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鹹北甜的迷惑粽子,除了吃粽子濟南人端午節還要做什麼?

2020-12-17 澎湃新聞

南鹹北甜的迷惑粽子,除了吃粽子濟南人端午節還要做什麼?

2020-06-27 0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端午來啦,這些習俗都要提上你的日程哦!

雨小荷先來考考你!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絕密

啟用前

端午知識小測試

(全國卷 端午版)

考試規則:點擊你認為正確的選項

下列不屬於端午習俗的是?

A. 避五毒

回答錯誤 ✕

解析:古人認為端午仲夏,俗稱「五毒」的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大量繁殖,易咬傷人,所以端午節的不少習俗都是和「避五毒」相關。

B. 沐蘭湯

回答錯誤 ✕

解析:民間習俗認為,端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採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C. 耍龍燈

回答正確 √

解析:你認為呢?

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傳統的一種民俗文化。

D. 吃粽子

回答錯誤 ✕

解析:大概不需要解析吧。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就是吃粽子

粽子遊戲也能帶來不少歡樂哦!

現在快掃描下方二維碼

和雨小荷一起動動手指

加入粽子消消樂吧!

還有精美禮品等你拿哦!

(更多說明請點擊活動頁面右上角「活動錦囊」查看)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但是今年的端午節有些不同

因為,2020年的端午節

是本世紀最晚的端午節之一

下一次你想在6月25日過端午節

可要等到38年後了!

所以,要好好享受這美好的一天呀~

吃粽子、賽龍舟、掛香囊、插艾葉

這些活動都要提上日程

給我們的端午節滿滿的儀式感

粽葉飄香端午節

話說回來,端午節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吃粽子了!

你家是吃甜粽還是鹹粽呢?

有一事困擾了雨小荷很久

為什麼南方甜食那麼多

粽子卻要吃鹹的

而北方卻是吃甜的呢?

這其實,和歷史進程有關

從唐代經濟重心向南方轉移就開始了

那時的甜味消費

跟經濟的發達程度直接掛鈎

宋代之前,糖主要集中在北方

南方吃糖很少

明清開始,福建廣東成為產糖中心

江南就變成愛吃甜的地區了

但粽子的南鹹北甜似乎是個例外

這與食物的用途緊密相關

粽子是節日食物,主要用來祭祀

人們會放更多平時捨不得吃的食材

北方甜味難得,粽子便加入大量砂糖和豆沙

南方日常甜食多,過節得來點特別的

鹹肉火腿蛋黃就順理成章成為粽子的餡料

令人垂涎的肉粽

北方人做粽子還喜好用黃米或者江米

繼承了角黍最初的風味

如此看來,粽子早已不是

匱乏年代的一種副食慰藉

它承載著不同地方的風土

是遊子記憶中的味覺密碼

到今天,差不多中國每個地方

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粽子

比如嘉興的鮮肉粽子、西安的蜂蜜涼粽

還有北京的蜜棗粽等等,當然濟南也不例外

每年端午節,老濟南人都會遵循傳統習俗

包粽子、煮艾葉雞蛋、掛艾葉、帶香包等

濟南文史專家張繼平稱

濟南端午粽子講究的是頭一天包完

第二天天不亮就吃上

「粽子包法和南方不太一樣,

他們的粽子形狀是三角形,

咱們這是四稜形,

粽子餡過去多以紅棗和紅、白糖為主,

花樣沒現在這麼豐富。」

除了粽子餡各有講究

包粽子的材料也要精挑細選

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

已從菰葉變為箬(ruo四聲)葉

(箬葉比菰葉看起來更寬一些,呈長圓形或長三角形,箬葉常見於南方)

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蘆葦葉在北方更為常見,是一種常用的粽葉)

老濟南人還會選用荷葉包粽子

俗諺有云:有多大荷葉包多大粽子

選用荷葉包粽子的歷史,在濟南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開元二年(714)五月初,濟南太守李隨(見道光《濟南府志》卷二十三「秩官」)覲京,將濟南特產「九子荷香粽」帶去京城,作為貢品獻給唐玄宗李隆基。

包粽子說得差不多了,你是不是還想告訴雨小荷

端午節可還有不少好玩的習俗呢!

佩戴五彩線和香包

說到端午節的習俗,

雨小荷最喜歡的就是佩戴五彩線和香包了

五彩線被稱為長命線,寓意的是驅除瘟病

這五彩線必須是由青白紅黑黃五種顏色組成

也剛好對應陰陽五行學上的金木水火土

寄託了從古至今老百姓們樸實又美好的心願

香包多是給小孩子的禮物

用棉織品和絲線繡制而成

裡面裝有驅蟲的草藥和一些香料

戴在身上香噴噴的

而且還能夠起到驅蟲除晦的作用

保佑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

賽龍舟

老濟南還有賽龍舟的傳統

龍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崇拜的文化圖騰

而龍舟則是龍的精神載體

賽龍舟已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中國端午節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之一

濟南以泉著稱,以水聞名

「明湖泛舟」是著名的濟南八景之一

每到端午佳節

濟南便會在大明湖舉辦盛大的龍舟比賽

明湖龍舟賽延續至今

已經成為規模較大、參與面

越來越廣的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

和獨具地域特色、民俗內涵的

城市品牌節慶活動

龍舟在湖面泛起的清波

同樣寓意著美好和幸福

這可是「端午限定」哦~

插艾蒿

老濟南還有端午節吃艾葉煮雞蛋

和喝雄黃酒的習俗

艾蒿和粽子都與紀念屈原有關。艾蒿,也叫艾草,濟南人簡稱「艾」。因艾與愛同音,插艾表示老百姓對屈原的熱愛。端午節前幾天,街上就有賣艾的。老百姓買回家插到水裡,端午節那天清晨就把艾插到自己家門口。還有的人家放在床鋪底下,用於避邪驅趕蚊蟲。

老濟南人掛艾是有講究的,並不是隨便把艾枝往門窗上一掛就了事。其中最講究的,是掛「艾虎」———「艾虎」就是剪裁成老虎形狀的艾製品。掛完艾枝,接下來是畫門符。畫門符,就是把人們心目中的五種毒蟲,即蠍子、蜈蚣、毒蛇、壁虎和癩蛤蟆的形象做成門符,然後貼在門板或門楣上。過去老百姓住的幾乎都是平房,把艾直接插到屋門框與牆體之間的縫隙裡,一般就是在左方(就是人與門口同方向時的左方)插一支或幾支。現在住的樓房沒有了木製門框,於是索性直接固定在防盜門上。

老濟南人大多居住在大雜院裡

為了孩子和一些雜事難免出現磕碰和口舌之爭

端午節插艾的時候

一些平時相互之間不說話的鄰居會早起

把艾插到與自己不睦的同院門口以示友好

原來的矛盾因了一支艾草而得以化解

不管是散發著沁人心脾香味的綠荷

亦或是包裹著清冽泉水浸潤的糯米

還是掛在小孩子胸前的香荷包

都傳達了濟南人對端午的美好願景

無論你現在在哪裡

雨小荷都祝你端午安康

你端午節吃了什麼餡兒的粽子呢?

撰文:小呢

攝影:邵凱、王平、z_Lizzz、

《舌尖上的中國》、濟南植物園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

©版權所有,轉載請留言

查看更多系列文章

(點擊下文圖片)

夏雨荷來了,美醉了!快來大明湖與她撞個滿懷吧...

這個世紀罕見的端午節假期,這篇攻略全搞定!

被央視打卡的皇龍冠又有新動作啦!超長彩虹滑道、峽谷漂流、騎馬...更有福利相送!

原標題:《南鹹北甜的迷惑粽子,除了吃粽子濟南人端午節還要做什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端午節了,北吃鹹南吃甜,為什麼粽子卻相反?
    又到了端(吃)午(粽)節(子)的節日了,每年到此時,我那些南方和北方的朋友又會上演一場鹹甜的爭議。在清代末期,八大菜系初定格局之後,在味道的差異上,形成了所謂的「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的區域格局。這東辣西酸的範圍就只是個地理範圍的概指,不具有普遍性,但南甜北鹹卻有很明顯的地域劃分。那為什麼在南甜北鹹的格局下,南方人唯獨好一口鹹粽子,而北方人偏偏獨寵甜粽子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解決下為什麼吃粽子的問題。
  • 「吃之有道」端午粽子緣何與南甜北鹹相反?
    中國餐飲界有句老話說「南甜北鹹」,意思是說,南方人更偏愛食用甜味的食物,而北方人則愛鹹味。可這句話到了粽子身上就失去了意義,因為北方人多愛吃加了豆沙紅棗的甜口粽子,甚至還要蘸糖,而南方人則更愛加了火腿、鮮肉、鹹蛋黃的鹹口粽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粽子顛覆了人們口味的南北規律?
  • 端午時節話粽子:南鹹北甜 各有特色
    原標題:端午時節話粽子:南鹹北甜 各有特色   端午節來臨,在我們不免俗地品嘗粽子時,卻有誰知道,即使外形看起來十分相似的粽子,其內容卻大有不同,而粽子「南鹹北甜」的說法,也正源於此。   ●南派粽子   綿糯鹹香型   素有南派粽子代表的廣東粽子以其豐富的餡料著稱。個頭適中,外形別致如同尖錐形,內部餡料的品種繁多。以肇慶裹蒸粽為例,除了糯米,還有脫皮的綠豆和豬肉,有些人會根據自身的喜好添加慄子和鹹蛋黃等。
  • 端午節|北派「甜粽子」和南黨「鹹粽子」,你鍾愛哪一個?
    南方粽子餡料豐富,如鮮肉、火腿、臘肉、蛋黃等等,南方粽子主打鹹味。北方的粽子以甜為主,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紅棗或者是蜜棗,另外還有用豆沙或果脯,有的為了增加甜度,還會加上白糖、蜂蜜等。北方人:鹹粽子怎麼吃呀?粽子就應該是甜的。南方人:粽子就應該是鹹的!甜粽子不好吃!端午,粽子江湖,紛爭不斷......
  • 南鹹北甜-粽子大比拼,你Pick哪一款?
    南鹹北甜-粽子大比拼,你Pick哪一款?有假放,有粽吃,爽嗨了端午節吃粽子咯!每年這個時候都有一個直擊心靈的問題到底是甜粽子好吃還是鹹粽子好吃?果然,今年又雙叒叕吵起來了!
  • 天津人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吃五毒餅、爐粽子
    ),一盆紅棗,一盆糗好的豆餡(天津人管做豆餡叫糗豆餡,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旁邊鋼總盆裡放的是蘆葦葉,姥姥說包粽子用的蘆葦葉是白洋澱的。,把鋼種鍋裡煮好的粽子放入搪瓷碟子裡,端到桌子上,我幫姥姥把綠豆湯盛好,弟弟妹妹則是坐在桌子旁等待,姥爺早起有個習慣掃院子掃門口,最後我們一家人開始吃粽子,紅繩子的粽子是小棗的,白繩子的粽子是豆沙的,姥姥會準備一個小碟子撒上白糖,粽子蘸白糖吃。
  • 端午吃粽子,南鹹北甜;早上吃豆腐腦,南甜北鹹
    提起中國各地口味,大家往往會用一句話來概括「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當然,任何事都不會絕對,口味也是如此。今天小編給大家討論兩個南北口味上的悖論例子。1.豆腐腦的甜鹹之爭每當說起豆腐腦的口味,南北方往往會爭得頭破血流。南方喜甜,豆腐腦就要是甜;北方好鹹,醬油汁、鹹菜少不了。當然,隨著南北方豆腐腦甜鹹之爭的逐年累月,北方的豆腐腦上開始多了那麼幾粒黃豆,可以說南方略勝一籌。
  • 「北甜南鹹」,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
    粽子本無派,鹹甜自取之。每逢端午粽子節,都是甜黨和鹹黨相爭的時候。甜黨們說,粽子必須是甜而軟糯,才是節日正道。鹹黨們則說,蛋黃火腿五花肉遠比你一顆棗子來的豐富。有意思的是,跟認知中「南甜北鹹」不同,在粽子口味上,卻是北甜南鹹。
  • 粽子「鹹甜之爭」已見分曉? 美團外賣端午大數據:甜粽子勝出
    美團外賣端午大數據:甜粽子勝出 端午節剛剛結束,想必很多人的粽子還沒有吃夠,也有很多人依舊深陷在鹹甜口味的糾結之中作為端午必備的傳統美食,這幾天粽子肯定是餐桌上的主角。美團外賣大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粽子品類的銷售量大幅上   原標題:粽子「鹹甜之爭」已見分曉?
  • 「北甜南鹹」,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
    物道君語:粽子本無派,鹹甜自取之。每逢端午粽子節,都是甜黨和鹹黨相爭的時候。甜黨們說,粽子必須是甜而軟糯,才是節日正道。鹹黨們則說,蛋黃火腿五花肉遠比你一顆棗子來的豐富。有意思的是,跟認知中「南甜北鹹」不同,在粽子口味上,卻是北甜南鹹。
  • 既然南甜北鹹,為啥北方人吃甜粽,而南方人獨愛鹹粽
    又到了端(吃)午(粽)節(子)的節日了,每年到此時,我那些南方和北方的朋友又會上演一場鹹甜的爭議。北方朋友:粽子天生不是甜的嗎,你們南方人吃肉粽子?乖乖,太油膩了吧?在清代末期,八大菜系初定格局之後,在味道的差異上,形成了所謂的「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的區域格局。這東辣西酸的範圍就只是個地理範圍的概指,不具有普遍性,但南甜北鹹卻有很明顯的地域劃分。那為什麼在南甜北鹹的格局下,南方人唯獨好一口鹹粽子,而北方人偏偏獨寵甜粽子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解決下為什麼吃粽子的問題。
  • 鹹甜之爭,為什麼粽子南鹹北甜,豆腐腦卻南甜北鹹?
    今年的端午節可不一般,竟然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之一!還有兩次分別是2001年和2058年,對應的陽曆日期都是6月25日。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一場關於粽子的甜鹹之爭就開始打響了,要是沒有爭論總感覺還少了點什麼!
  • 南鹹北甜,一個小小的粽子,竟能反映出南北方差異?
    端午節馬上到了,那麼端午節最具標誌性的食物是什麼?沒錯,粽子!說起粽子啊,那肯定是要分口味的,說起來也奇怪,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面,南北方飲食最大的差異化就是「南甜北鹹」,然而對於粽子來講,完完全全是反了過來。
  • 鹹粽子、甜粽子,誰才是正經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由於南北民俗差異巨大,大家都會以不同的形式慶祝端午節。南方人喝雄黃酒,划龍舟,還要在門上掛一把菖蒲,而北方人慶祝的方式就簡單的多了。口感基本上喜甜不喜鹹,北方地區基本沿襲這種粽子做法。而在南方各地,他們的粽子鹹甜皆有,但多以鹹粽為主。此種鹹粽都會內裹鮮肉,有些地區還會夾雜幾個鹹蛋黃。從小吃著鹹粽子長大的南方人,不能理解北方的蜜棗粽,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粽子就應該有肉有蛋,更別提什麼白粽子了。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湖南人還要吃它,排毒養顏,你吃過嗎?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湖南人還要吃它,除排毒養顏外,還有這個講究端午節到了,街上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賣粽子的、賣鹹鴨蛋的、賣菖蒲艾草的,到處都是。家家戶戶忙著大掃除除塵,把買來的菖蒲、艾草掛到門邊上,驅蛇蟻蚊蟲。
  • 安徽的粽子口味之爭,南鹹北甜已有定論?
    中國南北地理分解線地理差異 造就多元飲食文化安徽坐落在江淮之濱,以淮河為界,以北為北方(稱為皖北),以南為南方(皖南),安徽南北文化兼有,地域風情各異,飲食文化也有較大的差別,素有「南鹹北甜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皖南,大家都知道,南方人偏愛吃大米,而喝湯的話也愛喝清淡的口味。南方氣候是溼熱多雨的,十天有八天都是潮溼悶熱的天氣,所以不能吃得太鹹或者太麻太油,而粽子則不同了,粽子作為節日傳統美食,南方人將自己愛吃的大肉,蛋黃,臘腸等加入了粽米裡,做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日風味。
  • 「北甜南鹹」,小小粽子裡藏著大學問,你究竟更中意哪種粽子?
    battle#「甜」粽子VS「鹹」粽子?成年人不做選擇,都要!中午公司群裡,有人發了1張照片,3秒鐘不到,我的耳朵就被微信的提示音給吵得不得安寧,原本安靜的群,一下子就沸騰了起來。原來是別人家發的端午福利,照片裡是一盒看似高大尚的端午粽子,要照往年,這也沒什麼,可今年情況特殊,由於疫情影響。單位效益不好。
  • 「甜」粽子VS「鹹」粽子?你的更喜歡型號是什麼?
    #南北終極粽子battle#「甜」粽子VS「鹹」粽子?大人別無選擇!中午,公司群裡有人發了1張張張照片,不到三秒鐘,我的耳朵就聽到了微信的音調,變成了吵得不得安寧,原來的安靜組突然沸騰了。原來是別人家送的端午節福利,照片中,需要一盒看似高大卻依然端午的粽子,這也是沒什麼,但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情況很特殊。單位效益不好。今年的粽子恐怕要失敗了,但也有同事吐槽,不多做也不錯,往年吃不多。因為我們老闆是南方人,他們比較喜歡臘肉、鮮肉粽子,所以每次我們都買這種粽子。
  • 粽子是吃甜的還是鹹的?北甜南鹹?端午來這幾個地方吃特色粽子
    粽子是甜的好吃還是鹹的好吃,一直以來是爭論不休的話題,主要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而且地區不同,粽子的做法也不一樣,口味自然大相逕庭。不過小編觀察了一下, 大概是北方以甜粽子為主,南方主要是鹹粽子,但是各地有各地的特色。
  • 五月五端午節吃粽子你家粽子是什麼味?家鄉味道才是端午節的味道
    五月五端午節吃粽子你家粽子是什麼味?家鄉味道才是端午節的味道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賽龍舟,吃粽子,打露水……各種風俗習慣都因五月五,或者端午節的不同,而不同。今年的端午節,我們都吃粽子了,當然,我吃了好多,什麼口味的都有,可關鍵的口味是家鄉的口味。粽子,粽子,粽子。粽子是端午的標配。五月五是端午,端午節裡吃粽子已經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歷史。吃粽子,才能體現出端午節的文化,端午節的歷史,端午節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