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收復新疆,抬棺出徵的左宗棠,到底做出了多少努力?

2020-12-19 夢圓的金窩

清同治三年(1864),清軍歷經多年準備終於攻入南京,幾乎撲滅了太平天國運動,但整個大清朝仍然內憂外患不斷。平滅太平天國運動的勝利,卻無法讓大清朝的諸多軍事大佬們放心地馬放南山。

直到1865年,橫行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多年的捻軍,終於被清朝動用多地兵力,集結湘軍和淮軍精銳,通過穩定戰線紮實推進等手段,將其主力部隊分割包圍。西邊的捻軍為左宗棠所平定,東邊的捻軍被李鴻章所滅。大清國內,內憂問題解決了大半,是時候解決當前所面對的外患。

由於清朝末期政局動亂,清朝對於邊疆的控制力越來越弱。在新疆因為複雜的矛盾終於造成了內亂,而國外的軍閥阿古柏在沙俄的暗中默許和支持下,於1865年提兵入境侵入新疆。在最嚴重的時候,新疆的不少地區都被侵略者佔領,並實施宗教化管理。此時的形勢已經異常危急,大清內部的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問題的根源所在。

作為湘軍集團內的大佬,左宗棠自然明白沙俄在新疆搗鬼,並非他們所說的「並無久佔之意」,而是所圖甚大。但左宗棠也明白,想要出兵收復新疆,可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的。 不管是朝堂之上的政敵,還是進軍新疆沿途惡劣的自然環境,甚至是軍隊內部都亂七八糟。一切都沒有那麼簡單!

左宗棠想要收復新疆被侵略者佔領的領土,必須要做點什麼!必須要想辦法!也必須早早地做好諸般準備!

朝堂上和李鴻章的爭議

早年左宗棠和李鴻章一起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一個領導楚軍在江浙地區對抗太平軍,一個率領淮軍在上海區域扭轉局勢。兩個人在那時是親密的戰友和可以依賴的夥伴。但是他們兩人在面對大清內憂外患,朝廷應該將兵力和資源應對在哪一個方向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李鴻章認為當前大清國力不濟,同時在新疆和沿海地區兩線作戰,很不現實。大清目前最大的敵人是日本,應當增加資金購買軍艦,以對抗日本在沿海地區對大清權益的侵害。而如果大清用兵新疆,不僅消耗巨大,而且也很難保證戰局勝利。在人力、資源和氣候環境三個方面大清均不佔優勢。如果實在不行,放棄新疆也無不可。

從理論上來說,李鴻章講的都有道理。收復新疆難度很大,大清什麼都缺,左宗棠要收復新疆,難度極大。而且就算千辛萬苦把軍隊帶到新疆,也不一定能夠打勝仗,後勤補給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左宗棠為此在朝堂上與李鴻章徹底翻臉,直到最後老死不相往來。他通過向清朝最高當權者反覆陳述利弊,擺事實講依據。並通過那句「祖宗基業不可丟於我輩之手,」最終說服了清朝的統治者,於1875年授權他全權負責收復新疆的事宜。到了這個時候,左宗棠終於可以想辦法一步步收復新疆。

剿滅寧夏地區的叛亂

當時從沿海地區前往新疆根本沒有捷徑,只能通過陸路一步步向西走去。李鴻章在反對收復新疆的言論當中就有提出,目前大清並沒有修過前往新疆的鐵路,以這種交通狀況前往新疆進行軍事行動,是無法保證後勤安全的。而更嚴重的是當時在寧夏陝西,從1862年就發生了規模很大的叛亂。

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寧夏地區的叛亂問題,收復新疆實在是無從談起。而且位於陝甘邊境鎮壓捻軍的清軍部隊,也會被拖在這個區域無法動彈。面對這些可以通過軍事行動可以解決的問題,左宗棠大興刀兵,以嚴酷的手段鎮壓叛亂,終於在1873年將這場叛亂鎮壓下來,解決了率兵進入新疆的後顧之憂。

籌措出兵的資金和糧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任何軍事行動都需要提前布置和準備軍需糧草。左宗棠自然考慮到了這一點,面對前往新疆這一超長行程的軍事行動,需要準備的糧草和資源就需要更多。李鴻章也直言沒有火車運輸,進軍新疆後勤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事實確實如此,如果依靠民夫,將糧食運往前線,僅在半路上的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何況大清朝廷根本就沒錢支持這一場戰爭,左大人必須化身資本家,自己去弄錢,支持這一場戰爭繼續下去。

於是左宗棠向洋商借款300萬輛,並接到清廷命令戶部給予的100萬兩餉銀。後期又接到了朝廷的200萬兩撥款,各省又籌措了300萬兩,朝廷又給了左宗棠借用洋商500萬兩的權限。這樣才基本解決了前期的開支問題。

這點錢當然是不夠左宗棠修鐵路到新疆的,但他就弄了大量的駱駝來運輸軍糧。硬生生的將大軍開撥去新疆的軍糧運輸到位,為了這次大規模作戰,這批沙漠之舟同樣居功甚偉!於是讓李鴻章李大人非常頭疼的後勤運輸問題,就這樣被左宗棠用土辦法解決。

徹底整頓軍隊,以精兵悍將出徵新疆

此次進軍新疆,不同於以往,在江浙地區作戰,兵力宜精不宜多。不僅因為軍糧運輸不易,而且因為新疆當地氣候環境問題,以及軍餉來之不易,必須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結束這場戰爭。

於是左宗棠通過彈劾,解決了幾個在新疆、甘肅地區尸位素餐的指揮官。通過採購和自行製造大量的精良槍枝,提升部隊戰鬥力,間接減少因為武器裝備造成的部隊減員。並對部隊成員進行嚴格的篩選,部隊編制進行了大量的縮編。身體強壯者才有資格進入此次西徵作戰部隊,而身體羸弱者,在後方地區進行屯田,以另一種方式支援部隊作戰。

結語:

抬棺出徵只為保住新疆那大美河山,左宗棠這一舉動純屬激勵士氣之舉,卻又透露著難以言喻的無奈被悲壯。自從1867年新疆被外來侵略者侵佔,大清卻忙於處理內憂外患,直到1876年,才被60多歲的左宗棠解決各種麻煩,借錢正式出兵新疆、收復那一片大好河山。

左公真乃當時人傑也!

相關焦點

  • 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復新疆
    最終左宗棠力排眾議被朝廷封為欽差大臣,西進收復新疆。但是在當時的清朝沒錢需自籌軍餉,無奈之際,左宗棠找來了他的老搭檔胡雪巖,通過他的牽線搭橋,找外國銀行借錢。
  • 抬棺出徵的左宗棠,勢如破竹卻戰前剎車,為何不收復新疆全境?
    光緒二年,65歲的左宗棠抬棺入疆,歷時1年多,收復烏魯木齊,打敗阿古柏,收復南疆!然而他卻就此止步,而伊犁仍被沙俄佔領,為什麼勢如破竹的左宗棠,沒有繼續領兵率軍攻打伊犁收復全境呢?不是他不想,而是做不到!
  • 晚清名臣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復新疆,死後天降大雨慈禧悲愴
    ◆文:剛子聊歷史◆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前言導語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另一種則是說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和彭玉麟四個人。但不管是哪種說法,都繞不過去抬棺出徵的左宗棠。
  • 70高齡「抬棺出徵」:左宗棠的大義與無奈!
    此時的左宗棠,已年屆七十,體弱多病,夫人又剛剛過世,喪偶的陰霾還尚未散去。但面對如此形勢,心繫新疆的左宗棠怒不可遏,最後力排眾議,決定出兵。一是表明要向俄國表明收復新疆的決心,二是為曾紀澤在俄國的談判營造好的條件。
  • 左宗棠:63歲抬棺出徵,收復166萬平方公裡國土,等於8個湖南
    但是,他卻憑著一股子倔勁兒,為清朝收復了166萬平方公裡的國土,才有了我們現在中國的版圖。這166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就是新疆。就憑著這一份功勞,左宗棠絕對值得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重重的濃墨。
  • 左宗棠徵戰西北用「活」棺材,抬棺出徵前,以棺材裝藥炸開酒泉城
    左宗棠不但抬棺西徵,還曾在平定陝甘中用棺材裝炸藥,炸開肅州城提示:至此,左宗棠抬棺西徵的故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那口黑漆的棺材也被後世銘記了下來,它是對左宗棠壯懷激烈、精忠報國之舉的完美表達。讓俄國人沒想到的是,1876至1877年,中國軍民在新疆連戰告捷,在消滅了阿古柏侵略勢力的同時,也將伊犁的收復問題被提上了日程。對此,左宗棠提出不妨先走外交談判這條路,清廷同意了這個的意見,並派崇厚到俄國去,就新疆伊犁問題進行外交談判。
  • 左宗棠收復新疆,為什麼直接消滅了阿古柏,卻要與沙俄談判呢?
    同治時期,阿古柏侵略新疆,盤踞新疆大部分地區,十來年的時間裡,為非作歹,還建立了政權。到了光緒時期,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抬棺出徵,開啟了收復新疆的戰爭。由於阿古柏的主要勢力在南疆,所以左宗棠採取了先北後南的戰略,最終消滅了阿古柏政權,收復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大部分地區。那麼左宗棠大軍高歌猛進,為什麼不收復新疆全境?這裡面有個問題,我們老說左宗棠收復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大部分地區,其實是因為伊犁不是阿古柏的地盤,而是被沙俄佔據著。
  • 左宗棠抬棺出徵,不僅是勇氣可嘉,更打的一手好「經濟牌」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左宗棠的名氣可能不是最大的,因為左公是屬於低頭拉車,埋頭幹事兒的人。但是論功勞,左宗棠絕對配得上14億個贊!若沒有左宗棠當年力主出兵收復新疆,可能現在的新疆已經不在中國的版圖之內了。
  • 左宗棠收復新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清政府被沙俄擺了一道
    我們都知道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事跡,實際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阿古柏是中亞浩罕汗國的一個將領,並不是國王。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佔領喀什,和田等七個城鎮,建立哲德沙爾汗國,後改稱洪福汗國。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以先北後南為作戰策略,只帶60000兵馬,出兵新疆。並且軍餉短缺,戶部只撥了200萬兩白銀,迫不得已,左宗棠自己向洋人借款了1300萬兩白銀。此時阿古柏已經有5萬兵力,還有沙俄和英國撐腰,清軍又要長途跋涉,可以說是敵強我弱。1876年沙俄出兵滅亡了浩罕汗國,大部分殘兵敗將都逃到新疆,投靠阿古柏,因此阿古柏實力再次增強。
  • 左宗棠晚年抬棺出徵只因一個心結:欲與曾公試比高
    左宗棠拿著朝廷頒布的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全權節制三軍擇機出塞平叛新疆的旨意後,對身邊的人深情的說,我自己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並不是自己還要爭取功名,我決意出徵,實在是要為國家社稷考量,許多人聽了這話都非常感慨,難怪大家都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自曾國藩病逝後,大清再除了左宗棠再也找不到其他人來充當「柱國」的重要角色。
  •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用了這一招,將外國勢力綁上了「西徵戰車」!
    提到左宗棠,人們就會想到他收復新疆,保持國土完整的壯舉。當時,新疆局勢非常複雜,外國勢力已經滲透到了各個角落。然而,左宗棠用了這一招,將外國勢力統統綁在了「西徵戰車」上,最後成功收復了新疆。1864年,新疆庫車、和闐、喀什、吐魯番等地先後建立了地方割據政權,與清兵互相攻伐,局勢混亂。在今天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浩罕汗國軍事頭目阿古柏在英國支持下,乘新疆動亂之機率軍侵入,自立為「汗」,建立「洪福汗國」偽政權,成為脫離清王朝管轄的獨立國家。當時,英國、俄國都在瓜分世界殖民地,紛紛將魔爪伸向了新疆,暗中支持阿古柏。
  • 左宗棠收復新疆是奇功 但接下來這事才體現他的智慧
    晚清名臣左宗棠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當然是收復新疆。1876年4月,左宗棠正式率部西徵。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為中國圈回了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創造了近代中國領土失而復得的奇蹟。
  • 左宗棠「抬棺出徵、誓死收回」的新疆,是「三山夾兩盆」的寶地
    新疆的東西寬度,從喀什到哈密地區的最東端大概有1800公裡左右,這個距離往西走,你就可以直接到海裡去遊泳了,而喀什和我國最東部的省為城市哈爾濱的距離超過了4100公裡。雖然新疆非常大,但由於其內部適合人類居住的面積,相對於166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卻是非常小的.
  • 左宗棠收復新疆用的什麼武器?連沙俄都要畏懼三分
    清朝對於新疆、西藏、蒙古和東北等地區的控制是其他王朝難以企及的。 除了沙俄對於我國新疆地區垂涎已久,就連英國也想分一杯羹,英國在徵服印度後,對中國南疆地區也有想法,阿古柏趁機拉攏英國的支持,在此背景下,清政府命令景廉、成祿等人儘快收復烏魯木齊等地區,又令劉銘傳率大軍出關,還令左宗棠「妥籌兼顧」。
  • 左宗棠抬棺入疆,大軍勢如破竹,為什麼沒收復伊犁
    光緒二年,65歲的左宗棠抬棺入疆,歷時1年多,收復烏魯木齊,打敗阿古柏,收復南疆!此時,伊犁仍被沙俄佔領,為什麼勢如破竹的左宗棠,沒有率軍攻打伊犁,收復全境呢?1、想通過和談收復伊犁左宗棠打敗阿古柏後,伊犁成了唯一被沙俄佔領的孤島。
  • 左宗棠收復新疆三大震撼瞬間!晚清第一強人不光鐵血,更有大智慧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可以說是當時非常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並且領導湘軍。是洋務運動創辦者之一,和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今天想跟大家說一下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事跡,那一些瞬間真的是十分的震撼。可以說左宗棠是一個能文能武的人。
  • 左宗棠收復新疆之後,為何不趁勝追擊收復伊犁?
    歷史上,曾有一股複雜的勢力擅自入侵新疆,使得清政府內憂外患,面臨海防與邊防之爭。大臣左宗棠抬著自己棺材出徵,才終於成功將新疆收復,然而在就取得全線勝利之際,卻引發了新的爭論:明明是大好時機,他為何不乘勝追擊,繼續收復其他失地?到底是他不敢收,還是說迫不得已?事實上,這個問題在史學界早就有了定論!真實情況究竟如何?
  • 「晚清重臣」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幕後故事
    縱觀左宗棠一生,奇功偉績不是幕府湖南、為駱秉章出謀劃策,也不是統帥楚軍、平定太平天國,而是抬棺西徵,收復新疆。不僅如此,他更悉心於經營邊陲,美化西域。 光緒元年(1875年),新疆局勢嚴重惡化,此時的左宗棠已經63歲了,該是解甲歸田、頤養天年的時候了。
  • 左宗棠收復新疆,成為晚清少有的亮點,他的後人有怎樣的發展
    左宗棠還當場拜陶澍為師。 在陶澍的提攜下,左宗棠步入仕途。由於他辦事幹練,公正嚴明,很快名聲在外。1894年時,民族英雄林則徐路過長沙,也專程和他面談,並把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資料和地圖交給了這個年輕人,希望他未來在治疆上能有一番作為。同時還將「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對聯贈予左宗棠,而這也成為他一生的為官座右銘。
  • 盪氣迴腸的歷史之左宗棠收復新疆
    而這其中,左宗棠主張先要解決陸地上的問題。左宗棠看到這樣的形勢在幾年間一直上書希望能夠出兵收復,但一直被朝廷中的反對聲所阻止,他們認為新疆是無用之地,為了新疆與沙俄等國交惡是不值得的。但左宗棠卻不這麼認為,他清楚的認識到收復新疆的最主要對手是沙俄,沙俄對新疆的吞併之心自古有之,再加上如果新疆失去中國的西北大門敞開,將帶來更多的問題。