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邁入老齡化社會的步伐越來越快。
2019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就已經達到2.54億,佔總人口的18.1%,根據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的預計,到2035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佔比將超過25%。
養老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然而,不少地方的養老對策還沒有反應過來,養老面對著很大的困局。
床位短缺。近五年來,全國有20個省份出現了人均床位下降的現象,其中有5個省份降幅逾25%。老年人想要「搶」到一張滿意的養老床位,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難題。
想要讓父母住養老院的子女發現居然至少要提前一年排隊,才有可能住進一個月收費1200的養老院,而高端養老社區的床位也是一床難求,即便是耗資百萬,也要排隊等。
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許多老人的養老需求都得不到滿足。
老人免不了有些病痛,需要照顧。2018年的統計顯示,我國的老人平均有超過8年的時間需要照護,患有一種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佔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而由於缺護理人手,一些地方養老機構也不想收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
但是,除了醫療和護理的服務跟不上,高昂的費用也讓很多普通家庭倍感壓力。身體好的老人護理費已經逐步上漲,如果需要單人照顧的服務,護理費可能就更加高昂。
一方面是家庭仰賴負擔逐漸加重,而另一方面,即便是高薪,對於護理人員的吸引力也不足。
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深化,養老逐漸面對更多挑戰,尤其是對於獨生子女一代,身上的養老負擔可能要更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