學派動畫能夠再次崛起。燈芯不滅,國漫仍在。

1999年發售的寶蓮燈人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姜子牙》刷新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中國動畫電影崛起,真好看
    2020年的10月1日,與以往的國慶假期相比多了一些不同。一是節日的重疊,中秋節和國慶假期都在同一天,而是時間的特殊性,在年初的時候大家都因為一件事情被憋在家裡太久了,導致一直都沒有機會出行。作為廣大中國民眾最為期待的節日之一,國慶節既是節日也是假期,除了春節假期以外,就是國慶假期時間最久,讓大家可以放鬆的時間更久一些。所以這個國慶假期,很多人紛紛出走遠行,要麼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要麼去景點旅行一次。而幾部本應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也正式回歸,在國慶檔上映。
  • 《哪吒》之前,被遺忘的中國動畫三十年
    周克勤、常光希等老一輩動畫藝術家也送來了輓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老前輩們正在加速離去。2012年,《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導演張松林去世;2017年,在《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動畫作品中擔任原畫師的陸青去世;今年五月,《葫蘆兄弟》的導演胡進慶去世……中國動畫學派已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
  • 88年《龍貓》時隔30年復映,99年《寶蓮燈》還有多少人記得?
    在《龍貓》電影中,小月就在給媽媽的信中虔誠地許下心願,希望自己能像妹妹小梅一樣,早點看到龍貓。很快,她的願望在雨夜的巴士車站裡達成。這樣一部充滿愛意、希望、溫暖、閃著細碎光芒的電影,即便隔了30年,無數粉絲都已經刷過數不清的遍數,但依然拿下了票房亞軍。
  • 盤點年少時經典動畫:熊出沒大電影引發集體回憶
    呆萌善良的熊大、熊二兩兄弟,憑藉電視動畫《熊出沒》積攢下的超高人氣,其經典臺詞也被小朋友們私下裡興奮模仿。  2014年大電影《熊出沒之奪寶熊兵》創下了票房史上的奇蹟,熊大熊二神勇上演「寶貝計劃」,將有勇有謀的逗趣二人組演繹得淋漓盡致,助電影一舉斬獲2.47億人民幣的票房,令《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穩坐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 寶蓮燈是最後一口氣,那口氣滿是錦繡,哪怕只亮一瞬
    而我為太平洋動畫工作,做一些不動腦筋的簡單活,一個月能拿5000元。」1988年,上美廠37名業務骨幹辭職南下,動畫組四分之三人離開,辭職的年輕人戲稱為「勝利大逃亡」。廠外江河澎湃,廠內幽草暗生。1995年,上美廠受命拍攝《寶蓮燈》,為1999年建國五十華誕獻禮。
  • 盤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十大經典動畫,令人十分懷舊
    童年看過的那些國產動畫,大多是出自於央視動畫,或者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特別是上美那是最老的動畫製作方了,幾乎算是中國動畫的歷史了。今天非魚就來懷舊一下,盤點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十部經典動畫,那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 風雨70年曆程,中國動畫經歷這些跌宕起伏後頑強崛起!
    那個時候的中國動畫電影是真的揚眉吐氣,出道即是巔峰用在這裡再好不過了。但是這句話並不是褒獎,而是一句惋惜的話語。出道即是巔峰,說明了接下來一直都是在往下滑。但是往下滑的這個過程是比較緩慢的,持續了很多年,期間還出現過很多的優秀的動畫作品。例如《哪吒鬧海》、《寶蓮燈》、《大鬧天宮》等等。
  • 《天地寶蓮燈》開機 顛覆傳統打造東方玄幻新世界
    由映美傳媒出品,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小墨客影業(海口)有限公司、北京大幕拉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天地寶蓮燈》近日在橫店開機,眾主創共同出席了開機儀式,為本片揭開神秘面紗。該片借上古神物「寶蓮燈」,講述了一段曲折離奇的少年戰神成長故事。
  • 探索建構藝術學中國學派理論
    探索建構藝術學中國學派理論 2019年07月10日 09: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娓 字號 內容摘要:探索建構藝術學中國學派理論本報訊(記者張娓)7月
  • 六一特別策劃 | 中國動畫極簡史
    1941年,歷時1年半的時間,萬氏兄弟率領近百人,繪製出近2萬張畫稿,製作出了中國第一部長片大型動畫——《鐵扇公主》,放映1小時20分鐘,創下當時亞洲地區第一部長動畫片的紀錄。50年代:中國動畫學派雛形漸成新中國成立後,文藝界百花齊放,大批動畫創作者用獨特的想像力,用木偶、剪紙、水墨等多種表現形式,為祖國的孩子們奉獻了大批經典作品。
  • 默默堅守 20 年,國內最低調的動畫電影公司
    它主演的動畫電影《媽媽咪鴨》還沒上映,就已經在國外賣瘋了!第 70 屆坎城電影節上,默默無聞的《媽媽咪鴨》如同一匹黑馬,打動了無數海外電影引進方,預售情況十分火爆,據悉目前已銷往全世界數十個國家。其中,僅英國的銷售額就已經超過千萬,創下了中國動畫電影在海外單國的最高銷售紀錄!
  • 2020年這11部國產動畫電影,除了《姜子牙》,你想看哪部?(上)
    誰都不曾想到,2019年國內電影票房冠軍竟然是一部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該片狂攬50.14億元,一躍成為國內影史票房榜第二,僅次於吳京的《戰狼2》。回顧這幾年的國產動畫電影,2015年的《大聖歸來》無疑是個裡程碑,它的高票房和高口碑,讓人們看到了國產動畫再度崛起的希望。之後,無論是萬眾矚目十年磨一劍的《大魚海棠》,還是前土豆網創始人王微創立的追光動畫,都為國產動畫注入新的活力。
  • 近年來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優勢分析
    中國動畫電影產業作為人民急需的文化創意產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國文化產業整體崛起的背景和趨勢下實現井噴式發展,成為中國經濟軟著陸政策下一隻逆勢昂揚的領頭羊,贏得了各路資本和人才的青睞。而大量資本的注入和人才的加盟又刺激著整個產業更加迅速地發展。近幾年中國動畫電影迎來了大繁榮和大發展,頗有一日千裡之勢。
  • 好萊塢動畫裡的「中國好聲音」深挖動畫電影國配幕後軼事
    引言時光網特稿 如今,明星擔任動畫電影的主配音早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兒,事實上,追溯到上世紀的1998年,進口分帳大片剛在大陸風行之時,迪士尼出品的《花木蘭》就邀請了許晴、成龍、陳佩斯等明星加盟主要角色配音。近20年來,隨著引進大片數量的不斷增加,明星配音的作品也逐步增多。
  • 三代同演《寶蓮燈》紀念河北梆子《寶蓮燈》首演60周年
    記者從省河北梆子劇院獲悉,作為紀念《寶蓮燈》首演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河北梆子經典劇目《寶蓮燈》將於12月4日晚,在河北梆子劇場隆重上演。屆時,《寶蓮燈》第一代演員、老藝術家張志遠、第二代演員王雲菊、劉鳳嶺與第三代青年演員蘇娜、於靜、丁雲飛、白七橋、何紅樂等將共同演繹這一精品力作。河北梆子《寶蓮燈》講述的是神話傳說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創排於1959年,1960年正式搬上舞臺,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迄今為止已經演出1600餘場。整場演出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 SICAF亞洲最佳電影獎被中國動畫電影《美食大冒險》斬獲
    第22屆首爾國際動漫節(SICAF)已於2018年8月26日落下帷幕,中國動畫電影《美食大冒險》榮獲SICAF亞洲最佳電影獎,韓國DAUM、NAVER等知名新聞平臺均報導了此次獲獎結果,這是時隔7年之後,「美食大冒險」IP又一次在SICAF上獲得獎項。
  • 好萊塢動畫電影「全齡化」現象的經驗與啟示
    本文從國產動畫電影的發展現狀切入,結合好萊塢「全齡化」動畫電影的特點,概括總結好萊塢「全齡化」的成功要素,並提煉出其對中國動畫在「全齡化」發展進程中的啟示。 關鍵詞:低幼化;全齡化;好萊塢;動畫電影 一、中國動畫電影從「低幼化」向「全齡化」發展的現狀解讀 中國動畫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湧現出大量優秀的動畫影片,如《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海》等,這些動畫影片題材豐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贏得國內外高度認可、引起世界極大反響的同時,
  • 《熊出沒》票房突破4.53億 國產動畫電影新春突圍
    資料圖片   2017年的電影春節檔已落下帷幕,7天的總票房達33.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66%,觀影人次同比增長4.51%。在今年春節檔影片中,《熊出沒·奇幻空間》無疑是一匹「黑馬」——票房成績衝進前四,觀眾口碑位列前三。   截至2月10日,該片票房突破4.53億元,成為僅次於《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季軍。
  • 這個暑期, 國產動畫電影能否再領風騷?
    2018年暑期檔依然有多部動畫電影上映,全流程原創的《風語咒》在提前點映後口碑爆棚,成為又一部製作精良的走心國漫;此外,更符合低齡人群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在《邪不壓正》等大片的夾擊下突出重圍,目前票房已經成功破億;改編自經典名著《西遊記》的《小悟空》則主打成長、勵志元素;這麼多部動畫電影,到底誰能成為今夏「爆款」?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排行榜,國產動畫僅僅4部
    這三部國產動畫電影,其中《哪吒》就不用說了,口碑票房雙豐收,人氣更是不得了。而其餘兩部雖然沒有《哪吒》那麼風光,但起碼也小賺了些。不過,即便如此,國產動畫也還有一段要走的路,其餘不說,就說這動畫電影的票房排行榜上,國產的也才佔了4部,其餘皆是好萊塢的作品,大家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