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武漢晚報、都市快報早前報導
近年來健身圈的「黑科技」筋膜槍十分火爆,很多電商平臺的交易記錄顯示,部分知名品牌的產品動輒銷量十幾萬。最近,武漢的張先生卻因為筋膜槍不慎把自己給打暈了,這究竟怎麼回事?
武漢市民張先生今年58歲,是位中學老師,長期要使用電腦工作。隨著最近開學,加班是家常便飯,忙碌下來導致自己的脖子僵硬疼痛,手臂也偶爾發麻。
張先生的兒子喜歡健身,聽到父親的情況後,便也給父親網購了一件網紅武器——一把筋膜槍,來幫他放鬆頸肩部的肌肉。
但張先生在用了幾天後,不僅人開始發暈,出現噁心嘔吐現象,到了後來連路都走不穩了。
家人趕緊將他送到武漢市第四醫院神經內科就診。
醫生在檢查中發現,張先生耳朵裡名為「耳石」的小東西脫落了!而罪魁禍首就是這把筋膜槍!
該院神經內科醫師閆曼曼介紹稱,耳石是生理性存在的、管平衡系統的一個組成成分,本來它應該待耳石膜,但經過筋膜槍的撞擊可能就從耳石膜上脫落下來,會導致人的一個眩暈感。
醫生表示,筋膜槍的強力震動會導致內耳的耳石脫離原位滾進半規管。當頭部運動時,耳石會在半規管造成淋巴液不正常流動,產生眩暈,必須要在眩暈治療儀上矯正,將耳石歸位。
好在經過治療,張先生的症狀有了緩解。
新聞多看點
筋膜槍可放鬆疲勞肌肉
但不能治病
辦公室久坐腰酸背痛?筋膜槍打一下。
低頭玩手機肩頸不適?筋膜槍打一下。
跑步、爬山、跳廣場舞……小腿酸痛?筋膜槍打一下。
紅出圈的筋膜槍到底有沒有用?
運動康復師、原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黃濤曾在果殼網發布過一篇關於筋膜槍的科普文,在網上廣為傳播。
「筋膜槍作用於覆蓋在肌肉表面的肌筋膜,在物理刺激與肌肉升溫的雙重作用下,肌筋膜的彈性延展性會增加,筋膜槍就是利用這一原理來放鬆身體肌肉。」在黃濤看來,與按摩儀等相比,筋膜槍更加方便,可根據肌肉的走向進行放鬆;還可根據需要放鬆的肌肉的深淺,對壓力、振動大小進行調節。
不過,他也表示:「目前國內外都還沒有直接的隨機對照試驗來驗證筋膜槍的有效性。唯一相近的是振動泡沫軸的研究。振動泡沫軸也能放鬆筋膜,隨機對照試驗發現,在健康的年輕人群中,使用泡沫滾壓練習可以顯著提高胸腰椎筋膜的活動能力。」
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李建華則肯定了筋膜槍的效果,事實上,康復科也會用它為病人做些輔助訓練。「筋膜槍震一震,其實是代替了我們用手揉,省了不少力,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放鬆、暫時性促進血液循環,讓人主觀感覺上舒服。」但他反覆強調,筋膜槍並不能用來治病,「簡單的肌肉疲勞放鬆,是有效的」。
哪裡不爽打哪裡?
筋膜槍使用禁忌其實蠻多
人體很多部位其實並不適合用筋膜槍,像是頭部、胸部、骨頭突出的地方、頸部大動脈、腋窩、膝蓋膕窩、大腿內側、腹股溝、手指腳趾等,尤其是血管和神經、淋巴密布的地方。
以上使用建議謹供參考,實際以醫囑為準。
說了這麼多禁忌,到底哪些部位可以讓我們安心地「突突突」?
「肌肉比較飽滿的部位相對安全,可以打,比如大腿前後側、小腿後側、臀部肌群等。」李主任表示,「要順著人體肌肉紋理和筋膜走向打,最好能在醫生建議下。」如果自行在家使用,看清楚說明書,那是必須的,對人體肌肉構造也不妨做個了解。
選擇合適的振動頻率、注意使用時長,同樣很重要。「不要長時間停留在一個地方瘋狂打(理論上打三五分鐘,同一個地方打1分鐘就行),也不是打得越深、力度越大越好。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在無痛感範圍內使用。從效果來講,也是震動傳導的效果好,並不是越痛越有效。」
自筋膜槍走紅以來,邵逸夫的康復醫學科接診過不少因為筋膜槍使用不當而受傷的病人,其中一些是健身教練。
一位酷愛健身的小夥子,在健身教練建議下,購買筋膜槍在家使用。他以為擊打的強度越大、向下壓得越重,放鬆效果就越好,這最終導致大腿毛細血管破裂,肌肉血腫。
而另一位有半月板損傷的女性,聽了朋友建議,開始每天用筋膜槍在周圍打一遍,想以此緩解病情。使用1個多月後,病症加重,不得不前往就醫。
還有一位健身教練,在用筋膜槍給自己按摩背部時,手一滑,打到了棘突。他瞬間感覺到一陣刺痛,接下來的幾天,輕按都有腫痛感。
在使用順序上,建議先使用筋膜槍,再進行深度的放鬆拉伸,兩者有序配合,才能達到肌肉放鬆的最佳效果。
在不想或不適用筋膜槍的情況下,怎麼對付緊張僵硬的肌肉?用手揉按、熱敷、牽拉等,都是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